陈红梅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江山胜迹与历史兴乱
——元代以来滇池诗赋略论
陈红梅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元代以来,许多文人围绕云南的滇池写下了不少的诗赋。这些诗赋或写滇池之美丽风景,表达热爱和赞美之情;或专言兴修滇池对百姓造成的苦难,表达同情和悲悯之情;或叙滇地历史和沿革,表达对家国一统和历史兴乱的深思。一方面有对自然美景的纯粹赞美,另一方面也体现以“滇池”为代表的昆明文化对中原文化上的认同和政治上的归附。对元明以来滇池诗赋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云南地方文学研究的加深。
关键词:滇池;诗赋;自然之美;民生之叹;家国之思
云南地区早在先秦时期就得到了开发,唐宋以来,随着南诏、大理政权的建立,经济文化开始繁荣以来,元世祖亲定云南之后,云南加深了和中原地区的联系,文化开始迅速发展。明清两代,云南地区对中原地区文化有着极强的文化认同感,在文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文学之士,有的甚至超过了云南本土范围。
自元代起,云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开始成为文人骚客笔下的吟咏对象,而有关于滇池的文学作品最具有代表性。首先,相比较中原湖泊,处于高原的滇池则水域面积巨大,周围群山环抱,其壮观的自然景象极大的吸引和激发了文人的诗兴创作。其次,滇池水域开发较早,人口聚集,而依托滇池形成的昆明城,在宋末元初以后就一直是云南的省会。因此,其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得到了诗人们的青睐,当他们路经昆明,游览滇池,自然也就留下了不少的墨宝。
现存有不少关于滇池的诗赋作品,清末学者方树梅编成《历代滇游诗抄》32卷,收录了历代有关滇池的诗歌作品,文献丰富,内容庞杂,而流传未广。其大体上,分析历代和滇池关系密切的著名诗篇,其内容大致可分三类:一是直接描述滇池的美丽风景和民风民俗,这类作品以《滇池竹枝词》一类的作品为主;二是集中描绘滇池居民的生活情况,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揭露,如杨慎的《海口行》等;三是面对滇池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多以歌行体抒发家国之思,这一类作品大部分直接以《滇池歌》为题。下面分而论之。
一、自然之美与无限歌颂
滇池是高原上的淡水湖,湖水碧绿清澈,南北几百里一望无垠。四周有大大小小十几条河流,或分或合,一起注入滇池,形成了奇观。而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的滇池水域面积比现在要大得多。而昆明城恰好临滇池而建,人们能够很容易领略到滇池的自然之美。
在众多吟咏滇池的作品中,比较早的应是元代的李京。李京(1251年-?),字景山,自号鸠巢,河北河间人。元大德五年(1301年),李京到云南,任乌撒乌蒙道宣慰副使,“佩虎符兼管军万户”,因“措办军储”,足迹几遍云南。元代大诗人刘敏中曾赠送诗作《送李景山赴云南宣慰》。李京刚到昆明,就被滇池的风光、昆明的风俗吸引住了:
嫩寒初褪雨初晴,人逐东风马足轻。天际孤城烟外暗,云间双塔日边明。
未谙习俗人争笑,乍听侏离我亦惊。珍重碧鸡山上月,相随万里更多情[1]。
这首题为《初到滇池》的七律,首、颔两联写初到昆明、雨过天晴时游览昆明城乡给他留下的美好印象。作者是河北人,初到滇池,对风俗和语言的巨大差异印象十分深刻,颈联就写了这种情况,但纯朴的民风却很可爱。尾联感叹要珍重这次的边疆万里行,隐隐约约又透露出淡淡的乡愁来。
如果说这首诗还不是正面描写滇池的话,那元代的另一诗人郭孟昭就直接以滇池为创作对象了。其《咏昆明池》颇有气势,全诗如下:
昆明千顷浩冥漾, 倒映群峰来镜里, 朝宗远会江淮迥, 圣代恩波同一视,
浴日滔天气量洪。雄吞万派入胸中。泽物常裨造化功。却嗟汉武谩劳工[2]。
这首七律,首句极具概括性,直接点出滇池之烟水浩淼,波光如镜的美景,而颈联更是不凡,贴切的写出了滇池的气势阔大恢弘。因为昆明主要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海源河、马料河、落龙河、捞鱼河等众多河流一起汇入滇池,果然是“雄吞万派”了。这正是作者宽广胸襟的流露。此诗用到了一个典故,《汉书·武帝纪》载:“发谪吏穿昆明池。”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西南夷传》有越嶲、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在长安西南,周回四十里。”[3]昆明池即滇池,可见,汉武帝曾仿滇池在长安造池。而作者讽刺武帝即使造出昆明池,也不过劳民而已,那及得上真正滇池的鬼斧神工。这首诗可谓极尽滇池之风景气象。
此后明代的杨慎也有不少描写滇池的诗作。杨慎被公认为明代最为博学的人之一,其名声是享誉全国。但因他被贬谪到云南,长期在云南生活,自然对滇池再熟悉不过了,所以,他的诗中也出现了不少描写滇池的句子。其《滇海竹枝词》,写滇池风光,颇具特色。其诗如下:
东浦彩虹悬水桩,西山白雨点寒江。烟中艇子摇两桨,空里鹭鸶飞一双[4]。
此诗描绘了滇池奇特的景色。滇池东边正是雨过天晴,出现了彩虹,而西边却还是白雨连江,极道滇池之宽广。这宽广的湖中,正摇曳着一叶小舟,恰好一双飞鹭掠过水面,真是诗情中富含画意。
“竹枝词”本是中唐刘禹锡受民歌启发而作,比较的清新活泼,颇具民歌色彩。因此,后世题名《竹枝词》的诗作亦多袭此传统。而杨慎诗中“水桩”一词采用的是云南方言词汇,指的是比较短的彩虹,尤其增加了诗歌的地方特色。
而清末的赵藩更是以《竹枝词》的七绝形式,作《滇池竹枝词》组诗,其序曰:
杨升庵、张紫岘诸先生,皆有滇池竹枝。其他作者,亦有十数家,于风土杂事略具矣。甲子八月既望,晋宁方臞仙同学招偕华允三、何小泉两君,挈五儿宗煦,往游万松盘龙诸胜。归帆滇池,舟夜篝镫清话。诸君多述古近轶事,亦有可补囊贤之缺者,意欣然仿之。拥衾口占,命煦以铅笔录出,夜阑兴尽,随和衣卧。次晓取视,凡得二十二,拉杂浅俚,于囊贤无能为役,乡俗所唱打草竿之曲,庶几近之。姑存之博同人茶余酒次之笑噱可乎?滇颠道人识[5]。
从序中可知三点:一是写作“滇池竹枝词”人数繁众,竟有“十数家”之多,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学现象,可见滇池文学之繁荣。二是赵藩此组诗共22首,写作的动机乃是和朋友游玩,述古近轶事而诗兴大发,学杨慎等人而作,且诗近乡俗俚曲。由此考知,滇池竹枝词历史悠久且和民歌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三是交待了游玩的时间是“甲子八月既望”。已知赵藩生于1851年,卒于1927年,然考甲子年,则赵藩生前历两甲子,一为1864年,一为1924年。而1864年时,赵藩才十四岁,时间不合,则此甲子当为1924年,赵藩时在暮年。当时一起游玩的方树梅、华允三和何小泉等也都是当时名流,他们应该参与了赵藩的竹枝词创作的品评讨论。
赵藩这组诗歌“写出湖上风光、环湖民俗、民风、神话传说,地方掌故,而多又出之以湖上渔家小儿女口吻,天真淳朴,富有地方乡土气息。”[6]比如写湖上风光,极写其灵动:
滇池南畔侬家住,北望蛇山迤逦长。烟雨空蒙山海际,画面那得倩担当。(其十七)[5]
海东返照浮水桩,海西红射玻璃窗。东船西船齐打鼓,惊散鸳鸯飞不双。(其二十)[5]
写滇池有关的人物历史典故,或有沧桑感:
碧鸡唤醒五更眠,金马虽骑莫上天。天上程途太危险,请看睡佛胜飞仙。(其一)[5]
江南大富谪滇南,自古多财祸所涵。(其四)[5]
高峣贬来杨状元,可怜腹内是含冤。(其五)[5]
谁见陈圆圆葬处,莲花池上久徘徊。(其八)[5]
写滇池周围渔民生活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口语化很浓:
烟草公司真赚钱,南洋兄弟此开先。打鱼人家小儿女,都吃公司纸卷烟。(其十一)[5]
侬家近住白马庙,郎家远隔碧鸡关。愿郎守侬泛草海,不愿赚钱走茶山。(其十八)[5]
一样捞鱼金线洞,昆明鱼瘦晋宁肥。与郎撑个小船去,牛恋乡中抱吃归。(其二十一)[5]
作者在序中自称“拉杂浅俚”、“打草竿之曲”,庶几近之,在诗中又言“竹枝词只雅人看”、“但唱滇池打草竿”,可见,作者是在有意识模仿民歌创作,并且比较看重这种形式,认为词虽俗而意不俗,是可以供人欣赏的。而其描绘的滇池景色和滇池生活十分的令人神往。
清末民初诗人袁嘉谷有《仙泛舟滇池,泊西北小岛上,吟呈兰卿世丈》一诗,是真正的全写滇池之景,描写细腻。其诗如下:
仙家鸡犬小桃源,野服人来沐继轩。一叶轻舟青草渡,半竿斜日绿杨村。
扫开石发安琴枕,收取花香入酒樽。郁恨乱蛙鸣不已,声声催出月黄昏[7]。
诗中把滇池描绘成世外桃源的样子,“轻舟”、“青草”、“斜日”、“绿杨”、“琴枕”、“酒樽”、“蛙鸣”、“月”等一系列的意象的组合,有动有静,形成了美好的意境,写出了作者闲适和自得之情。
二、民生之忧与悲天悯人
对于古人来说,滇池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因为可以为农田提供灌溉,又盛产鱼类。然而,元明清三代,滇池水患不断,“夏潦暴至,必冒城郭”,严重影响了滇池周围居民的安居乐业。
究其原因,于希贤教授从自然方面作了分析,认为是由于云南夏季降水多急雨,来势凶猛,滇池出水口宣泄不及造成的[8]。实际上,清代以前的昆明城面积还比较小,三面环山,南面临近滇池水域,地势不高,而滇池只有螳螂江一个出水口,极其容易涨水,而一旦池水猛涨,水很容易漫过堤岸,造成洪涝灾害,给滇池周围居民带来极大的伤痛。滇池只有螳螂江一条出水通道,而出水口处被称为海口。古人多疏通海口,疏浚河沙,加高堤岸。《永乐大典》引《云南志》称海口“在昆阳州西北,旧河西县地也。古者一年一修治此河道,自阁罗凤叛唐之后,酋民各保其土,无复有兴修者。耆老言,此河壅塞,将不利于晋宁昆明之地。”又,《大清一统志》云南府山川滇池条言“弘治十四年,抚臣陈金浚治之。自此岁一疏溶。”由此,唐前即已开始兴修海口,在明中期又形成了一年修一次的惯例,而海口的修建关系到昆明周围地区的安宁。事实上,元代以来,朝廷都会组织人员进行水利设施的修建,却还是没有杜绝水患。据《新纂云南通志》记载,元泰定元年(1324年)、明正德七年(1512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隆庆元年(1567年)、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乾隆四十年(1775年)、咸丰七年(1857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水灾,淹房屋居民无数。然而,修建水利在防止水涝的同时,又另有隐情。
据明代杨慎《论修海口书》中记载,弘治间,滇池水位下降,露出湿地,当时的巡抚开发成良田,占为己有。后来,池水升涨,淹没了大量湿地良田,于是请求朝廷拨款兴修海口。《升庵年谱》载:“壬子二月,时在逸武弁得委祭龙海口,归肆狂惑,复丁夫六千,督往驻疏浚,剥众利。州人苦之,有言于公者。公叹之日:海已涸矣,田已出矣,民已疲矣。致书巡按赵公炳然罢之。”[9]可见,兴修海口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农田,而农田其实是在滇池湿地中,是与水争利的结果。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而政府为了疏浚海口,“起借六卫军馀安宁、晋宁、昆阳三州,昆明、呈贡、归化、易门四县民夫,二万有奇,各委官分领”[10],经历三月才完工,大量民众苦不堪言。
杨慎《海口行》、《后海口行》等诗歌,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君不见,云南有水称昆明,万山之巅一泓倾。……禹功疏凿谅不到,地亦自平天自成。建议掘搰者谁子?人力可与神龙争。板锸才动舟已覆,海丁百十冤号声。利未锱铢害已大,民命讵比鱼鳖轻。吾闻湖边有田之家十余姓,纷纷哄议于台评,利在数家害百万,无乃时诎而举赢。六塔之河浮山堰,前车往迹明且清,行其无事顺水性,哲人知几思巨精。安得仁人罢此役,亿兆歌舞如更生;葑菲愿采及途咢,宁无一获悬蜚虻。[8]50《海口行》
……今年太岁属壬子,海干赤地盈千里。……八十迁叟向余说:人自作孽非天穷。……台司肯听此辈言,开塞应须日千变。君不见,金棱河边石作防,松花水发春流长,莫道胡元少英俊,只今安得赛咸阳[9]《后海口行》
《海口行》讲述了兴修海口水利对民众带来的灾难。滇池本来物产丰富,地域富饶,是安居乐土。而当地官员与水争力,违背自然规律,偏要在湿地开发农田,因滇池涨水而导致农田被淹没。而官员却打着保护农田的名义,调征民力,大规模疏浚海口,修筑水坝,导致百姓怨声载道。作者批判了政府不能体恤百姓,滥用民力,为了个人私利,大肆疏泄滇池水,而“利在数家害百万”。作者怀着同情心,发出了“安得仁人罢此役,亿兆歌舞如更生”的呼吁。
《后海口行》是《海口行》的续篇,作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这年,云南大旱,物价飞涨,饿殍遍野。作者借八十老叟之口道出了事情的真相:人自作孽非天穷。正是当地官员不顾民情,坚持惯例再修海口,才给百姓带来了悲剧。其实,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正如作者在他另一组诗《滇池涸五首》跋中写的,“以修河之赀,补淹亩之税,何至与水争咫尺之地”。前一篇着眼于官员违背自然,过度作为,坚持修海口,后一篇集中写大旱,不放弃修海口,却都是围绕修海口展开,鞭挞了腐败官员的自私自利,表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悲悯心。
如果说,《海口行》和《后海口行》是从直接民生角度来表达的,那么,他的《滇池涸五首》就是从自然的角度来表达对于滇池的热爱和对百姓的关心。
如第一首,“昆明池水几千年,河伯今朝恨涸渊。坏却滇池好风景,只因乡讪数亩田。”几千年的滇池水,养育了昆明人,而今大肆泄水造田,弄坏了滇池的美丽风景。第二首“滇池别号仰天池,毓秀钟灵亦自奇。灏气一朝干没尽,黄茅白苇竟何为?”也是对修海口,表达对滇池美好生活环境的破坏的痛惜之情。
三、家国之思与历史深思
先秦时期,云南地区原有许多部落,滇的势力最大。据史记记载,楚威王派其大将庄蹻征服滇民,因回路被秦军截断,因此“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定居云南。到了汉代,成为了中央政府的附属国。隋唐时,建立了南诏国,两宋时,建立了大理国,都是独立的政权。到了元代,云南才开始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加速了对中原汉文化的认同。而人们在吟咏滇池的同时,都往往会为云南的历史所感发,其感发中又蕴含了深深的家国之思。
元代的王升是最早吟咏滇池的一位文人,其《滇池赋》常为后人所称道:
探华亭之幽趣,登太华之层峰。觅滇南之胜概,指八景之陈踪。……五华钟造化之秀,三市当闾阎之冲。双塔挺擎天之势,一桥横贯日之虹。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子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迨我元之统治兮,极覆载而咸宾……如此池之趋海兮,亘书夜之靡停。因而歌曰:万派朝宗兮,海宇穹窿。圣神膺运兮,车书大同[11]。
此赋前半写景,以极工整的句子写出了滇池周围的雄丽山水和繁华市城,描绘了元代的中庆城(今昆明)郊的云津桥(今得胜桥)和城墙外货船云集的情况。后半抒情,以骚体赋的形式描写云南于中央王朝的关系,认为云南虽然地处偏远,但是不断向朝廷进贡特产,犹如滇池的水一样,日夜奔流归附大海。此赋概括性的,描绘了滇池之风景与文化,赞美了元朝统一中国的伟大业绩。而王升本是大理国贵族,降元之后,做了云南诸路儒学提举、曲靖宣慰副使。由此,可见云南人对中央王朝的认同和归附是发自内心的。
此后,清初的陈祖虞有《滇池歌》:
普河河上彩云翔……王祎死北寺,吴云没沙塘。险远沮文化,旗鼓肆飞扬。滇池赴死龙衣焚,一鼓百日平蛮乡。设驿通古道,建卫镇严疆。黔宁代有英雄起,千秋万岁奠要荒[12]。
陈诗没有直接描绘滇池的环境,而是着重写滇池周围的历史,尤其是明代平定的历史。明朝建立之后,只有云南地区还属未归附,守云南的是元王室的梁王。王祎和吴云先后奉命,劝说梁王归附明朝,结果都被杀害。后来,沐英率军征讨,梁王走投无路,赴滇池而死。于是,明军“一鼓百日平蛮乡”,统一了中国。陈祖虞赞美了王、吴二人英勇和平定云南的伟绩。那么,作为清人,为何还要津津乐道于明人平滇的业绩呢?可从作者的经历中略窥一二。
陈祖虞,字燕臣,闽县人,顺治间诸生,有《矞云堂诗》。他精通经史,潜心程朱之学。于古乐府尤为擅长。家贫,啸歌长乐。时三藩之一的耿精忠叛乱,想招揽他。陈言辞拒绝,逃之江中,委身于寺庙。陈祖虞是个有气节的人,认为三藩就像当年的梁王一样负隅顽抗,终不得善终,总有英雄起来,守护边疆,维护统一。陈氏正是用“滇池歌”这种形式写出了他对于家国天下的思考。
而清代另一位诗人何彤云采用的七古的形式来盛赞滇池之美。其《滇池歌》曰:
于廓哉。滇池之水,浩浩荡荡不知几百里。……第见太华之峰雄且奇,绵延直走昆明西,其上列仙常来往,乘云御气骖蛟螭。银台金阙耸千尺,奇花异果无四时。……自古无人到,舟近风引之……吁嗟乎。唐铁柱、宋玉斧,一朝划断益州土。七百余年几沧桑。南中又来革囊渡。从此滇波不倒流,鱼稻蒲赢岁无数。迩来风景尤丽都,高楼杰阁出烟树。登临到此惟饮酒。境好往往难成句。可惜当年长卿乘传来,归朝不奏滇池赋[13]。
这首诗用长篇来写滇池之美,显得大气磅薄。开篇即言滇池之浩大无垠,然后转入写滇池周围的山势,由此联想到了神仙异说,奇花珍果,真可谓是“自古无人到”的胜境。何氏此诗写滇池之美景,与众不同处在于把现实的景色和联想的仙境联系,又杂糅了云南的历史变革,极道其沧桑巨变。作者直叹滇池既是“迩来风景尤丽都”,又是“鱼稻蒲赢岁岁无数”,即风景独绝又五谷丰登之地,这样的人间仙境,当年的司马相如竟无费一辞赞美,真是可惜。
清末的方树梅亦是从以滇池代表的云南历史着眼,写下了《滇池歌》:
于高矣美矣,浩浩汪汪,一碧万顷三百里,中原日上一丈来。……神禽异兽,瑶草琪花,仙耶佛耶罗万象。庄乔闻之色然喜,筚路蓝缕王于此。近悦远来文徳修,乐莫乐兮彩云里。汉郡益州县滇池,韩说首建汉学基。……惜哉南诏缘自主,立为东都声教阻。李杜苏黄足不前,唐梅宋柏空夸古。革囊跨渡入版图,中庆彦高石淙名世者,千秋中外着令誉。升庵寄迹碧崤碧,友六学士德不孤。钱师王吴号鸿博,堪为后世垂楷模。自汉迄清数千载,西流终归入东海。沧桑从古变不同,天然风景长不改。呜呼,迩来时势造英雄,要当磊磊落落,致令丽都滇池愈光彩[14]。
此诗前半段写滇池的风景和历史。“神禽异兽,瑶草琪花”让人神往,又从庄蹻开国,写到和汉王朝的沟通,再写到唐代南诏和大理政权的建立,而以李杜苏黄为代表的唐宋优秀的文人却没有到过云南,也就没有留下什么精彩的诗篇。直到明代的杨慎及其门人墨客的来到之后,写下许多佳作,一举成为了后世的典范。可以说,云南从先秦到清代,就是一段慢慢的融入中原文化的历史。历史造就英雄,而英雄也创造历史,文人骚客又为这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有着作为云南人的自豪感,是怀着激情和兴奋写下这首诗的。我们既为其车书一统,家国一体的文人政治情怀所感染,也为其欲融合自然物华之美与天下和谐之美为一体的理想所感动,正如诗中结句说的,“迩来时势造英雄,要当磊磊落落,致令丽都滇池愈光彩。”同时代的赵石禅师称其“史地人物,大气包举,足为滇池生色,”,可谓的评。
民国时期的段缙也有《滇池歌》,而表现出了更多的咏古情怀。其诗曰:
环滇之水数滇池,渔家常傍此地居。……仁果贡道为楚阨,司马开边宣汉策。天宝士卒多战亡,宋祖鉴唐因斧划。一治一乱犹未平,何如此池自澄清。老龙潜蓄深渊底,朝霞散去暮烟轻:我亦识得此中趣,驾叶扁舟为游戏。醉来豪迈发狂歌,蒙段兴衰成往事。太华滴翠坠芳洲,估客曾此泛舟游:此去溯回三十里,光长古洞喷清流。……源广末狭故名滇,予谓取意正不然。不随澜潞归交缅,独朝东海下螳川。屈指全滇有千泽,惟此周遭里三百。滨池之田万顷余,居民垦之足衣食。建置省会适相宜,君门万里报有期。礼乐衣冠名胜地,不比濮蛮割据时。……吁嗟,白苹红蓼满江开,傍水凫鸥日日来。解组幸容高枕卧,圣朝岂乏济川才。君不见,百王治化流今昔,六诏烽烟皆永息。我愿此水澄千秋,洗尽西南天半壁[15]。
此诗篇幅较长,先写滇池之奇特风光,次写云南沧桑之历史,再写昆明奇妙之传说。这三者融合在一起,让这首诗充满了厚重感和灵幻感。作者在诗中对滇池名称由来,作了一番新解。人们认为流进滇池的源流甚多而宽,而流出去的河流却反而狭小,所以称“颠”。“颠”者,滇也。作者却谓“取意并不然”,滇池之名,因其不随澜沧江等流到缅甸,而由长江流向东海之故。作者进一步引申,认为这象征着滇地对中央政府的归附,正如普荷在《昆明池》写的那样,“旌旗千古指神州”。自从统一在中国的版图之内后,滇地也一直享有着长达数百年的和平与发展,涌现了不少的英雄人物。
段缙主要生活在民国期间,当时法国对于云南正虎视眈眈。作者正是有感于此,一方面自信的道出统一与和平的愿望已经深入民心,另一方面从历史的治乱兴衰中,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即希望滇池之水永远澄澈,不受战乱之苦,能够“洗尽西南天半壁”。
四、余论
自元迄今,历代文人对滇池进行了吟咏,留下了众多的作品,增加了滇池的文化底蕴。诗人们来到滇池,往往能感觉到它的美好、博大,由此联想到它承载着的云南几千年来的历史,无论是政治上的附属和归附,还是文化上的不断向中原的靠拢和融入,都会在作品中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些作品集中,有对滇池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也有对滇池周围居民生活的真实的反映,还有对以滇池为代表的昆明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的追忆和感叹,更重要的是对中原文化上的认同和政治上的归附。总之,江山胜迹的赞美和天下兴乱的深思交织在这些壮美的诗篇当中,这就是元代以来滇池诗赋作品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文勋.云南历代诗词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0):13.
[2] (明)陈文修.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M].李春龙,刘景毛,校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45.
[3] (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177.
[4] 李廷锦,李畅友.历代竹枝词选[M].李廷锦,李畅友.选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90.
[5] 蓝华增.云南诗歌史略—赵藩仿<元遗山论诗绝句论滇诗六十首>笺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M].1987:144.
[7] 袁嘉谷.袁嘉谷文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49.
[8] 于希贤.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J].昆明: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7-15.
[9] 王文才.杨慎诗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208,53.
[10] 昆明市西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山区志[M].中华书局,2000:646.
[11] 昆明图书馆.历代散文品昆明[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6:68.
[12] (清)郑方坤.全闽诗话[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87.
[13] 昆明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昆明诗词楹联碑文集粹[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22.
[14] 方树梅.学山楼诗集[M].民国时期出版:1556.
[15] 李飞鸿.晋宁历代诗歌楹联选[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179-180.
[责任编辑:朱子]
Beautiful Scenery of Our Country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History——A Brief Review on Poems and Proses of Dian Lake since the Yuan Dynasty
CHENHong-mei
(SchoolofLiberalArts,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Yuan Dynasty, many scholars wrote a lot of poems and proses about the Dian Lake in Yunnan Province. Some poems and proses are about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Dian Lake, to express the emotion of love and admiration; some poems and proses are about the sympathy and pathos of the authors for the suffering of peopl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an Lake; some are about narrating the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the Dian Lake, to express a thought of national unity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history. On one hand, there is purely praise of the natural beauty, and the other hand, it also reflects the cultural of Kunming represented by the Dian Lake is attached on the central plains in culture and politics. To comb and analyze the poems and proses of the Dian Lake since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y can help deep the research of Yunnan local literature.
Key words:the Dian Lake; poems and proses; beauty of nature; sigh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inking of family-country
收稿日期:2016-04-21
作者简介:陈红梅(1991-),女,汉,安徽省淮南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14级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散文和古代诗歌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06(2016)02-00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