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

2016-03-19 12:02:26程月青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图书馆河北石家庄050031
高教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影响因素大学生

程月青(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

程月青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图书馆,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就变得异常重要。本文研究分析了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外影响因素,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素养;影响因素;大学生

信息时代以多媒体及网络迅速发展为基本特征,改变了传统信息加工方式,创建了信息化的网络环境。为了顺应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成为了每一个国民必需的基本素养[1]。信息素养,一般认为是指基于对传统文化素养延续与拓展,一种艺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意识,全面的培训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网络素养,计算机素养,质量评价,获得解决问题的信息。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层面的内容[2]。就目前研究来说,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课程设置、图书馆建设与信息教育、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国家教育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教师信息综合素质;内部因素:信息价值观、学习观、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一、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外部因素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区域,尤其是课程设置、图书馆硬件与软件设施建设、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教师信息综合素质等外部因素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起到重要影响。

(一)课程设置

从广义层面角度理解的信息素养课程即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素质的一切活动及文化的总称。信息素养课程科学合理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以及信息能力四个中心要素[3]。其中首要的是通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系列辅助大学生构筑系统的信息知识体系,提升信息道德水准以及信息能力构建,为之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信息素养课程作为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外部因素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重点需要改革的方面,以及如何寻求科学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同样成为现今学术界非常关注的话题。

(二)图书馆资源建设与信息教育

图书馆资源建设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阅读指导图书馆可以从被动到主动搜索信息的接收大学生开始所需要的信息学习模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图书馆开设的信息教育科目可以切实培养大学生信息知识和获取信息源的技能,比如图书馆主要通过开展新生用户教育、对大学新生开展“文献检索课”、专题技能知识讲座以及新型智能手机用户搜索培训等。最后,图书馆加强对读者管理可以提高读者的信息道德素养,制定管理章程的具体条列,警醒读者遵守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此外图书馆工作人员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高尚的思想道德对大学生信息道德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4]。

(三)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

校园网络作为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又一重要外部因素,其管理建设、防卫体系完善以及监督工作的落实都可以有效阻止各式垃圾有害信息进入校园网,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绿色环保网络空间,有益于大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培养。高校网络的建设管理是信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给青年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源,同时也会给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强大冲击,比如盗用他人信息上网、浏览色情网站、伪造抄袭、制造虚假消息、散布谣言等,以上不道德行为和不文明上网行为都会对大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培养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校园网是21世纪信息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高校应重视校园网络的管理、加强防卫系统工作以及大学生发布信息的监督工作,同时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去引导大学生健康绿色的网上行为,健康积极的校园网是正确树立大学生信息道德品质的基本保障。

(四)国家高等教育政策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对高校教育发展计划和目标有着直接的影响,教育政策是反映人的主观意志,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决定则明确了全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大致方向。同时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说明国家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以后我国教育规划和具体实施明确了方向。高等教育政策关于信息教育政策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所需要硬软件设施的基本保障,明确教育政策能够引起高校在制定本校教育规划时让足够的重视,进而出台详细的实施计划,并最终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增强我国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五)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层面的差异,特别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明显,地方高校的发展是有限的,一个强大的金融支持不足,对于高校硬件设施以及高级人才的引进都存在较大的影响,这是相对于地方高校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大学生信息素质差异的重要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间接影响因素其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硬件设施以及专业教师的引进都需要是财政上得到强大支撑。设想如果地方高校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以及校园网络建设上面与其他高校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在培养大学生信息实践能力以及信息知识积累上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地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需要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共同加强对其支持。

(六)教师信息素养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直接的外在影响因素,以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和心理辅导者等角色,老师的心理倾向、思想道德水平、人格魅力以及知识的鸿博度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效果。同理高校教师关于信息素养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所接受教育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素质的高低。大学生对于教师的网络行为具有极高的关注度以及效仿心理,这对于大学生信息道德培养产生了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大学里获取的知识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课堂教学,包括从教师、同学以及课本知识等。教师在不断自身信息素养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检索工具、信息资源定位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得到不断的渗透,那么就可以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各方面的能力。

二、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内部因素

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内部原因所引起,又同一定的外部条件密切联系。但是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又是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5]。

(一)信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价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通过对价值观定义的引申,作者认为,信息价值作为一种价值是指一个人对信息意义发生的重要性和价值。包括对于信息的收集、整合、利用以及评价[6]。在21世纪信息高速发展以及更新的信息时代,信息价值观对大学生自身网上行为的调节和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为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第一信息价值的培训,对大学生信息获取动机引导信息的价值,大学生的网上信息行为动机受到信息价值观的制约和支配,大学生在同样校园网条件下进行网上的信息获取,具有不同信息价值观的大学生,其获取信息的动机以及产生的行为方式也就不同。其次,信息价值观反映大学生对信息的认知和需求的基本状况,信息价值观是大学生对信息时代中信息价值的评价及判断,因此它能反映出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反映大学生个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二)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用探究,讨论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头脑中去主动建构教学知识。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构建的学习过程[7]。现今许多大学的学习观就是大学毕业后拿到文凭,找个薪资高、体面的工作,然后建立家庭和事业等,这些现实观点的形成导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非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所以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

在信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中,大学生要不断强化“加压学习”,要防微杜渐、居安思危,不断自我加压,时刻警惕随时会被时代所淘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道德修养过程中,不断动员自己去学习、去获取高效的信息资源、提高自身信息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适应信息不断更新需要,所以必须选择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这种循环学习过程。

(三)信息意识

意识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养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意识对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信息意识则专指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里反应,反映人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对信息的认识、态度、价值趋向和一定的需求[8]。信息意识主要体现在对于信息重要性、信息需求、信息的敏感性和观察力等方面,现有大学生存在对信息需求匮乏,缺少对信息需求的动力,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获取信息处于被动地位、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这充分阻碍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素质的培养[9]。而信息意识是大学生内在意识,对于信息的需求以及敏感度都是通过大学生自身所产生,所以信息意识是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内部因素。

(四)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序、利用和评价,进而创造新的信息和新知识的过程。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利用能力,信息的获得技能、信息的理解能力、信息的处理能力和信息的表达能力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如何从所获取的信息中取其精华,弃之糟粕,这成为大学生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而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信息能力越强则对信息处理则越合理,创造出新信息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10]。大学生信息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对Windows基本操作和ffice、Excel等简单的软件操作熟悉,对更高级的、复杂的软件则基本不会操作。同时在处理信息时不能做到准确加工、判断以及利用信息等均成为大学生信息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但信息能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信息的处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信息能力是最重要的内部因素,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中,调节信息创造者、服务者和使用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信息道德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素质体现的灵魂,表现为大学生在进行有关信息活动时遵法守纪,不触及道德底线。信息道德的高低直接决定大学生在信息行为中的表现。现今对于信息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还有待完善,信息道德规范的作用不足以树立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网络不断涌现出各种传播形式如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有些人为了宣泄个人怨言则任意在网络上发出带有侮辱或攻击他人的言语,甚至公布他人的隐私,这样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这些种种现象表明提升公民信息道德的素养是极其重要的。信息道德作为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信息行为对社会是否会产生积极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良好的信息道德不仅可以体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网络信息环境污染、规避信息盗取、虚假信息散布等信息道德失范行为。信息道德是人内在修为的积累过程,属于个体内在素质的重要部分,因此信息道德成为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内在影响因素。

总之,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外部因素通常是在客观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来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其中外部影响因素较为客观,不会轻易做出改变和调整。因国家政策一旦制定下来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外部因素也相对稳定。作为内部影响因素,虽对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外部因素对内部影响因素的发展与提升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要兼顾内外因两种影响因素,根据需要着重进行改进,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11-7.

[2]娜日,吴晓伟,吕继红.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3):32-35.

[3]徐建.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29-30.

[4]孔祥辉,公言奎.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2:56-60.

[5]顾华宁,等.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系统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论卷(第十集),2008.

[6]霍福广,刘社欣,等.信息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8,1.

[7]杨小冈,姚志成,王雪梅.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应用——以研究生课程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3(Z1):72-73.

[8]王敏.思想教育接受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9]燕今伟,刘霞.信息素质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

[10]赵立祯,赵欢乐.信息检索与利用[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Abstract:As the national backbone of the futur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becomes extremely important.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luence factors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rovides a good foundation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correspondingly.

Keywords:information literacy; influence factors; 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5-0219-03

作者简介:程月青(1976-),女,大学本科,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影响因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10:09:14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33:12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03:36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9:10:14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