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菲
中国—东盟外事交替传译实践研究
——译员素质及译前准备
沈菲※
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在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外事工作实践,详细介绍了外事交替传译译员应具备的几点基本素质,分析外事任务应做好的译前准备,为中国—东盟外事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外事交替传译;译员素质;译前准备
广西与东盟陆海相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自2004年以来,三大国家级政府主导型展会之一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此外,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以及其他各类大型外事活动为广西翻译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外事翻译的实践机会。
外事口译的主要任务是担任我国领导人出访或外国领导人来访时双方或多方谈判、会谈、交谈时的现场翻译,在各种场合的演讲、讲话或参观访问时的介绍等即席翻译。从笔者的工作实践来看,通常外事工作中涉及交替传译(以下简称交往)的场合包括如下几种:参观考察、宴会、会见、会谈、大会开幕式和新闻发布会。其中,会见、宴会及参观考察是笔者工作中涉及最多的外事交传工作。
外事翻译政治性、政策性、时效性强,外事翻译的政治性还决定了其保密性强的特点。外事翻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职翻译的素质,而且需要具备外事工作者的素质。根据外事翻译的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外事交传译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是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外事翻译必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维护本国、本单位的利益。对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中国的外交、外事政策,不仅要认真学习而且要全面理解。要遵守外事纪律,严守外事机密,不得将我方内部情况向外方人士泄露。
二是熟悉外事礼仪。一名合格的外事译员应该清楚各场活动译员的站位、座位;着装契合工作场合;担任宴会、陪同翻译时不与外宾聊天。
三是业务过硬。首先,一名合格的外事译员应具备深厚的中外文语言功底,熟悉对象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摆脱语言结构的束缚,按照译语习惯翻译。就外宣译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和各自特点,善于把握两种文化和语言的内在逻辑及其表达的差别,时刻不忘按照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去把握翻译,以期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其次,一名合格的外事译员应该具备快速的语言转换及反应能力。一是指反应快:译员要能听词取意,得“意”忘“形”,快速理解讲话人的“真情实意”,反应迟缓就无法胜任译员高强度的工作;其次指记笔记要快:译员不可能也不必记录下讲话人的所有词句,而只需以快捷务实的方式记下一些关键词、省略语、符号等,否则就跟不上讲话人的节奏;第三,交替传译中的“快”还包括从讲话人终止讲话到译员开口翻译的时间差要短。如果发言人已停顿了好一会儿,译员依然没有开始翻译,会让讲话人和听众对译员产生不信任感,译员自己也会感到尴尬和窘迫;第四,一名合格的外事交传译员应具备快速获取大量信息的能力。译员在接到一项翻译任务时,往往要查找大量背景资料。短时间内快速查找并掌握大量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四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外事工作的译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注意以下细节:不应忘记身份,喧宾夺主;翻译时不能任意删改;不可不懂装懂;不应随意改变原话原意。
五是丰富的知识储备。一名合格的外事工作交传译员应熟稔时事、经济、工业、科技、所在地区及对象国情况。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领域都有很深的了解,但是对新闻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需要关注。
六是较强的心理素质。有时外事工作中交传译员服务的领导级别很高,工作的场合,特别是会见、会谈、大会开幕式、新闻发布会等场合层次高,译员常常暴露在镁光灯下,这对译员的心理构成很大压力。一名合格的译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七是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名合格的译员应该发音标准,声音沉稳,语速均匀、流利,并能契合现场气氛。宴会翻译时声音应相对欢快,音量可以稍稍大一些;新闻发布会、会见、会谈、大会开幕式翻译时,应保持语速均匀,音量适中。
八是良好的现场控制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译员从事外事交传翻译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服务对象滔滔不绝没有停顿,或出现口误;宴会翻译时,主持人介绍出席宴会的中外方领导和嘉宾,而译员手头没有最新的主持词或人员名单;宴会或陪同翻译时外宾主动与译员交谈。遇到这些情况,一名合格译员一定要具备现场控制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
九是良好的身体素质。外事工作要求高、任务重。特别是陪同领导出访时,往往会出现若干场活动连续进行的情况。因此,译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顺利完成各场任务。
充分的译前针对性准备是顺利完成外事交传任务的前提。短期译前准备是指译员在参加某一次口译活动之前为该次任务所做的具体准备,包括口译任务了解的准备、主题内容和相关术语的准备、心理准备、行前准备(如着装准备、文具准备、文件准备、交通工具准备等)、工作开始前的最后准备几个部分。
准备是翻译的基本功。当翻译非常被动,无论你的语言多么好,平时多么出口成章,但做翻译,你传达的是别人的话,无法选择。因此,事先的准备特别重要。情景信息了解得越多、译前准备越充分,就越能够增加自信,越有可能在翻译过程中做到从容应对。
笔者结合自己的外事翻译实践经历,认为译员在接到外事交传任务时,首先应做如下准备:一是查找背景资料;二是熟悉口音;三是整理词汇。真正的讲话一定是面向特定的听众,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情况下发表的讲话;必须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才能理解讲话。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译员听力的不足。学识再广博的人也存在知识的盲区,语言再好的人也可能会因为相关主题知识或语境知识的欠缺难以对讲话人的信息进行准确把握和传达。非语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语言知识的不足。以会见交传翻译的准备为例。笔者认为要做好一场会见口译,译员应查找如下的背景资料:外宾所在国简介、所在国与中国交往的历史、特别是所在国与中国近一两年的交往情况、外宾近一年的活动、演讲稿、外宾个人简历、谈话参考、外宾活动日程,专业知识,专业词汇。关于熟悉口音的途径,译员可以在会见前想办法与外宾进行接触,了解其口音,或者到联合国网站或其他相关网站查找外宾所在国人士的演讲。
在完成任务的当天,译员应做如下准备:选择契合工作场合的服装,一般是正装。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达现场熟悉环境并检查话筒。与活动组织方对接,拿到最终版的主持词、宴会主桌图、手边名单等。与讲话人做好对接,确定如宴会致辞、大会开幕式等正式发言的停顿翻译的地方。
翻译水平的高低和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外事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外交对话的效果。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交往日益频繁,广西外事翻译任务日益增多,对外事译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外事交传译员,应具备相应的政治、业务、心理、身体等素质。平时要注意积累,接到任务时要做针对性准备,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一场外事交传任务,为中国与东盟的交往特别是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交往贡献力量。
1.(法国)D.塞莱斯科维奇、M.勒代雷:《口译训练指南》,闫素伟、邵炜(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
2.雷宁:《口译实践点滴》,王欣主编:《纵横:翻译与文化之间II》,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年版。
3.任文主编:《交替传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4.徐亚男、李建英:《外事翻译:口译和笔译技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2003年版。
5.张健:《外宣翻译导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6.《机关公务礼仪》,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责任编辑:李碧华)
Studies o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Practice of China-ASEAN Foreign Affairs——the Qualities of Interpreters and Pre-interpreting Preparation
Shen Fei
Guangxi is connected with ASEAN countries by both land and sea;therefore,it has played a unique role in th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This paper,based upon the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practice of the author for foreign affairs tasks to comprehensively elucidate the essential qualities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ers,and pre-interpreting preparation for foreign affairs tasks,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to China-ASEAN foreign affairs tasks.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Practice;Qualities of Interpreters;Pre-interpreting Preparation
H315.9
A
1003-2479(2016)05-0084-03
※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副译审、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