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元
论马哈西拉·维拉冯在老挝语言学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李小元※
马哈西拉·维拉冯是老挝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通晓老挝语、泰语、巴利语、梵语。他收集、整理和研究了多部老挝古典文学作品,同时对老挝语语法和文字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誊抄、整理、校勘、研究和创作等多种形式,马哈西拉·维拉冯对老挝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编撰语法书和辞典,马哈西拉·维拉冯实践了自己保护和复兴民族语文的信念。马哈西拉·维拉冯的成就是辉煌的,其背后的原因也是深刻的,值得后世思考和借鉴。
马哈西拉·维拉冯;老挝文学;老挝语言学
马哈西拉·维拉冯(1905~1987)是老挝文字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和古代占星学等方面的著名学者,精通梵语、巴利语和泰语等。“马哈西拉·维拉冯”是老挝语的音译,“马哈”意为高僧,是敬称;“西拉”原意为石头,据称,因为马哈西拉·维拉冯自幼身体羸弱,父母希望他能茁壮成长,遂以坚硬之物命名。他的研究志趣之广、研究成果之丰,迄今在老挝可谓无人能及。后人将他的研究性文章整理成《文学的作用》一书,于1996年出版。老挝社会科学院前院长西萨那·西山在评价马哈西拉·维拉冯时说道:“马哈西拉·维拉冯先生一生著述颇丰,极大地充实了老挝文学宝库。先生的逝世,是老挝语言—文学界的重大损失。”由于其卓越的成绩,马哈西拉·维拉冯先后获得了由老挝部长会议颁发的二级劳动奖章一枚、三级劳动奖章一枚。为了纪念马哈西拉·维拉冯,并对其学术成就进行研究,1990年4月28~29日,“湄公河两岸①指以湄公河为界的老挝和泰国。学者眼中的马哈西拉·维拉冯的成就”研讨会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①(老挝)马哈西拉·维拉冯:《文学的作用》,老挝国家图书馆,1996年版,第66~68页,第76页。
然而,由于老挝文学的中文译介较少,中国学界对于马哈西拉·维拉冯先生的研究成果了解甚微。这对于一个学富五车且著述等身的奠基式学者而言,是有失公允的。本文试图对马哈西拉·维拉冯在老挝语言学和文学史的贡献进行梳理和研究,充分确认其不可忽视的学术地位。同时,也为当代老挝语言学和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研究老挝古典文学的人都对马哈西拉·维拉冯耳熟能详,这源于许多经典的老挝古典文学作品都是由他独自或者参与相关工作后才得以与读者见面的。马哈西拉·维拉冯对于老挝文学的贡献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誊抄、整理、创作和研究。
第一,从泰国誊抄原本属于老挝的古典文学作品,带回老挝进行宣传。老挝与泰国在文化、文学和文字方面的相通使许多古典文学作品难以辨清其原属国。马哈西拉·维拉冯花费数年时间,从浩繁的泰文经典文学作品中甄别出原本属于老挝的作品。20世纪40年代初,马哈西拉·维拉冯由于参加反法活动被法国殖民当局通缉,被迫旅居泰国,并在曼谷图书馆工作了一段时间。借工作之便,他阅读了许多文学作品,发现并全文手抄了《陶坤陶壮》《因提娘教子》等作品。其中,《陶坤陶壮》可谓是老挝最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一。该书有多个名称,如:《陶坤》《陶壮》《坤壮》等,内容大致相同。《陶坤陶壮》有3个版本:普通版本、巴利语版本和诗歌版本。巴利语版本的内容与诗歌版本类似,只是主人公名字略有不同,前者叫壮仑,后者叫陶坤,都有一个哥哥叫阿依壮。马哈西拉·维拉冯认为,这两个版本应创作于同一个时期。人们先创作出了诗歌版本,后来为了迎合当时流行的口味而翻译成了巴利语②(老挝)马哈西拉·维拉冯:《文学的作用》,老挝国家图书馆,1996年版,第66~68页,第76页。“诗歌版本《陶坤》是老挝文学的一朵奇葩,可以与诗歌《信赛》争奇斗艳,尽管二者的风格截然不同。可以说,《陶坤》是老挝鬼神信仰的源头”③(老挝)老挝社会科学院:《马哈西拉·维拉冯:生平和成就》,老挝国家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老挝学者认为,这部作品在老挝的出版,“最重要的(意义)是,向世界宣布了这部伟大作品的归属是老挝。老挝作家在澜沧王国时期创作了这部作品”④(老挝)大众文学文化局:《信赛》第1册(注释版),1995年版,前言第1~6页。。马哈西拉·维拉冯最初发现的是泰文版本,但书中介绍说该书抄自写在贝叶上的老挝文版本,此后经过寻找和比对,确认了原始的贝叶老挝文版本,共计300叶。根据书中提供的信息,马哈西拉·维拉冯推测该书的作者是川圹省人。为了让老挝人民有机会欣赏到这部文学巨著,马哈西拉·维拉冯花费近一年时间誊抄该书,并请求身为泰东北人的时任泰国僧务委员会主席的帮助,终于在1943年出版了该书的泰文版。然而,马哈西拉·维拉冯发现原著老泰文两个版本的《陶坤陶壮》的内容略有不同,尤其是开头部分。为了确切考证,他又在万象的一个图书馆中找到了坦文版本,该版本同样刻在贝叶上,为散文体。据马哈西拉·维拉冯考证,从形式和词句的表达方式来看,老挝文版应该是直接译自原巴利文诗体版本,而其中与佛教相关的内容则是作者为了迎合读者而后加上去的。
第二,收集整理古典文学作品,编撰成册,留存后世。1947年后临时政府时期,马哈西拉·维拉冯收集整理大量老挝古代文学作品,并编纂成册。其中包括《坤布隆》《信赛》《休沙瓦》《娘丹黛》《香茗》《沙乐琶颂》等文学作品。
《信赛》叙述了古时候槟占国国王的幼子信赛的故事。这部长诗被马哈西拉·维拉冯称为老挝最重要的古典文学,是澜沧文学的精髓。该书是一部长达16章4000多行的长诗,主题鲜明、结构严谨、格律整齐、语言优美,不但创造了思想艺术的奇葩,也树立了诗歌结构的典范。《信赛》最初的版本刻在贝叶上,由于其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出类拔萃,民间传抄了多个版本,经过多次誊抄以后,不同版本间存在诸多细节的差异,马哈西拉·维拉冯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一部,整理成现代老挝语,并把遗失的部分补齐,以括号标注,该版本于1949年首次出版。此后,该书的重印次数和数量都位居老挝文学作品的首位。考虑到普通民众阅读古典作品的困难,1991年,“《信赛》文学词汇翻译项目组”成立,该项目组所翻译的疑难词包括巴利语、梵语和古代老挝语词汇,疑难词数量最终在马哈西拉·维拉冯此前翻译过的900个增加到3800个,新的注释版本于1995年出版①(老挝)马哈西拉·维拉冯:《古代谚语》(第4版),教育出版公司,2000年,前言,第12页。。由此,《信赛》文本进一步走入普通民众的生活。
《休沙瓦》是一部故事集,最初为刻在贝叶上的经文,共10卷,后经改编成为老挝的古典名著。文中主要写佛祖向弟子讲经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老挝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并不乏富有启迪意义的格言警句,为人们广泛传诵。《娘丹黛》是一部著名的寓言集,由老挝僧王马哈维根据印度的巴利文《五卷书》翻译成老挝语,马哈西拉·维拉冯又将之改写为通俗读本。该书采取《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形式,由一个讲述者把大量短小有趣的故事有机地连缀在一起。《香茗》是一本笑话集,在老挝几乎家喻户晓。主人公乡茗是个机智人物,擅长辩理和讽刺,在与财主、官吏的斗争中,体现出超常的智慧,最终常常取得胜利。而达官贵人们则丑态百出、无计可施。书中表达了对人民群众智慧的赞美和对官僚封建主的嘲讽。
以上古典文学经典在经过马哈西拉·维拉冯的整理、考证、修订后出版,重现了老挝古典文学的辉煌,增强了老挝人民对本民族文学的自豪感。由于巴利语并非老挝普通知识分子通晓的语言,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巴利语作品难以读懂。因此,马哈西拉·维拉冯又将一系列巴利语作品翻译成老挝语,或将古典老挝语改写为现代老挝语,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古典文学经典的普及。
第三,文学研究。马哈西拉·维拉冯在整理和编撰文学典籍时也注重文学研究,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陶坤陶壮》一书,马哈西拉·维拉冯对几个版本进行了比较研究,除此之外还对书中的难点词汇进行了解释,并研究了主人公陶坤其人的民族归属。关于《休沙瓦》一书,马哈西拉·维拉冯对其作者进行了探讨,认为现存版本上所署的名字都是编撰者,而不是最初的创作者。他认为,原书应该有作者的真实姓名,但是后来者为了窃取他人成果,故意抹去了原有名字,而以自己的名字替代,他将之称为“文学强盗行为”。关于该书创作的年代,马哈西拉·维拉冯依据“大帆船”等欧洲词汇的使用,推断该书可能创作于苏利亚冯萨王时代,因为据史料记载,直到那个时候,才有荷兰商人来到万象。此外,马哈西拉·维拉冯认为,该书的结构方式应该源于《娘丹黛》。
在马哈西拉·维拉冯整理和研究老挝古典文学的过程中,对老挝缺乏自己的诗歌创作方式感到痛心疾首。他始终认为,老挝古代一定有着非常深厚的诗歌传统,否则无法创作出像《信赛》一样的优秀作品,然而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将这些传统丢失了。因此,他花费了十年时间,研究各种诗体文学和诗歌创造方法,在泰国曼谷出版了《泰—万象诗歌创作方法》,以上命名是迫于时局,之后改为《老挝—万象诗歌创作方法》。该书对诗歌的基本构成和创作方式做了详尽的介绍,为后世诗人的学习和创作奠定了基础。
1957年,马哈西拉·维拉冯在一本泰语的《世界谚语集》中发现了老挝谚语部分,于是加以筛选和整理,并从老挝古典文学作品中选取谚语类语句,集结成了《老挝谚语》一书。该书于1961年首次出版,至今已重印了3次。马哈西拉·维拉冯的女儿端德安·本雅冯女士在第四版的前言中提到该书与其他老挝谚语类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父亲整理老挝谚语的特点是注明了其出处,虽然不是非常全,但数量也很可观,尤其是诗歌形式的谚语,他都清楚地注明了来自哪部作品,比如‘信赛教育龙王的话’,或者‘陶坤教导旷的话’。这一点完全符合国际上的学术研究规范。虽然父亲已经从事该领域的研究长达50年之久,但依然如此详尽地注明材料出处,可谓是我们的典范,也对有志于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青年学者大有裨益”②(老挝)老挝社会科学院:《马哈西拉·维拉冯:生平和成就》,老挝国家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
第四,文学创作。马哈西拉·维拉冯自幼聪颖过人,加之勤奋好学,青年时在曼谷寺庙为僧时就常常将自己的诗歌作品拿出来与人分享,不仅得到周围人的高度认可,且吸引了大批“喃”歌者前来索要甚至求购原创歌词。此外,马哈西拉·维拉冯还以诗歌题材创作了自传。根据其子女的研究,该书的创作手法带有浓重的《陶坤陶壮》风格,应该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初整理《陶坤陶壮》之后。这本书不仅让后人了解了真实的马哈西拉·维拉冯,其本身也是一部上乘的诗歌作品。《佩差拉王传》是马哈西拉·维拉冯在担任佩差拉王的秘书以后,为其撰写的传记。该书在马哈西拉·维拉冯去世以后由其女儿整理,交由老挝社会科学委员会出版,向读者展示了佩差拉王的性情、生活、工作等细节以及佩差拉王所处的革命时代的场景,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的风采,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换。除此以外,马哈西拉·维拉冯还创造了多首短篇诗歌。
马哈西拉·维拉冯投身于老挝语言学工作最初的起因是年轻时在巴利语学校教书,而新成立的学校缺乏课本,因此,作为老师的马哈西拉·维拉冯承担了编写课本的任务。在这期间,他编写了老挝第一本《老挝语语法》。之后他供职于隶属于教育部的教育科研委员会,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编写《老挝语词典》,其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至今为人称道,当时共事的年轻人回忆说:“编写辞典是一项理性和细致的工作。因此,他不仅向我们介绍宏观方法,还不厌其烦地将微观方法传授给我们,比如:如何选择词汇,如何记录(甚至包括如何更便捷地裁剪记录的纸张),如何造巴利—梵语词汇,如何造老挝语词汇,如何造外来借用词汇,如何下定义,如何调整字母等”①(老挝)老挝社会科学院:《马哈西拉·维拉冯:生平和成就》,老挝国家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第71页。。
马哈西拉·维拉冯毕生致力于恢复和弘扬老挝语言和文字的工作。1932年,占他武里佛教学者协会建立委员会,致力于研究如何改革老挝字母。在研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3个不同的派别:一派是懂得法语的人,主张废除老挝文字,采用像越南语一样的办法,用拉丁字母替代老挝字母;第二派认为应该保留老挝字母,只是在老挝文中引用巴利文时,在字母下面用加点的办法来表示;第三派则认为老挝文字不应该废除,在字母下面用加点的办法也不方便还容易出错,并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有自己的文字,以有利于全国民众学习文化。对于不完整的字母,给予补全,像巴梵字母一样。赞同第三派意见的居多。最后,委员会通过决议,对老挝文字改革做了几项具体规定,即尽量采用在古代石碑上出现过的字母,而需要补充的字母,则用改革后的经书文字字母代替②陆蕴联:《浅析老挝文字的历史渊源》,《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3期。。在这期间,马哈西拉·维拉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使用老挝文字的决议通过以后,为了促进老挝文的现代化,他又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比如:增加声调,以便于朗读;撰写《老挝语语法规则》,以规范老挝文的书写;编撰《老挝语辞典》,将古代文学中的词汇改写为现代书写方式,方便民众的阅读。
马哈西拉·维拉冯一直坚持珍惜和保护民族语言。在老挝语言文字的发展过程中,外语和外来词汇是一个重要的补充。然而,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外语对老挝本土语言文字的侵蚀都是不容忽视的。1893年,老挝沦为法国的殖民地,自此被法国殖民近六十年。为了对老挝人实行奴化教育,法国当局强迫老挝学校使用法文教材;此后,由于入侵者的多次破坏、劫掠,老挝的珍贵文物所剩无几。在学校,课本大部分使用的是泰文,小说、纪事文和报纸也都用泰文印刷。作为老挝的文化中心——首都万象的书店充斥着泰文的书刊,老挝语日益泰化。鉴于这种状况,老挝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保护老挝语言文字的紧迫性,呼吁用老挝文来书写、印刷经文,恢复并丰富老挝语③陆蕴联:《浅析老挝文字的历史渊源》,《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3期。。其中,马哈西拉·维拉冯说:“老挝语中已有的词汇,就应该使用我们自己的,而不应将别的语言混淆进来。如果某些词汇我们没有,或者虽然有但不足以表达完整的意思,则可以借鉴外国语言,或者在我们已有词汇的基础上创造新词。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何辨别哪些词是老挝语原有的,哪些是外来的。我们只能多读书,尤其是文学作品,此外还应去各地采风,收集各民族的发音与词汇,因为某些词可能在一个民族语言中找不到,但是可能出现在另一个民族语言中”④(老挝)老挝社会科学院:《马哈西拉·维拉冯:生平和成就》,老挝国家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第71页。。马哈西拉·维拉冯在晚年时一度非常担心老挝语被外来语言过度侵蚀。他认为,一些随着社会进步所出现的高科技词汇,直接借用无可厚非,但是,不少基本词汇也开始出现了变异,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他觉得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老挝人缺乏对老挝语的深层次了解,加之许多宝贵的古典文学作品没有得到印制和广泛宣传⑤(老挝)老挝社会科学院:《马哈西拉·维拉冯:生平和成就》,老挝国家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第71页。。马哈西拉·维拉冯对于外来语言与老挝语之间的关系的建议富于创建性和可操作性,至今依然为老挝学界所称道。
作为老挝语言学和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略的学者,马哈西拉·维拉冯取得如此卓越成绩的原因无疑是值得探究的。笔者将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第一,天赋异禀,勤奋刻苦,先天的优势加上后天的勤勉,使马哈西拉·维拉冯在年轻时代不断得到众多高僧及高级知识分子的垂青,多次名门下的求学为他奠定了渊博的知识和学术研究基础。幼时,由于家族的佛家传统,需要一名男性出家为僧,而西拉·维拉冯身体瘦弱,父母认为其不适合干农活,加之他天资聪颖、语言文字天赋极高,因此马哈西拉·维拉冯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寺庙学习,并在9岁担任了僧务官一职,10岁出家为僧。17岁的时候,马哈西拉·维拉冯在家乡豪埃获得了初级佛法文凭,之后去乌汶求学并获得中级佛法文凭,最终获得了佛法高级文凭。1924年,马哈西拉·维拉冯出家当了比丘,之后获得了五级佛学位。1928年,马哈西拉·维拉冯回到豪埃做了为期一年的巴利语老师。1930年,25岁的先生下定决心前往万象,并在当年还俗。此外,马哈西拉·维拉冯年少时常听外公讲述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尤其是阿努王抗泰卫国的英勇事迹,这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儿童的精神世界,并为其日后对于祖国深刻的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无比热爱奠定了基础。
第二,懂得在黑暗中寻求出口。马哈西拉·维拉冯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却又绝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同时参加爱国运动,并在政府内谋取职位。在一个风雨如晦的年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的成果转化为出版物。1893年,老挝沦为法国的殖民地,老挝的民族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大量文物和古典文学作品被运往法国。这是继暹罗横扫万象之后,老挝民族文化的又一次大劫难。马哈西拉·维拉冯就成长于这样一个时代。20世纪40年代初,马哈西拉·维拉冯积极投身于知识分子的爱国运动中。1945年,佩差拉以琅勃拉邦王国副王和首相的名义在万象宣布独立,马哈西拉·维拉冯担任老挝伊沙拉政府的顾问,后加入了老挝文学委员会和皇家律师学会。1975年,全国解放,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立。马哈西拉·维拉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学教育事业中,并自愿担任教育部编写研究委员会的学术顾问一直到1987年初,之后担任老挝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
马哈西拉·维拉冯懂得迂回、能屈能伸。例如,他花费十年之久研究的成果《泰—万象诗歌创作方法》,尽管他之后解释说“泰”这个词在老挝语里也有“人”的意思,也就是说,该书名也可以译为“万象人的诗歌创作方法”,但他也承认该书出版之初使用这个名字,实则为掩人耳目,因此,当时机允许的时候,最终改名为《老挝—万象诗歌创作方法》。
第三,马哈西拉·维拉冯与泰国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4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他两度被迫移居泰国。这不仅为他提供了临时的避难所和工作机会,也保证了学术研究的持续性。同时,他能直接获取丰富的泰文资料,辅助自己的研究。当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马哈西拉·维拉冯的许多作品也是在泰国出版的。
其四,马哈西拉·维拉冯重视子女的教育,且以自身对于老挝传统文字、文学和文化的深厚感情和认真钻研的精神感染着他们。几位子女从西方留学回来以后,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并由家族建立了马哈西拉·维拉冯图书馆。该图书馆旨在纪念马哈西拉·维拉冯,不但负责收集、整理和设法出版马哈西拉·维拉冯的著作,同时也收藏了泰文、英文、法文版本的文学、文化艺术及综合类图书,目前正在做数字图书项目,以促进马哈西拉·维拉冯的作品以及老挝经典文学文化作品的推广。
总之,马哈西拉·维拉冯著述等身,他的研究成果为老挝建国后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他在语言学和文学史上所做的许多开历史先河的工作,为老挝语言文字的恢复和发展以及老挝民间文学、澜沧文学重现辉煌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老挝学者。作为老挝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马哈西拉·维拉冯的突出贡献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1.(老挝)老挝社会科学院:《马哈西拉·维拉冯:生平和成就》,老挝国家出版社,1990年版。
2.(老挝)马哈西拉·维拉冯:《古代谚语》(第4版),教育出版公司,2000年版。
3.(老挝)马哈西拉·维拉冯:《文学的作用》,老挝国家图书馆,1996年版。
4.陆蕴联:《浅析老挝文字的历史渊源》,《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3期。
注:该项目受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责任编辑:罗梅)
Mahathira Velavong’s Status and Contribution in Lao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History
Li Xiaoyuan
Mahathira Velavong is a famous writer and linguist in Laos,he can understand the Laotian language,Thai language,Pali language,and Sanskrit.He collected and organized many Laos classical literary works,also deeply studied Lao grammar and writing history.Through the process of copying,organizing,collation,research,and creation,he devoted great contribution to Lao literature;Mahathira Velavong realized his own faith of protection and revival of national languages by editing grammar books and dictionaries.Achievements of Mahathira Velavong are brilliant,which have profound significance that will inspire future generation.
Mahathira Velavong;Lao Literature;Lao Linguistics
I334.09
A
1003-2479(2016)05-0079-05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