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探析*

2016-03-19 08:15:04郑千千詹榕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003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7000
高教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教学改革

郑千千詹榕(、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003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7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探析*

郑千千1詹榕2
(1、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开展教学评价,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如何科学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教学评价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学评价

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the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the crucial period of reform, base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position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healthy growth. How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romote the reform of evaluation mode,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evaluation

*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校级教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015年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1]这份文件对于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推动课程教学持续有效进行的必要手段,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系统的基础性依据。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如何“把理论变成物质力量”,即“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德育的客观规律,全面掌握理论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提供诊断和咨询建议,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其次,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立足课程教学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系统的本质性理论依据。遵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要求,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标准和依据必须从作为授业解惑的主体——教师的层面入手。

再次,人的终极发展理论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系统的目标性理论依据。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对自我本质的全面理解、丰富和完善。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未来社会的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在社会主义的历史维度下,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深入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的主要方式和关键环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评价目标错位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是传授科学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就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理论知识的灌输一向受到高度重视,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被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度倾向理论化。通过理论教学过程学生是否真正深入理解原理、理论的传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这些问题并没有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

第二,评价指标简单化。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的评价指标,关系到整个评价体系的最终结果。当前,保守的教学评价方法依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见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多通过布置论文、课堂讨论和期末笔试来进行,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具体实践,难以真实的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果。良好的评价目标体系应该全方面反映学生的表现,如理论的理解与分析、社会实践的能力、思想道德行为的准则等。

第三,评价过程片面化。要全面、系统、科学的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除了要求评价者主体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具体的评价手段和知识,还必须了解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的具体思想动态等。现实评价过程中,作为评价者本身各方面条件并非完全达标,还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难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四,评价结果失真化。采集和分析教学现象整体特征形成的评价结果,例如对教师和具体教学过程进行测评,往往缺少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很难得到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况。这样所得出的评价结果难以反映具体而复杂的教学全过程,难以甄别相同评价数值下隐藏的不同教学现象,更难以反映和解释被评价客体的行为与复杂背景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模式改革的对策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提出“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建设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项目,必须多管齐下来提升其时效性。

第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元评价系统。

注重元评价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发展与完善。元评价(Meta-evaluation)是对评价本身的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理论和价值标准对教育评价技术的质量及结论进行评价与研究。[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元评价体系包括对评价方案的评价、评价组织的评价、对评价结果和效用的评价等,从而保证评价的组织机构的专业性、权威性,评价的领导机构和成员结构的合理性、公正性,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使“教”、“学”、“评”三者实现良性互动。

第二,设计科学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由指标项目、权重集合和量化方法三部分构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影响着指标体系的整体性功能——指标体系质量的变化。从宏观角度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的制定与设计应该做到目标匹配;指标完备,准确反映教育目标;符合思想品德要求,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可行性强;指标体系符合课程教学实际,资料和信息客观真实。从微观角度来说,要求指标独立、整体完备,实现指标体系的最优化;权重体现出指标项目之间的内在关系,保障权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意义重大;科学量化的方法要与指标体系的评价目的、应用范围相适应。

第三,倡导多样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式。

首先,改革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由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5]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应以课堂教学质量为主,引导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其次,完善学生考核评价制度。在传统的认知框架下,考核评价侧重应试教育,重点放在了理论教学和知识的灌输,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的关注和培养不足。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要逐步采用多样化的考试试题和考试形式,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思考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加大平时成绩比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调查报告、演讲辩论、社会实践等活动并纳入考核评价。再次,注重对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的考察。课堂教学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难对学生平时的思想政治表现作出评价。需要建立综合考评制度,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和学工处教师等共同参与,从而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四,建立专业、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并非单纯以“评”来检查和监督“教”与“学”,而在于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互动来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督查制度与跨校、跨学科检查制度,专家不定期开展巡查,及时公示评价结果,收集分析评价反馈并形成整改机制。建立完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设置教学质量观测点即时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同时突出“评”在教学管理中的服务功能,完善教学质量测评机制。建立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必须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正确评价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制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从学校的层面来说,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形成积极向上、德才兼备的学生群体;从教师的层面来说,有利于专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从学生的层面来说,有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将理论知识内化为指导自身实践的向导,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N].2015-1-2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郑千千(1983-),女,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邮电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詹榕(1989-),女,山东省泰安市人,山东农业大学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086-0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教学改革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35:46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3:3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8:49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3:44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8:16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