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对大学生成才作用的研究

2016-03-19 06:01:53靳凤凰吕立群马文萍
改革与开放 2016年9期
关键词:励志教育优化策略作用

靳凤凰 吕立群 马文萍



励志教育对大学生成才作用的研究

靳凤凰吕立群马文萍

摘 要:面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当前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困惑,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烦恼。对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励志教育作为人生观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引领大学生走向成才的必然选择,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励志教育;大学生成才;作用;优化策略

励志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系统的教育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1]励志教育的实施不仅有利于高校了解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措施,而且有利于高校培养具有励志头脑的人,对大学生走向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励志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1.励志教育是引领大学生成才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励志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实施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存在着喜欢追求个人享受、自私自利、理想信念不坚定、抗挫能力差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2]

从理论层面来看,励志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不断推进有重要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又是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达到一致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励志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创新活力,有效地发挥励志教育在引领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从实践层面来看,励志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引领大学生走向成才不可或缺的。大学生可以参加一些具有励志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用“中国梦”来引领大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树立自我理想,将自我理想和“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结合起来。“中国梦”作为提升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新理念,对于激励学生自觉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重要的作用。[3]

2.大学生成才需要励志教育的渗透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走向成才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心理困惑,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感觉到对前途的渺茫而放弃自我,对未来抱有失望的态度,出现了思想和行为的严重偏离。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应如何做呢?只有通过励志教育的渗透。

(1)思想认识方面需要励志教育的渗透。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成才过程中利己主义明显,喜欢奉行西方的价值观,受西方思潮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价值扭曲现象,形成这样的思想与在实践中的认识密不可分。所以,同学们要想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需要积极投身到理想信念的建设中,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砺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思想意识方面需要励志教育的渗透。当前,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存在思想模糊、意志不坚定、缺乏励志头脑等问题。有句格言:“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人生”。可见,态度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力因素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与态度等。[4]所以,思想意识作为思想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心态,对于人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通过励志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很有必要。

(3)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励志教育的渗透。在网络化的影响背景下,许多大学生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骄纵懒散、我行我素的习惯。他们骄傲自大,不尊重长辈,不听从父母的话。特别是在当代,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娇养宠惯,以至于其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重要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也应该注重加强励志教育。

(4)行为方式的选择需要励志教育的渗透。在当代,受经济社会的影响,许多学生崇尚功利主义,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在选择理想目标时,不能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对于理想也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许多学生为自己树立目标时,出于自尊心,树立远超过自身实际的奋斗目标,到最后受伤的总是自己。而有些同学自信心不够,树立低于自己能力的目标,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脱离实际的选择。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励志教育,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引导大学生勇于树立“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决定,使他们在学习中避免盲目而不知所措。

二、励志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1.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作用

(1)对思想认识方面产生的作用。首先,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它总是和一个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对思想起着导向作用,影响着一个人看待世界的眼光。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看待事物会有不同的结果。当代哲学家赵汀阳说:“虽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世界观。”所以应该通过励志教育的实施,使大学生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用长远的眼光对待未来,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结合,争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其次,人生观作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看法,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励志教育作为人生观教育,能唤起学生的成就动机,引导学生树立自我认识,正确对待人生价值,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目标,达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居里夫人有格言:“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这样的人生观对于大学生不断走向成才有很大的启发性,所以,要通过励志教育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三,价值观即人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有导向作用。在当今时代,由于受全球化经济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社会公德缺失、功利主义倾向明显、自我立场偏离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高尔基说:“一个人的价值,全决定于他自己。”一个人价值观树立的正确与否,自身原因起决定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2)对思想意识方面产生的作用。首先,励志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加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磨炼,提高抗挫能力。学校可以创办一些“宏志组织”,让学生积极参加,懂得立志、宏志的重要性,也可以开办一些励志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提升自我意志力。

其次,通过励志教育,让学生以优秀革命战士为榜样,使他们在成才过程中认识到榜样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坚强斗志。同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所以,励志教育的实施在潜移默化中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懂得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三,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将励志教育应用到网络中,对大学生产生重要的促进意义。大学生可以随时关注有关励志网站、看励志影片、听励志讲座。社会也可以在网上随时公布有关励志教育方面的信息,来充实大学生的知识面。当代大学生喜欢追求个性自由,喜欢与众不同,这虽然是好的,但是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过程中要学会创新,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规范自我道德行为。

2.对大学生行为产生的作用

(1)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磨炼等内在因素和教育等外在因素相结合而形成。当然,大学生励志教育的作用也不是立马生效,也是经过长期的实施才能收到成效。上海嘉定区怀少学校以励志教育为校训,即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为价值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探索出一条如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道路。亚里士多德说:“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怀少中学自建立初,就着重强调励志教育,学生们自入学始,就感受着学校励志教育的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选择方面。励志教育不仅影响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行为方式的选择,所谓思想不同,做事方式也不同。例如,意志坚定、有明确目标的人,在选择前行的方法时,往往会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方法,同时在遇到困难时能勇敢前进;而意志不坚定、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在成才道路上必定是唯唯诺诺。一般情况下,这种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机遇来临也不知道如何把握。这两种不同的人,在成长中会选择两种完全不同的做事方式。选择对于一个人命运的重要性是无法衡量的,要通过励志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以免后一类人走向歧途。

因此,励志教育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而且还对其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中,提出了“三严三实”要求,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充分强调了人们在生活中,不仅要修身养性、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要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大学生也不例外,在成才过程中,要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而励志教育正是影响这些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励志教育势在必行。

三、优化励志教育对大学生成才作用的策略分析

1.社会应加强理想信念建设,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

励志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的作用如此重要,首先需要社会的高度重视。从社会角度来看,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建设,引领大学生尊崇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精神,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用“中国梦”引导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所以,我们要以理想信念来构筑励志教育体系,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励志风气。

同时,大众传媒作为传播励志教育的渠道之一,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在当代社会,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大众传媒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节目,给许多青年人和大学生树立了重要的榜样作用,对他们以后的成功之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刊也可以刊登有关励志教育方面的名人名事,或者在广播上讲述有关励志方面的故事,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励志教育的宣传作用,将励志教育普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达到强化励志教育的目的。

2.学校应构建大学生励志教育平台,形成励志教育长效机制

学校作为每个人走向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也应该采取一定措施。学校应该组建一些有关励志教育的活动,如开展有关励志方面的讲课比赛,督促大学生学会立志,在班级中普及励志教育知识;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组建更多有关励志方面的社团组织,将励志教育纳入社团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励志意识;学校也可以构建就业励志教育平台,让同学们加强交流,随时了解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己的职业进行正确规划。

同时,学校应当加强励志教育方面的投入,广泛拓展励志教育资源,使励志教育的内涵变成激励自身的一种精神良药。比如,唐县第二中学实施的“三大步”励志教育法,要求教师每天对学生进行三次有关励志方面的实施活动,即集体朗诵励志信、填写成长记录、道德行为自我评价等。这样的活动对于学校形成长期的励志教育机制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将励志教育渗透到思政课堂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教育机制。

3.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励志教育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并对应试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在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变革,而使传统的教学方式继续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对于社会培养人才也是一大障碍。因此,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在课堂中应善于运用赏识教育,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对那些学习成绩差、自卑的学生,以奖励的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要因材施教,运用动机激励手段,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引导学生励志,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地结合起来。[5]

4.学生应多参加实践活动,加强自我教育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大学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即将迈入社会,都应该付诸实践,提升自己的素质。多参加学校举办的社团活动,社团作为实施大学生励志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可以使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6]励志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自身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要充分利用学校励志教育平台,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提升自我素质。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无论求学还是立业,只有锲而不舍、矢志不渝,才能积善德,成大业。

参考文献

[1]郑禹.励志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中国高教研究,2008(03):72-74.

[2]马静,刘利才.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J].学术论坛,2008(08):201-204.

[3]吴冰,李租超.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励志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10-11.

[4]李璟,徐遵义.90后大学生励志教育探析[J].大学教育,2014(11):31-34.

[5]陈登科.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8):110-112.

[6]王岩.思想教育与励志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10(25):87-88.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9.041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交通大学教改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编号:DJDJG2015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励志教育优化策略作用
“大方向”“小目标”在励志教育中的运用
黑河教育(2017年1期)2017-02-05 14:12:50
学校“励志教育”特色文化培育的路径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9:15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