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相关性试析

2016-07-12 00:43王科文
改革与开放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业对口大学生就业

王科文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相关性试析

王科文

摘 要: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专业与就业选择的脱离,已向现阶段教育培养模式发出了质疑。本文对就业与专业关系度进行了分析,以期应对求职过程的壁垒和短缺,提高就业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专业选择;专业对口

自高校扩招以来,专业门类多样性和入校就读大学生数额呈显著增长趋势,就业压力日趋加大,其中,专业选择成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迫于就业压力,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现象成为常态化,尤其是对偏文科性专业大学生,更是习以为常。笔者以某大学2011届毕业生为主体样本,以大一至大三在读大学生为辅助样本,以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等方式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1112份,回收1079份,筛选有效问卷968份,其中面向应届毕业生有效问卷676份,问卷有效率为87%,并从中进行SPSS数据分析,旨在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不同专业类型与就业相关性

1.就业对口率情况介绍

你找到工作了吗Total找到了没找到准备读研你的工作和专业对口吗对口235不对口78 0 0 0 235 0 0 7 8 285 78 363 Total 313 285 78 676

截至2015年6月,在对大四毕业生676份问卷调查反馈中,已找到工作的仅占46.3%,其中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占24.9%;随机抽取的60多位同学访谈显示,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初期,更偏向应聘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企业和单位,而没有找到工作的42.1%占比中,大多数人表示会接受跨专业就业;在读研群体中,迫于就业压力选择读研的占45.2%高比例。各高校就业统计多自毕业后延长大约半年,但从目前的数据,加之考虑从2014年12月~2015年6月是应聘黄金期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满意率明显低下,就业与专业相关性也有一定减弱。

2.基于理工科就业对口率分析

样本分析中,理工类专业与就业的相关性联系相对紧密,电力,软件工程等专业迎合了市场需求,同时,理工类专业在学习中较注重技能培训,能很好地学以致用,从一开始就面向就业进行培养。但理工科类毕业生应聘工作时,更容易受到歧视,尤其是性别歧视。受访的理工科女生表示,她们应聘工作时毫无底气和优势。虽然我国经济正处于加快转型期,但第一、第二产业仍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恰恰与此相关行业对女生的需求占比极小,致使女性应聘处于劣势。

3.基于文科类就业对口率分析

偏文科类专业与就业的相关性总体较低,但某些专业需区别对待。调查显示,经济学下设的会计学就业率和对口率普遍高于国际贸易专业,哲学类、文史类等专业普遍堪忧。应届毕业生求职中遭遇会更多专业歧视,偏重理论教学化模式和市场经济需求的实操性人才并不匹配。有关企业和单位招聘时,有明确的专业限制,加之职位需求数额较低,往往呈现“好职难求”或“一职难求”现象。一旦错过了应聘工作的黄金阶段,常态化就业与专业不对口会更多被毕业生们接受。如果毕业后不能尽快入职,新的毕业生会纷至沓来。在此情况下,学历优势更会大大降低。所以,应届毕业生普遍认可“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二、专业与就业脱离的相关原因探析

1.高校教育与市场经济需求脱离的连带效应

调研显示,认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占比30.3%,虽然相关专业设置都会相对应于社会工作职位,但实际职位需要与专业培养人数的差额,会使专业毕业生人员过剩,导致教育绩效下降和教育资源浪费。比如,产业转型和绿色能源经济发展阶段,去年煤炭行业遇冷,大批采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大幅下跌,需招聘此类毕业生的岗位人数大幅削减。相关专业较以往相比,工资待遇、福利保险明显降低。但由于采矿类专业针对性较强,“一毕业就失业”真的应验到了2011届采矿业毕业生上。而他们2011年入学时,采矿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可观的效益。高校教育专业类型一旦设立,便具有较为固定的发展模式,而市场经济下的工作需求是相对变化的。除外,普通高校具有素质教育和专业学习的双向职能和职责,相对于一般性职业学校,更多的是一开始的教学中,就面向就业而服务,培养周期较短,就业针对性强和期望值较低情况下,就业率和满意度相对较高。而很多大学为达到综合性院校办学要求,专业设置不合理,加之忽视质量,导致就业不理想现状的存在。

2.大学生自我定位偏差和就业准备不充分

当代大学教育模式下,大学学习风气日渐萎靡,学生群体普遍出现“眼高手低”的自我认知,各高校采取的课程考核和评估方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很多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只为追求简单的课程考试过关。一方面,高中灌输性和严抓性的应试教育模式将自由放纵思想转嫁给大学,使整个大学呈现出释放自我、追求自我天性解放,而放松专业学习现状。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只是获得了大学生身份,没有很好意识到大学能力学习和开放思想、锻炼思维的重要性,以至于在本专业就业系统内凸显不出优势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教师教学过程中,过高的给予大学生的认可,提高了他们对自身发展期望值。很多老师喜欢用“国家顶梁柱”“将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前途无限”等习惯性用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灌输,忽视了真正存在的现实情况。我国教育正逐步大众化,大学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规性人才,不再存在我国发展初期时大学生稀缺性现象。引导学生理性的自我定位,明确自我认知,才能“对症下药”。其次,由于大学阶段初期,多数在校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不确定,较少关注就业形势,一直处于人生职业目标规划的模糊期,缺乏积极主动性,从而导致临近毕业“手忙脚乱”,盲目参加一些招聘会和漫天撒网似的投递简历,很少有自己确定的职业目标和人生规划,甚至找不到自己的潜力和特长,纯粹为了就业而就业,较容易使专业和就业分离。

3.学校对于就业导向和就业形势缺乏建议和分析

教学工作中,学生和老师互动较少,大学教育在专业理论学习中投入较多,老师只注重自己的课堂教学,相关就业指导课程较滞后甚至缺乏。各高校虽然设有就业信息平台和相关讲座,但信息更新速度慢,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前期进行,实用性不够明显。非常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人数占比仅有22.%,而认为学校所宣传的就业前景与实际相符的占比仅为31.7%,大多数人处于对专业和就业情况一知半解境况中,这一点恰好也是高校教育环节中容易疏忽的一环。因此,进行有效的就业形势调研,加强适应性相关技能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当初走进大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如何更好地走出大学,以达到与社会的融合,获得更长久稳定的发展。77.8%的毕业生表示,学校的专业前景分析和就业指导应是持续不间断的过程,掌握充分的信息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才可能游刃有余,沉着冷静对待。

4.专业选择的盲目性造成与期望值不对称

高考志愿的填报会对四年后的就业产生潜在影响。志愿填报中,能基于兴趣、社会发展进行了解考虑的,大学学习期间有较清晰的目标和事业性追求,往往就业率和对口率较好。同时,也有部分人表示,当时选择专业时无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清晰认识和明白自己的真实喜好为时已晚。总体来说,志愿的理性填报有助于提高专业学习热情,培养专业能力和素养,在毕业应聘时抢占先机,被择优录用。而在高中阶段没有考虑过选择何种专业的同学,大学学习效果不明显,考研占比和就业占比都远远低于平均值。同时,由于盲目进行专业选择,就业不对口率高达70.1%,曾考虑过转专业人数占53%,仅少数能力突出者找到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心仪的工作。

5.大学生对就业选择的观念和招聘单位预期的不对等性

调研样本中,42.2%的毕业生认为专业对就业有很大的影响,相当大的群体认为专业并不能决定就业,这种普遍性认知直接暗示应聘工作者,如果不能按所学专业就业,反向就业也可以。这样的现象确实能缓解就业压力,但前期本科学习浪费了教育资源,后期就业再学习加大了公司投入成本。部分招聘单位或部分好的职位,过分要求专业对口,需求量却少之又少,导致就业市场偏向于单位企业。同时,对专业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就业单位,并不被首先考虑,更多的学生偏向于工资福利双保险的国企或知名度高的企业,也同样造成就业的尴尬,摆脱不了为了自身发展前景,不管作何工作,都要进名企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就业不对口局面。招聘单位普遍存在学校歧视,专业歧视等,往往忽略个人情况的考查,也极容易导致招聘岗位的畸形化。

三、应对性策略建议

1.实现高校办学理念转变

普通高校的办学宗旨,要从普遍对应的高素质知识分子和理论研究培养的重心转移到就业问题和专业技能培养上来。显而易见,1998年大学生扩招以来,市场更多需要的是建设性实用型人才,本科高校应进行职能转变,不能单方面鼓吹大学教育在于人的自由发展。当在象牙塔顶端的大学生一步进入社会而无立足之地,形成前后剧烈对比反差时,会产生对教育的极为不信任感。所以教育应符合实际,重实用。这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素质教育和对大学生思维的引导,而要求我们学会反思,寻求大学教育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和平衡点,追求“既能走进大学,又能迈入社会”的教育目标。专业招生要与市场调研相结合,适当性提高门槛或增加招生名额,对市场饱和性专业,可适当削减专业明细分类,进行综合性教育。“现代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谋取更好的职业和更高的社会地位。”①如果因为专业和就业的脱离造成就业困境和就业满意度下降,那么待就业者也会利用受到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反向针对社会,构成不稳定因素。有数据显示,在大一至大三学生群体中,想过转专业却未成功者占31.8%,值得反思。学校应允许专业间流通,降低转专业的苛刻要求,除文理性要求明显的专业外,可在大一阶段实行专业自由轮换制度,有助于兴趣的发现和弥补高中阶段盲目选择专业的错误。

2.就业指导和就业形势教育课程提前开设

提前开设教育课程指将此类相关课程下放到高中阶段。由于中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以单纯追求升学率为准,忽视了学生能动性的培养和自我思考的引导,一味鼓动考大学、考名校,遗忘了上大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在高中阶段穿插式进行专业门类知识普及和就业形势分析课程,有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培养自己对大学的向往和目标,及早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这比鼓动学生考名校更具有意义,也十分必要。现实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脱节,造成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仅对学校的选择具有敏感性,而对自己要学习的专业和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只有模糊的概念。就业潜在的危机也随之转嫁到了大学,增加了大学教育培养的难度系数。所以,高中学校应担负起学生就业目标和专业兴趣的培养,形成高中大学教育一体化,由此节约教育成本,增加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增强专业与就业的相关度。

3.专业自我选择和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什么专业,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影响巨大。良好的专业选择是就业的前提和导向,而对口就业则是对专业选择成果的反映。高中阶段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结合社会形势,慎重选择自己的专业尤为重要。此外,在读大学生不仅要加强专业和素质培养,更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加强,理性严谨的对待大学学习。在前期就业招聘中,专业能力过硬,学习成绩优异者能找到满意工作。在影响就业的影响因素中,56.1%的毕业生认为自身能力过硬是影响就业的最主要因素,而以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分为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完成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创造能力、认知能力等。在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要结合所学作业,培养相关能力,进行主动性学习,多方位的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内在力,才不用担心就业问题。从长远角度考虑,抛开专业因素,更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会高效率利用身边教育资源,及时进行就业规划,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图,一定能在未来更持久发展。如果对理论化专业领域没有兴趣,一定不要用读研缓解自己的就业危机。应事前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才会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提高就业质量和对口率流程图

4.教育试水性改革和建立学校—市场双向互动机制

渐进式改革是各领域逐步采取的措施,通过局部先导性试水,以测试后期效果,教育同样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对大学教育的渐进式改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教学方式,虽然大学教育处于一个自主性较强的阶段,但教学方式依旧摆脱不了“灌输式”教育阴影,教师教学风格较单一和保守,甚至不能及时推陈出新。教学和课题项目研究中,有些教师似乎把握失衡,相形之下,教学似乎成了辅业。同时,学校在师资分配上存在失衡问题,大学教师跨专业授课现象十分常见。尤其文史类专业老师理论教学更如同空中楼阁,缺乏实用性。针对于此学校应聘用社会相关职位人员,进行比较“接地气”的实操技能学习。二是教学内容,因循守旧的固化性培养应在每一招生季度时进行调整,保证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国外一些著名高校往往并不是以改换院系、专业名称适应发展走势,而是根据科学文化发展,以课程发展为主线。院系和专业名称未变而课程体系早已改变,或课程未变而内容早已改变。这种更新机制值得我们借鉴。”②其次,应建立学校—市场双向互动机制,即两者双向互动,使就业的风向标及时传达。单位和企业不仅仅只是在招聘时走进校园,学校也可以与相关企业互动式交流,对就业目标明确的大学生可优先进入单位进行体验,参照各高校教育之间的交流,同样可以与企业建立双向“交换生”模式,加强信息的流通。另外,开通学校和企业的网络媒体互通模式,及时发布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以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也是解决诸多就业问题的方法之一。

引文注释

①曹洪军.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8(9).

②王先俊.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4).

参考文献

[1]Daymont,ThomasN.andPaulJ.Andrisani,“Job-Pref-erences,CollegeMajor,andtheGenderGapinEarn-ings,”JournalofHumanResources.

[2]常薇.浅谈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

[3]徐晓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究,2002(6).

[4]徐雄伟.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5]王先俊.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4).

[6]贺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7]胡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设置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2011(7).

[8]谭睿,张波.探讨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的教育过程与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9.046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疆大学创训练项目“新疆大学学生就业与专业选择关系的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u-srt-15007)]

猜你喜欢
专业对口大学生就业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