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王振兴
关于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陈斌王振兴
摘 要:建设新校区已经成为高校拓展办学规模的主要举措。本文界定了新校区的内涵;阐释了新校区的“诸侯制”与“集权制”管理模式;分析了新校区管理中存在的管理层次、资源配置、学科专业布局和文化融合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分享了加州大学的多校区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然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新校区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新校区;“诸侯制”;“集权制”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特别是1990年代涌现的大学合并潮和扩建新校区潮之后,“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已然成为了一种办学新常态。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根本动因无非是拓展发展空间,获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效益。所以不少高校都热衷于建设新校区,各级政府也积极到各大高校招商引“智”,给出优厚的政策条件,吸引高校的新校区落户。诚然,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对增加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发展资源不足等问题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管理上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因此,对多校区办学的新校区管理模式进行探讨非常必要。
新校区,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新建的校区”;从广义上理解,应该还包括由于行政干预或学校合并而形成的校区(一般合并的学校会有一个“核心校区”被称为主校区,而其余的校区则可统称为新校区)。
当前我国高校的新校区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1.“诸侯制”管理模式
“诸侯制”管理模式即新校区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有独立的行政机构、管理队伍、师资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实验室等等配套设施。新校区的行政机构代表学校直接对新校区进行管理,对学校负责,学校在大政方针上(如学校的发展规划等)给予指导。新校区有部分人事权和一定的财权,甚至连招生计划也是独立的(典型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诸侯制”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新校区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克服多头管理的问题。不足之处是可能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分散和管理脱节,难以整合全校资源承接一些重大科研项目。
2.“集权制”管理模式
“集权制”管理模式即新校区没有自己的管理体系。所有办学资源(含师资、管理人员、实验室等)由学校本部统一调配,学校本部在新校区设立各种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一般由学校本部选派一名副校级领导担任新校区校长),代表学校职能部门对新校区实施管理,相应地对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典型代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集权制”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全校一盘棋,统筹安排教育教学资源。不足之处是遇事可能协调难,效率不高,影响新校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笔者调研和掌握的情况看,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多校区管理的都是采用“集权制”的管理模式。
不论是高校的合并还是一个高校的对外扩展,多校区办学的格局最终都应该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实现办学的实质性统一。然而,要完成实质性统一并不容易,高校新校区的管理面临诸多问题,有管理层次的问题,有资源配置的问题,有学科专业布局的问题,更有文化融合的问题。
1.管理层次的问题
由于新校区与校本部之间有一段距离,必须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减小管理幅度。不少高校内部已经建立了学校、二级学院(系)的两级管理体系。在新校区,必须于原有的二级管理体系之上再增加一个管理层次。若在新校区建立直线职能型的管理组织,那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分校(类似于独立设置的学校)了。特别是那些多校合并的(山东大学有8个校区、扬州大学有7个校区),通过增加管理层次实现统一管理是非常不经济的。
2.资源配置的问题
如果校区之间相距较远,资源就难以共享;如果一个二级学院(系)分设在不同校区,则教师要奔波于各个校区之间授课,学生要听其他校区开设的课程也会有不少障碍。同时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图书资料等每个校区都要配置,无法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导致办学成本增加,办学效益下降。
3.学科专业布局的问题
有的高校采取的是将某一个或几个二级学院放在新校区,由院(系)对新校区实施实质上的管理。这种模式保障了学生在一个校区的连续性,也避免了老师在不同校区间的奔波,但也导致学生接受不到主校区的文化熏陶,难以选修跨专业的课程,难以与其他院系的学生开展碰撞交流。也有一些高校将低年级学生安排在新校区学习生活。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只需安排辅导员和后勤保障就可以,教学安排、课程设置等则全部可以按照主校区的统一部署来实施。该种模式优势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办学资源(只需建设基础的实验室),便于管理。不利的方面是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接触少,难以感受到主校区的文化氛围。新校区一般地处市郊城乡结合部(土地成本低)。与主校区相比,尽管新校区硬件设施一流,但学术文化活动偏少,校园学术氛围不浓,低年级学生难以与高年级学生进行文化与学术的交流碰撞,不利于低年级学生成长。
4.文化融合的问题
高校的校园文化要经过与内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经过长期的积淀才能够形成。新校区作为在短期内建成的办学场所,很难通过主观的努力在短期内实现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不少合并形成多校区办学格局的学校,其文化在文化磨合的过程中甚至会出现一些冲突,从而削弱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
加州大学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之一,目前的在校学生数超过21万,教职员工数超过16万,共由10个各自独立的分校组成,其麾下的伯克利、洛杉矶、圣地亚哥等分校享誉全球。加州大学的众多分校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著名的加州大学模式。
1.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州大学1868年在伯克利建校,建校之初,该校只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公立大学。19世纪70年代,时任加州大学校长DanielC.Gilman提出了要将加州大学建设成为一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大学。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加州大学开始了与地方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光靠一所加州大学是难以满足加州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且加州幅员辽阔,城市布局比较分散的状况也决定了加州大学不能局限在伯克利地区办学。在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加州大学不断拓展办学规模,在加州的其他城市又陆续设立了9所分校,最终形成了以伯克利分校为首的加州大学多校区管理模式。加州大学在自身教学与科研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帮助加州经济实现了腾飞。其中硅谷的形成得益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优秀人才和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
2.加州大学的管理体制
仅靠“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并无法确保加州大学成为世界名校,加州大学成功的关键还依赖于其先进的管理体制——“事业部制”管理体制,其原则是“集中决策,分权管理”,如图1所示。
图1 加州大学“事业部制”管理体制框架图
在加州大学的管理体系中,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学校的全局性事务,包括任命总校校长,制定和修改学校重大规章制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掌握学校的财政大权等。董事会建立在整个加州大学管理体系之上,是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避免了外部力量对大学正常运行的干扰。“集中决策”,因此分校不设董事会。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管理机构掌握着行政管理权,学术评议机构则执行学术管理权,这种二维的管理体系将行政和学术权力贯穿到总校、分校、院、系等四级管理层次中,形成了双轨的“权力、责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从纵向看,总校层次管理“全局”,在分校及更低层次“分权”;从横向看,很多工作是交织在一起的,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分校建设发展的办学实践中,加州大学各分校之间的行政管理与学术评价相对独立,分校间可以互相形成竞争,从而促进各自发展。这种体制解决了加州大学作为多校园巨型大学管理上的难题,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如何克服高校新校区管理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1.树立“一个大学”的整体观念
一所高校不管有几个校区,一定要树立“一个大学”的整体观念。在这个整体观念下,不同校区之间的文化融合,或者老校区与新校区之间的文化传承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各校区间追求共同发展才有基础前提。多校区之间在这样的整体观念下,才能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凝聚精神力量。
2.因地制宜选择新校区管理模式
“诸侯制”与“集权制”各有利弊,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新校区管理模式。原则上,若新校区离核心校区较近,则选择以“集权制”的管理模式为主方式。因为这样更便于统一调配人、财、物资源。而若新校区距离本部较远,则倾向于选择“诸侯制”的管理模式,给新校区以足够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效率和节约管理成本。在给新校区放权方面,我国的高校还不够大胆,加州大学的管理体制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校区间的融合
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多校区之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有了可能。学校的行政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图书信息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远程视频系统等的建立,使校区间的空间距离缩短。公文传递、视频授课、跨校区视频会议等都可以通过资源的在线共享来解决。因此,多校区管理的高校应充分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投入。
4.立足地方需要,明确新校区的定位
明确定位可为新校区的建设发展确定方向,有助于形成新校区内部群体的凝聚力,包括传承与发扬校本部优秀的价值观,以及沉淀、扩散和保护源于新校区自身的价值认同。一般而言,与主校区相隔较远的新校区受主校区的辐射和影响相对较小,明确新校区的定位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确定新校区的办学定位前,应充分调研新校区所在地的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整合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针对性地围绕地方需求进行新校区的学科专业布局,甚至可以围绕地方需求开设新的专业,提供科技服务。如此定位将会“接地气”,培养的人才就业前景好,地方政府也会给予重点支持。若新校区与主校区相隔不远,则可纳入高校的整体定位布局中,根据现有的办学实践来看,新校区被定位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比较常见。
参考文献
[1]汪瑞林.美国高校的多校区管理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3-10-21.
[2]苏雷,李红英,龚建林.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新校区管理模式研究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3]严新平,张安富.多校区大学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3(22).
(作者单位:南通理工学院)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9.054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编号:2013JSJG543);南通理工学院校级一般资助项目(编号:科研201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