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问题的探讨

2016-03-19 06:01:53史泽源
改革与开放 2016年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史泽源



中共八大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问题的探讨

史泽源

摘 要: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为了更好、更快地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八大代表在总结建国头七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大力培养民族干部,进一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反映了当时党处理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状况。重温这些建议,对于我国今日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共八大;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中共八大召开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新的时代课题,党号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五成以上,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又地处边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开篇巨著《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着重强调了汉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并指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1]在中共八大上,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就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给出了许多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对当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今天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中共八大代表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建议

据统计,在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共有18位代表发言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问题。这些代表大部分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经过新中国成立后7年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经验。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就如何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大力培养民族干部,进一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意见。

1.关于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的建议

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是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只有实现民族团结才能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个安稳的建设环境。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民族压迫制度,造成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歧视与隔阂。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之间关系不断改善。为了进一步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八大代表从克服大汉族主义,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等方面给出了重要建议。

民族隔阂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大汉族主义;二是地方民族主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时曾指出:“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1]这是因为地方民族主义归根结底是由大汉族主义所造成的。由此,克服民族地区存在的大汉族主义,就成了增进民族团结的工作重点。根据八大代表的发言,民族地区的大汉族主义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党员干部身上。八大代表提议要在加强党员干部的民族政策教育的同时,坚决克服任何党员干部任何细小的大汉族主义表现。强调要尊重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看到少数民族的长处,虚心向少数民族人民学习;要承认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这样,“少数民族中的地方民族主义情绪才能顺利地克服,国内各兄弟民族才能在我们的人民民主的大家庭里更加亲密地团结起来。”[2]

密切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也是实现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方法。历史上,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带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反抗民族压迫,他们被视为少数民族利益的代表者或是宗教上的被信仰者,在少数民族人民心中拥有崇高的声望。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汉族干部存在着对少数民族上层干部“认识不足,信任不够,总觉得他们是剥削分子,思想落后”[2]的看法。这一片面化的观点,常常导致民族干部遇事不与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商量,不尊重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意见。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对于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团结,十分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开展。八大代表强调在工作中一定要纠正这一错误,提出要重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意见,要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采取正确团结和长期合作的意见。号召当地民族工作者通过积极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团结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

2.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进一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建议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作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被写入宪法之中,赋予了少数民族人民真正的当家作主的权利。为了进一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八大代表认为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机关、党的领导机关的民族化是具有根本性的任务。

有代表在发言中指出:“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过程中,培养干部是一个带有关键性的根本问题。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具有一定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藏族干部,一切工作都将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2]此外,中央主管民族工作的八大代表及来自新疆、青海等地的代表亦在发言中表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给出了建议。八大代表认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关键在于提高少数民族干部能力并给予其充分信任。要让少数民族干部到干部学校和民族大学中学习,提升其知识储备与政治水平;还要大胆放手地使用和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将其安排在关键岗位,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让民族干部在明确党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丰富其知识水平,锻炼其办事能力。并指出这有助于民族干部在充分贯彻党的方针大计的基础上,充分照顾本民族、本地区特点,更好、更快地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从而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3.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建议

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全面解放,不仅要从政治上赋予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还要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使各少数民族发展成为现代民族。经过“一五”时期的重点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现代工业的从无到有;学校、医院、商店等基础设施也逐步建立;公路、铁路和航空线路也逐渐延伸到少数民族地区。相比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空前的大发展。但需要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还是非常落后的。正如时任青海省委第一书记在中共八大上提到的,青海地区“国营大工业尚未建立,地方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地方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零点一”。[2]如何更好、更快地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也是八大代表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关于经济建设方面,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各少数民族要发展成为现代民族,除进行社会改革以外,根本的关键是要在他们的地区发展现代工业。”[2]并认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工业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国家要在少数民族地区重点建设国营大工业的同时,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兴办地方工业。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要培养一支善管理、懂科学的少数民族工人阶级队伍。少数民族地区代表表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离不开汉族同胞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环境极为艰苦,八大代表提议要适当提高投身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汉族同胞待遇,至少不应该低于其原工作地待遇。此外,八大代表认为,交通闭塞也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弊病,为此一定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建设,方便物资运输。

关于文化建设方面,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八大代表提出“发展民族形式的、社会主义内容的文化”[2]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建议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更多的民族学校,让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同时帮助少数民族人民创制民族文字,并将各类优秀书籍译成民族版本,方便少数民族人民学习先进文化。

二、中共八大代表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建议的重要启示

中共八大上,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7年民族地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更好、更快地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就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给出了各自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我国当今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首先,在八大代表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建议中,代表们始终将维护民族团结放在第一位,重点强调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大汉族主义,强调尊重少数民族人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维护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稳定始终是我党民族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它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长治久安,能否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八大代表就如何团结少数民族人民提出的建议,今日依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其次,来自民族地区的八大代表肯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进一步落实这一政策提出了正确建议,极大地发展了民族理论。如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依然是我国治理民族地区的基本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一政策已愈发系统、完善。这离不开八大代表关于新中国成立后7年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深刻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延续性与发展性。

第三,八大代表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作为发展民族地区的重要一环。当今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能否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使少数民族人民的收入持续增长,生活不断改善,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八大代表关于发展民族地区既要依靠中央支持,又要坚持地方自力更生;发展民族地区既要照顾大局,又要结合民族地区自身特点等建议,对于今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53.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9.038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20:46:11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22:52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35:50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