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动”论“通”说

2016-03-19 06:01胡炳琪杨伟荣
改革与开放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新常态马克思主义

胡炳琪 杨伟荣



新常态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动”论“通”说

胡炳琪杨伟荣

摘 要:新常态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也应摆脱“旧常态”走向深度。本文以当下中国新常态发展为启示,以差异结合方式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的对话机制,以期促进新常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差异结合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被冠以“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新常态研究,关键在于理解以往“旧常态”之“诟病”,跳出研究两者共性交集的怪圈,站在差异结合角度,从新常态动态发展中找到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基点和启示,进而探索摆脱旧常态、推动马克思主义深度中国化的实践途径,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上的对话。

一、发展新常态——刚毅不息、进取不止的乐观信念是“动之基”

当下中国,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将改革创新与之相统一,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正成为新常态。[1]由此启示差异结合的思想基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进取精神。在民族复兴的洪流之中,国人在生死存亡瞬间,所坚守的民族事业信念,支撑着中华民族度过一次又一次危难。孙中山“至诚无间百折不回,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2]的精神就是写照。而面对“根基深固”的资产阶级和“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者著作的字里行间始终散发着科学理论的独特魅力和经典作家的坚执信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完却迟迟未出版时,马克思自嘲:“既然已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3]毛泽东也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拍掌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4]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精神与中国土地上理想的贯通彰显,特殊年代独特的乐观进取信念闪耀出中国革命的胜利光芒。

而中国传统的乐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进取并不完全等同。中国传统的“自强乐观”是指人积极和坚毅信念在主观意识和情绪情感上的爆发,而马克思主义的进取则是人作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对待客体的态度。从这一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的确独具实践价值。乐观自信不能只停留在意识和情绪层面,随之驱动的处事态度和实践向度更具现实意义。没有动性看不出差异,差异结合的着力就在于此。意念的坚守和事业的推动互推共进、缺一不可。而新常态必然伴随新矛盾、新问题,无论矛盾多尖锐、问题多复杂,基点不能缺失,否则,中国特色的步子还没迈开就已动摇,何来成功?无论革命的成败、建设的盛衰与否,乐观信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点都发挥了应有作用。任何事业,没有刚毅进取的乐观信念,都不会坚持到最后,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发展也如此。

二、民生新常态——天命靡常、人事为本的人本思想是“动之本”

当下中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成为新常态。[1]由此启示差异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西方直到文艺复兴人的价值才得到突显。中国西周时的统治者已从经验教训中总结出“天命靡常”、人的价值不可轻视等思想。孔子把人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为后来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治国箴言。黄宗羲把“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为“民主君客”:“没有民辅,君不复也”成为近现代民主人本思想雏形。马克思主义始终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其理论大都围绕人和人的解放展开,后继者无论坚持或反对,关注人本、实现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从未变过。“历史什么也没做…创造着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和人观点的思想,展示了关注人本的意识和态度。注重民生、关注人本的思想同样指引邓小平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6]

中国传统意义中的民与君是分说的,而马克思主义人本中的人是比民、君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主体概念,是站在人作为类角度上的言说。这是对中国传统概念的扩充,民的含义也在人的理论上得到提升。将人民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位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结合的硕果。无论新常态的“新”如何不同以往,都需要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如何结合,人民的意愿都是实施本体和根本的评判标准。不重视民生的意识、放弃关注人本的思想,人类的物质和实践活动就缺少了根本的价值主体,任何结合方式都会失去存在意义和价值体现。

三、改革新常态——和同自论、吸纳兼蓄的包容意识是“通之基”

当下中国,破藩篱、扫障碍、学习先进、为我所用,推动中国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成为新常态。[1]由此启示差异结合的构通基点。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本是孔子提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后来引申为人对待外物的原则和态度,即求和而不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各流派都不同程度地吸收借鉴了其他学派的思想精华。中华文化的整体在面对不同外来文化时也表现出吸纳包容的态度。比如,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无论宗教还是文化上远胜于发源地印度。这是中国人和而不同、吸纳包容思想开出的硕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也有着不解之缘。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写下《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等文章,深刻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哲学,他说:“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社会主义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共同点”。[7]中国的传统哲学,尤其是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重要的思想考见。“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8]列宁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发展所具有的包容胸怀。

“和而不同”的吸纳不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包揽,是“科学包容性”精神下的实践。和与同本来就没有定论,何为和、何为同,也不是经验能给出确切答案的,需要不断尝试和实践。适合自己的对于别人来说即使错误也是可借鉴的,不适合自己的对于别人即使正确也不能照搬。和同自己定论、吸纳兼蓄的发展自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新常态的基本要求,没有这种思想基点不可能创新改革之路。这是经过“和而不同”与“科学包容性”差异结合后得出的结论。

四、党建新常态——自省吾身、批判纠察的省察精神是“通之本”

当下中国,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信念,永不动摇,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确保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正成为新常态。[1]由此启示差异结合的校验方式。

中国古代思想家看似研究“天人合一”之类的玄虚,其实从未停止自省吾身、学以致用。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进一步讲如何省身。而马克思则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思想批判中实现对自身理论的反思与发展。恩格斯在晚年回忆道:“1848年的革命是伟大的决战的开始…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的胜利…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9]列宁也深刻领会并继承马克思主义蕴含的批判精神,将其与俄国传统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10]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发展最终使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习近平讲,领导人民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本身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而对这种“赶考”的推动和纠察必须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作风建设。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示范全党。[2]这样的态度和践行已收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成果。

中国传统的“省身”是修心养性、推升自我境界的途径,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则是对过往理论的吸收性发展。两者差异结合的实质绝不是表面共性的“苟合”,也不是吸纳兼收这么简单。何为好、何为坏、何需“扬弃”需要经过省察自身、审视外我。不能清醒认识自身实际与外部环境的综合效应,新常态的从严治党只会越走越难。而差异结合在于能否深刻认识两者自身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能否批判性吸收以往经验教训开出“内中国化”之路。回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新常态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校验方式更多需要从自身理论与实践中察觉省悟。

当下中国,正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寻求发展的契机与活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也应从中发掘有利信息,不断更新常态、提升对话层次,以求焕发理论新意和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施芝鸿.逐步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的新常态[N].人民日报,2014-10-13(7).

[2]孙中山选集(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5.

[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0.

[10]无产阶级的军事纲领.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2.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9.037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新常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