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明 林正军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导论》(第四版)述评
董晓明林正军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
Halliday,M.A.K.2014.Halliday’s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4th ed.).Routledge:London & New Youk.ISBN:9780415826280(hbk).pp.ⅩⅤⅢ+786.
1. 引言
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是第一部系统介绍功能语法的著作,是著名语法学家韩礼德功能语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一经出版便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三十年来,韩礼德等人对该书进行了三次修订,不断补充一些新的内容以跟上时代和学术发展的步伐。本文将要评述的是2014年韩礼德和马蒂亚森对该书修订的第四版。
2. 内容简介
哲学上有否定之否定之说!在赞叹韩礼德这种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之余,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解读。
2.1冲破了重功能、轻系统的研究视域
全书继承了以往版本的整体脉络,以小句为切入点,研究意义的实现问题。以往几个版本着重探讨语言的功能。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个多功能的系统,具有三大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元功能,它们共存于一个语言表达式中。元功能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基石。本书依然用将近半本书的篇幅讨论语言的功能如何实现,概念功能由及物系统实现,人际功能由情态和语气来实现,语篇功能由主位和述位来实现。但是在《导论》(第四版)中,两位作者注意到他们以往的研究过于重视语言的功能,而忽略了对于系统的阐释。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流的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Wardhaugh 1977)。所以,在探讨语言功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其内涵,即系统的研究。“系统”在词典中的定义是“出于某一特定目的,一组相互关联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挥作用”(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2004: 2032);“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现代汉语词典》2005: 1462) 因此,系统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成分性(element)与整体性(wholeness)。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 1959) 将语言定义为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并形象地将语言系统与下棋相比较。韩礼德继承了索绪尔系统的观点,认为语言是供选择的系统,语言系统为语篇的建构提供资源,是系统的系统;加之 “本书主要修订者马蒂亚森尤其擅长对语言有关范畴的系统描写”(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2008),因此《导论》(第四版)强化了对系统的关注。这一变化首先体现在本书目录后对符号的规约上(conventions),修订者对系统描述的符号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同时,《导论》(第四版)在《导论》(第三版)的基础上对系统网络图进行了进一步地修订,例如在图4-1(136)言语功能的语义系统中,交际中的角色(给予和要求)与交换的物品(货物 & 服务和信息)两个范畴中要素的结合通过连接曲线得以清晰呈现,而《导论》(第三版)中两个范畴中要素的结合就显得不那么明了。而且,从该图还可以看出,问题类型这一范畴又次范畴化为极性问题和基本问题。从这一点上来看,韩礼德有关精密度的理论也得以具体体现。
2.2重新确认了语法的生态特征
语法的生态性是《导论》(第四版)的显著特征。Haugen(1972)最早在《语言生态学》中提出“语言生态”的概念,即研究语言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是一个隐喻概念。语法的生态特征指的是“特定语言与所在族群、社会、文化及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就好像自然界特定生物和非生物的生态”(范俊军 2005:111)。这一隐喻性概念构成了语言生态学的主流研究范式,并在韩礼德(Halliday 1990)那里得到了扩展。韩礼德的研究 “促使语言研究者对语言和环境问题的关系做出新的思考,即把语言和语言研究作为生态问题的组成部分加以考察,从而形成了生态语言学的另一研究范式”(范俊军 2005:110)。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语言在语境中运作,“语境问题的研究,对于语言学研究具有非同一般的方法论意义。对于语言学的范畴体系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理意义”(韩彩英、武娜2015:8)。韩礼德和马蒂亚森用语言的生态学理论来阐释语境的重要性:语言的理论化、描写与分析总是在一定的意义环境中进行的;某一特定语言的理解要借助于它的意义所在地(32)。除了语言之外,意义系统还包括姿势、面部表情、节奏、音色等副语言现象和舞蹈、绘画、建筑等人类意义系统。例如,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在识解动作时,他们对词汇语法与姿势的分工是不同的:一些在英语中是通过词汇语法来识解的动作特征,在西班牙人那里却要用姿势来表达;反之亦然。这表明,意义的实现不仅通过词汇语法,同时要考虑语境和其他意义系统的因素。同样,对词汇语法的研究也要参考它的生态特征,而非将其看成乔姆斯基所认为的独立自主的系统。
从图1-11 (28) 例示化可以看出,情景类型对应语域。那么,对于语境的关注自然就涉及语域问题。语域就是使用中的语言,可以看成是一类语篇。同时,语域主要有三个变量,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分别对应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导论》(第四版)对于所举例子类型的分类更加明确。第一章中就引入一个根据语域的三个变量将语篇进行分类的示意图,即图1-13(37)语场 —— 社会语义过程图谱,之后的第二到第十章都是根据这个示意图将所有的例示进行分类的,很好地阐释了功能语法在不同语篇类型中的适用性。
2.3凸显了语料库与语言研究联姻的必然趋势
人们通过语篇这个媒介来研究语言系统。然而,语法学家的任务远不只是描述这个系统,而是要把语言与语言使用实例结合起来看,韩礼德和马蒂亚森把这种辩证关系叫作例示化 (instantiation)。语篇和语言并非两种不同的事物,他们的关系就如同气候和天气,只是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而已(27)。就某一特定的天气而言,“当我们以例示的方式经历时,我们称之为天气,即气象学上的‘语篇’;而当我们从长远的角度看,为了探寻气候背后的规律时,我们称之为‘气候’,即气象学上的‘系统’”(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9: 141)。他们认为,每一个语篇都是语言系统鲜活的实例,因为它们在加强该系统的同时也挑战和改变着该系统。“语言和系统的这种辩证关系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一门活的语言”。(同上: 142)
全书在描述语言理论的同时,会将其例示化,以增强其阐释力。而由于卷本容量的限制,为了争取空间,很多有趣的例子就只能一带而过或者间接提及,例如 “gush”的使用(xv)。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导论》(第四版)中附录部分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参考语料库,即将一些在书中无法具体举例说明的语篇以语料库的形式供读者参考。“从语篇入手研究语言的系统性规则这种研究思路触发了语料库的使用”。(杨忠、林正军2011:85)
语料库使得对语言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人文科学一向被认为是模糊的科学,它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说一就是一,因为有数据作为支撑。语料库的使用可以把定量分析的方法引入语言分析,这进一步证实了 “语言学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人文科学”(杨忠2012:10)。
语料库是通过网络呈现的。韩礼德早在准备《导论》(第一版)的过程中已着手开发《导论》的配套网站(xiv)。这一网站不但充分扩展了书面语和口语的例示,同时提供了图像库,便于更好地理解某些晦涩难懂的文字解析。网站的设立也为多模态语篇分析提供了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导论》(第四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2.4体现了编码之于解码的重要作用
《导论》(第四版)更注重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对理论进行阐释。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概念的引出更加科学。《导论》(第一版)(第二版) 的第十章中均从与提喻和换喻进行对比的角度提出隐喻概念,进而引入语法隐喻现象。而《导论》(第三版)、(第四版)从语言的层次出发,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来看词汇语法层对语义层的实现问题,从而引入语法隐喻概念。总的来看,两种方法只是采取的切入点不同而已。但纵观全书内容我们发现,与第二种方法比起来,第一种方法显得欠妥。首先,提喻和换喻不是功能语法所关心的主要内容,唯一的联系体现在“语法隐喻一致式和隐喻式所表达的语义之间存在转喻性关系”(林正军、杨忠2010:405)。再者,层次思想是功能语法的重要概念,第一章已有所阐释;此处从层次出发,照应文首,使整本书一脉相承,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其次,理论之间的交流与整合得以呈现。《导论》(第四版)更加注重与其他语言学流派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与现代语言学另一大阵营—形式主义的对话上。《导论》(第四版)与形式主义的交流方面尤其体现在图10-1(662)上。该图描写拥有三种功能结构的小句,为了突出词汇语法层对语义层的体现关系,作者将三种词汇语法结构列出后,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更加形象地说明这三种结构如何体现在小句中,而不是像《导论》(第三版)中那样,只是给出了个抽象的小句。更为重要的是,该图不但详细列出小句的功能成分,同时也将其与我们所熟悉的形式主义中的结构成分结合起来,通过表格形象地标示出它们的对应关系。
对于一些学术问题,韩礼德认为应该采取“合取”的态度,即这样看可以,那样看也可以,两种观点都可以采取;而非其他语言学家所采取的“择取”的态度(黄国文2010)。《导论》(第四版)更加注重流派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同时也证明了语言学流派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而非矛盾的。
综上所述,《导论》(第四版)对于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3. 不足之处
从系统论的角度讲,没有不足,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接下来,我们将就其几点缺憾与读者共同商榷。首先,篇章的组织逻辑方面,《导论》(第四版)中,连接(9.3)被改放在了语法衔接(9.4 + 9.5)与词汇衔接(9.6)的前面。韩礼德的解释是, 连接、指称和省略都是语法系统,因此都可以被看作语法衔接(538)。但这似乎与他之前的说法不同。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 Hasan 1976/2001)将连接部分的那一章放在了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之间。他们指出, 语法衔接包括指称、省略和替代。这似乎是在暗示,连接介乎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之间。因此,连接部分的引入应介于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之间或者至少是在提出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之后。笔者认为,体现在《导论》(第三版)和《导论》(第四版)中的这一变动远不如在《导论》(第二版)中出现的位置合理。其次,语言层次思想的体现方面,之前的作品中(如Halliday 1999/2008: 5)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的意义系统,即语言是由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组成;它们之间是体现的关系,词汇语法层由音系层体现,语义层由词汇语法层体现。在以往观点的基础上,韩礼德对语言的层次进行了重新界定,即加入了语言之外的语境层。这一补充使得他对语言层次的思考看似深入,实则不妥。依据前面的体现关系,试回答这样的问题:语境层是由语义层来体现吗?第三,评价理论渗透全书,但并没有具体的章节对其进行系统的讨论。评价理论强调说话人对事件的介入、态度和级差,对人际意义的实现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它的讨论如果能从第四章中的 ‘作为交换意义的小句’引出,会显得更合理。”(李战子、施卫华2006:93) 第四,就语篇分析而言,韩礼德关注的焦点是英语的小句层面、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超越小句的语法隐喻等,很少关注词汇本身在大语篇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一任务由篇章语义学家承担了(Martin & Rose 2003/2007)。第五,本书是描写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经典,但语料来源却局限于英语,这就导致其在语言例示层面的普遍性打了折扣。新的版本引入了基于计算机使用的语料库,我们认为如果能在语料库中提供其他语言的例示,那么本书将更加完美。
《导论》(第二版)已经出版了汉译本,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韩礼德早年在中国的学术经历,加之其对汉语的深入研究,《导论》所涉及的基本思想对汉语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苗兴伟2011)。20年过去了,现在《导论》(第四版)已经问世,新的思想亟待在那些在英语方面不是行家、同时又对语言、特别是功能语法感兴趣的读者中普及。因此,我们期待着《导论》(第四版)汉译本早日问世。
参考文献
de.Saussure, F. 1959.CourseinGeneralLinguistics[M]. New York: Fontana/Collins.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1976/2001.CohesioninEnglish[M]. London: Longman./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lliday, M. A. K. & C. M. I. M. Matthiessen. 1999/2008.ConstruingExperiencethroughMeaning:ALanguage-basedApproachtoCognition[M]. London: Cassell./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Halliday, M. A. K. & C. M. I. M. Matthiessen. 2004/2008.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3rd ed.) [M]. London: Arnol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lliday, M. A. K. & C. M. I. M. Matthiessen. 2009.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AFirstStepintotheTheory[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Haugen, E. 1972.TheEcologyofLanguage:EssaysbyEinarHaugen[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J. R. & D. Rose. 2003/2007.WorkingwithDiscourse:MeaningbeyondtheClause[M]. London: Continuu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2004/2004.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Z]. London: Longman/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Wardhaugh, R. 1977.IntroductiontoLinguistics(2nd ed.) [M]. New York: McGraw-Hill.
范俊军. 2005. 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 110-15.
韩彩英、武娜. 2015. 语境理论的研究现状和语境论题的语言学学理意义[J]. 当代外语研究(7): 8-11+76.
黄国文. 2010. 对“胡-朱与Halliday访谈”的解读[J].中国外语(6): 25-30.
李战子、施卫华. 2006.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面貌刷新——第三版《功能语法引论》述评[J]. 外语教学(2): 92-94.
林正军、杨忠. 2010. 语法隐喻的语义关系与转级向度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6): 403-10+480.
苗兴伟. 2011. 《功能语法导论》(汉译版)评介[J]. 中国外语教育(2): 62-65.
杨忠. 2012. 英语语言学导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忠、林正军. 2011. 功能语言学语义研究范式探析[J]. 中国外语(5): 83-8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5.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
(责任编辑吴诗玉)
作者简介:董晓明,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电子邮箱:dongxm505@nenu.edu.cn
林正军,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电子邮箱:linzj845@nenu.edu.cn
*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认知教学语法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号13AYY010) 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意义进化视角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编号12BYY008) 的部分研究成果;同时也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14ZZ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