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在中职卫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2016-03-19 04:28:11胡明亮杨坤梅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效应笔者中职

胡明亮 杨坤梅(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心理效应在中职卫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胡明亮杨坤梅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在中职卫校班级管理中适当地应用霍桑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瓦拉赫效应、篮球架效应等,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笔者在中职卫校中担任了10年的班主任工作,对每一届学生都尽己所能让每个班里的学生都能人尽其才,得到最好的发展。教育工作是人与人的情感、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作为班主任,懂得一些心理效应,让它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霍桑效应”: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畅所欲言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后来,由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这一效应对我们的启发是:学生在班级、宿舍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不满和想法,但又可能没有合适的途径表达出来。因此,班主任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耐心地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让学生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说自己对教师对学生生或者对班级工作、学校管理的不满。这样,学生才感觉自己是班级家庭中的一员,产生主人翁的意识。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由生活委员负责班里的意见簿。意见簿放在讲台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上面写意见,也可以传阅其他学生的意见想法。每个星期,笔者会翻阅,对里面提到的有意义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对好人好事公开表扬,对学校有误解的地方进行解释。笔者感觉这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一种较好的方式。二是班主任利用早操、检查宿舍、课间等时间充分和学生进行交流,保证与每个学生每个月进行1~2次谈话。这样才能较全面地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比如:有一次与学生谈话时,笔者得知班里另一个学生可能存在吸毒的现象,马上跟家长取得联系进行干预,才使那个学生及时纠正,避免误入歧途,挽救了一个学生的前途。三是利用主题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班级活动针对某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统一认识,引导学生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因为平时交流充分,所以班里气氛融洽,凝聚力强,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表现积极踊跃,成绩显著。

2 “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班级管理中要善于使用积极的期待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的期待使少女雕像变成了活人,并结为夫妻。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简单地说,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中职卫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过去学习基础差,自信心不足,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这种期待需要做到两点:一要真诚实在,二要持续存在。比如2009级有个单亲家庭的女生谢某,入学的时候因为家庭父母离异不久,情绪比较低落。了解到这个情况,笔者和每个任课教师、她的舍友都进行了沟通,要求大家对她多一点关心照顾。结果,她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和期望,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各科成绩名列前茅,第二个学期还被选为班干部,成了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除了对个体学生有效,这种效应也适合一个班级。2006级我班在刚入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在军训期间,笔者对她们要求严格,积极配合教官训练,结果在军训汇操比赛时获得第一名。后来,每个任课教师看到奖状都知道我班的光荣历史,认为我班是一个优秀班级。班里的学生在平时上课时都能感觉到各科教师的期望和重视,所以上课特别认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文艺体育表演,在年级当中都是比较突出的。

3 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 化腐朽为神奇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先后学习文学和绘画。结果,绝大部分教师认为他没有天分,成才无望,只有化学教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教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项。班主任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才能人尽其才,百花齐放。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笔者做了以下尝试:首先,笔者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积极参加学校的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在课余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有的成了文学社的社长,有的代表学校参加中职运动会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比赛,有的参加校园歌手大赛获得“十大歌手称号”,有的在学生会被评为优秀干部……其次,在班里,笔者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安排一些合适的工作,热爱关心班级且组织能力强的安排做班长,体育尖子安排做体育委员,英语特长的安排做英语课代表,做事细心周到的安排做生活委员,自律性强的安排掌管班里钥匙……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班主任也轻松了很多。然后,班里有个别调皮捣蛋的学生,笔者也积极发现他们的亮点,让他们的精力放在适当的地方。如有个学生喜欢上课讲话,刚好学校成立了思辨学会,笔者推荐他去做社干,后来他忙得不亦乐乎,上课安静了好多。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给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

4 “篮球架效应”:合理的目标使人奋进

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犯傻了。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乐此不疲。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

篮球架效应对班主任的启示是,我们给学生树立的目标一要让学生力所能及,二要不断提高。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我们必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注意教育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在制订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笔者在新生班会课上习惯将一份已经毕业学长的就业简历复印件拿给他们看。这是一份优秀毕业生的简历,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荣誉,还有十几份获奖证书。笔者对他们说,希望你们在三年后填写自己简历的时候,每个人都能自信书写自己在学校的成绩,要求你们每个学生都至少要有一张获状证书。后来证明,学生记住了笔者的话,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笔者也经常提醒他们要有这个意识。结果到了毕业的时候,90%的学生都有一张以上的荣誉证书。第二,我们要注意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比如2012级我班的篮球队,第一年参加学校运动会比赛的时候,因为学生基础较差,个子偏矮,我经常带他们一起训练。知道要求他们进前三名是很难的,笔者给他们提了要求,只要进入六强就完成任务。学生听了不服气,拼命训练,结果得了第三名。第二年上一届有8个学生留级到我班,刚好其中有2个是原来学校篮球队的,所以笔者对他们的要求是必须拿第一。学生信心满怀,积极备战,果然以大比分优势成功夺冠。

以上是笔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心理效应实践的一点体会。在实际应用时,面对的是不同的班级和学生,家庭背景、性格气质、学习基础等都不一样。效果好不好,关键是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适当地应用一些心理规律可以让这项工作变得轻松快乐。

参考文献

[1]鲁芳.每天学点心理学效应[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2]孙媛.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效应笔者中职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性能相差达32%
微型计算机(2009年3期)2009-01-22 0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