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2016-03-19 03:35:16◇王萌*
高校辅导员 2016年3期
关键词:论语传统大学生

◇王 萌*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王 萌*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够,缺乏学习的热情,在传统美德的培养和践行方面也不容乐观。高校应该从正本清源、识读经典入手,用经史合参的方法教授学生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并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记诵经典,执美修身,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经史合参;大学生;道德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应当以优秀文化为重要载体,通过发挥文化的人文教化作用和人格塑造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朴素深刻的哲学智慧、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进取刚健的人文思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完善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近几年来,“国学”已经成为热点领域,儒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还不容乐观,一些教育理念和方式明显滞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有待提升。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一、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不足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热情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而研究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可的程度明显比本科生更高。但是也有不少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成长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好处,甚至有些学生表示传统文化跟现实生活距离太远,没法产生价值认同。究其原因,这些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其缺乏应有的热情。一些学生觉得传统文化应该是人文类学生的专业课,如果自己学习的不是相关专业,没有必要了解。在大学生读书方面则表现为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受到冷落,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

不足,对其缺乏应有的热情。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够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来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的巨大冲击,最终在“五四”运动中,激进的青年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造成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断裂。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严峻,国家迫切希望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使得文化建设出现了一些失误,以传统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遭到全盘否定。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这种错误的思想才得以纠正。但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网络时代来临,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在全世界推行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政治模式,社会上的功利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越来越多地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即使在大学生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不少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已经没有时代价值,一些民俗是封建迷信思想;还有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思想固化陈旧,没有弘扬的必要。当然,一种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是一部分学生是只看到不好的一面就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种以偏概全的想法在大学生中还很常见,即使是那些肯定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学生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弘扬传统文化。

(三)缺乏优良的传统道德观念

传统文化一向注重道德教育,“仁、义、礼、智、信”、“师道”、“孝道”等等无一不是教人成为有德行的人。甚至“学问”二字在孔子的思想中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文化知识”的含义,而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和道理。《大学》中所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人格养成的一整套的方法和步骤。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熟的时期,容易受到新潮流的影响,弱化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符的现象,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重利轻义,重个人轻集体,重交换轻奉献。有些学生诚信意识淡漠,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有些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尊重师长,将传统的“师道”和“孝道”丢在一旁;有些学生公德意识较差,不爱惜公共财物,宿舍等公共区域“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随处可见;有些学生贪慕虚荣,追求物质享受,穿名牌,摆阔气,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勤奋、仁爱、道义等优良的传统道德在这些大学生身上表现较差。

二、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效果欠佳

目前,高等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缺位现象,即使开展此类教育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造成这种缺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有时代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高校的教育工作应该首先从自身来寻找突破点。因为无论是从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来讲,还是从教育客体的接受习惯来讲,高校在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传统美德方面都应该负有不容推辞的责任。

最近几年,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重视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比如,复旦大学2006年率先成立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纳入大学生的教学课程和培养体系中。山东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本科生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修养》等一系列的选修课,并于2005年成立儒学高等研究院,积极推进本校传统文化教育和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学、研究及教育普及工作。山东省的许多高校都开展了类似工作。但是,一些学校只是把传统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程,结课考试多是随堂开卷考试或者是交论文的形式。在一些学生的观念里,这是一门课堂轻松、过关轻松、拿学分轻松的“水分”较大的课程。在这样的心态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就难以保证。而研究生阶段也基本上是以讲座或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也较为有限。

考察学校的教材,不难发现作为选修课的大部分教材观点较为陈旧,只限于逐字逐句地解释经典的字面含义。有些地方甚至延续了以往的一些错误观点,没能追本溯源,将经典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

佐证的历史事实相结合。大学里的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使得经典的解读变得干瘪刻板,没有生趣。这无疑会影响经典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其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高校应重视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增强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一)正本清源,去伪存真,传授学生真知正解

当前,高校开设通识课讲授传统经典时,基本上是按照小学、中学的教学模式,老师讲明白一句话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然后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讲完后再让学生背诵经典的语句。这样的教学方法陈旧,尽管有些老师会用经典中的道理解释现实的人生,但是没能很好地将经典“还原”——即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针对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古代圣贤才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些话在古代汉语的语境中的准确含义是什么,等等。也就是说,本未立,源未清,经典的真面容因为不求甚解而变得模糊难辨,其不朽的价值也隐隐动摇。

以《论语》为例。在当前开设的《论语》课程中,一部分是对《论语》的现代解读,如“《论语》与生活”等;一部分按照诸如“修身的道德原则”、“修身的行为准则”、“修身的理想境界”、“修身的方法”等对《论语》进行重新编排、整理;还有一部分按照前代的注释(基本上是以宋儒如朱熹的注释为主)逐次讲解。但是解读《论语》,应该更好地回到《论语》本身。在南宋之前,《论语》的注释很多,并不仅仅局限于朱熹一家。可是有了朱熹的注解之后,特别是明朝以《四书》选拨官员,规定必须以朱熹的注释为准,《论语》所代表的孔子的思想就成为朱熹的“一言堂”。直到现在,很多老师在教授《论语》的时候,仍然按照宋儒的方法,将文章一句一句地断开,使之成为一条一条的教条。我们应该运用训诂学的方法回到《论语》本身,同时将《论语》二十篇每一篇都看作一篇独立的文章,二十篇合起来再构成一篇元气充沛、一以贯之的道德大文章。其间不可偏颇,不能肢解,不要想当然,由此才可能接近最本真的《论语》。

运用训诂学的方法来追寻《论语》的原义,其实还是在阅读全篇,前后对照以及通过大量的资料了解孔子的思想之后。我们尽可能地还原经典中词语的真实含义,以此接近先贤所要表达的真知正解。例如《学而》这一篇中,有一句“事君能致其身”。这一句被认为是封建专制思想,被作为打倒“孔家店”的一大罪状。可是如果联系起来看待这句话,后面孔子还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选自《论语·八佾》)其实他的意思说的是君臣的关系是相对的,所谓“君则敬,臣则忠”(《三字经》),并不是要求臣下对昏君也要致身尽忠。而且,《说文》中对“君”的解释为“尊也”。其实在古汉语中,“君”字一开始指的是德高望重的人,后来转借变为皇帝的专用。这样看来,这句话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与上级、长辈相处的时候,答应办的事一定竭尽身心的力量做到言而有信?这只是从做人的角度来讲的“臣道”,并不是如后人延伸的“君要臣死,臣不死为不忠”的独裁法则。再如“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在解释的时候,不可将“先王”笼统地解释为“已经去世的君王”,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古代的君主”。《礼记·中庸》中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也就是说孔子所推崇的先王之道指的是古代的仁王,如尧舜禹汤的圣贤之道和治国理念。这样的解释是有据可依的。另外,南怀瑾先生认为:“所谓‘王者望也’、‘王者用也’这些注解之外,我们了解‘先王’两字的精神,就代表列祖列宗。”[1]“先王之道”就代表孔子之前讲究“礼仪”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种解释当然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经史合参,扩充经典,开拓学生心智学养

“经史合参”是国学大学南怀瑾先生在著作《孟子旁通》中所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南怀瑾

先生所指的“经”,就是《孟子》七篇的本经。所谓“史”,就是指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史料[2]。除了《孟子》本经之外,同时配合战国时期相关的历史资料,来说明孟子存心济世的精神所在。我们可以将这样文史互见的研究方法推而广之,也就是说,我们在教育、引导学生阅读传统经典著作时,应该首先弄清楚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辅之以当时的历史资料。唯有入其时,入其境,方能更真切地体会到经典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甚至对原来一眼带过的地方,也会产生很多新的疑问,引发思考,进而能以更高的学识和更睿智的人生态度观照社会现实问题。“经史合参”是方法,它的本质精神和目的在于借古知今,以过往鉴未来。以《孟子·梁惠王》为例,南怀瑾先生在讲到这一篇的时候为了说明孟子道德的高尚伟大,不苟取富贵、不曲学阿世,特意列举司马迁《史记》中的《孟子荀卿列传》这篇文章。司马迁在写孟子、荀子的同时,又极力对比描写一位谈天文、说地理、讲五行之学,大受世人尊敬的邹衍。这样的纵横比较就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古代圣贤宁可为了真理正义而穷困受苦,也绝不肯为了自己的现实利益,向社会风气妥协。

《论语》是包含中华文明礼仪传统精神的起源性著作之一。我们在学习、教授《论语》这部经典时,也应该运用“经史合参”的方法扩充经典,启迪新知。首先我们要了解孔子是集大成的“圣之时者”,他的思想、语言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饱含真理与生命力。比如他说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仍然是社会和人性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他的教育理念讲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此,他针对不同的弟子所说的“仁”和“孝”等观念的表述是不一样的。比如,《论语》中子游、子夏问孝,孔子的回答是不同的。他善于根据每个学生不同性格、特长,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对当今的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是一个有益的启发。他的“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如果辅以诸葛亮、文天祥、岳飞等历史人物的事迹更容易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的“义利之辨”;他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王道思想配上郑和七下西洋的例子可以说明在中国霸权思想一直行之不远;他的“中流砥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更能激发学生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爱国热情。如果我们了解到孔子作《春秋》是责备贤者之义,那么我们在考察100多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家、批评家对国民劣根性的挖掘和批评时,就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和不同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

马克思曾经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过精到的论述:第一种思维是用来探索事物之“真”的科学思维;第二种思维是把握伦理之“善”的政治思维;第三种思维是发现生命之“美”的艺术思维;第四种是寻求灵魂之“安”的宗教思维。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礼治”、“德治”和“君子”、“士”等价值理念也可以给予现在的大学生一种精神力量和道德标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集体意识,本身具有导人向善、辛勤劳作的作用和安抚人心、光洁明净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善加激发和引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心智、学养,为解决大学生甚至国人的理想信仰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坐标。

(三)记诵经典,传承文明,引导学生执美修身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亦新亦旧的一代》这本著作中,南怀瑾先生在“先从小学教育的课本说起”、“以考试为学问的流弊”、“新式与旧式小学的差距”等篇章中,就在参悟中西文化差异、西方文化的弊端、未来科学与文化融合的基础上,以几十年历史变迁和人世浮沉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儿童读经对于人格养成、未来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复兴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有识人士对社会风气和传统美德式微的担忧,加上官方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国内也出现了不少教育机构和私塾开展儿童读经教育。支持读经的学者认为,最好的背诵经典的年龄在0-13岁。如果上了高中再来背诵,对孩子人格养成和智慧启迪的作用就没有那

么明显了。他们坚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在新时代延续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的文化使命和青少年的人格养成,善莫大焉。而有些学者则持质疑的态度,认为“儿童读经运动是不能扫陋习、除时弊、正世风、开新学的,更不可能建设现代化、全球化之文化中国”[3]。

关于儿童读经的学术争论,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儿童读经的实际效果也应该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几代人的成长来检验,不能轻易地给出结论。但是仅从目前的一些短期成果来看,这种做法还是在传承国学经典、培养传统美德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绩。比如大连团市委从2010年开始,在全市中学推广《弟子规》的诵读活动,并开展“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中学生国学讲堂活动。大连团市委书记赵宏在2014年接受《中国青年》采访的时候特意强调推广《弟子规》几年以来的一些变化:“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同学们之间有礼貌了,更加孝顺父母了,不顶撞家长了。老师因为教授《弟子规》,也知道孝敬父母了,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4]传统文化对优良品德的塑造和对公序良俗的规范已初现功效,同时还对孩子们的语文水平的提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古文在一定程度上比白话文用语更凝练,音韵更优美。古文记诵多了之后,再学习、理解现代汉语在很多时候显得游刃有余。至于增加学识修养、促进身心凝定、陶养美德气质等方面,也会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有鉴于此,北京市也于2011年开始在中小学推广国学地方教材《〈弟子规〉新解》等等。

大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但实际效果还不尽人意。根源或许在于社会上的功利思想已经深深影响到大学校园和校园里的“天之骄子”。这或许就是支持儿童读经的专家所担忧的,因为之前所接受教育的思维定势和惯性,使得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时并不像儿童那样容易消化吸收并能将其融入自己的人格行为习惯中。那么我们就应该因势利导,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比如将传统文化课设成必修课,成立类似于国学社这样的社团并大力支持其发展,在某些年级中开展传统文化晨读活动,制作传统文化的网络精品课程,培养传统美德标兵和传统文化达人等。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动,实行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传统美德的校园氛围。如此为之,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状况有望得以改善。

万木无声知雨来。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日益壮大让世界瞩目,更是因为中华文明能够为世界文化发展带来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和和谐的生存图景。那么向大学生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往大的方面说是能够延续中华文化的智慧,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从小的方面讲也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格素养,改善社会风貌。当然,无论是正本清源,整理经典,还是用经史合参的方法扩充经典,再到引导学生记诵经典,要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既需要社会整体氛围的营造,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需要高校的理念与做法创新,更离不开具备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等等。但是,鉴于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与高校教师,自然应该率先垂范,戮力进取,承担起这项义不容辞而又光荣艰巨的责任。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47.

[2]南怀瑾.孟子旁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3.

[3]刘晓东.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与郭齐家先生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2006,(6):74-79.

[4]赵宏.让共青团真正了不起[J].中国青年,2014,(3):40-44.

(责任编辑:王海宁 郭诗平)

G641

A

1674-9618(2016)03-0053-05

王 萌,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

本文系2015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大学生人格素养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15ZC0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论语传统大学生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如何读懂《论语》?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