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何平
(赣南师范学院 a.客家研究院;b.体育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客家研究·
追本溯源: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及其特征*
黄何平a,b
(赣南师范学院 a.客家研究院;b.体育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形成与发展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源于身体活动,生产劳动、祭祀神明的活动仪式和军事训练,其主流是来自中原文化,是中原文化与畲族、瑶族等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民俗体育文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移民文化特征,客家先民具有崇文重教尚武的习俗。
客家; 客家体育; 民俗体育;体育文化; 历史变迁
何为客家?英文称为“HAKKA”,就是指客居他乡的族群,相对土著居民而言,这些家族是从外地迁徙而来,属于汉民族的一个民系。客家先民为中原汉人,是西晋永嘉之乱以后迁徙到南方定居的。客家研究学者罗香林先生,基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宋室南渡等提出了“五波迁移学说”[1],早期客家先民迁徙主流首先聚集在长江以北的豫皖鄂交界地带,然后渡江来到赣南,定居赣南山区,而后分流到赣闽粤毗邻地区定居。赣南地处赣江源头,因其“南抚百越,北望中州”“居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之咽喉”的地理位置[2],成为接纳北来客家先民的第一站,吸引了大量的客家先民来定居,被称为“客家摇篮”。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与早期的河洛文化的渊源关系,在这些外迁徙的客家族群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河洛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一)远古时期人类的身体活动
客家先民根系中原,源自河洛。近代的考古研究发现,河洛地区在距今40-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生息、繁衍和生产。在三门峡市会兴镇会兴沟和水沟发现了砍砸器、大尖状器、石球、石梳及石片等旧石器。20世纪50年代后,在新郑县新村乡的裴李岗村一带,陆续出土了石斧、石铲和石磨盘等。这些生产工具,也是中原人娱乐和锻炼的器具。
(二)上古时期中原先民的生产劳动
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源于生产劳动,并为生产劳动服务。上古时期,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哪些谷物可以吃,炎帝经过选择,决定播种五谷(麻、黍、稷、麦、豆)并进行农耕试验,在农耕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农具,其中最常用的是耒耜。传说中的英雄炎帝创始农耕,然后教民种植,远行太行传授种植五谷,被尊为神农。炎帝教人们捕捞活鱼和狩猎,开始池塘养鱼和畜牧。炎帝看到适用的耒耜和丰收的景象,在羊头山下,百谷山头,置篝火,设平台,乐师操土鼓、苇仑等乐器演奏乐曲、庆贺丰年。炎帝死后安葬在羊头山南麓,后人为他立碑建庙。在五谷丰收之后,人们在田里设神坛,摆供品,民众在一起祭祀神农。因此,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完成了从游牧渔猎到定居农耕的重大转变。上古时期河洛地区就孕育了农耕文化。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遗址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当地居民已经掌握了农业耕种和畜牧。大约8000年前左右,裴李岗居民已经进入了锄耕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劳动必须以跑、跳、投掷、攀爬等身体活动为基础,因此,生产劳动是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基础。
(三)夏王朝祭拜神明的活动仪式
河洛地区有十分浓厚的祭祀祖先的风气。夏王朝建立后,最先把黄帝作为国家祭祀。炎黄是整个中原地区共同信奉的神明,成为祭祀的对象:“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祖颛顼,郊尧而宗舜”。为了祭祀炎黄等神明,每年节庆都要举办一些民俗活动。据记载:“东都洛阳会节坊、立德坊皆有袄祠。”每年都按拜火教仪轨举行祈福仪式。他们杀猪宰羊,设置酒席,演奏琵琶鼓笛,祭奠神灵,然后进行舞蹈和身体表演仪式。
(四)春秋战国后期的武舞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了一些礼乐的雏形。乐,包括音乐、舞蹈等,它和礼紧密相关。《吕氏春秋·古乐》中说,周公创《大武》之乐,以歌盛世,壮军威。乐作为感化人心的艺术手段,或激励斗志,或抒发情感。礼乐配合,是当时中华文明的完美仪式。但是,在长期的军事操练中,形成了一种“武舞”。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证明,先秦时期,射箭、器械技击、驾马车术、拳击、搏斗、跑和跳等体育活动,是当时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据史料记载,明代名将戚继光曾以盾牌舞训练士兵。舞者左手拿盾牌,右手持短刀。表演时,真是刀光剑影,使人眼花缭乱,甚为壮观。[3]而这就是赣南宁都等客家地区流行且有特色的“马灯舞”和“盾牌舞”的早期雏形,并在民间世代传承。
(一)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
客家先民的主体来自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中原地区。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就是早期客家先民的思想、文化、习俗和理念与迁居地社会及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从秦汉开始,已经有客家先民涉足赣南。伴随着中原战乱,中原汉民大量迁居赣南,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当地土著和平共处。来到这片蛮荒之地开垦种植,耕耘先进的华夏文明。客家民俗体育活动源于身体活动和生产劳动。客家先民迁居赣南,与当地的土著(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接触和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适应。客家民俗体育表演或祭祀活动也会发生接近性的传播与渗透,民俗体育活动发生了初步的融合,一些重要的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也初步形成。由此可见,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主流是来自中原文化,与北方汉民颇有渊源,是多元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
客家先民具有崇文重教尚武的传统。赣南客家集聚区民间设有“文武庙”“练武堂”,文武双全是客家人一贯倡导的家风和民风,培养和造就了许多历史名将如岳飞、文天祥、洪秀全等。据徐旭曾所撰《和平·徐氏宗谱》总谱卷二载:“客人多精技击,传自少林真派”。每至冬月农暇,相率联系拳脚、刀剑、矛挺之术。究其原因:1.客家先民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常以习武求自保。因此,在客家乡村社会,建武馆、练武术蔚然成风,以至有了“书要读、打要练、老婆唔讨也随便”的民谚。[4]客家人喜庆节日活动有:提灯、搞龙(即舞龙灯)、打狮子(舞狮子)、桥帮灯、竹篙灯、九狮拜象等民俗体育活动,实际上也有很多传统武术表演。2.赣南客家先民居住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山区,经常会受山林野兽的威胁;还面临着与当地土著居民竞争生存资源的压力,同时由于客家不同姓氏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如山林、水源等,经常发生械斗,因此要求客家先民通过习武保护全家族及其成员。在这种背景下,涌现了一些以家族姓氏命名的拳种。例如,黄家拳、石家棍等。“字门拳”是赣南客家传统武术拳种。
(二)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客家民俗体育反映了赣南客家族群的生存智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已成为赣南客家地区民众社会文化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群众性的体育活动。[5]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多样、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正逐渐恢复,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精神要素。例如,上犹营前的“九狮拜象”,2010年入选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宁都石上曾坊桥帮也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和分类:1.健身竞技类项目:是以竞赛体力、技巧、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例如,扳手腕、耍腰跤、斗鸡、举石担、打条子(打棍)、武术等。2.节庆表演类。客家节庆民俗体育是客家人在节庆、岁时、宗教信仰等祭祀礼仪活动中,依据客家民间的风俗习惯,世代传承和延续的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特点的一种民间体育文化活动。例如,竹篙火龙、桥帮灯、九狮拜象、担灯等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3.游戏娱乐类。是一种以闲暇消谴、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客家传统体育活动。例如,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打石子、踩高跷、打水漂、打沙包等。
在现代奥林匹克强势体育文化的影响下,开发和利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当中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精华和内涵,就必须积极地挖掘、整理、创新民俗体育文化。例如,客家地区学校可以把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引入大中小学课堂,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并进行客家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把客家健身竞技类项目融入到大众健身,实现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的大众健身开发等。
(一)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独立性和移民性
客家族群是在一定时期内、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客家人也具有特色和文化个性。赣南客家人长期居住在相对闭塞的群居生活环境,因此,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谓“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长期封闭聚居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的语言、习俗等能够世代传承下去,保持固有的传统。客家先民既是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者。从历史来看,主要是通过移民来实现的。中原汉人迁徙到赣南山区,推动赣南客家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客家文化也具有浓厚的河洛文化烙印,民俗体育文化也不例外。[6]因此,客家地区的很多体育活动都带有浓厚的移民性。
(二)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地域性和共融性
任何一种文化生态的产生,都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地域性是指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本乡本土的特点,但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在强势主流体育文化的影响下,对不同区域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白晋湘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存在四种主要模式: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7]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经历一个从排他性冲突到认同性选择再到共融并存的历史过程,即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的过程。客家先民在迁徙的过程中,具有主动适应环境的性格特征和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心态,集中反映了客家先民生命意识和生活智慧。[8]客家先民从北向南迁移,带着汉民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文化,开发和建设赣南,并与当地的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交往、融合,逐渐形成具有赣南地域特色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形态。例如,九狮拜象民俗表演活动,是在赣南客家人引入的龙灯、狮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节庆风俗发展起来的大型灯彩活动,由1龙、9狮、1象、1麒麟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进行表演。由此可见,赣南客家先民经过多次迁徙而来,经过数百年漫长历史的潜移默化和兼容并蓄,既延续了中原汉民俗文化的精华,又在新的环境里得到创新,从而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
(三)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娱乐性与竞技性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祖先和神明崇拜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变迁,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逐渐转向娱乐性和竞技性的功能。例如,“走古事”是一种 “文化表演”的仪式,仪式的表演就是扮演神话的角色。反映客家人产生了对龙图腾的崇拜和歌颂。龙变成了理想化的瑞兽,视“龙”为驱灾除害、吉祥太平的象征。[9]但是,现在“走古事”被誉为大众狂欢的民俗体育娱乐项目,用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重要手段。现代“走古事”这项民俗体育运动,较其他的民俗活动来说,娱神性逐渐减弱,而娱人性逐渐增强,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走古事”的各宗族都希望争抢第一,比赛不但要陆地上比高低,还要在水上逆水而行,具有较强的竞技性。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身体活动和上古时期的生产劳动,进入人类文明时代后,形成了祭祀信奉的神明和军事训练的民俗体育活动。由于战争及自然灾害的出现,客家先民举家南迁定居赣南,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
[1]罗勇,邹春生.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述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16.
[2]安国楼,等.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37.
[3]吴玉华,陈海琼.试析客家民俗信仰与民俗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14,(6):55-58.
[4]宋德剑.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客家武术文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46-49.
[5]许晓容.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成因与功能:体育人类学的视野——以舞火龙为例[J].体育与科学,2012,(9)27-29.
[6]王俊奇.江西客家民俗体育历史源流及其文化特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1):62-65.
[7]白晋湘.山寨经济发展研究——以武陵山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63-67.
[8]岳艳丽.梅州客家传统体育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21-124.
[9]黄何平.体育与仪式——福建省连成县罗坊乡走古事的文化人类学解读[C].第五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论文集,2014.
责任编辑:朱学平
Trace to the Culture Source: Gannan Hankka Folk Sports Culture Orgin and Features
HUANG Heping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GannanNormalUniversity,Ganzhou341000,China)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nd tides over the origin of Hakka folk sports cultur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features, the historical vicissitude proces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kka folk sports culture roots in physical activity, production labor, sacrifice to gods of the ceremony and military training. It is the mainstream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which is a combination Central Plains culture with She, Yao and other folk sports culture.Gannan Hakka ancestors have tranditions with making a point of education and martial custom.In the process of history, Gannan Hakka folk sports culture has a character of immigrant culture.
Hakka; Hakka sports; folk sports; sports culture; historical change
1004-8332(2016)02-0006-03
2016-02-01
10.13698/j.cnki.cn36-1037/c.2016.02.003
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40SS1502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TY1501)
黄何平(1977-),男,江西鹰潭人,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客家体育文化。
G127
A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60411.102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