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

2016-03-18 20:37许典利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专业化民族学科

许典利(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

许典利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教师质量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法》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有明确的要求,规定教师作为履行教书育人的专职人员,应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这一规定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对教师自身塑造的严格要求。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培养对于民族地区教育来说,是夯实基础的关键一步;也是民族高校在职教师自我完善、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技巧的过程。

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专业化是对民族地区教育负责的基本表现,是对民族地区未来栋梁之材培育的基本素养能力,也是对教师自身职业精神的诠释。所谓的民族高校在职教师职业精神就是指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角色,在职业生涯的过程中通过自身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塑造,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同时履行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能和责任[1]。从新课标改革开始,为了能够培养适应新课标改革要求的学生,很多民族高校就逐渐提高了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教师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第一面对者,必须终生学习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水平。随着教育竞争化的发展,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专业化的提升已经成为民族高校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必须完成好的任务。对于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可从教师的职业精神塑造、专业能力培养以及对新课标的个人理念等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缔造一流的高校教师队伍。

一、民族高校在职教师职业精神的塑造

任何一个职业,无论从事哪个方面的工作,都要具备极高的职业精神才能完成好对本职工作的要求,才能找到对职业内涵的热爱,从运动员到在职教师,从企业职工到管理者,每一个职位都有自身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也有必须遵守的职业规范和精神。在职教师职业精神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在职教师应该具备对学生的积极负责,对自身能力的不断进取,对工作态度的一丝不苟,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责任心等职业精神。

(一)民族高校在职教师职业理想的树立

民族高校教师作为民族地区教书育人的奉献者,是学生知识教授的直接传播者,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做人做事观念树立的培育者,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栋梁之材打下未来发展根基的建造者,是民族地区社会文化有效发展的推动者。作为文化素质最高的群体,民族高校在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直接面对学生并对其授予知识,对学生的能力、心理、水平教育等都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而民族高校在职教师的职业理想则是对其责任心的极大督促,对学生教育工作的认真负责,使其找到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职业奋斗目标,明确自身的义务和职责,把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民族教育的责任心牢记,兢兢业业为民族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名言佳句是对教师这一职业无限的赞美,而职业理想也正是这样无私奉献精神的内涵支柱[2]192-193。作为一名民族高校的在职教师,必须通过对职业理想来实现对自身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对行业的标准和责任心,对业界良心的楷模示范作用。对学生积极负责,通过对授课过程的知识传递,课下生活的关心和日常学生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心理的成长等无微不至的关爱,达到对人对工作的尽心尽责。

(二)民族高校在职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性道德的形容,作为文雅的教育人士,就要表现出温文尔雅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树立起良好的模范作用。民族高校在职教师的道德素养的提升要从教师个人修养和内涵的发展来进行,对于价值观念的培养和塑造,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强化,接受书与文化的洗礼,拒绝自私自利等思想的蔓延侵入。民族高校的师德直接决定了民族高校学生的道德培育,而作为受众者的民族高校生群体之广泛,对整个民族地区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在职教师师德师风的塑造是对社会文化的沉淀,是对整个时代人类灵魂的洗礼[3]79-80。以身作则、克己奉公的道德精神能够刻画出同样优秀的学生思想品德。在职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品德刻刀,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塑造成型起到直接决定作用。崇高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人修养的沉淀,是其教育和自我完善成长的标志,是让社会和谐发展和充满爱的源泉。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在职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在职教师与人的职业是良心的工作,认真执着、无怨无悔地付出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没有高尚道德素养的教师无法成为优秀的教师。

(三)永远进取的职业规范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育人与对社会栋梁之材的塑造使其职业显得尤为光辉闪亮。而作为最具奉献精神的几大职业之一,民族高校在职教师必须具有极高的职业规范和自我塑造能力,才能在其职业发展中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是永远达不到顶峰水准的,人类在探索科学和对世界的认识的路途是没有尽头的。因此教师即使作为教书育人的知识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会逐渐地完善自身的不足。民族高校在职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对自身能力和知识的掌握水平永不满足,时刻学习来补充自己的头脑,丰富对教育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职业规范包涵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行为要求以及对其自身能力不断升华的迫切想法[4]105-107,117。不断地对自身的能力提出不满足的要求,通过不断的充实学习和科研提升自己对专业领域的深造度,从而对领域有空前的认识,以一双慧眼的能力去发现学科观点并传授与学生,完善自身的同时提升同学的能力,两者互助进步。

二、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不断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传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并不断拓展,其次是对学生其他相关知识的补充和丰富,包涵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基础专业知识是教师的基本能力,也是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备能力。只有具备了足够的专业化知识水平才能实现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使其逐渐的丰富自己的头脑。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的不断补充和提升也是自身发展的需求,是对学生和教育的责任感的体现。“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国自古流传的佳话,终身学习才能使得一个人的技能和知识能力不断地提升,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知识误区和盲点,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完善和普及,使其大脑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每一个学科的知识构建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进步,一个知识体系的某一部分是可能发生变化或者创新的,所以民族高校在职教师更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巩固和发现新的知识,借鉴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来实现知识的创新,通过网络平台等发达手段进行现阶段专业平台的高度了解,发现不足的同时实现对头脑的充电效应。了解该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知识水平,将知识点的逻辑学会总结归纳和抽闲处理,对学生授课时分析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授,从而使其最容易接受并发散思维。教育部当前对于民族高校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力管理尤为严格,已经将大力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定位民族高校在职教师发展规划的首要任务,目的就是强化基础,从而为学生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

再者,教师不仅仅要巩固和不断发展自身专业的水平,同时也要涉猎一些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学科之间都是有交叉和联系的,没有一个学科是独立存在的。比如数学学科是多数理工科学的基础学科,要学好理工科目,就要同时将数学视为重要的基础支撑学科进行强化学习,灵活掌握其中的定理运用以及分析方法,才能在本学科的发展中游刃有余。任何一个学生,最为佩服的都是那些知识渊博、涉猎广泛的全能型教师,他们在学生眼里就像一位谆谆教诲的老者一样,拥有极高的权威,因此每一位民族高校在职教师都要以此为目标进行自身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培养自我人格的全面性,强化教师队伍的质量。专业知识是民族高校在职教师的看家本领,也是其育人的关键层面,民族高校在职教师既要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同时必须对自身的学科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传授学生足够的知识并对其疑惑的原因、误区和解答有明确的指导,使其在该学科的海洋里可以畅游。

(二)学科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

教育不是枯燥无味的一味传授,也不是死板的知识点的告知和给予,教育更是一种灵活的师生沟通行为,是富有极高艺术体现的行为。教育过程中的知识点和框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科研的发展和创新不断变更的,所以说教育是具有创新性和科研性的艺术实践。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不仅仅承载着学好知识灵活,掌握传授与人的任务,同时还肩负着科研文化的创新和升级发展。一个学科的基础领域和发展的广阔蓝图,只有这个专业领域的民族高校在职教师掌握的最为全面和透彻,学科的发展前景和实践运用规律的更好发展都是依靠民族高校在职教师在不断运用和创新中所取得的。第一步是依靠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对于学科当下的最新研究水平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明确的研究,这样才能在传授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进行。第二步基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课堂运用过程中形象化生动化,利用最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来进行传授,使学生牢记于心的但同时学会实践中的理论作用[5]101-103。第三步是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之间的科研交流,每一个教师对一个事物的理解都是基于自身的能力和价值观取向获得的,因此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可能不同的,民族高校在职教师之间的科研交流平台能够让多方面的观点结合并创新完善,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为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对自身学科的研发是学科知识创新的根本,只有通过不断进取的科研进行分析,交叉研究分析才能得到新的观点和新思路,研发是创新的动力源,是研究问题的进一步发展途径,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对学科的研发来提升该学科的整体进步。不仅仅要掌握自己学科的知识并传授学生,其余时间要坚持学习,科研为先,对理论、前景、用途、交叉等进行广泛深入学习思考,得到新的东西或者新的教学方法,提升作为一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传道授业解惑能力的提升

教师资格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就是要求主体必须具备对学生辅导和传授知识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对一个民族高校在职教师最基本能力的要求。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首先民族高校在职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对其性格特征、心理发展、基础知识能力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其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教育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涉及天文地理、自然哲学、理工社科等方面,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种理论知识。其次,对于学生的辅导要讲究方式和策略,一个掌握了学科最前沿水准的人不一定能够有效地传授给他人。辅导具有窍门和策略手段,不是一味地灌输。循序渐进和有度发展是教育辅导的根本,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要通过基础的不断深化来使其建立对知识体系的大脑概况,从而对于结题思路有框架式的结构模型,更容易找到题目的突破点。优秀的教师能够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心去攻坚克难,不断地强化自身的同时学会了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传授知识是一种人与人沟通和交流的特殊方式,如今的知识传授已经抛弃了原来的一对多单一灌输,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一对多加多对一有效的课堂互动,实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传授知识也需要技巧,教学必须学会对一个知识点的多方面解答,学生在这个角度不懂,可以换个思维和观点进行理解,实现多管齐下地将知识吸收大脑之中。

(四)管理技巧与能力的提升

民族高校在职教师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水平和传道授业能力,具备了优秀的品德思想和职业操守,那么同时还要求进行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对于班级和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辅导。一个好的教师不仅仅要学会怎么教、教什么,还要学会怎么管,有效的管理是一个集体组织良好运作和根本前提,否则杂乱无章的秩序会让即使良好的教育无法展示出效果[6]159-160。作为一名教师,其专业化的全面性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要求具有极高的知识掌握能力,明确的传授思路和教育方式,同时要具备对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和对学生发展的全程管理能力。好的管理经验大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工作是个人对于全局统筹的归纳和总结并加以运用。民族高校在职教师对于每一个班级的体系构造、学生特点以及其他自身行为有明确的了解,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无论是生活习惯、学习方式还是心理塑造上,都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来进行。在管理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自身管理方式的好与坏,哪些方式应该强化,哪些做法应该规避,总结出本班级最合适的管理方式,使学生的成绩、心理素质和情商发展都有提升。

三、强化民族高校在职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

(一)构造新课标体系下的师生观

中国教育新课标的改革实行后,现阶段的教育与之前的传统教育相比较具有较大的变化,新课标下师生之间成为更加亲密的两个主体,两者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双主体的概念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的活跃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作为传授方,是知识体系的概括者和分享者,引领课堂的有序进行,而学生作为受动者,是知识体系的接受者,是课堂的参与者。师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了课堂氛围的发展和知识体系的灌输效率。新课标提出了课堂新方式的进行和推广,就是在课堂管理中不仅仅是教师一对多的单一方式传递,而是通过相互探讨、小组归纳分析、辩论等多种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把原来的死气沉沉的课堂知识传授变为双方的愉快交流,提升了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7]3-5。

(二)新型的课堂资源观念

传统教育下的课堂资源是教材为主,其他为辅,教材是一切的根本,是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必须以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新课标下的课堂资源观念则要求学生尽情发挥自身优势,将一切可以利用的对象均可纳入课堂资源的范围内,通过多方面的结合和运用实现知识系统的丰富化。教学资源不仅存在于课本,还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教师要利用现代发达的网络媒介去发掘有效的教学资源。灵活课堂的概念让课堂不在乏味无趣,变得栩栩如生。比如对于一个平方米和公顷概念的讲解,结合有效的实物场景,引进足球场、课桌大小等外界实际事物来实现知识的巩固深化。对课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拓展是一个教室教学能力的写照,学校每年进行的教学技能大赛正是教师之间的对比和学习的过程,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对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的方式和如何取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地吸收效果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蒸蒸日上的教育事业呼唤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所以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仍需教师们的不懈努力!教师们必须通过对自身的修炼和不断强化,以及对教育职业的理解来完善自身的职业化发展,专业化能力的加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

[1]刘丽坤.正定县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干晓甜.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探究[J].亚太教育,2015(31).

[3]李宇凯,张心宇,蒋洪池,周薇.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6).

[4]刘巧丽.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探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2(05).

[5]吕春燕.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策略探究——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0).

[6]廖立平.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性策略探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4(05).

[7]周育娇.浅析当代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鸡西大学学报,2014(04).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service Teachers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

XU Dian-li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Chongzuo,532200)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There are specific requirements in Teacher’s Law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chers as full-time teaching staff are required to have good moral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with sufficient cultural knowledge.This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but also for teachers to shape their own stringent requirements.The key step of building a solid foundation is to develop and cultivat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This development is the process of self-improvement of teachers and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kills.

national university,in-service teacher,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819

A

1674-8891(2016)01-0121-04

2015-11-20

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A类项目“民族高校外语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建设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4JGA246。

许典利(1974—),男,壮族,广西隆安县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

李凡生

猜你喜欢
专业化民族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我们的民族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元民族
“超学科”来啦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