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生,苏 敏
(1.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2.安庆师范学院法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新媒体视域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张俊生1,苏敏2
(1.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2.安庆师范学院法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新媒体以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开放性、灵活性和虚拟性等新的特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但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权威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树立新理念,培养媒介素养,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路径选择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新媒体已经逐渐展示出了其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新媒体的开放性、灵活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资源共享搭建了更大平台,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我国网民规模达 6.49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7.9%,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5.57 亿,截至 2014 年 12 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 23.8%[1]。
一、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虚拟性等典型特征,为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和发展机遇。
(一)新媒体的开放性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
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平台和信息渠道层出不穷,他们携带海量信息,自由传播、无限制共享,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开放性新媒体平台,信息的浏览量、传播频率大幅度提升,信息受众的覆盖面更加广泛,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新媒体的开放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平台和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态由平面演化成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从课堂走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老师和学生处在一个既现实又虚拟的世界之中,彼此既“熟悉”又“陌生”。这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空洞乏味的缺点,朝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方向发展。
(二)新媒体的灵活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以互联网、手机、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灵活、即时、方便、快捷,日益成为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的手段和新的载体。新媒体的灵活性全面超越了电视、广播、书刊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路径,借助新媒体可以迅速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检索和收集,这些信息能够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更易抓住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
新媒体的灵活性为高校师生交流搭建了全新的网络平台和沟通渠道,为师生平等交流和双向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创设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更宽松、更自由、更愉悦的学习交流环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并且可以即时方便地参与信息的反馈、交流、讨论和再创造之中,使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成为新常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负面信息也充斥于网络之中,对正处于思想逐渐成熟,形成自己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和冲击。在面临自己无法排解的困惑和苦恼时,他们可以借助QQ、微博、微信等即时交流工具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交流和讨论,在思想交流和思想碰撞中调整和转变自我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灵活互动的新媒体比以往任何传统媒体都显得更富有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新媒体的灵活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三)新媒体的虚拟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课堂是传统的教育主阵地,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师生之间是主动和被动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不平等地位往往造成他们之间交流障碍,进而影响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和良性互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佳。
新媒体的诞生为互联网使用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流平台,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流、互动的交往方式。角色虚拟增强互联网使用者的安全感,他们之间保持着相对平等的心态,平等利用互联网。他们在互联网上自由地畅谈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绪,乐于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和看法,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可以通过安全的虚拟角色在网络中表达,畅所欲言。因此,在思想情感的交流和传达上,参加交流的人们顾虑更少,可以直抒胸臆,容易达到交流的较深层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借助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虚拟世界中双方在人格、权利和地位上的平等,有利于形成一种融洽轻松的交流氛围,能够减少大学生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增强师生双方的信任程度,消除师生之间交流的隔阂,使其敞开心扉说实话,自由表达真实的意见、观点;有利于教育者从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感到疑惑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挑战
新媒体的开放性加快了信息交流,促进了资源共享。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虚假的、暴力的、色情的、甚至政治上反动的信息在互联网肆意传播,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增加了青年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干扰,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日益增多,在网络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传信息、发表评论。不同地区、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人们可以同时在线匿名交流,这就使网络的交往环境变得相当复杂。由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大量暴力、低俗、歪曲事实、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充斥其中,这使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容易受到误导,形成不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表现出理想信念的迷失,社会道德意识的缺失,法律意识的淡漠,片面看重物质利益,忽视个人的精神追求。
良莠混杂的信息妨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影响和行为引导功能的发挥,干扰了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传达给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和顺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变得困难。
(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自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权威性提出挑战
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高校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最早接受者、使用者和推广者,他们借助新媒体每天可以接触到超大信息量的资讯,可以迅速地寻找和接收自己需要的信息,完全绕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的在高校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传统媒介。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地位由隶属关系慢慢变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平等关系,受教育者在传统教育中知识信息劣势的格局在逐渐发生变化,他们可以借助新媒体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搜索,这无疑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自由化”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较多选择空间,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信息传播的“自由化”影响并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不同的观点的机会更多,大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他们运用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主动获取知识,同时要求与教师平等对话。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学会科学评估和研究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产生的全方位影响,不断加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与学生网络沟通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隐匿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出挑战
新媒体的虚拟性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平等的平台上交流,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但同时,新媒体的虚拟性伴随着信息传播“隐匿性”特点,任何人都可以不受拘束,在网上随意发表观点,甚至散播非主流价值观,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学生在发泄个人情绪时无所顾忌,人身攻击、谩骂等严重违反道德甚至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2]。这对是非辨别能力不高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各自的代号而非真实姓名出现在网络上的,面对庞大的受教育群体,教师很难弄清楚究竟是谁在发表意见,不清楚学生正在关注什么、思考什么、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网络环境变化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如处理不当非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产生负面效果。
三、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在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甚至日常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一)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以载体为基本渠道,以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为中心的过程[3]。其最终目的是以载体为手段,向受教育者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无形、无声,不能脱离载体而存在,因此必须借助媒介和载体来承载和传导。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恰恰为信息的承载和传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势,精心打造博客、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挖掘和传导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如国际国内的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传统文化、校园新闻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特长和爱好有选择地安排内容。
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建设,首先要注重内容的选择,传播的内容既要符合主旋律,又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媒体网络平台具有吸引力,才能使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
各高校应建立健全新媒体网络平台的管理体制,加强监控和管理,制定各类管理办法,并将其制度化,及时过滤互联网信息,防止不真实的信息、垃圾信息、非法信息、骚扰信息和病毒信息的传播,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二)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培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方面担负着对媒体信息的解构和建构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新媒体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关系到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水平,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至关重要,培养他们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运用能力。媒介运用能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熟悉媒介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媒介设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4]。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在了解媒介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媒介设备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使用媒介工具,对各类媒介信息进行检索、存储和制作。媒介的运用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媒介素养。
二是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媒介信息的价值判断和批判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为基础,结合现有的知识储备,对媒介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科学鉴别,揭示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商业和情感等诉求,保持对媒介信息的清醒认识。信息经过媒介体制的中转环节,被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曲直,不能轻易陷入西方自由化思想的泥潭。
三是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分析信息、建构信息的能力。分析、建构信息的能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已经获取的有价值信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结合新媒介的应用,分析、创作出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材料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迅速更替和传播速度日益加快,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领域中,谁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创作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思想“作品”,谁就会获得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
(三)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
由于新媒体网络信息传播的“时空无屏障”,它既可以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又可以突破时空界限,突破宏微观限制,使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变成为具有开放性的互动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积极主动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云端开放式MOOC课程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师生双向交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样媒体元素融于一体,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二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的课上课下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要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必须有效地实行课上课下互动、线上线下衔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探索全程在线、网络开放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将课程跃升至深度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的新高度,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任何一台学生联网终端都可以随时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扩大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辐射面,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23)[2015-09-15].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2/t20150203_51631.htm.
[2]王传中.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9(7).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5.
[4]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31.
责任编校:汪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6)01-0145-04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1.034
作者简介:张俊生,男,安徽怀宁人,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讲师,硕士;苏敏,女,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
收稿日期:2015-09-17.
网络出版时间:2016-03-09 13:49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60309.134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