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凤吕志远励建荣(.渤海大学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锦州0;.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山东烟台64000;.渤海大学,辽宁锦州0)
辽宁省生鲜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优化研究
张丽凤1吕志远2励建荣3(1.渤海大学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13;2.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山东烟台264000;3.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和振兴的背景下,辽宁省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从目前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辽宁省农业和物流的发展。文章分析了以“批发市场”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三种传统物流模式,提出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准时制和电子商务等两种生鲜农产品现代物流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整合流通环节,完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提高生鲜农产品生产和物流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生鲜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策略。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冷链物流
日常生活中,生鲜农产品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人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这就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性。但由于生鲜农产品物流本身的特性和辽宁省现阶段的物流水平,导致了生鲜农产品物流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大大影响了生鲜农产品流通的速度和质量[1]。
国内外研究生鲜农产品物流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主要集中在生鲜农产品物流意义(地位)、生鲜农产品物流特点及影响因素、生鲜农产品物流现存问题、物流模式及生鲜农产品物流策略等[2][3]几个方面,研究认为中国迫切需要通过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实现优化配置和流通增值[4]。
生鲜农产品是构成农产品的重要部分,其在物流过程中既有一般农产品的共性,也有独特的物流特性。为加快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有效解决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效率低、损失严重等问题[5],必须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多层次、多角度,专门、系统地研究生鲜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和物流质量安全等问题。
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农业强省,生鲜农产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东北振兴为生鲜农产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此契机和背景下,对辽宁省生鲜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优化进行研究,既可以构建质量安全、绿色生态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实现其持续健康发展,又能推动辽宁省依靠内生发展促进东北大振兴。
(一)辽宁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1.经济稳步增长
2014年辽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8%。辽宁省各城市经济增长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大连、沈阳和鞍山等市的GDP总量领先,分别为7655.6亿元、7589亿元和2721亿元[6],见表1。
辽宁省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为辽宁省生鲜农产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济基础。
表1 辽宁各城市生产总值情况
2.农产品物产丰富
辽宁省是一个农业强省,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中国居领先地位。辽宁省粮食总产量丰硕,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均在国家前列,其中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6805公斤/公顷,居全国第2位。辽宁省农产品物产丰富,品种繁多,如大连的苹果、黄桃、大扁杏、草莓等水果,还有榛子、刺嫩芽、板栗,鞍山南果梨、大蒜、鸭鹅等,锦州的苹果、鸭梨、蔬菜等,丹东的孤山杏梅,绥中的秋白梨,辽阳的冻秋子梨、软核杏,桓仁的白人参、宽甸的柱参、山丁子、软枣猕猴桃等,朝阳的沙棘、杏仁、杂粮等。
3.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辽宁省所处地理位置优势,拥有健全的水运、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广袤的经济腹地,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辽宁省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业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辽宁省铁路密度位居全国首位,有哈大、沈山、沈丹、沈吉等铁路干、支线多条,以沈阳、锦州为枢纽向四周辐射;航空方面拥有沈阳、大连、鞍山、锦州等机场;公路方面有沈大、京沈、沈丹等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全线依次贯穿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五个工业大中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运输动脉。沈丹高速公路北起沈阳,南至丹东,全长222公里;辽宁省拥有大连、营口、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等港口,其中大连港、营口港位列全国十大港口之一。
(二)辽宁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网络及节点有效衔接不足
虽然近年来辽宁省已制定了综合运输、公路、铁路、水路、路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多项宏观规划,但针对辽宁省农产品物流、农村物流等专项物流规划还有待完善,而且涵盖多种运输方式(如从内陆运输到海上运输,从汽车运输到火车运输的多式联运)在内的省级物流总体规划尚未有效开展,与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较好的江苏、浙江等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导致辽宁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因其农产品物流节点和物流通道空间布局与实际物流需求脱节,而且物流节点之间不能有效衔接,一些物流场站(园区)处于孤立、分散甚至闲置的状态,难以形成完整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制约辽宁省农业和物流的发展。
2.流通环节多、物流损耗大
通过调查研究,长距离运输、大范围销售以及多渠道多环节(见图1)已成为辽宁省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常态,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经过产地批发、销地批发等多级批发环节,最长的物流链包含6个环节,最短的也包含3个环节。据统计,辽宁省的生鲜农产品供应,90%左右都要通过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才能进入零售环节和最终消费环节。
由于生鲜农产品本身的易腐、保质时间短的特点,再加之其从田间到餐桌的流通链长、转运环节多、储运时间跨度大,使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变质腐烂。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表明,我国每年蔬菜产量3亿吨,水果产量超过6000万吨,蔬菜损失率高达15% -20%、马铃薯为15% -25%、水果为10%-15%[7]。
3.市场主体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
辽宁省大部分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仍以个体经营为主,道路货运中个体经营户所占比例超过了70%,个体经营户因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缺乏生鲜农产品所需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造成相应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低下。
辽宁省农产品市场参与主体较多,包括养殖农户、物流企业、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多种参与主体。除少部分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外,大部分参与主体组织化程度低、资本不足,缺乏对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规划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对运输路线、工具以及在时间的选择上进行优化处理。
4.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
辽宁省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偏低,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绝大多数生鲜农产品物流没有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其物流大多数停留在运输、仓储、搬运、城市配送等基本的物流服务功能上,能够提供相关的流通加工、冷链物流、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高层次的现代物流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较少。而能够应用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等高级形态的交易方式较少,未能形成以资源优化整合为手段,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全程信息化、多功能一体化运作的物流服务业。
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其从生产地转移到需求地所经历的组织管理模式,是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在东北振兴背景下,分析与优化辽宁省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运作模式,将有利于提高其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效率。
(一)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
1.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物流模式
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物流模式是农户或养殖户(企业)生产出生鲜农产品后,直接或经初加工后进入批发市场,再经过深加工、零售等环节,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这种物流模式是现阶段辽宁省农产品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其缺点是物流链较长,而且由于缺乏冷藏保鲜、包装、分选、信息加工等设备设施,导致其产品损耗率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低下。在东北振兴背景下,需进一步完善该模式中各物流节点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强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完善各环节的功能,减少物流损耗,构建生鲜农产品安全检测系统,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
2.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物流模式
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物流模式,也称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鲜农产品养殖农户”为主导的物流模式,该模式是生鲜农产品养殖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与农产品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加工或以农产品流通为主导的企业)签订合同,建立起农产品供销关系,并由龙头企业负责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和运作。
这种物流模式中龙头企业占主导地位。专业合作社是农户自己的组织,它代表生鲜农产品养殖农户与龙头企业洽谈,为养殖农户提供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服务。在东北振兴背景下,该模式既能实现规模效应,解决养殖农户散户生产、散户流通的弊端,又能提高农户的收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物流和销售等优势。
3.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物流模式
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物流模式,也称为“农超对接”物流模式,即生鲜农产品养殖农户和连锁超市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直接向超市提供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模式。该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其能缩减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减少损耗,但在辽宁省由于生鲜农产品养殖农户规模较小,农户和连锁超市联系不紧密,使其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在东北振兴背景下,大力推广该模式,还需要辽宁省各级地方政府牵头,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户与连锁超市对接。
(二)现代物流运作模式
1.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准时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
该模式是基于供应链的准时制思想,以消费者的需求为起点,“拉动”零售商供货,并依次传递到批发商甚至生鲜农产品养殖农户(企业)生产的一种现代物流运作模式。在东北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应提倡并构建这种与传统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相反的运作管理系统,因为该模式可以通过标准化管理,降低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
2.构建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式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式是以物流中心(批发市场或连锁超市或农产品经销商)为主导,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平台,实现生鲜农产品在线交易。该模式是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在信息化时代,构建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式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辽宁省应紧抓东北振兴的有利契机,构建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式,提升辽宁省生鲜农产品的竞争力。
(一)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
针对现阶段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辽宁省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做好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纽带作用,及时发布和预测生鲜农产品的相关信息;继续实施绿色通道、绿色通行证政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加强对绿色通道的监督与管理,保障物畅其流。
在财政方面,积极争取东北振兴的扶持资金,通过税收或其它优惠手段提供优惠政策,对积极在农村开展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给予财政扶持或资金上的财政担保,鼓励更多的物流企业将其业务拓展到农村地区,拓展到生鲜农产品,鼓励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准时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和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式。在金融方面,确保国有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从事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支持,利用东北振兴的优惠政策,加强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设立相应的险种,开展生鲜农产品物流保险业务,对生鲜农产品物流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风险进行担保。
(二)整合流通环节,完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首先,辽宁省政府应全面统筹,进行总体规划与布局。加快制定与完善农产品物流、农村物流等专项物流规划,开展涵盖多种运输方式的省级物流总体规划。
其次,整合和完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相关的主体,包括养殖农户、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物流企业、连锁超市、出口企业等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优化增量配置生鲜农产品物流必须的设备、设施,构建生鲜农产品运输的大通道,合理布局,设立综合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促进物流节点之间的有效衔接。
(三)提高生鲜农产品生产和物流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
目前,辽宁省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大部分是小规模的种植或养殖户,这样,不仅导致其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而且其收入也受到极大影响。所以,辽宁省应积极采取农业合作社形式或建立大型的生产基地,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这样,既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还能够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成本问题。
另外,针对辽宁省现阶段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运作模式,我们应培育和壮大各类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加强企业之间合作,以生鲜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依托,以虚拟企业、动态联盟等模式来建立企业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培育新型农产品物流中间性组织,促进农产品物流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分离。而且要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的第三方物流,利用其专业化、规模化,来制定科学配送方案,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点和时间价值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减少中转和搬运的次数,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
(四)加强生鲜农产品物流技术设施设备建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
生鲜农产品与一般农产品不同,“生鲜”是达到消费者满意的基本要求,所以,也对生鲜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是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辽宁省的冷链物流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后要加强物流技术设施、设备,包括生鲜农产品的冷库建设、加工、配送中心建设以及产销两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等。大力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冷链物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地域、行业等限制,进行产业链内部多环节的整合优化,为生鲜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生鲜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东北振兴的一个重要发展项目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所以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下,辽宁省应大力推广物流新标准和新技术,全面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生鲜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运作模式,即基于供应链的准时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和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式的支撑和保证,在互联网环境下,它能真正实现生鲜农产品的不同区域、不同主体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共享,包括农户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共享。通过辽宁省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流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实现生鲜农产品快速、高效的运输与配送,这既可以降低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又能够促进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冬梅,隋静.中国蔬菜物流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12):411.
[2]许红莲,胡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源及其整治路径探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64.
[3]郎庆喜,陈艳红,赵冰,等.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5,43(13):300原303.
[4]杨妍,王一洋.以杭州勾庄蔬菜物流为例探析生鲜蔬菜物流的发展与优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5):26-28.
[5]费威.供应链生产、流通和消费利益博弈及其农产品质量安全[J].改革,2013(10):94-98.
[6]辽宁省统计局.2013年辽宁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0.
[7]张丽凤,占鹏飞.基于农户增收的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7):381-382.
(责任编辑单丽娟)
作者简介:张丽凤(1976—),女,博士,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农产品物流研究;吕志远(1950—),男,烟台南山学院教授,从事运筹学研究;励建荣(1964—),男,博士,渤海大学教授,从事水产品贮藏加工与食品安全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生鲜蔬菜物流效率评价与网络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f014);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与安全控制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之一;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支持计划项目“辽西地产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辽教发[2011]134号)
收稿日期:2015-03-15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54(2016)01-00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