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2016-03-17 16:45王璐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血糖值胰岛素泵糖化

王璐璐

【摘要】 目的 研究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 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 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低血糖比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 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降低血糖, 对其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皮下注射;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119

糖尿病患者通常都需要进行长期的维持治疗, 通过药物以及注射胰岛素等方法控制体内血糖的水平[1]。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大以及患病时间的不断延长, 可能会使其出现一些并发症,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患者进行住院治疗[2]。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除了服用降糖药物之外, 还可以使用胰岛素对其进行皮下注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用胰岛素泵进行维持治疗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根据就诊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男22例, 女18例, 年龄48~70岁, 平均年龄(51.6±6.1)岁, 平均病程(8.5±2.5)年;对照组患者男23例, 女17例, 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3.4±7.2)岁, 平均病程(8.9±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患者的症状以及检测指标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在入院进行治疗前1 d, 患者均没有使用过胰岛素;患者均不存在其他严重疾病且意识清醒。如果患者糖尿病为1型或者伴有语言障碍等, 不纳入本次研究的范围。

1. 3 方法 患者均需要在入院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糖以及肝肾功能等情况。在对照组患者中, 医生需要根据其血糖等检测结果确定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然后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 注射时间为每天三餐前, 然后还要在睡前或清晨使用甘精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在观察组患者中, 将剂量40%~50%的胰岛素加入胰岛素泵中, 对患者进行持续基础泵入, 剩下的剂量则在每天均分为3份, 在三餐前对患者进行泵入。在此期间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如果其血糖值>8.3 mmol/L,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胰岛素使用剂量, 通常情况下增加2~4 U/24 h, 如果对患者的空腹血糖进行检测, 发现其水平<3.9 mmol/L时, 则在泵入时减少上述剂量的胰岛素。所有患者都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

1. 4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低血糖比例等进行比较。

1. 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其空腹血糖值为(14.3±2.9)mmol/L, 餐后2 h血糖值为(5.7±0.9)mmol/L, 糖化血红蛋白为(8.6± 1.3)%。治疗后空腹血糖值为(5.7±0.9)mmol/L, 餐后2 h血糖值为(7.5±1.6)mmol/L, 糖化血红蛋白为(6.5±1.3)%。低血糖10例, 比例为2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其空腹血糖为(14.6±2.7)mmol/L, 餐后2 h血糖值为(7.5±1.5)mmol/L, 糖化血红蛋白为(8.7±1.6)%。治疗后空腹血糖值为(7.4±1.9)mmol/L, 餐后2 h血糖为(9.2±2.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为(7.8±1.7)%。低血糖4例, 比例为10%。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 传统的方法都是使用胰岛素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 但是该方法无法对人体中胰岛素的分泌模式进行完整模拟, 因此对该疾病的治疗存在一定的缺陷[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胰岛素泵开始投入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该方法能够使医护人员或者患者自身, 根据其疾病的情况对胰岛素泵入人体的速率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可以对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模式进行更好地模拟, 从而控制患者血糖, 调节其血糖代谢水平, 改善疾病的相关症状[4]。另外, 如果多次使用胰岛素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 还有可能使其出现低血糖等情况, 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而使用胰岛素泵对患者进行治疗, 则能够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除此之外,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 能够减少其反复注射胰岛素的现象, 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同时还能够对胰岛素使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避免因过量注射而导致的并发症情况[5]。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降低, 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除此之外两组患者低血糖情况没有明显差别(P>0.05)。

综上所述,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 使用胰岛素泵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有效控制患者血糖, 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治华.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80例疗效分析.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7):410-411.

[2] 刘春英, 刘彩霞.采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3):419-421.

[3] 周静雯, 潘桂琼, 谭丽君, 等.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护理.黑龙江医学, 2015(6):701-702.

[4] 努尔阿米乃姆·穆太力普, 古来木巴尔·吐尔孙.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13):161.

[5] 薛冰, 宋云.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临床医学, 2012, 32(1):63-64.

[收稿日期:2015-11-10]

猜你喜欢
血糖值胰岛素泵糖化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常吃煎蛋有危害
“餐后高血糖”引发突然死亡?
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及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