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高校转型的困境及突围之道
——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2016-03-17 13:10安静,石柳江,崔民日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办学

新建本科高校转型的困境及突围之道
——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安静,石柳江,崔民日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立足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转型发展实践探索,分析新建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转型意识不够深化、转型之基不够坚固、转型供给侧改革不够合理、转型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五大困境,提出知行合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基固本、拓展办学资源空间,内涵发展、激活转型发展张力,特色发展、找准生存发展之路,深化改革、完善转型发展体制机制的五条破解之道,为新建本科高校提供借鉴,全面推进转型发展。

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困境;突围之道

新建本科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运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而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出了人才和智力支持。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供给侧改革下的人才供需矛盾凸显,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下等问题的出现,转型发展已成为新建本科高校的战略选择。转型发展经历了多年探索实践后,国家、高校、社会和专家学者已达成共识,从“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进入推进落实期。当前,对“如何转、怎样转”国家已有宏观的引领,但具体到微观层面的新建本科高校,在深入推进转型期遇到了共性困境,参照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转型发展的个案,提出破解当下转型发展问题的道路,对新建本科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亦是当下新建本科高校值得审视的问题。

一、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转型发展实践及启示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在10余年的应用型本科办学实践中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培育地方行业需求的教师和工程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脉,紧紧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目标,在转型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办学实践中作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实践一:顶层设计凝聚转型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引领和教育部、省市政策引导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从顶层设计上明确“系统谋划、分步推进、重点突出、特色打造”的转型发展思路,坚定转型发展信念。一是借力转型发展智库资源,达成转型发展共识。借鉴省外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经验,邀请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同济大学、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等校外专家到校举办转型发展讲座,组织干部和教师参加专题培训,拓展干部和教师视野,增强转型发展信心。二是让转型发展入心入脑,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学校以“校领导说办学、二级学院领导说教学、专业负责人说专业、教师说课程、学生说学习”的“五说”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思想大讨论,让转型发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统一思想,明确转型发展新思路,作出了由传统师范类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战略决策,强化了转型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思路,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

实践二:优化结构瞄准转型关键。专业建设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按照专业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思路,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调整院系设置,优化了专业结构。一是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机构,以打牢基础、突出应用、强化专业的思路,围绕“两师”人才培养定位,合并优化重组了教学学院。二是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面向地方教育、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文化艺术等领域,构建了面向地方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的师范类专业群,面向地方矿产资源开采的矿业类专业群,面向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化工类专业群,面向地方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机械类专业群,面向地方信息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信息类专业群,面向地方城镇化建设的建筑类专业群,面向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文艺术类专业群。

实践三:基于应用深化教学改革。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到合格评估,教育部始终引导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发展。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转型中契合应用型这个核心,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强化“12224”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完善“4443”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实施基于能力的模块化课程改革;四是建构“12345”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五是形成了“1+2+3+X”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实践四:产教融合拓展开放合作。产教融合是推进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转型中拓展开放合作办学深度和广度,探索开放办学的育人新路。一是实施“专业+职业”合作育人模式,引入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二是采取“订单式”模式与大唐、中兴、用友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共同出资搭建实训平台。三是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共同开展协同创新,科技服务,承担“毕节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等项目建设。

实践五:教师为本保障转型发展。教师是学校转型发展的主体,决定着转型发展的成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转型发展中坚持教师为本,保障学校转型发展。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吸引和凝聚一批具有行业背景或企业经验的学科专业人才团队。二是聘请合作高校、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三是完善中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教师队伍“下基层”实践计划,提升教师应用型教学研究能力。四是实施优秀人才激励工程,提高人才待遇,形成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平台负责人、省管专家、市管专家、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专业负责人等优秀人才汇聚的激励机制。五是鼓励教师申报与其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注重实践教学,使“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超过50%。通过“引、培、转、稳”等多种方式,实施“双百”工程,建成了一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实践六:综合改革激活转型机制。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构适应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一是推动“三大改革”,推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规章制度;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目标管理、项目推动的思路,以定编、定岗、定员为核心实施了岗位聘任,全面实施绩效考核,让教职工共享转型发展改革红利;推进后勤改革,增强服务意识,实现由“办后勤”向“管后勤”的根本转变,提升服务保障体系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二是构建多元融合的办学新机制,以章程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构建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新机制,健全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探索学校与社会合作办学、合作管理的新模式。

实践七:寻求支持筑牢转型基石。转型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需要多方支持,试点推动,夯实办学条件。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依托毕节试验区资源优势,抢抓转型机遇,汇聚各方力量推进学校转型。一是争取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构筑办学基础。二是依托支援高校平台,借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能力、师资队伍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储备项目,申报国家、省和市学科专业、科研服务、人才培养、人才团队等平台,助力转型发展。四是紧贴地方寻求支持,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与地方共融发展,为地方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学校办学经费得到地方持续投入。五是与企业共建办学平台和资源,争取校友和社会的支持,全方位共筑办学基础。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转型发展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获教育部批准更名,成为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高校,列为贵州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入选全国产教融合项目高校,转型发展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同,办学影响力不断扩大。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转型发展的实践昭示,明确办学定位是转型发展的引领,凝聚思想共识是转型发展的前提,优化专业结构是转型发展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转型发展的核心,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转型发展的突破,“双师双能型”师资是转型发展的保障,健全体制机制是转型发展的动力,夯实办学条件是转型发展的基石。

二、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五大困境”

当前,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和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推进中国高校分类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正总体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型试点工作,20多个省市明确了试点高校,出台转型指导意见,各转型高校也制定了转型方案,为办国家和人民需要的高等教育而不懈努力。事实上,每一事物越往深处挖掘和探究,本质认识就越深刻,发现矛盾就越突出,转型发展作为一个系统的改革工程,在深入推进落实的时候,新建本科高校遭遇了五大困境。

困境之一:转型意识不够深化。尽管经历了一段时期理论层面探究和实践层面的“验证”后,大多数新建本科高校走出了彷徨、观望时期,从不愿转、不敢转、不知道往哪里转的困惑转变为确定了以转型推动学校发展的道路,但是转型意识还不够深化,对于怎么转的问题还未完全清楚认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通过多次论证和研究,明晰了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定位,达成了转型发展的统一共识,然而在实际推动转型的工作实践中,部分教职工对转型发展理念理解还不到位、内化不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不积极,导致转型发展还停留在领导层面、停留在文件口号中、停留在工作应对上,学校教学、管理理念和行动还停留在表层。同时,社会及家长还存在新建本科高校转型是降级为职业院校的不合理偏见,对高校转型发展持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转型发展未能形成从下至上、由里而外的合力,转型认识未能在学校和社会、学生中落地生根。

困境之二:转型之基不够坚固。一般来讲,“一所高校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初创期、中兴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对于建校历史不长的高校,在初创期和中兴期更主要的任务是建基立业”[1],建基就是指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础设施、基本条件等。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本科办学时间短、积淀不厚,加之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办学主要以地方财政性投入为主,渠道单一,教学行政用房、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图书资源、校园网络条件等硬件基础薄弱,拥有的高层次平台较少,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基础还不够坚固。除了地处东部发达地区的新建本科高校外,许多新建本科高校依然存在办学硬件不足,经费筹措渠道不畅、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等办学基础不坚固的现象。

困境之三:转型内涵不够笃厚。办学内涵是一所高校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是一种积极、进步的发展,意指高校功能活动及其结果品位的提升及相关要素品质的改善和优化[2]”,新建本科高校内涵转型的主要内容是学科专业的应用性以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性,关键是优化学科专业,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口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落脚点是培养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推进转型学科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以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纵深发展不够,培育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地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需求。内涵实力不够强,基础扎实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理学、教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专业优势不够突出,特色不够凸显,工科专业办学实力不强,“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匮乏,教师缺乏行业背景,高层次人才缺乏,创新驱动动力不足,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模式单一,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不了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需求。

困境之四:转型供给侧改革不够合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在新常态下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的一项重要改革。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经济升级、产业转型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新的需求,而新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依然停留在原有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导致适应行业和企业需求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不足,高校毕业生难以就业的现象出现。在推进新建本科高校综合改革的时候,部分高校有教师和管理者对自身所处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塔层位置审视模糊,转型供给侧改革还未摸清“地方高校为谁生存、应用型人才为谁培育、应用科技为谁服务”等问题,存在与地方发展脱节,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不够,应用科技服务研究不足、实践效益不高等问题。

困境之五:转型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既包括外部的政府、投资者、职业界等,也包括内部的党委、行政系统及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3],”任何改革都有可能发生利益冲突,转型发展中的利益冲突原因是多元的,但改革的体制机制是否健全则是主因。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一样,许多新建本科高校在人事、招生、职称评聘等方面受到地方体制机制的限制,地方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教学物资采购等方面的规定和制度较为冗繁,与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同时,高校原有的管理制度在转型中弥新缓慢,推进转型的综合改革配套制度不完善,与企业和社会的共融机制构建较为困难。

三、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突围之道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大学职能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坚守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办学之道,培育人才是根本,其他的职能应顺从培育什么人、怎样培育人来开展。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就是育人的一次改革,教育部领导多次在会议上重申转型的道路问题,要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这是对大学办学职能的科学细化,理念上应实现从“要我转”到“我要转”的飞跃,行动上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基于此,着眼于当前新建地方高校面临的困境,结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转型发展的实践,对转型发展的道路进行实践意义的探讨。

突围之道一:知行合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服务是高校办学职能的直接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天职,诚如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在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指出:高校要自觉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4]在转型中应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转变价值理念,深化转型认识,付诸转型行动。

一是明确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大胆解放思想,不自我束缚,不瞎折腾、伤心劳神,不做无意义、无共识、无实践的攀比和严重影响转型发展的争论,从争论姓什么的困境中走向实践什么,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坚持服务地经济社会发展办学思路。

二是为地方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立足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需要,培育应用型人才,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系统设计转型服务地方。转型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向改革措施的简单叠加,也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新建本科高校应结合地方和学校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定位、目标、体制机制、重点任务等方面统筹协调、系统设计,通过项目式途径,明确分工,责任到部门、彼此衔接,形成共识,争取地方和社会支持,共谋发展。

突围之道二:强基固本,拓展办学资源空间。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并非高校一己之事,涉及到各利益体系,因利益相关者之间所处地位和扮演角色不同,存在利益差异,所以务必全面深刻认识并把握各方利益差异是高校争取各方资源支持、强基固本的必然要求。

一是有为有位赢得地方支持。对新建本科高校而言,地方既是学校生存的土壤,更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地方的发展也离不开新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的服务支持[5]。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转型发展在教学条件、师资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立支持高校转型发展专项。

二是依托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管是经费投入还是平台支持上,更多倾向于研究型大学,对应用型大学,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支持力度相对较弱。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应抢抓国家倡导转型发展机遇,争取国家、省的政策支持,进入国家、省试点,从而获得更多高层次平台。同时,国家在分配高等教育投入时,建议全面考虑分配比例,谋划出合理的、有助于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财政支持计划。

三是开辟社会和企业对学校转型发展支持的增长极。通过运用正确舆论宣传和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如建立专题网站、设立课题、开展系列深入研讨和论证、媒体报道等,最终转变社会及家长对应用技术教育的偏见,从而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为高校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基地,适度利用院校自身资源,建立校本企业,为学生技能训练和实习提供场所,增强内生驱动能力。

突围之道三:内涵发展,激活转型发展张力。内涵发展是新建本科高校转型的根基,在转型发展期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学生就业为突破口,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激发转型发展的内驱力。

一是构建专业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契合地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优化专业机构,对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采取减少招生或停止招生的方式,或者在既有专业基础上,改变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性。如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就业率不高的历史专业停止招生。另一方面增设新专业,按照“产业需要什么专业打造什么专业”而不是“有什么专业就打造什么专业”的思路,在大量走访企业、用人单位、相关政府部门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和论证,开设与地方重点发展、急需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专业群,避免陷入贪大求全的局面。

二是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岗位(群)需求,科学设计课程结构,按照岗位(群)能力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合力配置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课时比例,摆脱传统学科化的课程体系。

三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实施“四个引入”工程:既大胆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大胆引入产业行业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大胆引入企业核心技术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大胆引入社会各类机构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大力强化实践教学,学校与企业联手建设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等,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术应用能力。积极主动寻找和创造学校和企业合作育人利益共同点,满足各方利益诉求,使企业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者。

四是按照三个转向培育“双师双能型”师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是重要支撑,应按照引进和培养从重视学历转向重视实践能力,进修、交流等从高校、科研院所转向社会、企业,评价从论文、著作数量转向专利、转化成果、横向项目的思路,通过引、培、聘等多种途径,建设一支校企融合、内外兼容的师资队伍。

突围之道四:特色发展,找准生存发展之路。特色化发展是新建本科高校摆脱发展困境,实现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所谓特色发展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顶天立地,只有结合地方特色、学校优势,明确塔型层次定位,认清自身不同于研究型重点院校,也有别于技术型职业院校的特点,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培养既具有宽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是凝练办学定位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十三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四个全面”战略的深入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需要数以万计的技能技术型人才,新建本科高校应从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和办学特色上科学定位,做到办学目标上不盲目跟风、不追求高大上,办学类型以应用为主,办学特色体现“办精办强”的理念,打造品牌专业和课程,汇聚形成应用型特色办学合力。

二是构建特色专业体系。建成对接地方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应用型专业群,是新建本科高校办学特色最本质、最内核的体现。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发挥传统专业优势专业,体现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创新的统一,行业需求与专业发展的统一,办学定位与专业特色打造的统一,围绕地方需求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群,把新建本科高校打造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集散地和创新发展的桥头堡。

三是传承创新地方文化。新建本科高校的特色在地方、优势也在地方,地方是其存在的最大价值。地方文化形成于长期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色,与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发展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浑然天成组成了高校办学的重要资源。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新建本科高校应主动担当起促进文化自觉自信的使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打造特色学科专业,通过学科专业的建设促进地方文化的交流融合和繁荣发展,传承创新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形成办学优势和特色。

突围之道五:深化改革,完善转型发展体制机制。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突破发展过程中“束缚过多、动力不足”的体制机制藩篱,改革激发新的活力和动力机制,理顺相适应的内外部管理方式与机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体制机制应包括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

一是国家层面。要研究和建立应用技术大学设置和评估标准,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提供法律基础和政策支持,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估制度,按照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原则,加快制定符合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差别化政策与制度。要出台能够让学校自主办学的政策,在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引进,资金、学科、平台、团队建设专项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同时改革招生、评价等体制机制,打通人才培养通道。应从税收政策上对参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地方层面。应在国家政策、制度引导下,解除限制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束缚,做好顶层设计,将转型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出台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完善转型发展管理机制,将分类办学停留在文件上真正转到拨款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的具体落实上,包括建立转型专项经费,配套与应用技术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引进、职称评定、仪器采购、基础建设审批等制度,建立符合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激励机制,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导向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中学校、企业利益诉求冲突和遇到的实际困难,更好引导和激励多方发展。

三是学校层面。应健全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成立理事会,使各方利益相关者真正参与办学,建立由政府、企业、学校各界人士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逐步构建适应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应用类专业群[6]。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将改革阻力转化为“付出有成效就有收获”的工作动力,从而引导、鼓励和保护教职员工推进转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师柔性进企业制度和聘请兼职教师制度,建立教师准入制度,引进和聘请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或行业背景的人才,从源头上把好“双师双能型”教师入口。应改革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将技术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前提条件,促进教师由学术导向转变为应用导向。改革和创新评价机制,在考评实践中由学术性指标转变为以应用性指标为主,由学术科研转向应用研究的评价机制,加大应用技术能力、技术实践经历、横向科研项目和成果的比重,助推学校内涵转型升级。

中国推动高等教育结构分类调整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蓝图已绘就,转型之路漫漫其修远,仍需上下而求索。转型发展永远在路上,处于进行时,既不能照抄照搬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模式,也不能简单复制不同区域高校的转型发展道路,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办学实际,探索特有的办学之道、转型之道和发展之道,打造人民满意和质量优良的高等教育康庄大道。

[1]别敦荣.战略规划与高校的转型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15(1).

[2]别敦荣.论高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6(5).

[3]罗云,崔民日.关于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的思考——基于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11(4).

[4]余闯.引导地方高校合理定位[N].中国教育报,2016-5-16(1).

[5]安静,陈臣.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实践探索——以毕节学院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3(1).

[6]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特质性探析[J].江苏高教,2009(2).

The Transitional Predicaments and Solutions of Newly Bui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s an Example

AN Jing,SHI Liu-jiang,CUI Min-ri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Bijie,Guizhou551700,China)

Abstract:Transforming qualified regular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to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the choic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strategically adjust its structure.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which include the lack of depth in transformation consciousness,the lack of firmness in transformation basis,the lack of reasonableness in supply side,the unsoundness of transitional system and mechanism,and the lack of soundness in transformation system.According to the above status quo,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solut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rstly,uniting knowledge and action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secondly,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and basis to extend the resource space of running university,thirdly,developing connotationto activate the tension of transformation period,fourthly,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ally to capturing the roa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lastly,deepening the reform to perfect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transitional development.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se strategies will provide guidance for newly buil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ir transitional development.

Newly Buil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ransitional Predicaments;Solutions

G640

A

2096-0239(2016)04-0102-07

(责编:郎禹责校:明茂修)

2016-06-18

贵州省2015年度社科规划课题“贵州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5GZYB13;201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4JZD048。

安静(1975-),男(彝族),贵州大方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学位办(发展规划处)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俗学。

石柳江(1978-),女(侗族),贵州天柱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文学。

崔民日(1987-),女,黑龙江大庆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新建应用型办学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