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语际转换特征及认知机理研究

2016-03-17 02:55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认知翻译

王 煜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翻译的语际转换特征及认知机理研究

王煜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新郑451150)

摘要:翻译是语际间语言符号的转换行为,其本质是在两种语言符号的“所指”间达成对等。这一语际转换行为涉及原语语码意义化和译语意义语码化两个主要环节。本文在讨论翻译的语际转换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对这两个重要的认知环节展开讨论,以揭示其认知理论基础和内在的运作机理。

关键词:翻译;语际转换;认知

引言

刘宓庆(2009)在其《新编当代翻译理论》的出版前言中指出,迄今为止世界上现有的翻译理论大都是从语言和文化两大维度对双语的转换规律进行分析的。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非自足、非自治的系统,语言应用与人类的认知活动密不可分,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孙亚,2008:124)。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行为,自然不可能脱离认知而存在。从一定程度上讲,翻译的过程实际就是认知发生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语码意义化和意义语码化两个环节。前者属于原语语内转换行为,后者可视为译语语际转换活动。作为语际转换中两个重要的认知环节,原语语内转换和译语语际转换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两者是怎样运作的?本文将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从认知层面对这两个环节予以探讨,以揭示其认知理论基础和运作机理。

1翻译的语际转换特征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冯庆华,2006:3),即把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的跨语言、跨文化活动(陈宏薇,李亚丹,2007:1)。可见,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语言转换活动。Saussure(1966:66)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所以,基于上述观点可以认为,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语言符号转换行为,即用一种语言符号把用另一种语言符号表征的概念重新呈现出来。

按照Saussure的观点,语言符号包括声音意象(sound image)和概念(concept)两部分。他特意用“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两个术语分别指代语言符号系统的这两个方面。刘宓庆(2009:64)认为,“所指”(Sd)指符号所标示的概念或内涵(亦即意义),“能指”(Sr)指符号本身,即所谓音组及文字表现形式。语言符号的音组及其文字表现形式其实是一种音形结合的“承载框架”,用于承载某种实体,而被承载的实体就是“所指”,或叫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所体现的语际转换行为实际就是用一种语码符号把其“能指”与“所指”间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在“另一种具有代码性质的符号指示中”呈现出来。这一语码转换的基本模式可公式化为:

SL(原语)= Sr1承载Sd1

TL(译语)= Sr2承载Sd2

SL→TL = (Sr1承载)Sd1→(Sr2承载)Sd2

(刘宓庆,2009:66,略有改动)

由公式所示,语际转换的本质是把由Sr1承载的Sd1转换为由Sr2承载的Sd2,即通过Sr1向Sr2形式上的转变实现Sd1与Sd2概念上的“等值”。也就是说,SL与TL转换的核心是Sd1与Sd2的“等值”,Sd1≌Sd2构成SL与TL转换的基本条件。

语际转换看似是一个从一种语言形式到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形式”转换过程,但实际上这一转换过程反映了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解码”和“编码”两个重要环节。译者首先需要对原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间的指称关系予以分析,解构原语的表层结构,把原语语码意义化,从中获取概念(深层结构)或意义。然后,根据获取的概念或意义对译语中“所指”与“能指”间的指称关系予以确认,对译语中的语言结构做出选择和部署,再把意义语码化。解码是一个语言结构解构过程,编码则是一个语言意义重构过程。从原语语码意义化到译语意义语码化,译者完成了由原语语内转换到译语语内转换的过程,从而实现了语际间语言符号的转换任务。

2语际转换的认知基础

Saussure(1966:66)有关“能指”与“所指”的观点,实际揭示了语言声音与语义间的关系(李福印,2008:272)。例如:在book一词中,声音符号/buk/和符号组合“book”象征了“书”的概念。这种象征与被象征的关系是通过代表物(representation)和被代表物(thing represented)予以体现的。在认知语言学中,代表物与被代表物之间的联系被看作为语用功能(pragmatic function)。根据Fauconnier & Sweeter(1996:2)的观点,语用功能、隐喻、转喻以及角色价值关系均属于认知联系(cognitive connections)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中所寻求的语际间意义的“对等”实际就是寻求不同语言间认知联系的“对应”,而意义的“对等”或认知联系上的“对应”正是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解决的问题。

心理空间理论的前提是意义观。Fauconnier(1997:1)认为,语言就像构建意义的“处方”,引导人们去建构意义。意义建构是指“人们思考、行动或交际时进行的高层次的、复杂的心理运算,这种运算发生在认知域内和认知域之间”。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停地创建各种认知域的过程。Fauconnier把这些认知域称为心理空间,把人们的思维和意识流动想象为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把人们的认知看作概念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的映射。通俗地讲,心理空间实际就是认知者联想时所启动的想象空间。

在心理空间的基础上,Fauconnier & Turner(1996:113; 1998:252; 2002:87)进一步提出并发展了概念合成理论。概念合成理论是一个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包括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I, input II)、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mapping)进行对应连接。两个空间中共有的抽象结构被投射到类属空间,形成普遍结构。同时,通过跨空间映射,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把各自的特殊结构投射到合成空间。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形成新显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3语际转换的认知机理

3.1原语语内转换的认知机理

作为语言符号的解码过程,原语语内转换在认知层面具体表现为依据原语信息的表层结构(既象征单位),通过创建不同的心理空间,进而重现原语表层结构中所表征的概念化内容。语言的重要功能是触发人们建立心理空间、空间中的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孙亚,2008:120)。Fauconnier(1985:29-34)把心理空间概括为时间空间、空间空间、域空间、假设空间、时态和语态空间五大类。但在语言实际应用中心理空间的类型远不止这些。例如,像I think, She believes, The visitor hopes等由“主语+谓语动词”构成的象征单位,往往可以触发一个个信念空间。这些能够“打开新的空间或将注意力转移到现有空间的语法表达式”(Fauconnier, 1997: 0)在认知语言学中被称为空间建构语(space builder)。

心理空间的建构取决于语言中的空间建构语,而言语意义的在线建构则取决于心理空间的不断建构和连接。这就是说,原语信息意义的建构过程是心理空间的合成或心理空间网络的形成过程。不过,由于新空间的建构是在原有空间(或叫基础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当一个新空间建立后,必须与这一基础空间(base space)保持联系(李福印,2008:170)。我们以下句中的从句为例,谈一下原语信息意义的建构过程。

(1)“If he touched her, he would get into trouble”, he said.

首先,空间建造语he打开了一个心理空间,并与基础空间中的某个man相联,her引入了一个新元素,与基础空间中的某个woman对接,两者之间的关系由动词touch体现。man与 woman分别扮演“触摸”与“被触摸”的角色。

在此基础上,空间建构语if建立了另一个与基础空间相关联的假设空间。动词touch的-ed形式表明假设空间中的结构与现实结构存在明显反差,说明“触摸”这一行为不具真实性,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只是一种假设而已。同时,假设空间中还包含一个新的命题。其语义关系为:GET (HE, (INTO (TROUBLE))),但would get into的形式表明说话人的语气是虚拟的,说明这一命题是反事实的。也就是说,由get into体现的某个“男人”与“麻烦”之间的语义关系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这样,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空间的建构,译者最终建构出该句话的意义——“如果他摸了她,他就会招致麻烦”。

3.2 译语语内转换的认知机理

译语语内转换是语际间语码对应转换和译语概念合成的复合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心理空间建构、跨空间映射、空间投射以及译文的组合、完善和扩展等一系列认知步骤。

3.2.1译语语内转换的基本认知模式

译语语内转换涉及四个心理空间的建构和跨空间映射、投射问题。与Fauconnier的四空间模式稍有相同,译语语内转换所涉及的四个心理空间分别被称为原语空间、译者空间、类属空间和译文空间。若把原语空间和译者空间看做是两个输入空间,那么译文空间就相当于合成空间。在语码转换中,译者首先建构原语空间和译者空间,并在译者空间中找到与原语元素相对应的元素(counterparts),即与原语相对应的表达式或象征单位。元素“对应”既表现在概念上,也体现在形式上。概念和形式上的对应反映了两种语言中触发物(trigger)与目的物(target)间的认知联系的同一性,反映了原语使用者与目的语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经验的一致性。例如:

(2)The wife gave the husband the key.

原语空间和译者空间的共享元素包括概念框架和语法功能。

3.2.1.1概念框架

包括三个变量X、Y和Z。其中X指人,它既是一个使役事件的施事,又是动作路径的起源。Y指某个东西,是概念中的论元。Z指某个人,是路径的目标。三个变量构成了概念框架中三个论元空档,被分配不同的题元角色,发挥不同的语法功能。

论元(X,Y,Z)间的语义关系:CAUSE(X,(GOposs X Y,(FROM/TO(X,Z))))

3.2.1.2语法功能

①题元角色:give(给)要求一个有生命体作主语,并要求一个直接宾语和一个间接宾语。这些角色分别被分配给wife(妻子),key(钥匙)和husband(丈夫)。

②语序:由论元顺序决定。第一个论元(X)承担第一个语法功能,即主语;第二个论元(Y)承担第二个语法功能,即直接宾语;第三个论元(Z)承担第三个语法功能,即间接宾语。

③语法形式:S(主语)+V(谓语)+IO(间接宾语)+DO(直接宾语)

首先,两空间中的共享结构形成跨空间映射,在类属空间形成普遍结构。接下来,普遍结构被投射到译文空间。与此同时,原语空间和译者空间也有选择地向译文空间投射各自特有的结构(如:两语中不同的参数设置)。然后,译文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形成新显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即译文A“妻子给丈夫钥匙”和译文B“妻子把钥匙给了丈夫”。译文B是在译者空间向译文空间投射特殊结构“把……给(了)……”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译语语言结构特征的新显结构。

正是由于英汉语言的不同特点和出于合成新显结构的需要,原语空间和译者空间向译文空间的投射表现为平衡投射和非平衡投射两种形式。

3.2.2平衡投射与非平衡投射

3.2.2.1平衡投射

尽管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但其代表的客观事物或物质实体基本上是对等的。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物质实体的认识虽有不同的方式和特点,但人们认识的物质基础呈现出同一性。物质基础的同一性特点,使得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其大脑中构建出基本相同的概念系统框架。这一“概念系统框架”,即语言学中的“语义系统”,在思维认识论上被称为“同构”(isomorph)或叫“基本同构”(the basic isomorph)(转引自刘宓庆,2009:110)。“同构”或“基本同构”构成了语际转化中“对应”的基础。所以,尽管操不同语言的人们根据不同的约定俗成的法则赋予万事万物以不同的语言符号,但概念内涵是同一的,人类思维的基本活动形式及一般特征基本上是同一的(刘宓庆,2009:110-114)。这一同一性在思维形式、语言组合方式和文化的某些方面均有体现。例如,虽因果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其表达的先后顺序会有所不同,但没有性质上的差别。汉语中的“因病而死”在英语中不可能是“因死而病”。英语中的 “X acts onY”, “X causes Y to receive Z”, “X causes Y to become Z”, “X causes Y to move Z” (Bencini & Goldberg, 2002:642)等基本“构式”,在汉语中均可以找到对应的结构。而且,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词语的相互移植、文化的相互渗透会越来越广泛,文化的趋同性也会日益显著。而表现在思维、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这些“同一性”则为心理空间的平衡投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平衡投射首先表现为原语空间和译者空间对应元素的相互映射。在语义上,这些对应元素的“所指”大体一致,在语法上其句法功能基本相同。刘宓庆(2009:180)把这些对应元素概括为七个方面:人称代词及部分不定代词或指示代词;数词及其组合式,各种数理公式;无歧义的科学技术名词及专业术语;无歧义的人名、物名、地名;无歧义的名词、定式搭配及常用的自由搭配;无变义或歧义的核心句;定式寒暄句。由于SL与TL中的“象征单位”完全对应,所以在产生新显结构之前译者只需把类属空间中存储的相同的抽象结构直接投射到合成空间。同时,由于相同的抽象结构反映了两种语言中共同的认知结果,所以由跨空间直接投射而形成的新显结构在语义和形式上与原语基本一致,因而译文完全可以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例如:

(3) a.jump at the bait(上钩), tighten one's belt(勒紧腰带)。

b. He is an old fox. 他是个老狐狸(狡猾)。

其次,平衡投射表现为原语空间和译者空间各自特殊结构向译文空间的共时投射。有时,为了保留原语的异域文化风情和语言特色,在可以预见这些独特的文化和语言特征能为译语读者接受的情况下,由原语和译语空间平衡地、有选择地向译文空间投射各自特有的元素,以合成新显结构。经平衡投射而合成的新显结构往往带有原语和目的语交融整合的特点。例如:

(4)South African leopard-spot policy came under fierce black fire… 南非实行的“豹斑”式的种族隔离政策受到了黑人的猛烈抨击……(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2006:12)

3.2.2.2非平衡投射

尽管英汉语言中有很多元素相互对应,但语际转换中不能对应或不能完全对应的情况仍占绝对优势,完全对应的词语大约占五分之二到四分之一左右,其余均不能完全对应(刘宓庆,2009:180)。由于英汉分属两个语系,所以非对应元素的存在是十分自然的。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 prominent)语言,信息结构多为“主位-述位”结构;而英语是主语显著性(subject prominent)语言,句子往往是“主语-谓语”结构(陈宏薇,李亚丹,2007:236)。所以,汉语句法结构突出表现为一种重量趋前之势,左右次序线性排列的结构原则为“前端重量原则”(金积令,1998)。而英语句法结构则表现为“末端重量原则”(章振帮,1983:492)。英语中的定语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但汉语中定语一般均前置。汉语中状语主要呈现前位和中位两种态势,但中位居多;而英语的状语主要为前位和后位态势,尤以后位为主(邵志洪,2005:149-150)。因此,尽管英汉核心句型的信息结构是相似的,但不同的线性排列特点决定了在信息传递时必须考虑语言结构的排列问题(邵志洪,2005:142)。鉴于这些原因,跨空间映射有时表现出明显的非平衡性。

3.2.2.2.1原语为主的投射

原语为主的投射是指在类属空间向译文空间投射的基础上译者主要依赖原语空间向译文空间投射特定结构,以最终合成译文。借助原语投射产生译文的过程大致相当于翻译方法中的异化法(foreignization)(Venuti,1955:20),即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当于作者所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邵志洪,2005:446),以充分传达原作的异国风味,并通过引进原语的表达方式丰富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例如:

(5) Sofa沙发,nylon尼龙,chocolate巧克力。

3.2.2.2.2目的语为主的投射

以目的语为主的投射倾向于由译者空间向译文空间投射目的语中特定的结构或元素,以形成新显结构。这一投射及合成过程类似于翻译中的归化(domestication),即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用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式来传递原文内容(邵志洪,2005:446)。例如:

(6)Beauty lies in lover's eyes. 情人眼里出西施。

结语

尽管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不是针对翻译提出的,但却从一个新的视角为探讨语际转换的认知理论基础和运作机理提供了颇具价值的观点,也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限于篇幅,文章主要从心理空间的建构和跨空间投射两个维度对翻译的认知机制进行探讨,对译文合成中的组合、完善和扩展未作详细讨论。事实上,概念合成理论中所涉及的这些手段在语际转换中同居重要作用。组合是合成空间(译文空间)对跨空间投射的元素进行初步整合。完善是合成空间根据译语的句法、语用、文化等层面的参数设置,对初步整合的译语构式做进一步的整合或优化。扩展是合成空间根据需要进一步融合必要信息,以丰富、完善新显结。由于英汉语言在语言形态、参数设置、线性排列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所以合成空间对投射的元素予以取舍、整合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合成空间所形成的新显结构才会最终达到译语中的“人类认知尺度”(human-scale)(转引自Ungerer & Schmid,2008:260),并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Saussure, Ferdinand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Edited by Charles Bally and Albert Sechehaye, in collaboration with Albert Riedlinger. Translated by Wade Baski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6.

[2] Bencini, G. M. And A. E.Goldberg. The contribution to argu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s to sentcence menaning[J]. Journey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0,43:640-651.

[3] 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MIT Press, 1985.

[4] 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 Fauconnier, G., & Sweetser, E. Cognitive Links and Domains: Basic Aspects of Mental Space Theory[A]. In G. Fauconnier & E. Sweetser (Eds.), Spaces, Worlds, and Grammar [C].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57-90.

[6] Fauconnier, G. and M. Turner.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 In Adele Goldberg(eds.).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C].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1996: 113-129.

[7] Fauconnier, G. and M. Turner. Conceptual Integation Network[J].Cognitive Science, 1998,22(2): 133-187.

[8] Fauconnier, Gilles and Turner, Mark.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9] Ungerer F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8.

[10]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11] 陈宏薇, 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2] 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 北京对外翻译出版社,2009.

[13] 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4] 孙 亚.语用和认知概念[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5] 张培基, 喻云根, 李宗杰, 等. 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16] 金积令. 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1):28-35.

[17] 章振帮. 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18] 邵志洪. 英汉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刘学伟 )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16)01-0050-05

作者简介:王煜(1987-),女,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助教,硕士。

收稿日期:2015-12-24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6.01.013

猜你喜欢
认知翻译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浅析跨文化交际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