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祎
古代衙门文化中的行政伦理思想
朱紫祎
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对官吏的道德治理是通过伦理信念的培养和伦理规范的约束实现的,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就体现了古代政治活动中重视伦理道德的思想倾向。在古代的行政环境——衙门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行政伦理思想,体现在天理国法人情、民本与仁政以及自律与官德三个方面。
衙门文化;行政伦理;官德
中国传统社会以德治为本,传统行政伦理在古代选拔考核官吏、统治教化百姓和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古代行政官吏在处理复杂的行政伦理关系中形成了丰富的行政价值理念与行政伦理规范体系。
1.有助于在理性认识传统行政伦理问题的基础上,解读当前行政领域中行政主体的伦理选择与价值冲突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常常是以一种与其生命相伴生的、无形的、潜在的方式影响着政府官员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①所以对传统行政伦理进行不带有感情色彩的理性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毋庸置疑,“五四”运动以来对封建的批判中,任何传统的制度和道德都被视为中国近现代化的最大阻力。近年来在我国重塑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受到了重视,但一些先验的推断仍影响着我们对传统的判断。一是将传统行政伦理完全解释为宗法关系下的专制制度形成的完全黑暗落后的线性决定关系,即传统行政伦理=宗法关系+政治需要+权术操纵+卑劣残忍+穷途末路;二是将传统行政伦理进行十分简单的要素切割,即传统行政伦理=传统(封建)+行政+伦理,从而产生赞其伦理而否其政治,赞其行政伦理而否其传统等观点,这些都是以偏概全的。
2.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化行政伦理学理论的研究,拓展公共行政学和伦理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探讨
自近代以来的理论研究中,钱穆、牟宗三和徐复观等学者都认为德治之于法治更为稳定和持久,虽其中有些论断过于激进,矫枉过正,但其中一些观点值得深入思考。首先,行政伦理学是关于行政道德本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对传统行政伦理的系统梳理能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其次,在明晰我国行政伦理传统和反思行政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进行时代转换和创新发展有益于弥补本土理论的相对缺失。另外,将学科理论与当前热议的文化自信、官德等热点问题相结合,有利于带动行政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协同发展。
3.国家战略层面的关注、理论研究这些现实层面的需要为对传统行政伦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动力
习近平同志在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以及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可见在国家治理层面将道德治理摆在重要位置,并且在道德治理中将传统行政伦理作为必要的德治理论资源。
衙门,即古代的行政环境,官吏行政理事的场所。在皇权统治之下,上至省府下到州县,各级地方有着数以千计的衙门。河南内乡县衙、山西霍州署、河北直隶总督和故宫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四级衙门代表。衙门作为古代行政的实物标本、历史见证和典型代表,是研究传统行政伦理的重要资料库。
1.天理、国法与人情
“天理、国法、人情”是内乡县衙的一则匾书,很好地概括了当官吏面临行政伦理困境时,先天理、次国法、后人情的施政办案顺序。“天理”代表对天和皇帝的尊崇,故宫太和殿的一对楹联“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讲天帝任命君主治理天下,保佑君主安行此道和天下太平,可见“天”在古代赋予皇权以正当性。而对于官吏而言,一是要无条件地服从“天子”下达的命令;二是要“修德”,仁政爱民等做法不仅是对“天”的尊崇,更是惧怕天的惩罚。例如故宫养心殿的牌匾“日监在兹”意为上天在察看着官吏的作为。
衙门文化中我国传统行政伦理首先表现为一种信念伦理,这种信念伦理正是将天理置于国法和人情之上的原因所在。“天理”是皇权正当性的来源,是我国封建社会伦理规范的哲学基础,是约束历朝历代官吏最高的准绳。“国无二君”,在古代官吏心中作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天理昭昭”,在古代官吏心中“天”能够奖善罚恶、奖勤罚懒。
2.民本与仁政
“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在行政伦理中仁爱体现在民本观念与仁政上。民本观念是官吏将救民爱民和敬民看成是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仁政要求君主和官吏将“仁心”推广到行政活动之中。儒家关于“政”与“治”的思想,都与仁爱的价值取向密不可分,故爱民和施行仁政是我国古代德治的重要体现。
内乡县衙三省堂名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上下联的双层含意充分地体现了为政道德中的民本观。民本观其一是“以民养粮”,如霍州署大堂楹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体现出重视民役;民本观其二是“以德育民”,如直隶总督大堂楹联“视民如伤,冀地苍生皆吾子;修己以敬,燕赵精英是我师”强调官吏对百姓的感化和教育。
民本与仁政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行政伦理的突出表现,对于缓解官民矛盾、统治教化百姓和维护封建秩序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专制制度下官吏权力的来源是皇权而非人民,所以官员在行政活动中德忧民、恤民之举,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上的同情心而已。民本与仁政的价值追求并没有落实到公共利益这样一种真正的伦理责任上。
3.自律与官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国方略,也是为官之道。“修身”指个体的道德修养和道德人格完善,是管理社会、治理国家的逻辑起点。传统行政伦理重视对官吏道德素质的要求,为政者在道德修养上应该是国之首善、民之楷模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即儒家强调的“内圣外王”。与我国当前用制度约束权力所不同,古代强调的是用内部控制约束权力,即官吏通过修身、自省与自律实现良好的道德修养。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在我国封建社会“性善”的哲学起点下,人们认为官吏在天道信念的牵引和儒家思想的教育中能实现道德自律成为“内圣”,故对官吏自律自省的要求突出体现在衙门文化中。历史上县衙“三省堂”的设置充分地体现出国家对于地方官员能够时常自省的重视。内乡县衙主簿衙正厅楹联“扪心自惭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霍州署前厅楹联“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和知州宅楹联“事出于公诸君何妨至室,吏本非俗我辈还须慎微”等都表现出封建社会对官吏道德自律的要求。
除了对官吏人格的塑造外,行政活动中自律强调要修“为官之德”。官德是官吏在行政活动中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总概括,可分为自身的诚勤廉、对国家皇权的忠敬以及对百姓的公与仁。在现存衙门中,“明镜高悬”“清慎勤”“简养廉”和“勤补拙”等牌匾都是官箴戒约在衙门文化中的突出体现。保定直隶总督三堂楹联“将勤补拙;以俭养廉”、保定直隶总督大堂楹柱联“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和内乡县衙东账房楹联“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等都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官德。
总之,在传统行政哲学中,官吏不仅是一种职业象征,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地位、社会角色象征,是要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承担起教化百姓的责任。无论身居官位还是退隐田园、教授子弟,都要强调官吏的“修身正己”,然后影响与教化黔首,使得整个社会达到有序、忠恕、仁爱,自然天下就实现大治。但在当前法治社会,道德自律应有边界,不能超越外在法律规范的疆域。
引文注释
①高振杨,刘祖云.当代中国行政伦理建设:背景、环境与境遇[N].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0.064
本文为2015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KYLX15_069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