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三自教育”的校园新媒体教育平台的实践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杏林之声为例

2016-11-11 08:55李玮吕天瑀曾滟棱赵娜高健
改革与开放 2016年20期
关键词:杏林微信大学生

李玮 吕天瑀 曾滟棱 赵娜 高健

基于大学生“三自教育”的校园新媒体教育平台的实践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杏林之声为例

李玮吕天瑀曾滟棱赵娜高健

本文从创新校园新媒体思政教育模式的途径出发,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与主导作用,利用掌上微信平台引导大学生开展“三自教育”。在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与研究。

大学生;三自教育;新媒体教育平台

当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开放独立。随着社会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升级,以网络化思维模式为背景、以便携智能设备为终端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在大学校园蔓延。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1]。为深入改革以往单一的说教、书面式教育宣传模式,创新新媒体途径与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学生团队为基础,依托学生工作部的思政教育优势,建立了“杏林之声”微信公众平台,在引导大学生开展“三自教育”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一、“三自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三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004年8月24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当中,对高校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指出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在高校的教育实践工作中,“三自教育”就是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与指导下,引导学生把自身作为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发挥自身能动性,按国家、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自我教育、自主自觉、自为自律的个体意识,提高能力及综合素质。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则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放弃教育,而是通过自我教育达到非被动教育的状态。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2]。当前,“三自教育”的目标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引导,加强大学生在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中的主体性,提升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感,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新媒体教育平台践行“三自教育”的实践研究

为深入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渠道,充分运用手机微信传媒优势,进行学生教育、服务与信息交流互动,大力推进弘扬正能量、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学校于2014年建立了“杏林之声”微信平台,并成立了学生社团。以“杏林”命名,是取其为中医学界的代称和对医生的称颂之意。

1.开展主题系列教育与沟通互动,体现学生“自我教育”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分布于北京市区与郊区,且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还主要分布在市内不同附属医院与实习单位,学生比较分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难以面对面开展的实际困难。自建立“杏林之声”微信平台以来,依托手机微信传播快、覆盖广、时时在线等优势,在学工部老师的辅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通过知识有奖问答、信息互动等形式发送图、文、音、像并茂的主题教育资讯,让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随身进行学习,搭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3]。如曾发布的杏林时政之两会上,习大大说了这20句话;九张漫画带你看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惠民礼包;一图看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雷锋精神,从未走远”;铭记历史,热血爱国之小编带你读懂“一二·九”;小编为你讲述北中医的24小时;让同学们亲自参与的“‘最美中华’摄影比赛;军训进行时系列报道;年度“自强之星”评选;最美年华遇到你——新生班主任及班长访谈特辑;校园奖学金获得者展示特辑;“核心价值观、托举中国梦”文化作品征集比赛;“英雄不朽”主题教育优秀文章展示”等内容,这些都使宣传“中国梦”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深深融化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4年11月,“杏林之声”作为教育成果在第21届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年会上进行交流展示;2015年1月,“杏林之声”荣获北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优秀项目;2015年7月,“杏林之声”作为思政教育案例在我校党建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汇报。

2.成立学生社团与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微信平台采用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运营模式,通过吸纳“学生视角”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依据工作模块性质,团队划分为不同部门,如新闻部、美编部、科研部、办公室及良乡校区工作部,通过分工协作,发挥学生各类特长。根据发布流程,学生分别参与到信息采集、文案书写、美工编辑、推送及回复平台反馈等环节中,工作日轮值进行平台日常编辑运营,并形成标准工作流程(见下图)。

图 标准工作流程

在日常管理中,学生自发定期开展培训、研讨、总结会议,分析问题与成效,收集并筛选整合信息,依托平台开发更多优质的服务。这些实践都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到团队整合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提升学生在群体自我教育实践中的协作成长与自我管理。另外,平台发布的诸多校内资讯还需要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获取,此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协作与资源整合能力。同时,社团化的管理方式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激励学生,团队还设有优秀成员评选嘉奖机制,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与上进心。

一年多来,团体共开展校级、学会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研究三项,发表文章2篇,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研究与团队管理水平;2015年12月,杏林之声学生团队获得首届“感动北中医优秀团队第一名”。

3.突出校园生活资讯与专业特色,全面开展“自我服务”

“杏林之声”作为由学生管理运营的面向学生的信息平台,在探索改革教育方式方法的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服务的信息平台。社团学生来自不同学院与专业,而且涉及大一至大五各年级,他们根据所在专业成长的知识视野,开发出了一系列文化精品,如中医药学专业学生设计的中药、方剂等专业知识查询平台和节气养生栏目,英语专业学生设计的英语四/六级学习资料及经验分享,管理学专业学生设计的学生课表、成绩、教师方位查询系统等等。同时,他们还主动寻求校园学习生活各类信息,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如校园讲座、食堂新添加的菜谱、校园周边生活便利指南、天气、失物招领、我的毕业求职季服务、新生助力引航、考试经验分享与提醒等栏目,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便捷、实用和高效的服务功能。

截至目前,“杏林之声”已有40余个不同类别、特色鲜明的栏目,涵盖教育、学习、生活、资讯及健康等范畴,这些服务内容新鲜、时效性强、符合学生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信息视野与课外生活。不仅如此,在编辑栏目语言时,他们还运用学生的口吻与流行的网络用语,将枯燥繁琐的语句变得流畅易读,如常使用如“小杏儿er、安利贴、涨姿势、宝宝们、小伙伴、中医粉、酱紫、主要看气质、惊呆了、你√get了吗、醉了、赶脚、小鲜肉”等语言,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减少以往学生工作留给学生的单一、正式和陌生感的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在高校校园官方微信当中,由学生运作管理的“杏林之声”新媒体教育平台还属于新鲜事物。在平台的创建与运作过程中,我们虽着力探讨解决了有关人员选拔、模块构建、资源筛选及设计编辑等一系列问题。但仍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团队学生主要来自医药类专业,学业负担重,难以抽出整块时间进行编辑专业化学习;二是团队成员分布在不同校区,日常的沟通交流及研讨工作存在实际困难,工作计划尚需统一;三是团队成员虽已分工,但目前缺乏科学评价机制,仍需继续加强责任制管理;四是个别同学反映平台进行的教育活动还不能完全契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为此,学校计划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全面评估改革。深入调研,以问卷调查、个体访谈及交流研讨等形式继续开展学生教育、服务调查。同时,深入进行团队队伍建设改革,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的教育服务的同时,全面实现大学生的“三自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王秀林,郭鹏杰,张贺祥,雷延峰.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高校官方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建设视域[J].传承,2014(5):76-77.

[2]王升才.试论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J].教育研究,2006(8):80.

[3]李玮,李天罡,李阳.基于服务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微信公众的创建[J].中医教育研究,2015,34(4):55.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0.044

本文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会2015年科研项目“新媒体微信互动教育平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GNH2015-K01)]

猜你喜欢
杏林微信大学生
杏林组曲·蜀医经
杏林组曲·天使赞
杏林组曲·寻原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信
杏林春满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