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岁纳西族学生体质与健康问卷调查

2016-03-16 20:27:53李昌庆刘继舜徐兴萍何木叶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00丽江市教育局云南丽江674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纳西族体质健康青少年

李昌庆,刘继舜,徐兴萍,何木叶(.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00;.丽江市教育局,云南丽江67400)



11~18岁纳西族学生体质与健康问卷调查

李昌庆1,刘继舜1,徐兴萍2,何木叶1
(1.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100;2.丽江市教育局,云南丽江674100)

摘要:为了解11~18岁纳西族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归因以及日常生活习惯,运用问卷调查法对1 7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提示:我们要保证学生的营养供给,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减轻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生活作息的能力。

关键词:纳西族;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推动以学校体育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进一步了解纳西族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不愿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日常生活习惯等,我们对1 760名11~18岁纳西族学生进行体质与健康问卷调查,从而为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科学开展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样本来自玉龙县一中、玉龙县民中、玉龙县玉龙中学、玉龙县白沙中学、玉龙县白沙完小、玉龙县白马完小、玉龙县黄山镇长水完小、玉龙县黄山镇文华完小、玉龙县拉市乡海东完小、玉龙县拉市乡丽金完小、玉龙县拉市乡海南完小、玉龙县拉市乡美泉完小、玉龙县拉市乡吉余完小、玉龙县拉市乡金良完小14所中小学,以年级分层,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所抽取的班级数以能满足最低样本数为限。抽样对象:11~18岁纳西族学生(父母双方都是纳西族),每个年龄段男、女生各110例,共1 760例。

1.2方法

采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学生调查问卷。该问卷共24题,包括营养方面3题(分别是2、3、4题),体育锻炼方面15题(分别是5、6、7、8、9、10、11、12、13、14、15、16、21、22、23题),生活作息方面6题(分别是1、17、18、19、20、24题)。

2 结果

2.1营养方面

2.1.1早餐情况超过82.5%的学生天天吃早餐,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高中生、小学生、初中生。每周吃早餐3~5次的学生比例为8.8%~9.3%,每周1~2次的比例为2.4%~3.0%,从来不吃早餐的比例不到0.6%。

2.1.2牛奶饮用情况从来不喝牛奶的学生比例为3.3%~5.3%,有时喝的比例为72.4%~86.2%,每天喝一袋牛奶的学生比例为8.0%~22.3%,每天喝两袋牛奶的学生比例为0.5%~2.0%。选择有时喝牛奶的初、高中生比例高于小学生,小学生每天喝一袋牛奶的比例远远高于初、高中生。

2.1.3鸡蛋食用情况从来不吃鸡蛋的学生比例为10.5% ~23.3%,每周吃1~2次的比例为64.9%~71.8%,每周吃3~5次的比例为8.2%~19.7%,天天都吃鸡蛋的比例为2.3%~4.9%。

2.2体育锻炼方面

2.2.1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1)所在学校体育课开设情况:0节的比例为0.9%~2.3%,1节的比例为2.7%~6.8%,2节的比例为63.4%~90.3%,3节的比例为0.6%~21.5%,4节及以上的比例为3.5%~7.4%。大部分学校都有2节及以上的体育课,极少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

(2)所在学校体育课被挤占或不上情况:经常存在的比例为2.4%~2.6%,偶尔存在的比例为26.9%~36.4%,不存在的比例为57.3%~70.1%。大部分学校没有挤占或不上体育课现象。

(3)所在学校每天上课间操的次数:0次的比例为3.3%~8.8%,1次的比例为57.7%~74.5%,2次的比例为14.4%~30.7%,3次的比例为0.5%~2.7%,4次及以上的比例为4.1%~5.6%。大部分学校每天都有一二次课间操,少部分学校没有组织课间操。

(4)所在学校运动会组织情况:0次的比例为14.5%~22.0%,1次的比例为25.8%~42.5%,2次的比例为34.9%~58.0%,3次及以上的比例是7.7%。大部分学校每年都组织一二次运动会,少部分学校一年内没有组织运动会。

2.2.2父母的体育活动观(1)父母对子女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支持情况:非常支持的比例为16.8%~37.6%,支持的比例为69.8%~74.4%,不太支持的比例为6.2%~9.2%,非常不支持的比例为0.5%~1.5%。父母支持的比例非常高,均超过90.2%。

(2)父母业余时间体育活动参与度:父母都不喜欢体育活动的比例为13.2%~30.2%,父亲喜欢的比例为25.2%~29.1%,母亲喜欢的比例为5.6%~8.5%,父母都喜欢的比例为37.4% ~48.9%。父亲喜欢体育活动的比例高于母亲,父母都喜欢的比例高于父母都不喜欢。

2.2.3个人层面(1)个体对体育锻炼的态度:①非常喜欢的比例为25.6%~39.3%,喜欢的比例为38.4%~46.4%,一般的比例为20.3%~29.2%,不喜欢的比例为0.6%~1.8%,非常不喜欢的比例为0.6%~1.4%。大部分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②课间操出勤、态度:经常缺席的比例为0.6%~1.1%,偶尔参加的比例为3.8%~4.6%,每次都去且认真锻炼的比例为72.0%~83.5%,每次都去但随便应付的比例为10.8%~23.5%。大部分学生课间操出勤、态度好,但有部分学生对待课间操的态度不端正。

③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意愿:非常愿意的比例为19.5%~44.9%,愿意的比例为42.6%~56.1%,一般的比例为10.6%~22.6%,不愿意的比例为1.1%~2.1%,非常不愿意的比例为0.6%~1.1%。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

④长跑锻炼的参与意愿:非常愿意的比例为4.7%~21.8%,愿意的比例为27.9%~41.0%,一般的比例为28.7%~45.2%,不愿意的比例为7.0%~17.0%,非常不愿意的比例为1.5%~4.1%。非常愿意和愿意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小学、初中、高中。

⑤个体对体育项目的偏好情况:喜欢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活动的比例为20.3%~27.6%,喜欢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活动的比例为23.9%~30.4%,喜欢游泳的比例为10.8%~11.8%,喜欢轮滑(溜冰)等的比例为3.5%~8.6%,喜欢游戏类活动的比例为12.5%~12.9%,喜欢短跑类活动的比例为7.7%~10.4%,喜欢长跑类活动的比例为3.5%~4.2%,喜欢跳跃类活动的比例为2.1%~2.6%,喜欢投掷类活动的比例为1.8%~6.1%。偏好排名前3位的体育项目分别是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活动,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活动,游戏类(如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等)活动。

(2)个体体育锻炼的强度和时间:①体育课锻炼的强度:不出汗、很轻松的比例为9.1%~13.8%,出汗、有点累的比例为64.9%~69.7%,出汗、比较累的比例为18.8%~20.9%,大汗淋漓、很累的比例为2.0%~4.3%。84.2%以上的学生体育课的躯体反应都是出汗、累。

②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30分钟的比例为13.1%~38.8%,30分钟≤锻炼时间〈1小时的比例为47.6%~60.9%,1小时≤锻炼时间〈2小时的比例为8.8%~17.8%,2小时以上的比例为3.9%~8.2%。大部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部分学生锻炼时间甚至不足30分钟,仅有少部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上。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由多到少依次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3)个体对体育锻炼的归因:①个体认为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归因:怕累、怕吃苦的比例为23.1%~26.4%,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的比例为10.9%~13.9%,没有养成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比例为21.9%~24.1%,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的比例为8.0% ~17.9%,缺乏必要的体育场地、器材的比例为4.0%~5.0%,怕受伤的比例为5.2%~14.3%,家长不支持的比例为0.8%~5.5%,认为没有必要的比例为10.2%~12.4%。3个主要的原因分别为怕累、怕吃苦,没有养成参加体育锻炼习惯,怕受伤。

②个体对他人不喜欢参加长跑锻炼的归因:怕累、怕吃苦的比例为28.1%~30.2%,不喜欢、枯燥无味的比例为21.7%~24.4%,身体不好、不能参加的比例为17.3%~20.8%,缺乏场地的比例为2.3%~3.2%,害怕受伤的比例为9.0%~18.9%,没有时间的比例为5.7%~12.5%,家长不支持的比例为1.0%~5.1%。最主要的原因是怕累、怕吃苦,不喜欢、枯燥无味,害怕受伤,身体不好、不能参加。

2.3生活作息方面

2.3.1睡眠小学生睡眠时间〈6小时的占1.4%,6小时≤睡眠时间<7小时的占4.2%,7小时≤睡眠时间<8小时的占14.0%,8小时≤睡眠时间<9小时的占33.7%,9小时≤睡眠时间<10小时的占42.2%,睡眠时间≥10小时的占4.1%。初中生睡眠时间<6小时的占1.7%,6小时≤睡眠时间<7小时的占19.5%,7小时≤睡眠时间<8小时的占34.1%,8小时≤睡眠时间<9小时的占32.9%,9小时≤睡眠时间〈10小时的占10.0%,睡眠时间≥10小时的占1.7%。高中生睡眠时间<6小时的占8.3%,6小时≤睡眠时间<7小时的占59.4%,7小时≤睡眠时间〈8小时的占25.5%,8小时≤睡眠时间〈9小时的占5.8%,9小时≤睡眠时间<10小时的占1.1%,睡眠时间≥10小时的没有。

小学生睡眠时间主要集中在8~10小时,初中生睡眠时间主要集中在7~9小时,高中生睡眠时间主要集中在6~7小时。11~18岁纳西族学生的睡眠时间较少。

2.3.2课业学习(1)课业负担很重、应付不过来的比例为2.2% ~8.0%;比较重、很吃力的比例为15.8%~55.6%;一般、应付得了的比例为36.2%~57.4%;不重、轻松应付的比例为0.6%~24.6%。初、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重于小学生。

(2)家庭作业耗时:〈0.5小时的比例为4.7%~8.2%,0.5小时≤作业耗时〈1小时的比例为27.1%~48.3%,1小时≤作业耗时〈2小时的比例为30.9%~43.9%,2小时≤作业耗时<3小时的比例为9.4%~18.0%,作业耗时≥3小时的比例为3.2%~6.8%。大部分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为0.5~2小时。年级越高,作业耗时越长。

2.3.3业余时间(1)看电视耗时:0小时的比例为5.6%~26.2%,〈0.5小时的比例为18.3%~26.7%,0.5小时≤看电视耗时<1小时的比例为17.3%~34.4%,1小时≤看电视耗时<2小时的比例为17.6%~27.8%,2小时≤看电视耗时<3小时的比例为7.4%~13.8%,看电视耗时≥3小时的比例为3.5%~9.1%。大部分学生每天看电视1~2小时,少部分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2小时。大部分高中生看电视的时间在0.5小时以内。

(2)电子产品使用耗时:这里的电子产品使用主要指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游戏机、电脑等玩游戏、看视频或电子书等。0小时的比例为14.1%~23.3%,<0.5小时的比例为30.5%~36.9%,0.5小时≤耗时<1小时的比例为21.8%~25.0%,1小时≤耗时<2小时的比例为14.2%~17.0%,2小时≤耗时<3小时的比例为4.4%~6.3%,耗时≥3小时的比例为4.4%~8.2%。大部分学生每天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在1小时以内,少部分学生在1小时以上。年龄越大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越长。

2.3.4周末安排周末学习的比例为27.0%~29.0%,户外活动(运动、郊游等)的比例为27.0%~31.0%,看电视的比例为21.0% ~29.0%,玩电脑的比例为9.0%~11.0%,参加兴趣班的比例为2.0% ~12.0%。主要安排是学习、户外活动(运动、郊游等)、看电视。

3 讨论

3.1营养方面

(1)每天都吃早餐的学生比例超过82.5%,仍然有17.5%的学生没有每天都吃早餐,且初中生比例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研究表明,早餐对个体的营养、健康、体能和智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1,2],尤其是对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影响更甚[3]。

(2)学生牛奶饮用和鸡蛋食用的比例也不高。这可能和纳西族学生的饮食习惯有关。纳西族的早、午餐一般面食多,早餐还有茶、酥油茶或菜汤、糊面汤,以及一些辣酱、咸菜等;午餐有一两个菜,晚餐有米饭以及其他荤、素菜等。

3.2体育锻炼

(1)学校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方面:不管是体育课的开设还是课间操、运动会的组织,大部分学校都能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但仍然有少部分学校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深刻,学生的体育锻炼被边缘化、弱化。这可能与学校对相关政策文件的领悟、贯彻不够彻底,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不够全面,片面追求文化课程学习等有关,也可能和学校考核制度(尤其是体育锻炼在学校考核中所占的权重大小)不够完善有关。

(2)父母态度方面:父母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支持率都非常高,在90.2%以上。说明父母并不反对子女进行体育锻炼。

(3)个体因素方面:首先,个体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比如对体育课的喜好、课间操的出勤及认真程度、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及长跑的意愿等,这表明个体非常乐意进行体育锻炼。其次,体育锻炼强度和时间方面,大多数学生锻炼强度主要表现为累、出汗,但锻炼时间都在1小时内,这不符合国家“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最后,对体育锻炼的归因方面,个体认为其他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和长跑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怕累、怕苦,没有锻炼习惯,怕受伤,不喜欢、枯燥无味,身体不好等。

3.3生活作息

(1)睡眠:教育部在《关于印发〈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4]中明确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11~18岁纳西族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主要集中在8~10小时,初中生的睡眠时间主要集中在7~9小时,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主要集中在6~7小时。

(2)文化课程学习负担:总体上11~18岁纳西族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耗时较多,这可能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重要原因。

(3)业余时间安排:学生业余时间多用于看电视、使用电子产品等,仅有少部分学生用于体育锻炼。这又是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够的一个重要因素。

(4)周末安排:学生只将1/3左右的周末时间用于体育锻炼,其他时间大部分学生用于学习、看电视、玩电脑、参加课外兴趣班等。

总之,纳西族11~18岁学生营养方面,早餐食用比例较高,但牛奶、鸡蛋食用比例较低。因此不仅要提高学生对进食早餐的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在平时的膳食结构中充分考虑地方生活习惯、饮食传统。体育锻炼方面,部分学校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到位,体育锻炼项目不丰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文件规定,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增加体育锻炼在学校考核中的比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生活作息方面,年级越高学生睡眠时间相对越少,课业负担相对越重。周末安排相对比较单一。需要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减轻课业负担,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TARAS H.Nutrition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at school[J].J Sch Health,2005,75(6):199-213.

[2]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08:关注西部地区儿童营养与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Z].2008-12-01.

[4]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3285201001xxgk_ 81037.html,2015-07-22.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9-0111-04

猜你喜欢
纳西族体质健康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0:10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6:18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民族音乐(2016年2期)2016-07-05 11:36:32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4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2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