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6-03-16 18:25:55俐,周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C语言教学改革

谢 俐,周 燕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高职高专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谢俐,周燕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C语言课程作为引领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思想、方法的入门课程,应积极探索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本文主要围绕C语言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讨。

关键词:专业能力;C语言;教学改革

C语言作为一门通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工具语言,具有编写灵活、功能强大、可移植性强等特点。由于其既能引领学生了解程序设计思想,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被作为程序设计课程的首选语言。然而,就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因学生基础相对薄弱,C语言知识点多、语法要求相对复杂,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效果欠佳。开展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能力需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难点。

1C语言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C语言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引领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更要通过C语言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逐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循序建构计算思维模式,培养其自主学习习惯、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逐渐养成严谨、务实、协作、创新的工作作风,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职高专C语言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普遍表现为:理论学习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英语水平薄弱,学习方法不科学,甚至态度不端正。对于学习C语言这样概念相对复杂、规则较多、算法抽象、逻辑严谨并以英语为基础的计算机语言,同时又是学生入门的第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学习起来容易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中心,侧重程序设计语法规则和程序结构的讲解,没有软件工程的思想,没将编程算法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不注重学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没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达到通过C语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C语言课程的学习建构计算思维模式,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也就没有实现教学目标。

3高职高专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实现从教授知识到培养能力的转变,首先要革新教学理念,打破“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3.1革新教学理念,理清改革思路

高职教学应与岗位要求接轨,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引导,实现从注重知识点教学到注重方法教学转变,从注重知识传输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转变,从培养学生单一能力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转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既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又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培养良好的习惯。

3.2优化教学内容,消除学生畏难情绪

C语言虽然是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但相较其他基础课程而言,其概念抽象、语法繁多,对初接触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同时,在程序编写过程中涉及英语,编写容易出错,而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看到稍长点的程序代码就头疼,很容易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以学生就业岗位群需求为依据,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增减教学内容,重组课程结构,删除例如条件编译、链表这些难而很少使用的知识点。同时,结合专业特色,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开发兼顾实用性和趣味性的例子,通过案例剖析传授方法和知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协调发展,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C语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编写、调试过程中往往难以自己纠错,出现问题难以自己解决,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C语言实践内容的设计上,从小案例入手,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以实际项目案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践项目的剖析,帮助学生巩固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过硬的专业能力。

3.3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境融为一体,直接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导入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程序设计案例,并通过案例剖析讲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编写方法,再总结归纳出核心知识点。同时,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基本方法和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设计、编写和运行、调试程序,及时巩固课堂内容,加深对知识点及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体验程序设计的成功感受,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可以在实践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

项目教学法是按照“剖析问题—设计方法—验证方法—归纳总结”的步骤,充分发挥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特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项目任务进行逐层剖析,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方法努力探求多种解题思路,努力尝试多种方法求解问题,再利用计算机验证结果,最后通过教师点评、总结巩固所学知识点并总结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该教学方法着重引领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其探索和创新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既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预先设计讨论题目,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炼要点,提出解决方案。该教学方法主张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和考虑问题,并形成不同的观点,再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讨论,得出基本结论。最后,由教师剖析问题、点评结论,引出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总结过程。在C语言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实践,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C语言教学中利用分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也能提升学习动力。分组教学通常将学生按5-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首先选择课题,再围绕课题内容在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剖析、研究,查阅资料,探讨并确定解决方案,然后实施方案得出结论,最后分组答辩。从项目选择到问题剖析及项目实施、答辩的整个过程,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教师点评、指导为辅,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

3.4创新教学环境,提供开放式交互学习平台

开放式网络学习环境能方便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检测,提高其自主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实时交互平台利于师生在线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学习论坛是提供给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分享C语言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的互动平台。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独、频繁互动,有助于教师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与辅导。此外,借助网络交流平台,还能及时发表和收集教学反馈意见及建议,便于更好地监督、评价和调控C语言课程教学进程。

3.5完善教学评价,鞭策学生主动学习

为更好地激励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C语言课程教学评价应改变传统的以终结考试为主的评价办法,加大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考评与鉴定,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上多进行实践。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效果评价与实践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具体而言,就是将整个课程考核分为学习任务过程评价和期末考试综合评价两部分。其中,学习任务过程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开放式作业、阶段性测验、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和综合答辩等评定学生成绩。期末考试综合评价采用网络试题库考试与编程能力考核相结合评定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 刘华.《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学与财富,2015,(19):287-288.

[2] 万征,蒋伟,陈典全,等.高职高专C语言教学改革[J].科学咨询,2015,(3):17-18.

[3] 李春丽.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及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1):292.

[4] 金妮娅.高职高专《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探讨[J]. 科技咨询,2014,(33):179.

[5] 叶煜,任华,丁莲,等. 高职C语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 软件工程师,2014,(7):47-48.

[6] 杨秀芳,刘海涛,刘英,等. 高职院校《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体会[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3):228.

(责任编辑:刘学伟)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6.04.029

收稿日期:2016-06-16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52060)资助;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CQEPC15208)资助。

作者简介:谢俐(1980-),女,四川成都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周燕(1983-),女,重庆江津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2080(2016)04-0106-03

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XIE Li, ZHOU Yan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Chongqing400053)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and rapid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ersonnel training demand towa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lso constantly improved. Students from vocational schools are not only required to learn the knowledge and master the ability of applying knowledge, but also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dependently. C programming language course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of leading students to master programming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Therefore, we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thinking of teaching reform for it, aimed at equipping students with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course in terms of teaching idea,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approaches,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Key words: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C语言教学改革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56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电子制作(2018年16期)2018-09-26 03:27:08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1:21:10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45:56
浅析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11:39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