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语音实验室看大学生社会公德

2016-03-16 16:51孙泓生
管理工程师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大学生

孙泓生

由语音实验室看大学生社会公德

孙泓生

摘要:高校语音实验室是外语教学进行视、听、说等语音交互的专业教室,语音实验室存在的不文明现象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文章在认识这些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影响,并对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途径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语音室;大学生;社会公德;道德自律

社会公德不仅是公民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发展稳定之基石。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社会公德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公德也是每个大学生应遵守的人格底线和基本准则。大学生是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之一,与之相适应,社会期望和要求大学生应具备较高的公民道德素养。但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还存在不令人满意的地方,笔者从事语音室管理工作多年,发现许多与大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现象。文章在认识这些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影响,并对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途径进行一些探讨。

一、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不文明现象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种现象看似小事,却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自身的基本道德素养、社会公德意识的薄弱。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主要表现在:

1.不珍惜公共资源

有的学生调皮,好奇,自我约束能力差,随意摆弄语音室设备,随性修改系统。大学生在桌子上乱刻乱画,课桌文化愈演愈烈,字的颜色有蓝有黑,字迹的内容也多彩多样,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有英语单词,有打油诗,有漫画头像,有感叹世态炎凉的,有抒发情感的,有你问我答的,有比拼文采的,有些内容甚至粗俗无比。

2.不爱护公共环境

保护环境,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社会公德行为规范之一。有些学生把语音室当作食堂,当作垃圾回收站,经常看到语音室内部分学生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等待上课,在教室门口可以闻见各种食物的气味。下课后语音室内不少桌子上有吃剩的面包、饼干、饮料瓶、零食包装袋,抽屉里还有用过的纸巾和草稿纸,更有学生将剩余食物藏在桌子下面,饮料,豆浆洒在地上,教室内一片狼藉,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仅有少数的学生主动将身边的垃圾带走,而多数学生把垃圾留在了座位上。随地吐痰则是更为普遍的现象。

3.不注意文明礼貌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外语的环境,语音室白天除了上课以外,晚上允许学生自主学习,所以,每天语音室都是人来人往,学生的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比如,高声谈笑,走路拖拖沓沓,抢占座位,椅子被拉来拉去,等等。一些学生不注意个人的仪表整洁、语言文明,经常出语粗野、举止轻浮,如不少学生经常脚穿拖鞋出入语音室。一些学生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且还瞧不起管理员的工作,他们不尊敬在讲台后为他们默默付出的管理员,认为管理员不是任课教师,成绩的好坏与管理员没有关系,顶撞管理员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影响

1.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等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思想活跃,善于创新,但是阅历较浅,是非观念较模糊,加上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很容易误将一些庸俗化的信息视为可以接受的行为模式,由此形成一些社会公德的缺失。社会公德的欠缺,不仅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2.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进步

职业是大学生获得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他们通过职业活动与社会他人建立联系,通过职业活动体现自我尊严、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大学生的职业活动能力对其未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大学教育尽管不是完全出于未来职业的需求,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人才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随着高考的扩招,大学毕业人数呈上涨趋势,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人才的道德素养。因此,缺乏最基本的文明素养势必不利于大学生参与市场激烈的竞争,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进步。

3.不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

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急迫的任务,而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思想道德、社会公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的灵魂,社会公德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本质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社会公德状况如何,直接反映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各方面基础素质的增强,而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社会公德意识则是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品质基础,对其成长具有奠基作用。因此,引导大学生遵守基本行为准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欠缺一方面说明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欠缺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4.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大支柱。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水平不高,将无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5.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公德绝大多数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凝结,能够指引人类良性发展的方向,教人以德,与人为善,推进社会文明。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和社会凝聚力。因此,《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护社会稳定方面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且行为具有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大学生,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的途径

1.营造美好和谐的校园社会公德环境

美好和谐的校园社会公德环境対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及良好社会公德品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要制定涉及校园生活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行为约束、各种场合的行为规范以及违反校规校纪的惩处措施。可将校规校纪公开并印发成册,学生人手一本;还要在相应位置张贴相关的校规校纪,例如,在语音室显著位置张贴语音室管理条例等,做到随时提醒学生要遵守。积极发挥校园舆论作用,大力宣传社会公德规范,表彰爱护公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优良社会公德事迹,批判鞭挞不讲社会公德的丑恶现象,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提高道德素质,从而使更多的学生遵从社会公德规范,同时也可遏制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要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全面整治高校校园卫生,保证校园内外没有卫生死角,并对大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规范。

2.发挥教师道德表率作用

“润物细无声”, 教师几乎天天跟学生相处在一起,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学生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长时间的,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处于成长过程极具可塑性的学生,需要更多积极正面的、具有道德力量的教育影响,才能使学生树立公德意识观念,养成良好的公德行为习惯。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大学教师特别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只有自己首先做到举止文明、行为得体,爱护学校,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才能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规范。

3.语音室管理员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

语音室管理员要注重自身的素养,积极进取,以期促进自我发展和完善,获得师生的尊重和信任,这一点十分重要。语音室管理员想要拥有师生的尊重和信任,必须持续努力,付出关怀。比如,在现有条件下积极主动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尽可能多地搜集、下载外语视听资料提供给学生,并且,还能够辅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时刻注意工作作风, 不能每天总想着怎样惩罚学生,而是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管理员平日里避免使用生冷的语气和言辞,在学生面前不可盛气凌人,尽量降低自己,说话时谦卑坦诚,多为他们着想,比如,替他们保管遗失的书本文具,季节变换问寒问暖等,时间久了,学生们会被感化,自觉地维护语音室的设备、环境以及卫生,管理员的管理也会变得轻松起来,这就是双赢的道理。

4.在日常生活和细节中培养公德行为习惯

规范学生行为除了口头教育、文字规定之外,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和细节的融入,比如:在公众场合不可以吃零食,下课后,将椅子、凳子顺手放置在桌子下面,参与清扫等,清扫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们干活,而是让学生们有一种使命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分享劳动成就。这时,管理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不要在旁边指手画脚,要学会管中有放,并对他们的劳动给予充分肯定。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兴建鱼池。”

5.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生要达到社会公德规范的要求,首先,要对社会公德相关知识有较好的认知。大学生自身要强化社会公德规范的学习,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社会公德内容,也要在课下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社会公德意识。通过学习,在思想和心理上产生认知和认同,掌握社会公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要求,进而理解它们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就能树立正确的公德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公德判断和公德选择。其次,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情感,对社会公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要求产生强烈的认同,并自觉按照社会公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要求去做。第三,树立坚定的社会公德意志。将社会公德意志作为自己的道德品德加以锤炼,用社会公德意志战胜自己的不良社会公德习惯。第四,落实社会公德行动。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公德行动,自觉加入社会公德实践活动中来,在实践中受到感染、提升、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陈东升.管人新思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康艳钦,周明星.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相关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5,(2):64-65.

[3]汪俊仁.社会公德教育的当前困境及出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66-168.

[4]梁爱蕴.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A11):15-16.

[5]雷夫·艾斯奎斯.如何让贫困生进入哈佛[J].书摘,2010,(2):66-69.

(责任编校:罗红,张静)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当前社会公德缺失的哲学救赎
——基于全国伦理道德发展状况调查 *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认知理论在社会公德建设中的应用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