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圆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9)
社会公德意识是责任主体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一种规范自我行为的自觉意识,对社会公德体系比较稳定且持久的观点、看法或态度。这种意识一旦生成,个体则主动地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求,从而完善自身行为,履行公德责任。因此,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养成,不仅依赖外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培育,还需要主体内在的生成与发展。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生成过程中,其内在生成过程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公德认同的重要环节,是从被动认同转向主动认同的重要阶段。因此,其生成的关键点应当落在主体的内化阶段上,主要是指其内在生成机制。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内在生成机制包括个体的公德心理机制、公德动力机制、公德能力机制。
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心理机制存在于个体意识的心理运行过程,其形成依赖于主体的认知、情感、心理认同这三个要素的紧密作用,包括对社会公德体系的最初认知,进而实现情感转化和心理认同。从上述分析看,心理机制运行过程涵盖三个方面:社会公德认知趋向、社会公德情感趋向和社会公德心理认同。
社会公德认知趋向是公德意识心理机制生成的首要力量,公德认知是对社会公德体系内容及其价值意义的认识和把握。诱导力量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认知内容的诱导。公德意识要以公德认知为前提,全面理解与掌握了社会公德的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才能在认知的基础上诱导出公德行为。同时,这一诱导力量也体现在公德认知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社会公德对于成为一个好公民的重要性,并且从日常生活中感知到了公德责任的力量,从公共交往生活中认识到公德的作用,人们才会慢慢形成公德意识。
大学生社会公德认知是基于对道德内容、规范及价值的知晓和理解,结合自身的道德经验进行理性思考,以理解和把握道德内容。社会公德认知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公共交往道德。主要用于调整人与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主要包含文明礼貌和助人为乐两个方面。第二,公共场所道德。主要指在聚集有很多人们的公共场所时,为保障社会秩序有条不紊,为实现社会活动的平稳进行,人们应当遵守的,特定的公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其中爱护公物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是社会公德意识的基本内容,是人们在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第三,公共生态道德。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可以称之为公共生态道德。主要包括生态保护意识、节约环保意识。第四,网络空间道德。网络空间道德是虚拟空间中的社会公德,是在虚拟空间中,处理交往关系的准则和道德规范,是社会公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网络礼仪、网络诚信、网络主体自律等。当大学生把握和理解了以上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以及价值意义,便产生了正确的公德认知,从而在生活中和公德情景中感知公德责任,产生公德意识,因此,公德认知是公德意识的诱导因素。
社会公德情感趋向推动社会公德意识心理机制的形成。大学生社会公德情感趋向,产生于他们对社会公德的深刻认知。一旦产生了公德情感,个体对于公德的认知则不再停留于生硬学习阶段,而是进一步演化为对社会公德的获得性情感。
一般来讲,道德情感分为正负两方面。其中,正向道德情感的产生依赖于个体的道德判断及实践的良好结果,而且需要外界提供良好的公德氛围。负面道德情感很可能伴随社会整体的道德冷漠以及个体道德判断以及选择失误产生不良后果而出现。大学生社会公德情感趋向是对公德认知趋向的再升华,是对公德内容及其价值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和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产生自身的情绪态度。由此,大学生社会公德认知趋向升华为情感趋向,取决于在自身三观以及向往的道德理想状态基础上对社会公德体系及其实践结果产生的好恶态度,“好”则产生正向的情感体验,“恶”则产生负面的公德情感。一旦大学生产生正向的公德情感,则对履行公德义务产生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这种情感比公德认知更具有稳定性,并且促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公德行为。
社会公德心理认同是社会公德意识心理机制形成的关键环节。社会公德认知趋向,社会公德情感趋向再到社会公德心理认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大学生在社会公德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社会公德情感,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社会公德心理认同,社会公德心理认同是对社会公德体系的内化,是一种更加持久更加稳定的心理反应。这里的内化是本质的变化,个体已将公德观念、情感和态度纳入了自身的道德体系,成为价值体系中相对稳固的部分。社会公德心理认同是大学生基于社会交往实践,实现个体道德系统和社会公德系统的整合,形成个体“想成为社会好公民”的道德价值观,从而形成对社会公德的道德观念、价值意义的接受与认可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社会公德心理认同不再是被动的不自觉地认同,而是一种主动认同,是深刻公德认知与正向公德情感的统一,大学生主体从一开始的被动遵从转向了主动意愿,社会公德的道德规范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意识,成为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公德心理认同以主动、自觉、自律为特征,以公德心、责任心、公共心为旨归,是社会公德意识心理机制的核心一环。社会公德心理认同不仅优化了大学生的道德结构为其提供了新的价值导向,而且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强化了其道德心理素质。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动力机制指推动大学生形成良好公德观念和公德意识的内外要素相互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主要表现在为社会公德行为创造了动力,在此基础上不断固化社会公德意识。
道德需要是道德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原动力,是道德主体渴望完善自己、完善人生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道德需要能够激发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产生。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才能获得符合自身要求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人们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为了实现共同体目的和利益,需要一定公共秩序与行为准则,社会公德则对人们的行为举止予以引导。公德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新时代大学生应有遵守最基本行为规范的意识,从而满足个人以及社会的道德发展需要。
从自身来讲,社会公德是完善个体道德结构,提升自身道德素质的需要。“人是关系的存在,道德是人作为关系存在的属性,离开道德,人不能称其为人。”因此,道德是人成长成才的首位要求,人只有吸收丰富的道德养料,才能实现各方面全面发展,才能在社会上得以立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目前,大学生自身的公德素养与理想的公德状况仍有差距,应明确其社会公德需要,激发其内在的思想推动力,让其意识到自身公德意识的缺失,有一种想弥补自身公德意识缺失提升公德意识水平的动机,从而对公德意识生成产生内在驱动力。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是个体自愿进行且不期望获取回报的助人行为。人们在公德意识生成的过程中,受内心公德情感的驱使,出现了积极的道德行为即利他行为,对周围的人和事给予力所能及地帮助。利他行为的出现不仅履行了社会公德的要求,满足了主体的道德期待,同时也助推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要素,也是人们和谐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利他行为的实施能够推动大学生养成社会公德意识,利他行为将内在的公德认知和公德情感外显,某种道德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正向公德情感获得强化,与此同时主体的公德行为。正向的公德情感强化了公德行为,使得公德行为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公德认同的不断深入,人们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积极的公德情感加深,公德意识不断得到加强。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自觉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觉醒,社会共情能力不断提高,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促进其实现自我认同。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生成过程中,通过外在的行为实践,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同一性,实现内心的满足感。这种通过利他行为获得的推动力,使得大学生认知并认可社会公德,并维持社会公德心理认同的强度。由此,利他行为推动了大学生向既定的公德体系靠近,促使其行为举止以公德规范为目标和对象,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德意识,使得自身行为更加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
“主体性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对道德原则、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特征为:选择自由性、能动性以及自主调节性。个体只有具备以上三个特征才能被称为拥有主体性精神。获得主体性精神的大学生,可以实现自我克制,约束功利心理和非理性动机带来的不良行为,在发展和完善他人和共同体的过程中来发展和完善自我。德育培养的目标是能够自发地、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道德认知和实践的主体。只有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其主体性精神,才能养成个体自觉的社会公德意识。
主体性精神的核心要义即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实践基础上内在要素在与外在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生成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重要过程。如果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彰显,外在条件也只能成为摆设。大学生拥有自由意志,有进行道德选择的权利,这是实现道德责任确认和道德自我解放的关键环节,因为如果一个人的选择以及行为不是由主体自身决定的,而是完全由外在的社会道德环境规定,那么是根本没有道德责任可言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自身公德认知,在道德冲突中做出合适的道德判断,强化道德信念,更好的践行公德准则。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能力机制是指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判断及实践能力。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是大学生能动的、自发的活动,社会公德意识目标和实现程度都受制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能力机制的运行。能力机制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社会公德判断能力、社会公德意志能力、社会公德行为能力。
正确的社会公德判断是大学生理解和认可社会公德的前提条件。大学生社会公德判断能力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判断能力主要在于学生个体依据社会公德标准形成正确的合理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实践行动。道德判断是社会道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对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的界定,可以激励人按照规范去为人处事,懂得哪些行为是合乎道德的,哪些行为是违背道德,进行恶善褒贬,明辨道德是非。这里的道德判断不仅是认识活动,又是行为实践,是知与行的统一。因此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评价、道德选择以及道德行为都离不开公德判断,因而公德判断能力是大学生进行日常活动的必备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市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产生的各种价值观念冲突,给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生成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在价值观念纷繁复杂的社会化生活中,大学生有提升自身社会公德判断能力的必要,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自己的道德选择及行为后果是否符合社会公德的标准,是否坚持优先社会以及集体利益的要求。一方面,大学生要明确将社会公德标准铭记于心,并且通过自身的实践锻炼将社会公德熔铸为大学生道德选择的标准。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一部分,是当今社会的主流道德观念,理应是大学生进行道德判断的标准。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要对错误的公德判断标准进行全方位批判,立足于正确的利益场在道德冲突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理性,进而提升自主选择正确的社会公德判断标准的能力。
社会公德意志能力是指主体为履行公德责任而积极主动地作出不畏困难的努力和担当,包括自控力和毅力。大学生社会公德意志能力是主体坚定不移地履行公德责任的能力,是在公德认知,公德情感,公德心理认同基础上形成的更深厚的意志信念。社会公德意志能力决定了公德行为的完成程度和持续程度。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志能力影响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的稳定性。社会公德意志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不仅能保证合理与果断的进行社会公德判断,而且可以保证公德行为的顺利实施。
大学生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产生了社会公德情感,包括正向社会公德情感,也包括负面社会公德情感,其中负面社会公德情感会影响到个体的公德认同程度,从而弱化其社会公德意志。相反,公德意志的不断强大也会弱化自身负面的公德情感。因此,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社会公德意志,坚信社会公德的正义性,使自己在面对艰难的道德抉择时,抵制外部的冷漠及错误诱导,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如果没有强大的公德意志,会出现面对复杂的道德冲突时就迷茫,遇到道德选择就退缩的困境。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公德失范现象严重,社会上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增多,如果没有强大的公德意志,人们就会随大流,寻找借口不积极承担道德责任,甚至做出越轨行为。
在认识到社会公德判断能力、社会公德意志能力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能力机制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之后,我们将直接面对公德行为问题,即社会公德意识的实践与生成。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生成不只是外在的公德要求,更是内在的使命担当,是自身的道德需求。大学生是否具有社会公德意识,最好的检验方式就是看个体是否具有社会公德行为能力,能否表现出社会公德行为。知易行难,公德情感、公德判断和公德意志并不可以等同于公德行为,公德行为贯穿于整个生成机制的全过程,是各个机制相互联动的基础。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支配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道德义务的实际行动,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是衡量道德品质优劣的尺度和重要标志。公德行为是公德认知和公德情感的外显反映,是公德意识形成的重要能力因素。一方面,公德行为能够检验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强烈程度。对大学生公德行为的考察能够看出大学生社会公德能力的具体状况。如果个体实现了公德行为的自觉性、持续性、利他性,那么可以看出大学生具备了强烈且持久的社会公德意识并且已然形成了公德习惯。另一方面,公德行为可以巩固和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能力,在实际行动中把握公德主流,磨炼公德意志,形成合善的公德判断,强化社会公德行为能力,积极实现公德行为的长期性。
上述社会公德心理机制、社会公德动力机制、社会公德能力机制,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中各具功能,系统构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的运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