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探究*

2016-03-16 06:51王鹏程刘满成
关键词:红色文化传承德育

王鹏程 刘满成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2)



大学生德育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探究*

王鹏程刘满成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2)

[摘要]大学生德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高校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实践相结合,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德育;传承

习近平曾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他勉励青年大学生“要把正确的道德认识、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大学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德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大学生德育工作需要挖掘本土优质德育资源,而红色文化就是重要的优质资源之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新文化,毛泽东曾将红色文化称为“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红色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转化为实践,最好的传承方式就是与德育实践相结合。

红色文化丰富多彩,在中华大地诸多红色文化发源地中,大别山地区在中国革命舞台不断上演一幕幕无限精彩的剧幕,因而大别山红色文化成为众多红色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丰富的资源、深厚的底蕴使其极具传承价值,理所当然应在大学生德育中发挥育人、立德功能。笔者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承为例,将红色文化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中,既为大学生德育实践找到了教育资源,也传承了红色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一、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德育的关系

中国自古就讲“吃水不忘挖井人”。大学生对于红色革命传统最好的继承就是传承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积极吸取红色营养。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承对于大学生德育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 红色文化传承是大学生德育的直接载体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下,大学生接触信息更直接和简便,但铺天盖地、形色各异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德育存在不同的影响,因其缺乏真实的感知而可能变得淡漠和疏远;相比网络信息而言,红色文化,如革命遗址、领袖故居、旧居等纪念地和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先烈塑像、先烈遗物等,这些都是真实、鲜活的教材,可以直接提供物质性的文化传承载体,可以实地观察和感受。不仅如此,大别山红色文化还包括“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1]的大别山精神和“一要三不要(即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即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2]的红安精神等。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大别山红色文化都为大学生德育提供了重要而直接的教育载体。高校可以依托这个载体,引导大学生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道德动力,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将革命先辈的精神品格内化为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学生德育面临的挑战需要红色文化传承作为支撑

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加之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有自己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能力,更加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受到优越物质条件的冲击。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甚至是95后,家庭物质条件优越,在家受到特别的爱护,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先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字当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自我感受和自身利益,不注重团体协作,是非观、价值观淡漠。二是大学生德育面临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当今世界成为“地球村”,西方的文化观、价值观、道德观对我国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选择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三是大学生德育受到网络信息传播的挑战。当今大学生对互联网的钟爱使之成为网络最广泛的受众群体,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信息量是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自主性不断增强,思想表达更具个性化,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善于借助网络表达自我。”[3]当高校传统的德育方式和互联网情感交流方式相互碰撞时,传统的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已经明显落后。红色文化可以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高校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走出德育课堂,走进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真实的场景中,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教育主体、客体和社会的需要,增强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三)红色文化进课堂可以更好地得以传承

红色文化的传承迫切需要在大学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大学生是高校红色文化的吸收者、传承者、践行者,传承红色文化,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还可以使其增强传承红色文化、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德育结合起来,让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德育的全过程,可以让大学生在学习红色历史的同时,传承红色文化。也就是说,把红色文化纳入大学生德育课堂,有利于发挥高校德育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德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传承优秀文化,尤其是传承红色文化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红色文化传承在高校的境遇

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例,其所蕴含的价值应当使之在高校德育中被重视和传承,但实际上大别山红色文化在高校并不受“礼遇”。红色文化传承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境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红色文化不受大学生重视或重视程度不高。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思想新锐,思维多元,他们紧随时尚潮流,热衷娱乐文化,对红色文化知之甚少,更别说大别山红色文化。加之受红色文化研究内容及深度、宣传力度、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限制,红色文化在高校并不是非常受大学生欢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不了解或了解程度不高,因而对其学习和传承不主动、不积极。这一方面说明红色文化在高校大学生德育中有无限机会和开发空间,另一方面也表明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受到挑战。2)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形式陈旧。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在教育客体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德育中的红色文化传承不能一成不变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不能一再重复旧的内容。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需要不断开发新资源、新内容,创新教育和传承形式,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采取互动交流、开放式的德育方式,让红色文化成为大学生爱学、乐学的文化。3)高校红色文化传承较多地依赖行政命令而缺乏自觉自动。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主要途径,红色文化的传承不能只是靠高校党委、宣传部、团委等的行政力量,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灌输、强势要求、强迫学习,而要引导教师自觉研究和讲授、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4)红色文化没有进课堂、进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没有吸收包括大别山红色文化在内的红色文化。

三、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德育中的应用路径

红色文化在高校大学生德育中有广阔的空间,要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德育中的积极作用,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德育中的应用。

一是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生活。我国高校大学生都要学习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因而可以结合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将红色文化吸纳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红色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形式,红色文化要传承下去,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加大力度收集、整理、编写专门的红色文化教材,以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诗歌、红色影视等形式展示红色文化,并与相关课程内容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要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中,形成红色文化资源、思政课课堂教学、理想信念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4]。在学校课堂教学之外,充分利用社会课堂,实地观察和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利用社会课堂直观形象的体验式教学熏陶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还可以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融合,使红色文化走进大学生的生活。比如,大别山红色文化中的大别山精神可以激励大学生艰苦奋斗,不与人攀比消费;用形式活泼、内容生动的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塑造良好的职业精神,等等。通过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生活等举措,让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一道成为大学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是善于利用新媒体教学。新媒体具有海量、快速、交互、生动等特点,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高校要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传承红色文化,就必须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采取新措施。要利用新媒体开拓教学空间,既要不断挖掘、丰富红色文化教学内容,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主流文化地位,让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高度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又要推陈出新,创新红色文化传承的形式,让大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纳。比如,建立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校园网站;建设大别山红色文化现场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并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组织学生拍摄体现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照片、微电影;组织开展红色文化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等。新媒体教学要尊重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善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大学生在德育中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三是将红色文化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文化基础、文化资源和文化素材,红色文化及其所包含的精神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其核心要素完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例,其“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秉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方面更是独具优势。在大学生德育中弘扬“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传承大别山红色文化,既是让大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地区的斗争史,更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而大别山红色文化更应该受到各方尤其是大学生的重视,使其在感情上、知识上和行为上接受、践行和传承大别山红色文化,不断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利用红色文化和红色人物教育学生和塑造学生的党性;在团课、党课和入党考察期间,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可以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精神境界,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爱国情怀。

四是组织大学生开展红色志愿服务和红色旅游等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传承红色文化不能只限于在课堂学习红色文化理论和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走向社会实践。比如,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已经开发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旅游景区。组织大学生到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考察、游玩,让大学生“了解大别山红色文化,认识大别山红色文化,也就能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5]。在组织大学生到大别山红色景区旅游的同时,组织大学生开展红色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到革命老区的敬老院、福利院和革命家属家里开展志愿服务,让大学生在红色志愿服务中接触大别山的历史和革命先辈的革命故事,培养大学生敬老爱老的道德品质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情怀。

红色文化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和生动教材,二者的结合既可以弘扬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又可以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形式,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德育的双赢。

参 考 文 献

[1]江峰,汪颖子.中国红色文化生成的系统要素透析——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周平.大别山红色文化:定性·创新·传承[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3]曹文泽.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3-05-20(16).

[4]张威,余维祥.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探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5]刘宏明.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发利用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5).

(责任编辑陈咏梅)

An Inquiry into the Red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WANGPengchengLIUMancheng

(Hubei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of CPC,Wuhan Hubei 430022)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e Red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 of college's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made full use of. Introducing the Red Culture into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Red Culture but also helps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which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ethical standards.

[Key words]red culture; colleg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inheritance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62(2016)01-0072-04

[作者简介]王鹏程,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人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旅游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2CSH057。

[收稿日期]2015-09-06

刘满成,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OI编码:10.3969/j.ISSN.2095-4662.2016.01.014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传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