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历史人文知识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016-03-16 06:35
关键词:理论课历史政治

王 国 成

(西安航空学院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77)



运用历史人文知识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王 国 成

(西安航空学院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7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历史人文知识,注重历史故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人文知识;教学实效性

如何激发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摆在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探索历史人文知识在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中的运用。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之再思考

从教学方法看,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师主导型的“一元课堂”为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绝对权威,把握着教学的主导权。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学的逻辑性以及知识体系传授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即缺少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利于学生思想的交流和创造性的发挥,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疲劳感、厌倦感并失去兴趣,极大削弱教学效果。

从教学内容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教育占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历史性教育被极大削弱甚至可以说几乎为零,这容易让学生反感单纯的理论灌输,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教材的修订有一定的滞后,造成教学内容和社会现实衔接不紧密,使教学内容显得空洞,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从学生需求看,很多高职学生认为与自己就业直接相关的是专业课知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初高中都已经学过,可有可无甚至可以完全忽略,只需在考试前背背就可以了,这就极大地淡化了高职学生的政治热情,表现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时事政治的漠不关心。在此情景下,如何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并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生未来职业素养提升的联系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每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舆论氛围看,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一直不遗余力向我国灌输它们的意识形态,并将目标对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一些媒体在利益驱动下,引领社会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度不够,使得西方国家有机可乘。“去毛化”“历史虚无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蔓延与此不无相关。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重视价值观教育以及党史、国史等历史教育,在帮助学生抵御外来错误思潮冲击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2 历史人文知识运用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

历史人文知识,是历史文化科学体系的知识系统,是历史文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意义上的历史人文知识指的是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历史人物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历史文化现象。本文主要从历史人文知识中的历史故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等角度来探讨它们在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运用历史故事辨明政治理论,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精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故事,将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寓言故事等引入课堂,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课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例如,在讲授“概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述历史上能够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小故事,比如屈原、岳飞、林则徐以及中国近代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生动有趣并富有正能量的故事中,在学生全神贯注的聆听中,使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大学生的心里慢慢萌芽。再比如,在讲授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讲述“大跃进”时期的故事,以此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认清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重要性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要想达到上述效果,需特别注意选取的历史故事要通俗、生动、易懂。在这方面,《百家讲坛》的学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的榜样,他们能把高深的学术大众化,把历史故事化,能用最通俗的语言阐释最深刻的哲理[1]。当然,历史典故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引人入胜,主要因为其具有生动鲜活性,所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熟练运用历史故事并取得应有效果,就应特别注意平时对历史人文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历史资料。

2.2运用历史事件阐明政治原理,帮助学生导出政治结论

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结论比较抽象,特别是“概论”课涉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2],较难用理论、用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学生也难以理解,这就需要用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背景做铺垫进行推导,引导学生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正确的政治结论。如在讲述“概论”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时,学生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还缺乏一定的了解,以至于难以理解所学内容,因而教学效果往往一般。在讲授这个问题时,不必急于直入主题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而首先必须应该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而在阐述这两个问题时,如果一味从理论角度出发,不但学生毫无兴趣而且还缺乏信服力,但如果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故事以及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各个阶层在救亡图存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尝试来讲,不仅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系统地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能让他们深刻地理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革命的需要,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通过讲述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及其结果,逐步引导学生得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等结论。

在运用历史事件阐明政治原理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升高度,引导学生从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层面来看到历史事件,得出正确政治结论,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应注意主次。讲述历史事件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重点,历史知识的讲解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服务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准确把握‘概论’课的精髓和真谛”[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3通过历史人物培养学生优秀品格,树立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的业绩、功过都会给大学生以生动化、具体化的理想和人格教化。比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所以在讲述毛泽东思想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讲述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生涯,特别是毛泽东的远大理想以及一生胸怀天下的追求,引导学生学习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毛泽东一生的功与过。在讲述邓小平理论的时候,笔者选取了邓小平先后8次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相关资料,以这8个封面为线索,讲述邓小平从1976年到1997年间如何力挽狂澜并改变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可以介绍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的人生曲折、三进三出中南海的传奇故事,让学生感悟邓小平的人生智慧,培养学生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讲述历史人物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注意要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不应带有主观倾向,更不应“戏说”历史人物。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4]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述历史人物,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评价历史人物。

2.4运用历史文化诠释政治内涵,深化学生对政策理论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将历史文化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化学生对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而且还能使学生成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比如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可以通过举端午节来源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在讲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可以系统地梳理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的思想来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效果比单纯理论要点的罗列要好得多。在讲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部分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及我国的宗教历史和文化,使学生真正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什么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通过将历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可以有效地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也能深化大学生对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此外,笔者还将毛泽东诗词运用于“概论”课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毛泽东诗词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也展现出毛泽东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历史规律的认知,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选取历史文化知识时,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及意识形态,要将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上来,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 结语

读史使人明智。将历史故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等历史人文知识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贯彻落实教学任务和改革教学方法的内在要求及理性选择;是补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可以弥补多数高职院校未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所带来的知识空缺,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是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热情、免受错误思想误导和冲击的重要武器;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注重自身历史人文知识的拓展,同时要注重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真听、真信、真用”,在系统地掌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内容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1]罗学艳.浅谈如何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历史资源的作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5):117.

[2]吕健.专题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82.

[3]孔祥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探索——以清华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2,(4):60.

[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

责任编辑:卢宏业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5.038

2016-08-02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SGH140833)成果

王国成(1984—),男,山东蒙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4-6341(2016)05-0092-02

猜你喜欢
理论课历史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