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玉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路径探究
刘 玉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虽然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占据主流位置,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不坚定的问题,要使其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必须进一步进行培养、加强教育。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先分析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再探究学校教育体制下培育大学生信仰的过程中存在主体缺位、内容空泛、形式单一等问题,得出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行性路径。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路径
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现存思想观念的超越性,是理想与现实张力的结果。任何信仰都有它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共同的信仰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前进。
“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词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历代领导人对此也有过不同的阐述。毛泽东在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毫不动摇。[1]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2]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一种思想政治信仰,[3]其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着我们的事业发展和文艺繁荣。[4]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5]。习近平谈到共产党员如果没有理想和信仰的精神支撑,就不会为党、国家和人民去拼搏、去奋斗、去牺牲。[6]我国各个领导人的表述虽然各有差异,但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信仰、是科学;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道路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再次,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了政治信仰的高度;最后,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和持久性。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学术界,刘建军认为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信和推崇;第二,指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第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性的信仰。[7]薄明华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无产阶级及进步人士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极度信服的基础上,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在实践活动中给予引导,并表现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追求。[8]秦维红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概念更侧重于它的学术价值[9]。
简言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批判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从国际背景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文化(信仰)相互激荡、磨合,文化(信仰)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从国内背景上看,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利益多元化和生活方式多样性必然带来价值信仰的差异性。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混乱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信仰的建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一环。[10]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的缺位
教育的主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者,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主体缺位主要指的是教育者在承担教育职责、行使教育职能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或者说是教育的方向有所偏离。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片面的注重知识本身,忽视了除知识所附带的信息也会给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说个人品质的形成、思想意志的培养等。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指引作用,兼有班级管理、辅导咨询的功能。事实是,大部分的辅导员、班主任把精力集中在班级管理、学生管理这一方面,多是日常琐事,例如,下达学校文件、通知和组织各种活动、整理各种资料等,忽略了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自然也被深深地忽略了。究其原因,一是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思想意识方面的工作不好做;二是其他日常管理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受教育者,学习是第一要务,但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对个人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或者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耐烦,甚至认为没有任何意义。主要原因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意识淡薄;二是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还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这不利于受教育者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过程中,必须落实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重主体的地位,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空泛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包含三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此外,还包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对受教育者来说都显得宏观、抽象,只有空泛的理论,而看不到现实的东西。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和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性,对受教育者来说,很难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有理论所倡导的内容与现实产生了矛盾,具有较大的差距,使得大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并在某种程度上对理论和社会上所提倡的理论体系、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产生了质疑。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形式单一
在我国,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但专门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组织和活动还是相对较少。大学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上课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大班授课制,大班授课制的缺点就是人数多,不利于师生的课堂互动和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除了课程这个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外,近年开始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无论是开设课程的方式还是组织“青马工程”,形式都显得过分单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时代的今天,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每一个人,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纯理论的课堂、纯讲授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新时代的学生喜欢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更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容易发散思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枯燥的理论和缺乏互动的课堂是不能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也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
西方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的魔爪已伸进大学校园,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首先要破除这些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然后再树立新的信仰,这些工作要做的扎实、充分。
(一)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
为提高大学生成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难题,必须把握和利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变化规律。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在大学生脑海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宏观的了解与把握,并形成大致的框架,包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有了基础和框架结构之后,大学生就比较容易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一种情感或态度。大学生对他所接触的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培育的效果。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不存在对真理的追求[11],可见情感的重要性。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挖掘丰富的课堂内容、运用深入浅出的教育方法和理论问题的互动与探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再次,信仰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感情基础建立之后,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使之保持下去。因此,教育者在培育过程中要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保持其始终与时俱进,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例子来佐证理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并引领着未来的方向。最后,就是如何践行的问题了,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育者一味的避免学生不接触外来文化是不可能的,倒不如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对比,然后让学生自己判断到底哪种文化更科学、更适合我国的国情、更适合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同时,要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的活动。知、情、意、行四要素相互交融、共同作用才能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在信仰培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对受教育者施教,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首先,是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将自己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要起示范作用、模范带头作用,思想上,积极学习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行动上,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问题。其次,大学生处在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期初期,是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逐渐走向成熟,大学生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提高自律性,自觉地接受教育。客观分析古今中外的知名人物,他们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远大理想抱负,并运用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能力,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实践。因此,大学生自觉运用“超我”引导“自我”,“理想我”激励“自我”,努力塑造一个理想的自我。再次,马斯洛人格结构模式认为需要产生动机,教育者要特别关注当下大学生有哪些需求,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满足需求的,然后把这种方式运用于教学中,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就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最后,在环境作用下,“人格需要力量”与“人格判断力量”相结合产生人格动机与行为。因此,要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环境熏陶的方法刺激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引导他们为满足需要而奋斗,丰富生活内容和精神世界。“人格需要力”与“人格判断力”共同作用,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随着社会进步,尤其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适当拓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渠道,运用多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并丰富教育内容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化的时代已经来临。网络环境也可以作为人格动机与行为的外部环境,为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新平台。网络自身的特征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平等性等,能够较好地满足大学生等青少年积极探索外部世界、追求自我认知与发展、寻求人生定位等不同的心理需求,青少年又是网络文化的生力军,网络成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因此,要借鉴人格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观点对其进行引导和把握,潜意识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现实的意志,同时,积极拓宽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渠道,丰富教育载体。目前,大量的社会个体、社会团体、社会组织通过网络发布活动信息,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在网上开设了博客、微博和QQ空间,微信等。此外,作为网上社交平台的“人人网”、大学BBS、贴吧等在大学生中拥有极高的参与度。因此,在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体的影响,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传媒,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资源共享,为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提供及时、方便的网络渠道。还要创新教育内容,传播内容除了纯理论之外还应该与社会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并接受,最后形成认同。同时,要注意网络文化安全的管理与建设,不良信息的传播会影响教育的时效性。一个人要想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向“超我”和“理想我”迈进,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让自己的人格僵化,应与时俱进,为实现自我需要而努力。
克莱尔说,“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12]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意志支撑,才会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1] 斯诺.西行漫记[M].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131.
[2] 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3] 江泽民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
[4]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245.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6] 习近平2014年5月8日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Z].
[7] 陈建民,阳鲁平.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J].求索,2004(6):129-131.
[8] 薄明华.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J].广西社会科学,2011(09).
[9] 秦维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J].晋阳学刊,2007(05).
[10] 熊英,阳海英,周行.价值多元背景下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5):60-62.
[11] 薄明华.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J].广西社会科学,2011(09).
[12]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译者:周露.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2015-10-19
本文系四川省高教学会重点课题(14-SC-038);高校思政课课内实践课程“自主、探究、合作”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研究(X1502130109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X15021301057);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学开放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刘玉(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