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谈发扬“工匠精神”

2016-03-16 02:08曹祎遐何文清
工会理论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制造业

曹祎遐何文清

(1.上海社会科学院 部门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020;2.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谈发扬“工匠精神”

曹祎遐1何文清2

(1.上海社会科学院 部门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020;2.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本文着眼于供给侧改革,从工匠精神谈制造业转型之路,以应对制造业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的现状。以德国的工匠精神为例,提倡对品质化、专业化与标准化的回归;文章提倡制造业价值回归为恪守工匠精神的核心,对于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要有耐心和信心;并进一步提出从研发、人才、制度三方面多管齐下,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打造制造强国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标准化;品牌化;供给侧改革;价值回归

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诸多因素共同助力改革顺利施行,去除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释放社会创新潜能。从改善品质与服务供给来看,倡导“工匠精神”,对制造业提品质、创品牌而言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工匠精神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从做大到做强所必需的精神,在2016年全国两会中,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认为,“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但是,现实情况是高能耗、低技术、低创新、低附加值让中国制造业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了价格低廉、粗制滥造的代名词。随着新常态下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中国制造”的市场贸易环境愈加困难,给予转型中的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大的压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参加一场关于如何治理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曾就钢铁煤炭行业举例,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圆珠笔的“圆珠”都要靠进口。这一残酷现实反映出,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数十年飞速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一定体量,但整体素质却不容乐观,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也相当缺乏,导致我们的制造业即使规模最大却依然停留在中低端产业。更重要的是,即使处于中低端,质量也不能保证,大多比较粗糙。在这一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提出正是对“中国制造”品质的召唤。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工匠精神在学术界还未有明确的定义,其概念可以初步表述为,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具体而言,它是从业人员,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对品质的追求。其目标则落脚于打造本行业的精品。

就制造业而言,工匠精神可以从供给面、需求面、行为方式等多个角度理解。从供给面看,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细节的精神;从需求面看,则主要是指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从消费者角度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从行为方式角度看,则是指做事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孜孜以求的长期化行为。其实,无论从哪个范畴定义工匠精神,都逃不开消费者至上这一宗旨,需要在制造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为此而不惜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反复改进产品,对产品质量严谨苛求。

事实上,中国从古至今都不缺少工匠精神的阐述和代表人物。《庄子》推崇“道”的理念,《庄子·知北游》中曾讲述道,国防部兵工厂中,有位年迈的八十老翁,一生专门致力于制作军用腰带带钩,其技术之高超出神入化。国防部长称其为“子”,非常器重他,而他只是谦虚地回答捶打带钩是他唯一的爱好,对其他东西皆视而不见,也绝不研究。儒学中讲述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典故同样也有很多。“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一个职业工匠,应当把提高工作质量放在首要位置,然后才考虑公司的待遇是否合理。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工匠文化是专注于敬业精神的体现。而若提起当今企业工匠精神的体现,定少不了同仁堂、云南白药、茅台酒这些老字号,也定会想起华为在电信行业享誉全球,锤子科技对质量的追求,中国高铁制定国际高铁制造标准。他们都是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先锋。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数十载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说是什么促使中国成为如今的制造业大国,诞生了这么多成功企业家,有人说是创新、技术或是营销,但更多的其实是时代造英雄。在遍地掘金的时代,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机会,似乎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并非“工匠精神”所提倡的坚守,而是选择。机会越多,选择越多,变化也就越多,每个人都渴望把握风口浪尖的投机机会,这种投机心理让许多产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内部都产生浮躁心态。而这种浮躁心态在制造业的体现,就是对于产量、扩张速度与营收额的盲目追求,大型企业不思创新,小微企业不知专注,盲目追捧概念,往往难以走出企业的“死亡陷阱”。

因而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是必然的,需求充足时无法满足需求端的质量标准,而当如今国内市场需求疲软时,产能过剩的危害就更加体现出来。去产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结构性问题首当其冲。供给与需求的错配让我国制造业已经走到了悬崖边,迫切需要清理盘活现存企业,注重品质,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借鉴德国等老牌制造业大国的发展经验,逐步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二、用标准化与品牌化打造“德国制造”

回顾历史,德国在塑造其“德国制造”的品牌形象之前,也经历了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滥用他人技术,仿造他人产品。为此,英国议会还在1887年8月23日修改《商标法》,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物注明“德国制造”。而在百年后的今天,“德国制造”却经历了华丽转身,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在欧债危机持续升温,欧洲经济共同体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德国经济依然表现强劲。2010年和2011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4893亿欧元和5297.9亿欧元,占德国GDP的比重分别为19.6%和20.3%。回归并专注于制造业是“德国战车”率先走出金融危机泥潭的关键动力,而制造业的精髓正是工匠精神。

(一)追求标准化:保证品质的重要一环

德国早在1917年就成立了德国标准化学会,距今已经有99年的历史,其下设77个标准委员会,3400个工业委员会,分别为各行各业制定标准,几乎涉及机械制造、电气工程、环境保护、建筑和民用工程、服务和管理等制造业各个领域,确保了德国工业强国的地位。德国标准也一直把走向国际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其开发的标准90%以上以国际通用为目的,这些国际标准每年能为德国创收180亿欧元之多。这样的标准化要求在特定企业上的体现更加明显。在丁格芬宝马最大汽车厂生产地,有1.85万员工,每天出产1500辆宝马车。总装车间有极其精细的分工,一条组装线上安排数十个员工,每一个工位由2-4人组成。安装环节严格把关。如果某一颗螺丝没有拧上,或未完全拧紧,整条安装线停止运作。从这一宝马车间的缩影中,可以看到工匠精神并非一味对传统的回归,在现代化大生产时代,依然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的高要求来体现对工匠精神的恪守。

(二)塑造品牌形象:制造业屹立不倒的秘诀

德国约有370万家企业,其中95%都是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中有不少是世界某一工业领域的“隐形冠军”,对某一领域的专一程度让其在该领域始终处于行业龙头的位置。比如“螺丝大王”伍尔特,1954年创立时才几名员工,现在扩展到5万多名职工。成功秘诀在于,自始至终坚持“单一”产品——螺丝。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认为,联邦德国的经济总量不及美国的四分之一,出口额之所以雄踞世界前列,不是因为西门子、宝马这类工业巨头,它们和国际级别竞争对手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而在于各自行业成为翘楚的中小企业,其中有些甚至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做大做强并非制造业的必然之路,“小而美”的发展方式可以让企业坚持高品质的同时维护品牌形象,同时高质量的产品势必会带来稳定的产品需求与大幅的技术溢价能力,让企业在国际市场有更多话语权。

(三)重视职业教育:打造工匠文化的重要因素

德国培养工匠精神理念,同时也离不开对职业教育的加强重视。德式“工匠精神”离不开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双元”:职业培训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这种体系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但在19世纪末才初步成型。当时也是“德国制造”从被英国人贬低向高质量代名词转变的时期。目前,德国可以系统培训350多种工匠。

德国的工匠精神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经过百年德国工业文化锤炼,以标准化与品牌化为目标,打造了世界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品质。这种工匠文化的培养,本质上离不开德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长期对工匠精神的坚守。

在造林之前,应该详细科学合理、精心组织情况下,根据生态区位的重要性规划林地,根据造林地的地理优势、水分等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尤其是道路与排灌设施等。为此,加快修建新的主干道,进一步完善排灌设施。对于油茶幼树种植靠近田地边田埂上的,幼树栽植应尽量保持与田埂一定的距离,方便于后续作业、油茶果实采摘运输等。排水方面措施:在幼苗的周围填土使之形成垄状,垄约高于地面25厘米,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开挖排水沟渠,及时排出去多余的水分。科学合理规划建设油茶林地,为油茶栽培奠定良好基础。

三、工匠精神的核心:用价值回归实现供给侧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改革需要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更要有产品质量意识,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供给的质量效益。

中国制造的升级版,期望的是由大变强,以及能够包含更多的创造因素。目前实体经济的浮躁心态让炒概念、炒热点成为主流,所有人都希望能抓住投资机会,让企业价值实现快速增值。但是对于制造业而言,想要真正实现“做强”,形成品牌效应,价值回归才是关键点。价值回归要求制造业企业剥去对热点的盲目追求,对大生产的过度重视,将目光转向提高产品质量与增加产品核心竞争力上。打造产品价值,不追求虚幻的产品附加值;专注塑造品牌,不盲目跟风炒作热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制造业跨越发展瓶颈。

价值回归是让现今一片沉寂的制造业复苏的一剂良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制造业、所有的商业都变成了以信仰价值回归为核心、以满足人类美好追求为核心、以中国人守璞的道德观念为核心的商业,毫无疑问,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市场以及消费者面前产生的诱惑力将远大于那些缭乱的产品促销,远大于那些虚荣的奢侈品吸引力。德国讲求“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每卖出一口锅就可以用100年,但这并不代表着丢失一位顾客,事实上每卖一口锅就会带来一份口碑效应,他们的眼界在于全世界80亿人口的市场需求,更是将品牌价值融入到产品中,有更高的溢价能力。

所谓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价值回归。目前在我国,企业的平均生存周期非常短,有媒体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中国也一度将做生意做出“百年老字号”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诞生过双妹、张小泉剪刀、同仁堂中药等百年老店,但如今,小微企业连基本的在市场存活下来都无法保证,又何谈让产品经受市场检验,树立品牌效应?

当年“海尔砸冰箱”就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工匠精神”的呼唤,小米CEO雷军亦提出,“要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做到最好。”现今时代下,中国企业普遍过于浮躁,一味追求效益最大化,我们更应呼唤企业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自己的产品抱有工匠的负责感和欣赏感,只有注重制造工艺的精致化,坚持做精品,中国制造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创造,中国品牌才能占领国际市场。

价值回归并非一蹴而就,要真正实现制造业结构性的改变,不仅是制造业企业,还有政府决策层、消费者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股票市场在短期是投票机,在长期是称重机。其实在制造业品牌价值上也是如此,短期行业板块轮转可能让一些企业在行业周期中处于下风,但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只有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才能一直屹立不倒。

四、从研发、人才、制度三方面促进中国“工匠精神”的复苏

(一)营造创新氛围,助力产业集群

企业的创新往往需要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创新环境和浓厚的创新氛围,同时也要有比较高效的互相沟通的渠道。这种需求催生了产业集群的出现。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和不同规模等级企业与服务机构聚集在一起的现象,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资源集聚和互补作用。制造业层面的产业集群可以打通上下游生产链以及生产链内不同环节的沟通,通过优胜劣汰、良性竞争的机制遴选出优质企业,通过上下游产业集群提升科技转化到产品商品化的效率,可以有效发挥出制造业企业的优势。对于创新网络而言,由于企业难以凭借自身力量单独完成整个研发-生产体系,因此,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与生产组织的网络能够比较有效率地协调网络内的成员,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制造业层面的创新网络,需要上游供应商与下游消费者市场、科技研发团队与市场开拓团队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这其中政府将作为一个重要纽带,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这些环节合作的有效进行。

(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培养专业精神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大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纲要》强调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不可或缺。事实上,当前,职业教育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其实也是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倒逼所致。

现代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在职业教育中讲求技术学习和运用中的细致、专注与精益求精,这种素养的锤炼就是工匠专业精神的基础。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必须直面产业升级中人才的需求,要求“工匠”具备更高的专业精神以提升技术水平。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高职教育还处于培养低端人才的阶段。因而,想要提升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就必须改革教育体系,加强优质人才与优质教育资源向职业教育领域流动,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夯实基础。

其实工匠精神的提倡也并不只局限于职业教育,更应该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中对职业精神的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需要工匠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产生对工作行为的情感认同,拥有健全的人格是培养这一职业态度的基础。人格健全即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并不需要将高技术人才培养成“生产机器”亦或是仅仅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目光短浅者,而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对职业的高度认同感,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这其中更需要人文素养与公民道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不断渗透。

(三)落实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标准

在管理制度方面,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合作将工匠精神的标准化要求落到实处。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都制定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各种岗位操作标准一应俱全,但却出现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各种规范“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就是落实不到实际行动上”。造成这一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就产品制造而言,它牵扯到员工的敬业精神、生产标准的制定程序、绩效考核办法、员工的福利待遇和高管的管理理念五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就需要企业从治理层面重视对品质的追求,将每一个管理要求与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同时,国家质量监控部门也要对产品安全与质量评价严格把关,对于不符合品质要求的产品予以取缔,绝不姑息。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将工匠精神充分发挥。

总而言之,培育、坚守和弘扬工匠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尽管有诸多可喜的进展,却仍然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导致部分产品不能满足日益精细化的消费需求。在现阶段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提倡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坚守工匠精神,从研发、人才、制度三个方面推进工匠精神的不断落实,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打造“中国创造”的招牌。

[编辑:牛雪峰]

F423.3

A

ghllyj.2016.05.002

2016-08-23

曹祎遐(1984-),女,上海人,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创业与创新管理、文化创意产业;何文清(1995-),女,上海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2015年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创意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及政策研究”(2015020043)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制造业
90后大工匠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工匠风采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