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区域教育步入“阳光车道”
●王琪
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是湖北省西北部最为偏远的国家级贫困县。“穷县办富教育,小县办大教育”,让孩子们共浴教育公平的阳光,是竹溪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人的不懈追求。
近年来,竹溪县克难勇进、因地制宜,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区域教育发展之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全过程的“阳光教育”。全县在整体推进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基本思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师资力量全面加强;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教育管理全面规范;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多渠道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阳光教师队伍”。
一是夯实全县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一方面,通过履职尽责督促检查,进一步强化全县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2016年上半年,全县教育系统累计发放《履职尽责征求意见书》1300余份,《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33000余份,收集整理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8类50余条,教育系统工委约谈10人次,问责18人次。另一方面,通过典型引路、榜样示范,选树身边的教师典型,弘扬敬业奉献、精业乐教的竹溪教育精神,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师德典型,如“竹溪最美乡村教师”吕祥华、汪远海等。2016年秋季开学前,教育局组织了“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典型事迹宣讲团,深入全县乡镇学校和县直各学校作巡回报告。
二是坚持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和创新培训机制并重的原则不动摇。“十二五”期间,我们累计引进564名优秀大学生到竹溪从教,通过建立和优化“五级培训”(国家、省、市、县和学校)体系,累计培训中小学(含幼儿园)校长、教师31100多人次。优化了全县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县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实施教师关爱工程,让广大教师安居乐业。三年来,为改善教师居住条件,竹溪县累计投入2500万元,建设教师周转房530套。建立教师关爱激励机制,对南部山区农村学校教师,在落实农村教师艰苦边远山区津贴、交通补贴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全面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实行优秀教师优先评聘职称、优先选拔到教育管理干部岗位、优先分配教师周转房、优先被选派参加培训、优先评优表模、优先解决生活补贴、优先给予困难救助、优先解决后顾之忧等“八个优先”政策,坚持“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
四是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促使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区域整体推进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全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活动,引导教师树立阳光心态、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山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几年来,竹溪县从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入手,着力打造高效阳光课堂。
竹溪一中是最早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之一。课改之前,受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的影响,竹溪一中高考成绩在全市综合考评中连年处于中等位置。2010年,学校被确定为湖北省课改样本校,以此为契机,学校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克难奋进,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竹溪一中不但高考成绩跻身全市前列,学生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如今已进入“十堰市课改名校”行列。
既然一中都能推行课改,还有哪所学校比一中的压力更大?在学习借鉴一中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校启动课改,并建立健全“县教育局—县教研室—中心学校—辖区学校—教研组”五级课改督办检查机制,各学校也相应建立起由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和年级组负责人、教研组和备课组负责人为课改责任人的三级课改工作体系,着力打造绿色阳光课堂。
成立教学协作区,以加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促进城区、乡镇、乡村三级学校均衡发展,全县实施了整体联动、区域联片、校际联手、教研联合的教学管理“四联模式”,建立了城乡学校对口帮扶、教学管理干部轮岗交流和乡镇骨干教师走教机制,将全县15个乡镇和4所县直中小学划分为六个教学协作区,广泛开展联手备课、联片教研、联校监测等“三联”教学管理活动,探索推行城乡齐动、片区联动、校际互动的城乡教学研究“三动”机制。如今,全县六个教学协作区学校的教学管理实现了“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常规管理、统一教学资源管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评价、统一组织教科研活动。以强带弱的连片教研及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薄弱学校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较好地促进了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当前,竹溪正积极构建“绿色·生态”课堂,全县中小学校继续协同共建并完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将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绿色·生态”课堂坚持德能并举,更加注重课堂的活力和生命力,更加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更加注重学生的内省和修养,更加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培育品学兼优的“阳光学生”,是竹溪区域整体推进阳光教育,是全县中小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阳光学生”的培养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培养目标,即身心健康、精神风貌好、学习状态好、综合素养好。
为实现“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培养目标,县教育局一方面出台《关于落实“一个健康三个好”培养目标的指导意见》,并将这一目标细化为若干便于操作的二级三级指标;另一方面,通过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之一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把“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们着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加强中小学校文化建设,潜移默化,以文化人,落实培养目标,培育“阳光学生”。
竹溪一中的“黉学文化”、县实验中学的“书院文化”就是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然后加以科学提升,逐步打造成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丰溪镇中心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可爱的丰溪》,帮助学生了解丰溪、走近丰溪,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激励学生为建设家乡努力学习;竹溪县长安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竹趣》,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植物,并以此探究家乡丰富物产背后的地理和气候特点;新洲镇中心学校着力打造“礼”文化,初中部、小学部分别编写了《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县实验小学则以阳光活动为主题,编写了“阳光系列”校本教材。
县教育局将这些校本课程进行整合,逐步形成校本课程体系,集合成足球、山水竹溪、微电影等八门课程,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助推“阳光教育”的落地和深入发展。如今,球类、书法、绘画、刻纸、石头彩绘、花式跳绳……走进全县各中小学校,这些社团活动开展得像模像样、有声有色,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2016年4月,十堰市第八届中学生田径运动在竹溪召开,竹溪五所学校的学生合作的“阳光教育”体艺素质展演,赢得了与会领导和代表的一致赞誉。今年6月,在十堰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学生联赛上,竹溪县实验中学女子足球队夺得全市女子组初中联赛亚军;男子足球代表队在全市20支代表队中跻身前八强。
2015年6月,竹溪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高分通过省政府督导评估;2016年2月,竹溪县被授予“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荣誉称号。“阳光教育”扎根竹溪城乡,已呈现出勃勃生机。
(作者系竹溪县县直教育系统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 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