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荣
(南京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五位一体”构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张小荣
(南京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新媒体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巨大潜力。但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功利化特征。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课题。新媒体时代下,应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保障、方式创新、主体建设、客体功能和氛围营造五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构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新媒体时代;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凝练出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导向,是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更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导向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热爱新事物的大学生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深远。能否占领和掌握新媒体的教育资源,有效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严峻考验。
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能有效促进公民价值认同,潜移默化地实现社会文化的传承。但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资源繁杂多变、鱼龙混杂,其中既有健康向上的正面消息,也不乏消极腐朽的负面新闻。虽然新媒体本身并无“社”“资”之分,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时效性,如果不能有效加以辨别和控制,就会影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判断,特别是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只有深入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才能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一)大学生价值观面临多元化的选择
新媒体时代下,不同的意识形态、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各种社会思潮、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冲击。特别是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大肆传播其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妄图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凌驾于别国之上,这就无形中侵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面,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特别是对热衷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着多元化的选择,存在着选择障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正面临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殖民主义的侵蚀,这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的趋势
新媒体评判成功标准的功利化倾向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诱导作用。当前新媒体所推崇的成功楷模多为经济界人士及各类明星,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攀比之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在大学生中滋生蔓延。同时新媒体为吸引眼球,过度关注社会负面问题,正面宣传太少。大学生打开电脑、手机、微博接触的是大量的负面信息,与其从小接受的传统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念发生碰撞,他们逐渐放弃传统的价值判断,开始关注自身的现实利益。表现为就业由过去的“老三到”(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变为现在的“新三到”(到公司去、到国外去、到能赚钱的地方去)。[1]109-112理想信念缺乏,责任意识淡漠,忽视大局观念、集体利益,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健康”“家庭”和“金钱”被许多大学生认为是人生最重要的“三件宝”,追求优越的生活成为大学生最推崇的处事和生活方式。[2]65-68
大学生是实现民族富强的中国梦的践行者,是未来历史使命的肩负着,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价值观成长和定型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新媒体庞大的受众群体,如何在信息传播方式的虚拟化、表达信息的个性化和不良信息的泛滥化等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占领和掌握新媒体阵地,引领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富有挑战而又任重道远。从方向保障、方式创新、主体建设、客体功能和氛围营造五个方面多视角、全方位地探索新媒体时代下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途径。
(一)方向保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导向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价值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必将极大地推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8-10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个层面展开,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有机统一。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质上体现的是国家公民处理个体与集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只有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植根深厚、基础坚实,国家和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建设才能稳固树立;只有推动国家和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才能深入人心,蔚然成风。[4]55-58
历史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紧密联系。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体系,是我国当前意识形态的“方向盘”,是当前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关系到价值认同、人心向背。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其意识形态上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中国处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时代下,需要坚定立场,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主导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扭转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倾向,以共同的理想凝聚人心,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以先进的榜样激励士气。用“三个倡导”的法宝抵御新媒体环境下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牢牢掌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盘”,始终以十八大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方向,引领大学生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二)方式创新:多渠道探索基于新媒体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突破原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地对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旋律不变,又要让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多元化。此外,还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探索其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
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打造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平台,开拓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空间,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地,特别是要利用好微博、微信这种裂变式传播渠道,在大学生中开展单向、双向或者多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这必然会激发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的创新上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力争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而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说教。16号文件中所说的“三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它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因此,需要及时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并能及时把握机会给予相应指导和教育,切实帮助大学生真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指导大学生用科学发展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国家新出台的政策,理性看待公共安全事件、社会道德事件等热点问题。以2015年9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例,这能让大学生深深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和平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体会到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激发了大学生久违的爱国热情。该事件表明,要把握此类社会热点出现的有利时机,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正面的社会事件中来,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这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
(三)主体建设:培育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信息传播大师尼葛洛·庞蒂认为:“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横亘在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对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5]2-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者,其素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践行的成败。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时代发展背景,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敏锐度和辨别力,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只有对新媒体时代输出的庞杂信息做出准确、恰当的判断和分析,辨别真伪、对错,才能够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使其汲取积极、有效的正能量。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需内外兼修,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增进高尚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成才道路上的引导者。其次,必须进一步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6]18-20包括对媒体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和思辨的反应能力。[7]117-119对于政治性、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用娴熟的传播技巧更能够增强教育的趣味性,从而加强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了以上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才能有信心和能力掌控新媒体技术的主导权,才能牢固地占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才能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辨别真伪、分清是非、因势利导。
(四)客体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根本特点是客体具有主动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那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8]168-17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给青年大学生明确了理想、信仰和信念,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等基本价值取向。[9]15-18
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我国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思潮的冲击下,民族精神、革命信仰和道德传统被大学生长期忽视甚至遗忘。然而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在接受教育上表现为不愿被固定在被教育者的位置被动接受灌输,而是希望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得到提高。一旦唤醒并激发大学生身上潜伏的包括民族精神、革命信仰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因子,必定会促使大学生极大地发挥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教育,这无疑可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培养一批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拥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优秀大学生,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产生蝴蝶效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大学生中产生认同和共鸣,由点到线再到面,直至集体践行,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族精神、革命信仰和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氛围营造: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般来说,校园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在校园的硬环境建设上,通过合理规划校园内人文景观,如在校园景观中融入具有教育意义的古今名人座右铭、爱国英雄和学术大师的雕塑等元素,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革命信仰和民族自豪感;通过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的自然环境,来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态意识。在校园的软环境建设上,应重视校史、校风和校训的传承,加强教风、学风的建设,加强对文化积淀的保护。注重对大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微信群、电子期刊、校园广播台、电视台、校园BBS、海报、校报、校刊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开展时事政策宣讲、学术讲座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集思想性、实践性、服务性于一体,多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创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可见,通过优化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能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将在耳濡目染的校园环境中有意无意地理解、认同、选择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共识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历史使命。大学生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未来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决定着人才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在新媒体时代,必须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按照“三个倡导”的要求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汪松明.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7).
[2]文萍,李红,马宽斌.1987-2004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纵深研究及教育建议[J].社会科学家,2005(2).
[3]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2).
[4]吴桂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3).
[5](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6]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
[7]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黄蓉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责任编辑:吴夜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Five-in-one”Educational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New Media Era
Zhang Xiaorong
(School of Finance,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210023,China)
Newmedia,as animportan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of college students,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Th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show diversified and utilitaria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media era.The effective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al system for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direction security,method innovation,subject construction,object function and atmosphere creation.
new media era;five-in-one;socialist core values
G641
A
1672-447X(2016)04-0084-04
2016-02-27
张小荣(1972-),安徽灵璧人,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