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花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忻州 034000)
浅析“微时代”的审美与文艺症候
韩云花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忻州 034000)
在互联网和新媒介的辐射下,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商等“无‘微'不至”的网络新秀蹿红,带动了以短小精干为特征的“微时代”的兴起。美学和日常生活的距离逐渐拉近,相当大的群体在用审美化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伴随着消费主义浪潮,微时代的文艺褪去严肃的一面,世俗趣味越来越浓,这也为文艺作为消费娱乐的产物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是抵制其带来的庸俗化和被消费的症候,则是毋庸置疑的。
微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文艺症候
所谓“微时代”,是一个以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传播的数字化为技术手段,利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媒介,以短小精干的方式传播文化信息,达到高效率互动的时代。截至2015年6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达6.68亿,手机网民5.94亿。伴随着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课、微广告、微管理、微商、微公益、快闪等等更便捷、更自由、更多元的新媒介形式的涌现,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或愿意接受,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支撑的“微时代”悄然而至。那么,微时代语境中大众的审美活动呈现了怎样的特性?微时代的文艺又表现出怎样的症候?面对娱乐化和庸俗化走向,该以怎样的态度回应?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由英国人迈克·费瑟斯通在1988年新奥尔良举办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演讲中首次提出来的。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他的观点: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之后,这一命题引入中国。本世纪初,我国学者就此展开了讨论,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学者(如王德胜、陶东风、金元浦)在讨论中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已作为一种新的日常生活伦理,人人都可能成为生活艺术家。这是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一种新的美学原则正在崛起。有的学者(如朱国华、赵勇)则发出疑问:中国人也在诗意地栖居吗?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①还有人(如鲁枢元)则认为: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看,漫长的农业社会里,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早已出现。审美不但曾经走进过日常生活,甚至还造就过一定规模的“文化市场”。[1]那么,“日常生活审美化”之所以能够进入学者的视野,引起世纪初如此热烈的探讨,成为文艺学和美学的热点、前沿问题,原因是1990年代以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它们催生了一批新的文艺类型,更新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体验。马歇尔·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信息”。新媒介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引进了一种新的尺度,重塑着个体的审美感知和经验,对当下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学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现在的审美活动不再局限于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电影院、音乐厅等场所,随着微博、微信等这样的“微”平台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这个大媒介进行审美。选择自己适合的时间和地点自由地进行审美活动,而且可以及时进行点评互动,这样就较大限度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审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当下的审美活动带来即时性和有效性。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身边的故事、经历的事迹、有趣好玩的日常生活发表在微平台上,供大家分享和传阅。普通老百姓可以关注明星的后现代生活并且影响自己的审美取向;学者、知识分子等也可以和普通读者进行某一美学话题的探讨交流。这样,美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少数精英的对话,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即时便捷的审美特性也导致了审美活动的“微”化和“泛”化。我们传统意义上谈审美对象通常是指文学、建筑、绘画、音乐、书法以及影视艺术等等,如今微时代的审美更多地是通过广告艺术、网络游戏、手机视频、动漫、微电影等网络媒介来实现,使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审美的泛化或者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正如张玉能所言:“美学的本跟应该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应该让所有的人都不仅仅是在虚拟世界之中梦幻着审美化的生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生活的审美化。”[2]
微时代的网络媒介均是以“微”著称。以新浪微博为例,只能在140个字以内发表一则状态,陈述一件事情,这样必然导致审美活动内容的短小精悍。而在这简短的内容中要吸引大众眼球,博得大家关注的话,审美内容就要有亮点。陶东风在谈到大众文化的时候提到一个概念:“视觉文化”,他认为:“后现代的日常生活里充斥着视觉化的元素。图像已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富裕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世界,甚至原来不是视觉的信息也一再地被视觉化。”[3]可见,在微审美的平台上要想有亮点唯有图像和声音来得直接,即视觉文化占主导,而微时代的文化大多数是通过视觉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微博、微信上博得点击率和好评的审美元素无非都是图像和声音的叠加,而单纯的文字已经很难获得大众的好感。其实,在微博、微信等网络交往平台上,大众对可观、可感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而充满了视觉元素的东西随着微平台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青睐,这样审美泛化现象也就越来越突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视觉感受,而在视觉审美中身体审美占据很大比例。身体消费占据了大众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身体的审美也日渐生活化、日常化,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身体产业逐渐成为核心产业之一。身体的开发、保养、美化、展示已经成为大众服务自己的主要旋转中心。微信在2011年走向大众,几乎每一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或更多微商朋友的存在,各种商品通过微信这个平台进行宣传进而达到营销的目的。而微商营销中聚焦最多的则是身体,身体成为微商营销的最佳目标。借助微信、微商等平台,身体审美不再只是时尚宠儿、明星、达官贵人的消费话题,普通大众也可以了解并参与进来,那么,大众在关于身体方面的购物、获取信息以及消费的过程中便完成了审美的体验,全民审美日常化必将是一种趋势和潮流。
“身体热”落实到美学领域便是“身体美学”话题的探讨。彭富春指出:“身体的审美是多方面的。作为被感觉的身体,如形体、容貌、气质、风度等。此外,衣服特别是时装对于身体的美化具有重要意义……”[4]从感性层面肯定了身体的主体性。王晓华则呼吁身体美学研究中,在将感性活动还给身体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身体是理性活动、信仰和实践的主体。将身体与高级的生命活动联系起来,否则身体的主体性仍旧处于被遮蔽状态。前段时间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在微信场域中发生的“优衣库事件”,就是性欲推动下的身体实践,也是身体主体性被遮蔽的典型事件。借助微平台让大家知道生活原来还可以这样审美,不能不看作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种畸形现象。所以,大众在享受审美的日常化、便捷和自由的同时,也要对审美泛化滋生的不良现象保持警惕。
2005年陶东风作出了这样的预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5]伴随着消费主义浪潮,微时代的文艺现象恰恰应验了陶东风的言论。
当今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社会现状。“消费社会的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融入社会的‘消费'需求之中,逐渐在持续消费欲求的刺激下,消费似乎演化成人们的本能,消费也从一个经济学术语演化为一种富有价值取向的社会思潮——消费主义。”[6]260于是,消费主义盛行下的文艺现象也在悄然声息地发生着变化。我们知道,思潮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消费可以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诸多欲望,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欲求。因而,文艺在整个社会弥漫着消费氛围的当下,有可能演绎为消费世界的精神主宰,会阻碍与消费无关的其他的精神需求。顺应时代潮流而生的“微文化”便会在消费主义导向下进一步“消费化”。
深受消费主义理念侵蚀的文学艺术,在过去传统的严肃的话题面前也开始罩上娱乐化、狂欢化的色彩。“被消费主义掌握的文艺开始把消费时空下的一切事物作为娱乐消闲之资,并且呈现思潮化态势。”[6]261而微时代下的文化特点则和当代文艺不谋而合。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由于资讯的泛滥、内容的碎片化、互动的感性化等特点使得处于微文化里的受众主体迷失方向,甚至表现为盲从和集体狂欢。为了激发失去辨识能力的消费者在文艺领域的消费热情,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一些文艺作品可以不顾及任何事实与史实,可以把任何能勾起大众猎奇本能的事物装入作品之中,使之成为普通百姓的生活调剂品。比如有些军事题材的文艺作品立意并不高,脂粉气掩盖了硝烟味,血性阳刚变成了娘娘腔;有的影视中女军人红唇烈焰,男军人耍酷装帅,脱离实际,违背常识,肆意拔高,盲目神化;有些作品连军队起码的编制、序列沿革、战争史实等基本功课都没有做好;有些作品崇洋媚外,盲目追逐“韩流”“日流”,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新生代官兵的价值取向。这些言行“雌化”、心智“童化”的作品,怎能培养战士的虎狼之气、铁血情怀?
微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在满足消费大众的诉求下,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戏剧化、娱乐化。一些传统文学经典在微时代的语境中,经历着消费文化的解构和改编,经典文学变成了商业社会下的大众文化产品。比如,当今出现了很多戏说文学经典的例子:《大话西游》《水煮三国》《戏说乾隆》。文艺经典日渐走进大众视野的同时也导致了文艺庸俗化、快餐化等倾向。它们可能很好玩或者很有趣,也可能具有某种特殊的震惊效果,甚至呈现出任意表现一切和游戏一切的姿态,但是却和传统的创作原则和写作规范渐行渐远。因为被媒介介入的文艺创作更多考虑的是作品是否受欢迎,能否博得大众的欢心。收视率和票房成为当下文艺创作遵循的首要标准之一,而忽略了经典文艺作品该有的文化品质和创作主体应该葆有的传统文人品格。东方卫视打造的明星喜剧竞赛类节目《欢乐喜剧人》在网络上炒得火热,就贾玲戏仿花木兰事件展开激烈争论。一部分观众对由贾玲扮演的花木兰小品恶搞、诋毁其传统英雄形象不买账,甚至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一纸诉状,要求当事人对之公开道歉。而一部分人认为贾玲戏仿花木兰并没有触犯喜剧创作的底线。看过此小品会发现,贾玲对花木兰形象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写,原先“替父从军”的情节被改编成“父亲为保护木兰欺骗其从军”。中国木兰研究中心认为该小品“颠覆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心中的英雄形象,将花木兰恶搞成了贪婪呆傻、猥琐丑陋、恋生怕死的傻大妞。如此一来既破坏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特色文化的正统性,又严重伤害了国人尤其是木兰家乡人民的感情。”[7]且不谈此小品带来了多大负面影响,但它引起大众的关注,在制造噱头之后产生的一系列反响颇值得我们反思。
微时代的文艺要想第一时间博得大众的关注,好像没有噱头和搞笑是很难完成的。但是“这种搞笑本身要颠覆一种历史传统,颠覆一种在文化中和当下消费主义原则相冲突的种种原则。要想肆无忌惮地搞笑历史与现实,这个在消费主义文艺作品中的‘历史'就不能容许宏大叙事,这个在消费主义文艺作品中的‘现实'就不能容许主流价值观,因为只有通过个人化、小历史化与虚拟化,历史与现实才能贴近当下个人,才能为当下的消费主义受众所理解和接受。”[6]265这是不应该的。单纯的感官刺激和娱乐只是暂时的,并不是真正的精神愉悦。如果我们姑息这种丑化英雄形象、篡改历史、架空真实,任凭想象力去肆意构造文艺作品,只为收视率和点击率着想的行为,那么微时代下的文艺处境就岌岌可危了,历史面临着篡改、恶搞,经典文艺的呈现方式和消费方式也在分道扬镳。如果说精神文化的生产流水线是把“精神变作文化,文化变作产品,产品变作金钱”的话,我们就会感到文艺面临着如今消费社会由消费物质转为消费文化、文艺消费转为消费文艺的走向和趋势。
文艺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大众需要文艺,文艺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离不开文艺这面旗帜。所以,好的文艺就显得难能可贵。赢得大众认可的文艺是要给人以价值导向和审美启迪作用的。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支撑,微时代的文艺形态发生着改变,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随之也在变化,但是文艺秉持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变的。那些打着“多元价值观”的幌子去覆盖、消解甚至颠覆恒定的普世价值观,应是我们极力抵制和打压的文艺乱象。面对市场经济和消费浪潮的诱惑,文艺创作者要始终挺直腰板,处理好市场效益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断创作出充满正能量的文艺作品;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和新媒体,受众也要擦亮眼睛,提防“三俗”对自己糖衣炮弹式的攻击,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并提升自己的价值取向。
注释:
①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朱国华.中国人也在诗意地栖居吗?——略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条件;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
[1]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J].文艺争鸣,2004(3).
[2]张玉能.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本跟[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2).
[3]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59.
[4]王晓华.低估身体:身体美学研究的一个欠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1-19(B01).
[5]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2005(6).
[6]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7]李夏至.贾玲小品被批“恶搞”花木兰[N/OL].北京日报,2015-7-13.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7/13/c_ 128012153.htm.
[责任编辑 贺良林]
Brief Analysis The Aesthetics And Literary Symptoms Of The "micro age"
HAN Yun-hua
(Department Of Chinese,Xinzhou Teachers Colleage,Xinzhou Shanxi 034000,China)
Under the radiation of in the Internet and new media,weibo,WeChat,micro film,wechat business network etc,without "micro" not rookie,It led the rise of the "micro a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hort and dapper. Aesthetics and daily life gradually are close to the distance,quite a big group use the aesthetic way to annotate his own daily life.With the consumerism,the era of literary shed serious side,secular interest are more and more strong,it also laid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as a product of the consumer entertainment. But It is beyond doubt that against his symptoms of stodgy and consumed.
Micro Age;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Symptoms of literature and art
I01
A
1008-9128(2016)05-0091-03
10.13963/j.cnki.hhuxb.2016.05.025
2016-01-13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发展趋向研究(QN201512)
韩云花(1988-),女,山西文水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