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梅
摘 要:开展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对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相关方面的研究依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开展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引领学生;利用网络;实践
现阶段开展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开展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信息来源比较丰富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动动鼠标就可以找到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收集丰富的有用资料,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时学生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也受益良多,这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备课方式劳动强度比较大,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地降低教师的备课强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进行选择和处理,再加以保存,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时可以随时用到这些资料,在大大降低教师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能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对促进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有益的。
2.有利于教学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对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大有裨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尤其是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现阶段可以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软件比比皆是,学生下载这些软件,利用这些软件进行学习、答题、考试等多种学习活动,教师利用这些软件也可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使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仅如此,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还有利于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创新活动,在不断的创新中促进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策略
1.构建网络资源
信息化是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内涵,用信息化引领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实效开展,是信息技术课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以信息化引领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开展,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学高效实施的必然要求。网络教室是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实践高效实施的重要平台,网络教室也是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必要平台,它既融合了网络技术的元素,也融合了多媒体技术的元素,它所应用的网络不仅包括互联网,也包括局域网,这些元素都为师生之间的在线交流提供了可能,使在线教学活动的开展变成了事实,这是以往的教学无法比拟的。网络教室的真正作用不是只局限于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室的学习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教室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这个学习的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通过网络教室这一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分享网络中的各种资料、各种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网络资源的构建,可以让学生通过相关信息资源的收集建立有利于自主实践的数据库,通过这样的网络资源构建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开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2.利用网络开展有效的合作
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方式比较落后,只是采用小组式的合作方式,学生在合作中只能局限于一个小组中开展合作,教师参与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络平台进行相应的讨论,还可以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使集体的研讨、共同的参与、集思广益的开展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成为现实。尤其是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活动时,一些学困生或者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是局外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觉得有些难为情,但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合作学习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原本不愿意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各抒己见,这样的合作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参与合作的情况也会了如指掌,根据学生网络合作交流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网络开展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环境下通过开展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对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以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吴丽香.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3.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