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花园乡下花园学校 郑国园
我校是一所偏远农村小学,自然形成了小班化教学,虽然接任了小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虽然有着多年的教学生活积累,但对小班教学依然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凭着自身浮浅的认识,凭着在网络上的涉猎,想当然地走进了小班,开始了小班的教学工作。当认真观看了网络上展现的先进地区小班化教学工作视频后,才发现自己在小班化的工作中存在着诸多误区。为此,认真总结,努力走出以下误区。
为了表现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我们动不动就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在公开课上。课题气氛的确非常热烈,到底是不是有实效呢?这就不可而至了,或许我们自己也没有留意这些。通过观看小班化教学视频,特别是一堂“角的认识”的公开课,让我真正领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合作互助学习和小组讨论。其实,合作互助学习要有实效,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开始合作。惟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索的历程,有交流需要的时候,展开的合作互助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教师应确切掌握好合作互助学习的时机,切不可为了合作而合作,实在时机不成熟,宁肯不要合作互助学习。视频公开课里,老师在让学生充分自主观察触摸,自主得出“角的定义”后展开了分工合作互助,让四人小组的同学用各种材料制作角,此时的小组合作互助有明确分工,恰是在需要的基础上有意义的合作互助而非故意安排的合作互助。是以,我们需要思索的是怎样强化学生“合作互助”的学习意识,营建出主动学习的气氛,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我觉得有目的地编排小组能促进合作互助的效果。在编排小组时,我们要使用小班的优势,充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后构成四人小组。在这个四人小组里有一个会组织的,有一个会思索的,有一个会表达的,带着一个在学习上弱势一些的同学。如许的安排让小组构成了一个可以独立运作的小团队,好的学生能力获得发展成长,弱的学生才会有所进步提高。
因为没法真正彰显出小班的特色,我们很多教师都在教室安排座位排放上大动干戈,费尽心血。其实,当我们真正走进小班化教学后才发现其实那些只是一些形式。我想,形式是必要的,但绝对不是首要的。所有的形式必须是为真实的教学服务的,而绝非是摆设。就像我们的桌椅摆放,为了表现小班特色,一律推翻了跟大班同样的“秧苗式”摆放,换成形式百般的“圆形”“扇形”“花形”等各种形状,乍一看彷佛眼前一亮,可细细揣摩,如许的摆放有真实的作用吗?固然,小班人少,它易于我们做各种形式的摆放。但是毫无意义的摆放又有什么作用呢?再说了,传统的“秧苗式”排放是多么得经典,是我们说颠覆就颠覆吗?很多时候,虽然小班,但经典的“秧苗式”桌椅摆放也会越发适合又显得安宁。固然那些我们想法设法创新立异出的新格式,自然也有得当它摆放的时候。但前提条件是在有需要的时候,这将会给我们的小班教学带来大班所不能及的优势。比如需要活动表演的时候,需要讨论合作互助的时候,需要迎合我们教学内容的时候,桌椅灵动自若的摆放才会相得益彰。再如课堂部署,我们很多的部署也只是装饰。都说小班化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空间,我们要应用小班这得天独厚的资源,让环境成为小班一道靓丽的风景。事实上,当走进真实的小班化课堂,我才发现:风景不但要靓丽,更要朴实实用!我们要应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让课堂部署激起每一名学生的学习乐趣,使每位学生都有时机把自己觉得是好的作品贴在墙壁一角,特别对于那些学困生更要把他们的作品贴上去,激励他们不停进步提高,而不应该过于追求墙壁的漂亮而拒绝他们不怎样好的作品。不要为突显小班化的优势,刻意追求形式的华美,只追求哗众取宠的美,而没有半点小班的特色。
曾经浅薄地以为“分层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一大举措,能从好中差各种学生的不同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底子不同学生的学习,人人有乐趣,人人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成长发展区”得到充裕发展成长的教学模式。但经过学习,我发现其实并不然。对小学的孩子,好中差的分层还为时过早,是以我们应该使用小班学生人数少的优势更好地实行“分类教学”。分类教学组织形式关注的是在常规的小班化教学中,师生互动进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障碍、学习进展和教师所应该采用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并积极经过教师的影响,使得不同的学生获得较为中意的学习效果,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分类教学组织形式不但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差异,还从学生的举动、感情特征等综合因素加以考虑,并确定合理的目标,采用合适的方式,如许就有益于提高师生互动的流畅性、课堂中优良的教学气氛的营建,进一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和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度,从而到达教学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有用。
小班化实验教学经验,让我领略了教学中我们要充沛应用小班化教育的资源和优势,尽力去寻找和探求更好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在小班教育中获得更加优良的教育,才能使我们小班的“关注每一个,让优生更优,让教学精美”的教育教学目标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