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珠
(江苏省淮安体育运动学校, 江苏 淮安 223001)
教练员语言在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中的运用
张明珠
(江苏省淮安体育运动学校, 江苏 淮安223001)
摘要:教练员在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中合理运用教练员语言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教练员与青少年运动员之间更好地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
关键词:教练员语言;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员训练
1 教练员语言的重要性
1.1 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思维的载体。巴甫洛夫曾把词语称为“包罗万象”的刺激物,并以它为人类行为的最高调节器。通过语言,人能接受暗示和进行自我暗示,通过代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言语来调节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1]。语言是教练员与运动员沟通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在教练员与运动员互动的运动训练过程,如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都是通过语言作为媒介来完成的。因此,教练员的语言对整个运动训练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教练员语言对青少年运动员的重要性
运动员从入队开始,教练员便成为运动员除父母之外最亲密的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训练都与教练员密切相关。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他们的父母。能够在运动训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赞扬与认可是每个青少年运动员的骄傲。运动员是教练员的宝贵财富,而教练员是运动员的重要支持力量。
到了青春期,运动员的心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例如教练员突然发现,原来顺从乖巧的队员突然变得倔强与叛逆,训练热情消退,训练成绩下滑。面对繁杂的训练和比赛任务,教练员常常感到压力与无所适从。然而这些正是青春期的运动员呈现出矛盾性的心理特征: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2]。对于青少年期的运动员而言,他们渴望得到教练员成人式的对待,希望得到教练员的理解与支持,愿意向可信赖的教练员谈吐心声。如果教练员能够了解运动员以上的心理特征,合理运用语言,及时与运动员进行沟通交流,那么双方便可以顺利渡过这个时期。
2 教练员语言的运用
为了能够促进教练员与运动员的交流,教练员通过合理运用语言进行正确地提问,有助于运动员敞开心扉,有利于教练员更深入地了解运动员遇到的问题,进而对症下药,帮助运动员走出生活中的困惑,克服训练、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积极的语言暗示更有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提升训练效果。
2.1 教练员应有的提问方式——非指责性的语言提问
提问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问题提得是否妥当,关系很大。根据凯利的研究(G.Kelly 1977),除了提问的数量和频率需要注意之外,问题的性质也很重要[3]12-13。
1) 避免“为什么”的问题。
“为什么”这类问题明显地要求运动员说明理由,暗示运动员的某些行为和情绪是错误的。例如:你为什么不能按照要求做?你为什么做不好?如果将这两个问题改变形式如下:你这样做有什么原因呢?你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这样的形式不但不带有指责性,还能够引导运动员真正的探索自己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教练员便能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2) 避免责备性问题。
责备性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它常常表现出说话者的情绪,但对解决问题,深入交流没有任何益处。教练员责备性的问题常常会对运动员产生威胁,常常引起运动员的心理防卫。例如:你现在知道后悔了,当初干什么了?这件事情你凭什么这么肯定?如果将这两个问题改变形式如下:我们来总结一下原因是什么?你这么肯定这件事情一定有充分的理由,那是什么呢?这样的形式能够启发运动员对自己进行深入剖析,对事情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对运动员也更具有促进意义。
2.2 教练员应有的回应方式——共情性语言的运用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3]61。教练员是运动员最信赖的人。当运动员鼓起勇气走向教练员,把烦恼与困惑倾泻而出的时候,为了教练员能够深入了解运动员的内心世界,给出更有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教练员此时的共情性语言就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运动员对教练员说:“这个动作我就是不会做!”此时,教练员常常会有这样的反应:“不会做?你就是怕难,赶快做!”这是一种封闭性的回应,教练员得不到任何积极的结果。但是如果教练员换一种方式回应:“这个动作好像对你很难,是吗?”这便是共情性的回应。这使得运动员感受到,教练员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更愿意与教练员进行深入交流。
2.3 教练员应有的语言反馈——积极的语言暗示
积极是人类固有的一种本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积极本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发地表现出来[4]。因而,教练员积极的语言暗示在运动训练中尤其重要。
在日常训练中,当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练习之后,教练员可通过语言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在下一次练习时巩固正确的肌肉用力,改正错误的动作。积极的语言反馈不仅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动作,而且还能为运动员创设一个放松的训练环境。一项对淮安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日常训练焦虑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焦虑情形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男运动员达9.1%,女运动员达8.1%;而焦虑情形有时发生的情况分别为40.9%和56.8%。由此可见,焦虑在运动员日常训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因而教练员积极的语言暗示在运动训练中必不可少。例如在日常训练中面对焦虑的运动员,教练员告知运动员“放松”,这样的效果要好于“不要紧张”;直接告知运动员应该做什么,这样的效果要好于告知运动员不要做什么[5]。此外,教练员对运动员积极的语言反馈,还包括将运动员的各个方面进行纵向的个人比较,避免横向的去与他人进行比较。
3 结论
综上所述,教练员语言在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中尤其重要。教练员应当充分了解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通过合理运用教练员语言,为运动员创设轻松的训练氛围,积极提高语言的暗示功能,促进运动训练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运动心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4.
[2] 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24-225.
[3] 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 叶浩生,郭永玉.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4.
[5] 张忠秋.优秀运动心理训练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56-57.
[责任编辑:李强]
收稿日期:2015-09-08
通讯作者:张明珠(1981-),女,江苏淮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运动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E-mail: Lynnzmz@163.com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876(2016)01-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