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究

2016-03-15 22:34:23李倩文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质量

薛 燕,李倩文

(1.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提高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究

薛燕1,李倩文2

(1.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探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通过端正非化学专业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态度、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及时解决学生的作业中反映的各种问题,来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质量

近年来,各高校对于自身人才培养的定位越来越明确,因此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不可避免。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改革尤为明显,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生物、食品、环境等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课之一,具有定义、概念、公式、符号多,理论性强,逻辑性强,实践性较弱,生动性差,实际应用的事例少等特点[1-2]。因此,有机化学在以往的课时设置上较长,便于学生的消化吸收。但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时设置较短,化学专业的学生有64个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和32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学习,但是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已经只有48或者32个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和24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学习,因此如何提高非化学专业学生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的提高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我校成立了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研究组,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贴近非化学专业的科学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端正非化学专业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是做不成功一件事的。非化学专业学生有机化学的学习多是从低年级开始,先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再学习有机化学。这个时候的学生的特点是不能很好的适应高中课堂向大学课堂习惯的转变,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模糊,自主性不强。他们认为非专业课的地位就和以前上学时候的兴趣课一样,可学可不学,即使学习了也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以后用处也不大。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不积极听讲,遇见难懂的地方,下课也不加强巩固,课后作业也只做老师布置的习题。这样是学不好有机化学的。

端正非化学专业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态度,首先来讲,有机化学第一节课非常重要。主讲教师须强调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地位以及作用,讲清楚课程的学分分布、考核模式,明述授课任务,以及历年来该专业的有机化学学习情况等。其次,严格考勤。有机化学的教学任务很紧凑,落下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后面的学习就会更加吃力。最后,要严把所布置作业的质量关。绝不姑息抄袭现象,端正作业的态度。

2以学生为中心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

教材和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精选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3]。目前有机化学的教材众多,教材的编排和内容各有千秋,受众对象也各有不同。有学生抱怨教师上课讲的都没有教材的一半呢。这样的教材选择显然是不可取的。针对非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材也是琳琅满目,那么如何选择教材呢?要以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为本,以他们的所学专业和有机化学课时为参考,结合课程标准,选择相关的教材,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能比较容易的接受知识,掌握课程要领。也许有的老师想让有能力的学生学的多一点的知识,那么可以列出一些参考教材,建议在讲授每一章的时候都可以把参考教材列出来给学生参考。另外,也可以灵活的掌握教材,可以自己编写适用于非化学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教材,包括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注重体现时代化、绿色化。

其次,需要精选教学的内容。教材选好之后,需要调查清楚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化学基础,有机化学课程与其本身的专业的关系,以及有机化学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发展的关系。依据非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课程标准,课时安排,来合理安排教学的内容。增加一些与非化学专业学生专业相关的有机化学应用实例,删掉一部分有机化学中难以理解的机理、复杂的合成路线等,将这部分删掉的内容留给那些愿意进一步学习的学生课下学习。有机化学中重点、难点要详细的讲甚至反复强调,对于化合物的来源等科普性的知识简讲。尽量在有限的课时内,使教学内容丰满,主次分明,脉络清晰。

3激发学生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曾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为了提高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就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非化学专业的学生爱上有机化学,主动积极的学习有机化学。

3.1充分利用多媒体形式来直观、形象的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在普遍的教学手段之一。由于其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获得了广大学生和教师们的欢迎。加之,理论性较强的有机化学课时的减少,且教学内容里面涉及到立体构型、化学反应模型等,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形式来进行有机化学教学是十分有利的[4]。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的表示有机分子模型、有机化学反应过程和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依据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标准,制订详细的教案,用心的设计电子版的ppt。例如,设计动画展示立体化学部分,以Flash作主要的制作工具,另辅以3dsmax(制作分子模型)、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ChemDrew(书写化学方程式及化合物构型)以及其它相关软件制作《有机化学》课件。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平时多注意收集有机分子模型,有机化学反应的动画,实验仿真动画及视屏[5],多参考有机化学精品课程以及名人名师的课件,来充实自己上课的内容,以达到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给非化学专业学生,给其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使其爱上有机化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众所周知,有机化学里面的立体构型较多、分子式较长、化学反应机理较复杂。教师全部使用传统的黑板教学则进程较慢,而且效果不好;对着书本讲课,难免学生集中不了注意力,教学效果也不好。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时间,可以将重点和难点反复和突出的展现,将易混淆的知识点直接相互对比,方便章节的总结,知识点的汇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也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一些重要的随堂练习也需要在黑板上推导,或者让学生自己上黑板来练习,让他们体验有机化学习题解答的方法和练习有机化学的思维逻辑。

3.2利用形象生活化的比喻

有机化学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强,知识点也较多。对于每一种类的化合物的学习都是从其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这几个方面着手的,其中会涉及到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立体选择性、独特的人名反应等。尤其是有机化学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很枯燥,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教师在教授课的同时,可以运用一些形象生活化的比喻[6]。例如,在讲到构象异构体的知识点时,利用学生的日常体态做比喻。将乙烷的立体交叉式和重叠式两种典型构象比喻为学生平常的站着和平躺着的两种典型状态,那么乙烷的其它构象则比喻为学生在围绕自己重心旋转的某一状态。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构象异构体是不可数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不过是其最典型的两种状态。例如,在讲到乙烯取代基团的空间效应的时,可以拿学生坐的位置作比喻。两个较大基团在双键同侧比喻为两个胖学生坐在一桌,比较拥挤,不稳定;两个较大基团在异侧比喻为一个两个胖同学坐前后桌,就会比较宽敞,更稳定。用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形象化的比喻可以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有机将有机化学的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多增加一些举例和比喻,将晦涩的知识点变得生动起来。

3.3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化学史

在对学生进行有机化学的教育的同时将其化学史介绍给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有进一步地理解和应用[7]。

现行有机化学一般以有机化合物的类别为主线,主要介绍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学反应和性质及在有机合成和官能团转换反应中的用途等。其中的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非常的多,且有好多是以人名来命名的,这就为有机化学教学中穿插化学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讲清楚这样的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反应的历史,便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学习和应用,也使学生有感于科学家钻研科学的刻苦精神,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例如,讲到烯烃的环氧化反应时,可以提到Shapless K B 因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获得2001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增强学生对于烯烃环氧化反应的重视。例如,在苯和芳香族化合物内容中的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由于试剂的多样性和反应本身的特点,不容易理解和记忆;可以介绍从这一反应的最初发现者付瑞德尔(C.Friedel 1832—1899)和克拉夫茨(J.Crafts 1839—1917)当时的实验记录(可在网上查到)及发表的论文人手,学生便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复杂的问题便容易理解和记忆了。当然,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机化学课时较少,因此应该适当的选择较为典型的有意义的化学史案例,不能占用太多的课时。

3.4在教学中引入课堂奖惩机制

在教学中引入课堂奖惩机制就是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现象譬如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等行为通过惩罚机制约束学生行为,让其重视课堂教学;而对于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成绩好,能够带动班级学习风气的同学,则通过奖励机制,建立优良的学习风气,带动班级同学积极学习[8]。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现并重视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并辅以奖励,从而起到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行为。教师要把握好奖励和惩罚的尺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且要对所有的同学尺度一致。

当然,对于具有不同学习诉求的同学,惩罚和奖励机制的效果是不同的,对于学习诉求低、学习较差的同学和学习诉求高、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奖励机制的效果将会好于惩罚机制。而对于学习成绩处于及格线附近的同学要综合运用惩罚机制和奖励机制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保证班级的学习风气。

3.5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

有机化学历来都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并重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9]。因此,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验教学,并且最好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非化学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的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约为3/4,开课时间会比理论课晚几周,每一次课3个课时,和理论课同步结束。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参照非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精心挑选和设计实验项目,并且请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审核和复核。在有机化学的理论教学中引入有机化学实验的实例来说明有机反应的路线、机理和产物,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有机化学实验中,除了要特别强调实验安全之外,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中每做一个实验步骤的原因,影响实验成败和产率高低的的关键因素。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会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科研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其专业学习乃至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及时解决学生的作业中反映的各种问题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有待于学生课下作业的检验。通常来说,课下的作业一个是理论课的作业本,一个是实验课的实验报告本;这两样最能反映一个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对于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等。

因此,教师应该精选习题[10],讲清楚实验报告的内容格式。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发现和记录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作出解决方案。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检讨自己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安排,重难点是否突出,讲解是否清晰,课堂安排是否合理。其次,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的作业反馈发现每一个班级学生的特点,从而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依照自己平时的经验上课。最后,有机化学的教师应综合把握学生的理论学习进度和实验课学习进度,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增进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总之,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非化学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本上的具体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0.

[2]袁立丽.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28(6):86-88.

[3]刘长相,刘倩,陈金珠,等.高等农业院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一些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126.

[4]陈忠平,宋常春,陈君华,等.多媒体技术在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J].广东化工,2014, 41(24):147-148.

[5]蔡向阳,陈祥旭,蔡雪寒.化学实验仿真动画及视频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5):207-208.

[6]张艳荣,杨选民.浅谈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体会[J].科技信息,2011,(33):286.

[7]李磊姣,孙秀云.通过有机化学史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11):86.

[8]王卫,王淑芬,石磊,等.课堂教学奖惩机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科技视界,2014,(20):64.

[9]姜海燕,尹彦冰,张宏波.浅谈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J].化工时刊, 2012,(7):69-70.

[10]冷丰收.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习题课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华章,2013,(34):246.

Exploration into Enhancing Teaching Quality of Organic Chemistry for Students of Non-chemistry Major

XUE Yan1, LI Qianwen2

(1.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061,China;2.SchoolofTextileEngineeringandArt,AnhuiUniversityofAgriculture,Hefei230036,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method was explored to enhance teaching quality for the organic chemistry of non-chemistry major students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The teaching quality was enhanced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consolidated by correcting attitude of students towards learning organic chemistry, selecting teaching material and teaching content,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students' homework timely.

Key words:non-chemistry major;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quality

[收稿日期]2016-01-2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4A201);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4152)

[第一作者简介]薛燕(1986-),女,汉族,安徽舒城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固体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73(2016)03-0082-04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巧妙整合,让化学不再难学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9:00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2:11:38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科教导刊(2016年9期)2016-04-21 02:23:09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