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信息异化理论审思*

2016-03-15 13:21张筱荣
广东社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微时代

张筱荣



微时代信息异化理论审思*

张筱荣

[提 要]微时代是一个后福特主义文化逻辑在网络空间深度拓展的时代,信息异化是其突出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学界从理论界定、问题表征、引发肇因、主要影响、消解路径等方面全面梳理了学界关于微时代信息异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存在着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较少、实证研究欠缺、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代表性研究结论难以得出等问题,当前要注重开展下列问题研究:深化理论研究,探索微时代信息异化的理论依据及其发展规律;强化实证研究,全面分析微时代信息异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的影响;开展比较研究,注意总结国内外关于微时代信息异化研究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加强应用研究,探索如何形成法律、制度、技术、道德、社会管理等动态的微时代信息异化控制体系。

[关键词]微时代 信息异化 理论审思

*本文系安徽省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项目(项目号Szzgjh1-2-2018-10);安徽省教育厅2015年人文社科重点课题(项目号SK2015A376)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媒体的快速发展,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迈入一个崭新的微时代。微时代是一个后福特主义文化逻辑在网络空间深度拓展的时代,它尚简、崇微,更加关注微主体、微生活、微事件,不再刻意追求“宏大叙事”,“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①然而“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②微媒体技术也不例外。微时代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饱受着信息焦虑、信息崇拜、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等各种信息异化现象的困扰。学界从21世纪初开始,开展了对信息异化现象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信息异化”为题名进行检索,截至2015年12月底,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8篇。其中2000年2篇,2001年1篇,2002年3篇,2003年4篇,2004年2篇,2005年4篇,2006年9篇,2007年6篇,2009年13篇,2010年8篇,2011年13篇,2012年10篇,2013年21篇,2014年15篇,2015年7篇。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学界自2009年后,对信息异化问题研究的文献开始增多,关注度明显提高。目前学界对微时代信息异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时代信息异化的理论界定

(一)异化的界定

异化(Alienation)源于拉丁语Alienatio和Alienate,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支配等含义。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是用德文名词Entfremdung来表示异化的,该词是从德文动词En-tfremden变化而来,含有疏远化、冷淡化、夺取、盗窃等义。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异化现象就已经产生了,它是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产物。到了近代,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哲学和法学的概念,异化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是近代第一个阐述异化思想的人。他认为“异化”具有共同转让的意思,这种“异化”的结果不是与主体相对立,而是与主体相协调;不是使主体受损失,而是使主体获益。继霍布斯在不明确的意义上使用异化概念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异化概念展开了研究,尤其是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黑格尔第一个把“异化”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用来表述“绝对精神”的外化。③费尔巴哈将异化赋予引申的哲学涵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他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二是劳动本身的异化,三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四是人与人相异化。⑤匈牙利理论家卢卡奇提出了同马克思异化概念较为相似的物化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商品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二是人通过劳动所创造的物反过来控制了人。⑥

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异化思想,以“工具理性”为主要对象,猛烈批判了科技异化、大众文化异化、消费异化、个体心理异化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总体异化状态下人的生存状况。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相比,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了个体心理意识的变异与分裂。⑦

此外,海德格尔、弗洛姆等人对异化概念也有自己的一些认识。纵观异化思想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异化的一般含义是指主体创造出了客体,但客体却不受主体支配,甚至成为和主体相对立和控制主体的异己力量。

(二)信息异化的界定

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信息异化(Information Alienation)内涵作出了界定。贾向桐从信息技术学的角度提出,信息异化实际上是信息传播的无序化和熵增。现代信息传播在传播中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所以信息暴涨成为一种必然。而对于人类思维的有限性而言,暴涨的信息量就是一种超载。信息的超载正如信息的的匮乏一样,都是无序化与熵增,信息也由此异化为自己的对立物——熵。这种无序化与熵增在现实生活中便呈现出信息资源污染、信息安全危机、信息滥用、私人空间信息危机、信息崇拜等诸多异化现象。⑧陈彦珍、左伟青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信息异化就是人在生产、传播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出现了信息生产与信息消费之间的矛盾,作为信息主体的人在这一矛盾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信息的控制能力,反过来为信息所主宰、奴役。⑨秦子淮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信息异化是指作为认识的主体,如收信方,在感知事物外在运动状态时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主体在理解和判断事物状态时发生了偏差,产生了怪异的看法;还有主体在考虑事物的运动变化状态时对信息产生依赖现象;以及主体可能会利用事物的变化和效用做不顾别人利益的事情。⑩刘珺从突发事件传播的应对角度提出,信息异化是指在构成特定舆论场的多种因素作用下,信息传播出现了偏激和非理性现象,是一种非常态化的过程。申传斌从学科结合的角度提出信息异化是将哲学上的异化思想与信息科学的特征结合起来,是指人作为信息的主体创造出了信息这个客体,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失真,信息主体失去了对信息客体的控制,信息客体逐渐异化为控制信息主体的工具。

二、微时代信息异化的问题表征及引发肇因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异化的问题表征进行了分析。彭小兰、李萍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提出,信息社会下现代人在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都出现了异化,即物质层面出现了科技异化和符号异化,精神层面出现了理性异化和心灵异化,制度层面出现了交往异化和规范异化。林岳新、魏传英从网络技术视角指出,信息异化主要表现为为信息崇拜、信息依赖、信息恐慌、信息污染、信息犯罪、信息安全。任福兵从信息处置能力角度提出,微时代网民信息处置能力的弱化导致了网络信息认知偏差,具体表现为信息思维认知偏差、信息分析认知偏差、信息决策认知偏差、信息表达认知偏差、信息沟通认知偏差等形式。闫方洁通过比较研究视角提出,与其它传统媒体相比,微时代的自媒体更加强调信息的平面化,通过“形象叙事”、“微叙事”、“娱乐叙事”、“虚假叙事”等手段不断制造消费文化的狂欢,与理性意义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这突出体现在信息内容的形象化、微观化、娱乐化等方面。宗荣荣、高布权从信息依赖的角度提出,人与电子网络异化主要表现在人对电子网络的依赖并受电子网络的奴役与社会对电子网络的依赖并受电子网络的操控两个方面。张良松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提出,当代社会信息异化主要表现在时刻在线、信息饥渴、信息焦虑、信息污染、信息安全危机等方面。

微时代信息异化的引发肇因是多方面的,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分别进行了归纳。黄云鹤从信息传播方式的角度提出简单化、浅表化、平面化是微时代信息碎片化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这一方面决定了微信息无法阐释深刻的思想,论述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导致了煽动性的极端言论更易吸引人的眼球,从而使得大规模的生产和传播成为可能。李滨、张民从信息接受方式的角度提出,微时代网民对于信息的接受方式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主观性、情绪性特点,他们对信息内容的关注往往是即时的、转瞬即逝的。这为信息异化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黄元丰、张美琴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提出,微时代信息的模糊性与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信息传播的迅捷性并存,一些信息传播者可能会基于利益的考虑,通过遮掩事实真相、片面传播信息而混淆视听。刘丹丹、孙瑞英从心理学的层面分析了信息异化的原因,群体方面,主要是受到从众心理、去个性化、群体极化等现象的影响;个体方面,主要是受到本我实现、心理需求、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刘甲库、杨雪晶从新媒体自身特点(主体间性的偶然性、隐私保护复杂化、自由和品质追求的内在矛盾)、技术异化(虚拟VS实在、技术之蚀、亲近的暴政)、主体根源(商业或政治机构的利益考量、群己关系失范下的利己冲动、信息理解的主观建构性)等方面分析了信息异化的原因。俞培宁从心理、技术、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异化的原因,认为心理方面的成因主要表现在:认知曲解、需要心理、从众心理、好奇心理的负效益、成就动机的负效应。技术方面成因主要在于:网络技术的漏洞和信息技术模式的局限性。社会方面的成因在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制度的缺陷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信息市场处于买方市场;道德的滑坡;社会的漠视;一些非法组织、团体的不良动机。秦子淮从人学角度提出,信息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主体性缺失、需求的失衡以及道德与立法的缺失。

三、微时代信息异化的主要影响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微时代信息异化所带来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徐溢蔓从网络语境的角度提出,信息异化阻碍了良好舆论环境的形成,具体表现为:网络信息真伪难辨误导受众;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常态化;网络舆论空间呈现无秩序化态势。徐彬、王璇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指出,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判断标准——人们逐渐习惯于网络从众,将价值判断标准建立在“大多数网民意见”的基础上,人们宁愿相信所谓“网络大V”或“意见领袖”的信口开河,也不愿相信官方文件的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周宪从信息篇幅的角度提出,微时代的信息囿于“微”的限制,容易在短小精炼的同时脱离原来的语境,成为没头没尾的孤立化信息,给信息的理解和接受带来难度和误导性。周志强从话语传播方式角度提出,微话语的狙击式聚焦、揭幕体叙事、“假扮游戏”,正好构造了微客的瞄准式阅读、窥阴型期待和去身份化的主体意识,令微客变成一个思维能力不断衰减的“口香糖主义”者。在这样的话语场域中,思想虽然生产力旺盛但却想象力衰减,知识分子的“阐释性”话语不得不让位于微时代的“单向度话语”,知识分子也逐渐失去了书写社会现实和进行社会动员的能力。任福兵从阅读方式角度提出,微时代人们更喜欢阅读图片、动画等信息,这容易导致信息理解的片面化,进而形成残缺信息、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性信息。另外,对信息的压缩式接受使得平面化信息开始出现,对信息的肤浅化阅读致使表层化信息得以生成。这些信息一旦在网络传播,其中一些能刺激眼球的信息可能会被刻意放大,虚假信息持续出现,引发网络信息危机。唐登蕓、李瑶从思维方式角度指出,每个人都是微时代广阔信息洪流中的一个节点,其中的信息几乎都是瞬时性和碎片化的,然而一旦人们深陷于微时代支离破碎的信息表达方式中时,就会缺少总体性视野和全局性思维,富有挑战性的怀疑精神更是无从谈起。

四、微时代信息异化的消解路径

关于微时代信息异化的消解,学界从心理、技术、社会管理、道德等视角提出了不同路径。俞培宁认为应注意从心理、技术、社会等方面采取控制方法:心理干预方面,应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信息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主体的信息素养,增强信息能力;技术防护方面,应构建网络信息创新平台,提高信息技术的硬件水平,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措施的实施;社会管理方面,应优化信息环境,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完善社会建制。徐彬、王璇指出,微时代政府可以采取业务外包的方式,借助外包公司的核心筛查技术监控微时代信息内容。特别是要加强对跨境信息交流的监控,防止网络谣言的跨境传播。刘甲库、杨雪晶提出应从从技术路径(重视搜索技术、资源质量的源头控制、强化信息安保技术)、提高主体的信息素养、保障制度供给等方面来控制信息异化。方习瑞提出,微时代的技术精英们在从事技术活动及创造技术成果时,应恪守技术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技术行为,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李春青从信息免疫视角提出,消解信息异化的策略在于:寻求健康信息—提高信息免疫;剥离信息矛盾—减弱不良信息传染;实现信息价值—精细信息技术;弘扬赛博文化—构建信息生态和谐。高宇璇、王益锋提出,微时代应加大对网络信息的审查力度,注重微媒体使用环境的净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合作与协调,加强监管力度,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申传斌提出,在泛在信息社会环境下,要采取措施来调控信息异化的负面作用:注重顶层设计,加快法律制度建设;强化信息活动过程控制,规范信息市场管理;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信息生产质量;开展社会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信息观;优化社会信息环境,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秦子淮从人学视角提出,消解信息异化的出路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五、微时代信息异化现象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近年来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规章。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简称“微信十条”)。2015年2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简称“账号十条”)。这些法规和规章的出台,使得微时代的信息异化问题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

目前虽然已经取得一些初步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第一,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研究成果只是零散地分布于各类论文当中,缺少专门研究微时代信息异化问题的专著。在文献检索中,鲜见对国内外信息异化研究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专著,使得学界今后对微时代信息异化问题的研究缺少必要的历史依据和经验指导,同时也反映出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第二,实证研究欠缺。在研究方法上,思辨性的、定性分析的居多,深度的案例分析、实证调研、定量分析比较欠缺。简单的、浅显的理论分析较多,细致的、深度的实证分析较少。比如:关于信息异化影响的研究,大多数研究只是从定性分析的角度进行了探索,鲜有从问卷调查、群组访谈、案例分析等实证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得信息异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影响难以从量的角度去把握。务虚性研究较多,可操作性不强。第三,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研究者通常只专注于信息异化的某一方面并夸大该方面的意义,即使有少数学者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整体眼光,未能明晰各方面的特点和内在联系。第四,代表性研究结论难以得出。信息异化研究涉及的问题的很多,如信息异化与人的主体性问题、信息异化与社会发展问题等等,争论也很激烈。对这些问题的激烈争论虽然较有意义,但在争论中学者们往往各持一端,观点容易出现极端化、片面化的倾向,难以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的结论。

有鉴于此,微时代信息异化研究在坚持前瞻性、应用性、系统性等研究思维的同时,要加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等等,以科学应对当前及今后微时代信息异化研究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一是深化理论研究,探索微时代信息异化的理论依据及其发展规律,为微时代信息异化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和规律遵循。二是强化实证研究,研究过程中注意采用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群组访谈等手段,全面分析微时代信息异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的影响。三是开展比较研究,注意总结国内外关于微时代信息异化研究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为微时代信息异化研究提供历史依据和经验指导。四是加强应用研究,探讨微时代信息异化控制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社会、行业协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控制型转变,探索如何形成法律、制度、技术、道德、社会管理等动态的信息异化控制体系。

①②[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3、267页。

③[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4页。

④侯才:《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北京:《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9~63页。

⑥[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47~148页。

⑦郭嘤蔚:《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

⑧贾向桐:《论信息异化的技术根源与调控》,天津:《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第2期。

⑨陈彦珍、左伟青:《信息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⑩秦子淮:《信息异化的实质分析》,长沙:《图书馆》,2011年第4期。

[责任编辑 刘慧玲]

作者简介:张筱荣,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安徽芜湖 241000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6)02-0060-06

猜你喜欢
微时代
微纪录片传播中的微现象研究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微美学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论“微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