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东(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安徽六安237000)
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柔性管理
李朝东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逐步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教育结构和教学目标发生巨大改变。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具有的素质和本科院校学生具有一定差距性。这个时期的学生逆反心理重、自制能力差、自卑心理重,正在处于青年向成年过度时期,这就决定高职院校在管理方式上要实行柔性策略。只有如此,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本文从柔性管理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实施柔性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柔性管理;问题;策略
现代人教育理念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学校的成立,为青年人实现梦想提供多种选择。随着高职院校的建成和发展,很多学生彰显出时代特征,例如价值观比较现实、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对新鲜事物更有兴趣、信息化知识接受快等。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管理也要秉承着开拓创新的理念。传统硬式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教育的需要,这就给高职院校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管理上要以学生个性为基础,挖掘其潜力和优点,培养他们自我约束力和学习能力,让他们逐渐形成自我管理、主动学习、共同进步的习惯。
(一)柔性管理具有的内涵
柔性管理的概念区别于刚性管理,是更加人性化的一种管理方式。柔性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精神予以管理,运用文化因素,逐渐形成以情感和组织文化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采取启迪人、引导人、激励人、尊重人等方式,实现管理的目的。柔性管理强调管理者主动改变管理思想,它实施是为了让整个组织、集体管理方式由刚性变柔性,制度随之更加人性化,组织成员能够认可管理制度并学习组织特有的文化。柔性管理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具体到高职院校,就是抓住学生特点进行内在的引导,而非外在强制。
(二)柔性管理的特点
柔性管理具有三个特点就是有效激励、持久影响、内在驱动,一些学者提出更为具体的看法,就是管理方式网络化、管理评价全面化、管理过程柔性化、管理体制规范化,体现出教育的渐进性和情感性。在教育过程中个体要比群体重,容纳众多品质优秀的个体,就会组成优秀群体。教育者对每个学生的影响是平行的、同时的,将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结合在一起,发挥柔性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一)高职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高职学生是青年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亚群体,就是弱势群体,主要在两个方面有所体现。其一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差。高职院校学生一般是没有达到高校入取分数线的高中生、技校、职高学生,大部分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时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其二学生比较自卑。高职院校是专科学校,和本科学生相比较他们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另外因为社会对高职学校存在一定偏见,学生在认识自己方面也容易出现偏差,进而增加他们的自卑心理。一些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佳,只能进入高职学校,觉得低人一等,甚至对自己的能力和智力产生怀疑,表现出没有自信而加重自卑感。
(二)学生思想活跃
高职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大专学历和熟练技能,并拥有职业资格和上岗认证证书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普通大学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差距,但是也具有自己明显的优势,表现在思想活越、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强;因为他们没有受到社会重视,在应试阶段就有失败的体验和经历,让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另外他们更加重视自身个性的发展、创造、革新,表现出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富有挑战的个性和对权威的质疑。这就需要高职学校管理者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对学生给予适当的暗示、引导、激励,调动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接受学校规范化管理。
(三)独立意识强
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多为独生子女。因为高职学生正是青春期,身体的变化使他们产生“成人感”,让他们拥有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体验,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意识。他们希望摆脱大人对他们的限制和约束,他们是有自主行为观、是非观、思维模式的公民,他们的法律意识、反叛意识、参与意识、个人意识逐渐增强,渴望家长、教师、社会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要用柔性管理来体现对学生独立意识的尊重,发挥他们主体性,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体现在管理的全过程中。
(一)刚性管理比较多,缺少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的概念是在管理过程中,以规章和制度为基础,采取处分、监督、约束等方式实施日常管理。刚性管理对学生的情感和尊严比较轻视,长时间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而让学生对制度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到学校对于学生进行管理时的效果和质量。高职院校现在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比较刻薄,对学生的真实感受没有过多考虑,不能完全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完善和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另外教育制度比较多,不论任何事情都以制度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柔性管理涉及面过小。学生出现问题时,运用制度虽然得到解决,但是学生内心深处未必会深刻的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为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埋下隐患,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治标不治本,想要达到治本的目的,就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
(二)激励措施比较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在管理学生时,运用的激励方式比较单调,难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励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是特别重要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特殊年龄阶段,有必要采用适当激励的措施对他们进行管理。假如没有科学、适当的对于他们的成绩予以奖励,就可能会影响他们参与班级活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
(三)自我管理和学校管理出现比例失调的现象
目前一些管理者觉得在高职学校学习的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素质,所以将学生管理方面的全部责任和权利都交给老师,而老师在实际管理中忽视学生具有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在管理环节上学生很少能够发挥出自我管理的作用,进而产生学生自我管理和教师管理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团支部、班委会、学生会是学生设置的能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构,在学生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依靠这种力量了解学生关心什么、需要什么,进而将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予以实现。这样做不但能够减轻高职学校具体的管理工作,也能让学校通过学生干部发现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不足之处进行及时修改,并制定相关措施解决学校管理中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自主观念,实施柔性管理
社会效益是高职院校的最高目标,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其内容包涵着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硬件建设的概念是高职院校在校园建设和校园规划方面的设计;软件建设是以学生业余活动、师生行为规范、校风校训等内容为主。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根据高职学校学生具有的特点,按照学科专业设计的不同建立学生团体,逐步发展起和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兴趣小组,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精神。
同时学校要开展人文教育相关的课程,积极聘请学者、专家和成功人士作报告和进行专题讲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所以高职院校一定重视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欣赏、尊重、热爱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来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创造知识、利用知识、获得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文化和专业素质。
(二)师生构建起民主、平等的关系
高职院校运行柔性化管理需要学生和教师间构建起民主和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朋友,进而减少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降低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戒备和敬畏心理,体现师生间融洽的感情。在管理中教师要热爱和尊重学生,对学生保持信任的平等关系,师生间要经常交流,在包容的环境中共同参与、相互吸引。唯有如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才能抓住机会,根据学生遇见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不能只根据成绩高低就评价学生好坏,要建立起多层面立体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感觉教师的公正性,进而推进师生间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
(三)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水平
管理学生的教师和学生有密切关系,能够了解学生情绪方面的要求,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面对就业、感情、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对其予以正确引导,并化解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所以高职院校在运行柔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起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对教师的质量要求、工作职能、工作定位以及角色定位予以明确,严格考核、管理、选聘管理教师,并定期培训教师,让教师将关心和爱护学生当成责任,并在日常行动中体现出来。
(四)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学生未来是从事现场管理和技术操作的人才,所以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事、做人,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在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要培养他们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办事公道、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在教育中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的与人合作、吃苦耐劳、安心基层、踏实肯干、爱岗敬业等精神予以培养,提高学生社会使命感和责任心,培养他们敬业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柔性化”管理体制在最近几年被越来越多学者重视,虽然研究的时间不长,但是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不断扩大,柔性管理理论已经成为高职学校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不但要对基本理论进行系统研究,还要对柔性管理的机理和内涵予以完善,构建起规范、科学、完备的理论框架,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大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吴加恩.柔性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管理方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0).
[2]杨琴琴.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
[3]李红梅.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5).
[4]王秀林,刘全红.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6).
[5]蒋斐.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教育管理[J].才智.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