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霈哲(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彭霈哲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未来如何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不断挖掘农业发展新潜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新常态这个宏观背景下,充分估计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都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尤显紧迫和重要。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创新农业组织形式;美国农业生产组织
人多地少是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目前中国农户户均耕地规模7.5亩,仅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不到日本和韩国的1/2,加之土地经营过于分散,农业缺乏有效组织以及农业市场流通体系无法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等因素,不仅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农业抵御日趋复杂的的国际国内市场风险的能力。未来如何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不断挖掘农业发展新潜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新常态这个宏观背景下,充分估计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都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尤显紧迫和重要。
(一)农业生产组织概述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实际上就是农业组织问题,它是指能够对一定的生产要素进行调度、支配、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机构或团体相互之间构成的一种关系,如合作社等。它不仅仅包括一个组织,而且包括与之配套的组织或机构,如目前条件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组织形式不仅有农户这种生产主体,还有供销社、技术推广站等流通、服务组织。农户是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而其他组织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正常运行的辅助、中介组织而存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农业组织体系。由于不同时期不同组织所起的作不同,因此,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存在着主辅的差别。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生产组织处于主导地位,而在市经济时期,由于市场对生产有着决定的作用,因此流通组织在整个组织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由于主导组织不同,它就决定了其他组织的运作方式。由于不同的组织形式其性质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它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也就存在着差异。
(二)美国农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美国不仅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而且也是当今世界先进的农业大国。虽然其人口只占世界的5%缺生产了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5。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出口量约占世界谷物出口总量一半。
在美国的农业经济中,农业生产组织是农场,而社会化服务组织则表现为农业合作社,形成了以农业合作社组织为主导,农业组织体系完善的组织网络。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农业合作社组织在农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作将种植、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经营环节交给合作社完成,一方面可以使农场主专心于农产品的种植不断提高种植技能;另一方面,合作社的统一经营,有助于降低种植后环节的经营成本,同时合作社专职于销售有助于他们搜集市场信息,开辟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技巧,降低销售成本。就是说,专业化分工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单个农场主由于其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以及资本实力相对较弱,无法对其经营进行风险管理,造成经营上的不稳定和收入的不保障,面对市场上价格的波动可能会无能为力;他们无法避开季节的制约来销售其产品。通过共同合作,则可增强经营的稳定性,因为合作社可以通过建立仓储设备,打破季节的限制,选择有利时机出售产品;合作社也可以聘用专业人员运用现代避险手段回避经营风险,如运用期货市场锁定产品价格,进行风险管理;合作社由于有较大的经营规模,还可与加工厂直接建立联系,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
农场主在分散的情况下,在市场出售产品时面对的却是工业化发展起来的工业巨头,或者是经销商的联合势力。在这种竞争力量不均衡的市场上,单个农场主不可能与他们进行公平的交易谈判,无法保护自己免遭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合理的价格。
美国农业股份制合作社是一种竞争力量,它抗衡了工商业资本对农业的侵害。美国的农业合作社不仅是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而且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它曾多次迫使国会通过限制垄断公司、保护农民生存的法案。它还专门发展了一种“议价合作社”,通过议价合作社来同垄断公司讨价还价。最大的议价合作社是农业合作社联盟下属的“美国农业销售协会”,这个协会在40多个州建立了分会。1967年的《农民公平活动法案》明确规定:议价合作社是一种保护农民利益的正当组织,不可受歧视。一些州也通过了相应的法律,如加州规定,农产品加工商同议价合作社达成协议。
合作社促进了美国农业计划性,缓和了供求矛盾,拖动了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美国农业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政府对农业干预程度很深,二合作社在推动政府扶持农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美国农业能够不断克服困难、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合作社的实践深深地影响着全美的农业政策。“新政”以后,美国政府推行的价格计划、农作物保险计划等,都与合作社有组织的活动密切相关,合作社在稳定市场、实行计划生产和销售方面,一直起着先锋作用。此外,在技术推广、新设备采集、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社也起着良好的组织农民的作用。
合作社改变了美国农村的面貌。农村电力合作社、电话合作社和电气合作社(统称为“农村电气化合作社”)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尤其功不可没。目前美国99%的农场已得到电力供应,其中一半以上是由电力合作社供电的。
完善、发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合作社服务体系又是美国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农业合作社为农民互助合作扩大经营规模,维护其自身权益,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走上一条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值得我国借鉴的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中国农业组织形式创新的重点
1.积极改造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组织形式。家庭经营组织形式是目前中国农村农业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但集体经营固有的局限性,使其必然成为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过度形式因此,改造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形成新的、能够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的组织形式将是今后农业过程中的长期任务。改造家庭经营方式,一是要通过土地产权制度的重构,引导农民向适度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实现土地的联合和集中经营;二是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为新型农业组织形式与发展创造条件。
2.大力发展和完善现有组织形式。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涌现出了许多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现有的农业组织形式受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土地制度、法律等建设滞后,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在鼓励现有农业组织形式发展的同时,应重点完善其运作方式,克服其不足,在强调规模经营的方向的过程中,着重处理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形成高效的运作机制。
3.重点发展社会化的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是现代农业组织产生的重要条件,没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现代农业组织的发展就没有保障。当前,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比较薄弱,社会化服务的范围、能力和和专业化水平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今后要通过社会化组织的建设来带动现代农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四)中国农业组织形式创新的方向
根据不同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作用不同,农业组织形式创新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组织体系和组织结构的创新。
从组织体系的创新来看,主要是突出生产组织与流通环节的结合,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由于现有的农业组织存在着一定的制度约束和组织体系的不配套,在强调家庭经营的同时,适当推行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是改造现有的组织形式,突出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组织,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达的农业组织体系。
从组织结构创新来看,主要是要突出科技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农业组织作为生产关系的具体反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科技作为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新要素,在农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以科技和资本的高投入将成为新型农业组织形式建立的主要标志。
在科技成为新型农业生产要素并对要素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的今天,农业高新技术的状况如何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发挥高新技术的作用,建立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主导要素的新型农业组织形式就成为今后农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国农业技术现状
我国农业今后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但目前,我国农业专门人才匮乏、农民素质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世界劳动力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美国12.6年,德国10.4年,日本9.8年,我国仅为5年,而农村劳动力又大大低于城市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在农业发展中,一方面近年来重大科技成果突破不足,另一方面全国已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还不到20%,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究其原因:(1)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世界平均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1%,一些发达国家已超过5%,而我国仅占0.2%左右;(2)科教管理体亟待改革,科教机构和学科设置不合理,重复、分散研究的现象很严重;(3)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诸多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农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4)没有寻找到通过大型龙头企业与科研院即推广机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人才培养,形成产业创新和利益驱动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
(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点支柱是科技,关键是提高科技的贡献率,而“瓶颈”则说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内容是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科研体制,促进科研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应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农科教相结合。将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落实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和“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丰收计划”以及国外重大技术引进计划的重要措施,与实施科教兴农的“四个突破”相结合,提供更广泛的发展领域。政府应增加对农业的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开展农业科技与开发活动,科研资金优先扶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以收购、兼并或入股方式,改造农业科研院校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达国家建有国立、公立、私营企业和大学农业研究机构,其投入的农业科研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2.2%左右。其研究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由遍布州、县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直接为农场主服务。
2.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和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吧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比较低,每年问世的6000多项科技成果只有1/3得到推广应用,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还不够,技术推广队伍的状况与大面积推广农业技术的要求还不适应。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最关
键、最迫切的是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尽快把增产、增效显著的重大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到生产中去,形成新的生产力。农业科技工作要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发展“三高农业”,加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力度,确保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大照例任务,重点抓好优良品种推广、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关键技术。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必须巩固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要充分利用各种民间科技组织力量,发挥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形成以国家技术服务部门为骨干,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3.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率提高,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关系极大。要十分重视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吧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
4.继续加大农业“引进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当前农业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设施装备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根据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加强对生物、信息、现代设施装备等高新技术和高级人才的引进。要有选择的引进高级人才,积极参与“全球水稻分子育种”、重大农业生物灾害与疫病防治等国际重大科学研究活动,增强我国农业原始创新能力。继续引进农业生物技术、专辑应生物安全检测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及精准农业技术等,并做好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工作,分享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成果。
“1949~2049”这一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已经进入到了攻坚克难的“后半程”。前半程,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巨大奉献,为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提供了巨额的积累;自小岗村农民承包土地的手印起,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国全面改革的大幕,农村经济支撑了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后半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的中国梦是否能梦想成真,仍然取决于农村改革能否有新的突破、农业发展能否有质的飞跃。因此,化解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难题,破解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制约,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按照中央“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厉兵秣马,未雨绸缪,除此,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