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颖(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孟浩然与华兹华斯山水诗之比较研究
卢颖
(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摘要:孟浩然与华兹华斯是中英文学史上大量创作山水诗歌的著名诗人,他们在山水诗歌的创作上都独具风采。两位诗人所持不同的自然观和宗教观极大地影响了其山水诗歌的创作,他们的诗歌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特点、意象及意境三个方面。从意识形态的对比研究视角鉴赏中西山水诗不仅对诗歌研究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也为读者开拓了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孟浩然;华兹华斯;山水诗;比较研究
孟浩然(689—740年),名浩,字浩然,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出生在书香世家,自小苦读诗书。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上成绩显著,在政治上却很失意,虽有仕途之心,但情操高尚,不喜阿谀奉承,终隐居襄阳。[1]孟浩然不仅是唐代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孟浩然诗集》现存的山水田园诗,仅从题目上看,约有80首,但就其诗句而言,则几乎篇篇都可归入此类。因为《孟浩然诗集》中的每一首诗,基本上都有一至两句在述写山水与歌咏景物。[2]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是英国“湖畔诗人”的典型代表。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描写自然的高手。在他的诗歌中,很明显地让人感到他与自然有着难以割舍的千丝万缕的联系。[3]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流派,深受文学鉴赏者青睐。朱光潜在《山水诗与自然美》中指出:“山水诗是中国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山水’,泛指大自然的事物,所以涉及自然美的问题。”由此可见,山水诗的描写对象应该是自然界的山水景观,而非人工景观,是通过描摹客观的自然景色,寄寓主观的思想感情。[4]中国的山水诗歌产生于魏晋时期。谢灵运作为中国山水诗歌的鼻祖,创作了大量咏颂自然的诗歌。中国的山水诗人通过诗歌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体现了自然主义审美观和独特的审美意趣。孟浩然是中国山水诗歌创作的代表诗人之一,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西方的山水诗歌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诗人忒俄克利托斯、荷马等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大量描绘了自然山水景色,借以讽刺奴隶社会的剥削压迫,歌颂对大自然的亲近与美好,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乌托邦社会模式的期冀。但受宗教力量的影响,山水诗歌发展并不顺利,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开始山水诗歌的大量创作。被称为英国“田园诗人之父”的巴格莱为山水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英国山水诗歌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宗教迫害和较大的贫富差距。承受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人们的情感选择了回归自然。华兹华斯用诗的声音抒发了对自然的崇尚,对大自然的聆听和感受,以及大自然对心灵的拯救和洗涤。这奠定了他在英国山水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孟浩然与华兹华斯在山水诗歌的创作上都独具风采,由于二者所持的哲学观点不同、所受宗教思想的影响不同,以及中英文学潮流和地理风貌的迥异,使得他们诗歌创作中的意象、意境、语言特点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本文拟探讨孟浩然和华兹华斯在诗歌创作和艺术风格上的不同,剖析二者所持不同自然观对其山水诗歌创作的影响。
孟浩然和华兹华斯的山水诗歌在语言风格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语言平淡朴实,能够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他们通过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如华兹华斯的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高高地漂游在山谷之上,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
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5]
华兹华斯用最自然的、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他看到的自然景色——“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文笔朴实,流畅清新,把自己比作一朵“流云”,俯视着那片金色的水仙花。诗人内心的欢乐和平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无论在选词还是语言结构上,华兹华斯都使用最贴近生活的、简单的语言(如本诗中的dance,twinkle,Milky way,glance),自然朴素地抒发了他内心真实的情感。
孟浩然在创作山水诗歌时,在语言的运用上与华兹华斯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经常使用比较寻常的词,加以独特的修辞手法,使之极具表现力。如《早寒江上有怀》中的诗句: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6]476诗歌平淡中蕴含味道,清新中韵致飘逸,清空自在,淡然有余。
二者在语言运用上除了都具有朴素自然之风外,还各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孟浩然在诗歌的创作中善用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叙事中写景,借景抒情。如《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6]165诗人在写景中叙事,记述了深夜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不知不觉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淡然处蕴含寂寥的归隐情怀。
而华兹华斯善用隐喻,诗歌语言清新朴实。如《温德米尔少年》(The Boy of Winander)中的片段:
而当他在无声中倾听,那湍泻的山溪常引起轻轻地惶悚,将水声遥遥地载入他内心的幽坳;眼前的景色也在不觉中移入他的心灵,带着所有庄严的形象——山岩、森林,还有在湖水恬适的怀抱中不断变幻天姿的云霄。[7]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义是以意象为主要单位出现的。而意象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用语言媒介表现出来的物象。因而客观物象在中国诗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8]由于中英自然景观和文学传统的差异,孟浩然和华兹华斯在意象的运用上也不尽相同。孟浩然山水诗里意象丰富,最常见的有水、山、林、竹、荷、梅、月等。这些平白朴实的意象经常被诗人赋予浓厚的情感。如“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河县柳林边,河桥晚泊船”(《广陵别薛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在众多意象中,水是孟浩然山水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如“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杨子津望京口》),“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舟中晚望》),“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初春汉中漾舟》)。这一意象的运用与孟浩然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动态有密切关系。孟浩然是襄阳人,襄阳本地水多,汉江穿越襄阳,孟浩然对水非常熟悉,这是水意象在其诗歌中高频使用的原因之一。另外,孟浩然的思想心态大致经历了出仕心切、挫折失意、迷茫摇摆、自我解脱几个阶段。可见孟浩然的思想,既非单纯的入仕,也非简单的归隐,而是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水流动性强,具有清洁的作用,因而在孟浩然的诗歌语境中,主要是取水的这种洗涤心胸之义。[9]孟浩然一生经历坎坷,政治上失意,他隐居襄阳后,常常借自然风景抒发内心的抑郁,表达其洁身自好、不甘趋承逢迎、隐逸超脱的心愫,因而水成为孟浩然山水诗的核心意象。
在华兹华斯诗歌中也出现了大自然中的许多意象,如风、云、暴雨、洪水、波浪、河流、溪水、山谷等,其中风、云、溪水用意最为深刻,内涵丰富。风意象按其含义可分为给予创作灵感的风、祈求神灵指迷的风、给人以教诲的风、具有破坏力的风四种。云意象按其含义可分为自由的云、变幻的云、孤独的云、压抑的云、遍布四方的云五种。溪水意象按其含义可分为舒缓创作灵感的溪水、纯洁的溪水、自由的溪水三种。[10]这些源自自然景物的意象内涵丰富,体现了华兹华斯追求自由、歌颂纯洁、向往自然中情感净化与心灵安顿的情怀,这些意象的运用,无不体现着华兹华斯诗歌独特的魅力和个性。
意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概念。“意象是经作者情感和意识加工的由一个或多个语象组成、具有某种诗意自足性的语象结构,是构成诗歌本文的组成部分。意境是一个完整自足的呼唤性的本文。”[11]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文本的意义在接受者的理解中不断地生成。意境不是文本、读者或者作者、批评家单一方面的产物,而是它们相互作用、融合而成的一种共识,产生于期待、记忆、交流、对话、修正的共同视野中。[12]不同的自然观导致了孟浩然和华兹华斯的山水诗歌在意境上有着极大的不同。孟浩然受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其诗歌通过描写景物,主要表达一种淡雅中的“清”,而华兹华斯受《圣经》的影响,在书写自然时充满了对自然的神秘向往和顶礼膜拜。两位诗人所持的不同哲学思想和自然观导致了二者诗歌主题和境界的不同。
孟浩然生活在唐朝的和平盛世时期,虽自身仕途不顺,但遁隐之后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经历奠定了其山水诗歌的创造基调。他通过写景抒情,抒发其不甘寂寞而又澹泊之情怀。孟浩然借助描写大自然的清新,打造“清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其高洁的人品和清雅的生活。如“清旦江天迥,凉风西札吹”(《送谢录事之越》),“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登江中屿赠白云先生迥》)等诗句,无不体现其清雅的生活状态。
孟浩然以明晰的抒情结构将自己的主观情志赋予笔下的山水田园,呈现出一种澄澈透明的心态,充分而又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创造了一个完美的“有我之境”。[13]如《登望楚山最高顶》一诗: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6]149诗以描写望楚山的高峻和登山所见,描绘出了襄阳的江山形胜之美。这种美景更加坚定了诗人归隐的意愿,从而透露出诗人的“自我”感受,诗人陶醉于襄阳的江山美景之中,获得了极大的心灵愉悦。
与孟浩然的诗歌不同,华兹华斯的山水诗多借描写自然风光来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更多体现的是与人性相关的思考。华兹华斯的诗歌多咏颂爱情、童贞与平凡,诗歌寓意深远,朴素清纯中融入哲理思考。与孟浩然注重塑造“有我之境”有着本质的区别,华兹华斯强调的是“关爱自己”,正因为如此,济慈称之为“崇高的自我中心者”。
英国自由悠闲的牧业生活与中国勤奋劳作的种植业生活导致了两国人民生活方式的不同,这种迥异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社会背景、宗教体系、地理环境都在中英山水诗歌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作为两国山水诗歌著名代表诗人的孟浩然和华兹华斯,他们的诗歌极其相似地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而又抒发了不同自然观下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从比较研究视角欣赏中西山水诗歌不同的美对中外文学研究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颖.孟浩然诗歌英译研究评述[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1):27-30.
[2]王辉斌.孟浩然诗分类叙论[J].襄樊学院学报,2002(6):86-92.
[3]白凤欣.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情结[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87-90.
[4]王英霞.孟浩然诗歌分类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5]王佐良,李赋宁,周珏良,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58.
[6](唐)孟浩然.孟浩然诗集校注[M].李景白,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8.
[7](英)威廉·华兹华斯.序曲,或一位诗人心灵的成长[M].丁宏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8]卢颖,肖家燕.从中西思维差异看唐诗英译中意象意境翻译[J].襄樊学院学报,2012(3):68-73.
[9]田义勇.水:孟浩然诗歌的核心意象[J].兰州学刊,2007 (12):120-122.
[10]张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非生物自然意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86.
[11]蒋寅.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兼论王国维对“意境”的曲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25.
[12]车永强.意境的接受美学解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55.
[13]米卉.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审美情境——兼及孟浩然诗歌与王维诗歌的比较[J].中国韵文学刊,1992(6):29-4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andscape Poems of Meng Haoran and Wordsworth
LU 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Hubei Xiangyang 441053,China)
Abstract:Meng Haoran and Wordsworth both were famous poets who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landscape poems respectively in British and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The poems they wrote are of special styles and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Different views of nature and religion held by the two poets greatly influenced their creations of landscape poems in terms of language features,imag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andscape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deology is not only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poetic study but also a development to a deeper aesthetic realm for the readers.
Key words:Meng Haoran;Wordsworth;landscape poetry;compara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022(2016)02-0063-04
收稿日期:2016-03-29
基金项目: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孟浩然诗歌英译研究”(14G334);湖北文理学院省级重点学科立项学科建设成果
作者简介:卢颖(1978-),女,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