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聘礼》中的邦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6-03-15 12:28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礼宾仪礼使团

王 聪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院,济南 250014)



《仪礼·聘礼》中的邦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 聪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院,济南 250014)

《仪礼·聘礼》一篇记述国君派遣使节到其他诸侯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具体礼节。聘礼属五礼之宾礼,是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为求得生存、发展乃至于进行争霸战争而展开的邦交活动。先秦时期的“邦交”有别于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外交”概念,但就其邦交思想来看,又与近现代国际间的外交思想有相通之处,例如在聘礼施行过程中的“假道”“迎送”“燕(宴)礼”等具体礼仪规范与当代外交礼仪就有很多相似甚至是相同之处。聘礼中所蕴含的礼宾有序、礼尚往来、重义轻利等原则无一不对当代国际交往中的外交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中的邦交思想和智慧,对今人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现代国际环境仍有启迪作用。

聘礼;邦交;外交;礼义

《周礼·秋官·大行人》载:“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1]893聘礼是先秦时期的一种邦交礼仪,属五礼之宾礼。作为重要的礼仪制度之一,聘礼在文献中多见记载,如《仪礼·聘礼》记载了完整的聘礼礼仪;《礼记·聘义》是对《聘礼》礼义的阐发;《周礼》《左传》《诗经》《国语》等篇中也有很多关于聘礼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国与国之间的接触交往日趋频繁,邦交聘礼施行的频率也与日俱增。聘礼施行的恰当与否,不仅关系到施聘国与受聘国各自的名声,更关系到两国的邦交关系,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由此可见聘礼在先秦邦交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先秦时期的“邦交”有别于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外交”概念,但就其邦交思想来看,又与近现代国际间的外交思想有相通之处。聘礼中蕴含着中国古代社会丰富的“邦交”(或者可以说是“外交”)思想,对今人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现代国际环境或许仍有某些启迪作用。

一、 《仪礼·聘礼》仪节概说

“聘礼”的定义与内容,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聘礼是周代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与诸侯之间遣使往来的外交礼仪*①参见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第939页。,而《仪礼》所记载的聘礼是诸侯聘诸侯之礼。春秋时期,周天子之下的诸侯国,或为父、子、兄、弟之国,或有姻亲关系,或因为某些关系而结交、友好。这些诸侯国之间,假如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举行盟会,那么他们为了联络感情,密切关系,往往会派使节进行访问,达到增进感情、团结对外的目的。聘礼就是诸侯们联系感情的最好的一种方式。可以这样认为,聘礼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安邦定国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我们来看看《聘礼》是如何记载诸侯国之间礼节性访问的具体仪式的。

关于聘礼的分节,历来说法不一。唐代贾公彦《仪礼注疏》将经文分为三十九个仪节,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分为四十三个仪节,台湾谢德莹《仪礼聘礼仪节研究》将聘礼分为三十三个小节。实际上,这些小节依时序进行,可以划分为五个大部分:

(一)任命使者,受命出行。分为命使、授币、受命、出行。

(二)入境展币,郊劳设飧。分为假道、入境展币、郊劳、设飧。

(三)聘享。分为聘、享、私觌。“其为公礼者有五:聘一,享一;聘夫人一,享夫人一;若有言者,又一。于是主君礼宾。其为私礼者有二:宾私觌一,介私觌一。公乃送宾出,又有问君、问大夫之仪。此聘之正礼也。”[2]107

(四)馈赠饔饩。

(五)礼成回国。

聘礼记载了一个完整的聘问仪礼,仪式极为繁琐。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古代人重视礼节外,深层次的原因当与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礼坏乐崩,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屡有发生,各诸侯国间战争不断,危机四伏,能否搞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找到可靠的盟友或者依附于强国庇护之下,成为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聘礼正是国与国之间关系建立、发展的桥梁。聘礼代表了谦让与尊敬之意,执聘礼越恭,两国的关系才能密切发展。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消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猝然崩解,各国之间大体上还遵循着一定的礼法和道德准则”[3]。由此可见,根植于先秦文化沃土的“聘礼”,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可能一促而亡,而应该是伴随着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一步步改变,一步步融入变革的社会之中。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仍非常重视聘礼,各国之间行聘也很频繁,仪式也更加繁琐起来。

下面,就聘礼施行过程中的几个仪节来看一下春秋时期的邦交制度与当代国际外交制度的相通之处。

二、 《仪礼·聘礼》仪节与当代外交仪式比较

(一)过邦假道

“若过邦,至于竟,使次介假道。束帛将命于朝曰:‘请帅。’奠币。下大夫取以入告,出许,遂受币。饩之以其礼:上宾大牢,积唯刍禾;介皆有饩。士帅,没其竟。誓于其竟。宾南面。上介西面。众介北面,东上。史读书。司马执策立于其后。”[1]1048以上为聘礼文本所记的过邦假道的全部礼节仪式,大致意思是:出聘需要借道他国时,使团需要派一个人带着束帛礼物到该国去请求借道。该国接收束帛允许借道后,要按照礼节馈赠使团杀好的牛羊猪各一头和使团路上需要的粮食、草料,并且派人引导使团顺利通过其国。使团过境前,要进行宣誓,保证不侵犯过境国的利益。

以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眼光来看,过境国明显是吃亏的。首先,自己的国家被他国人穿过,自己的一些经济、军事情报很可能被人窃取;更为重要的是,过境国还要为他国使团提供大量的物资,细细算下来,过境国损失岂不是很大?其实不然。西周实行分封制以后,诸侯国都是周天子“封邦建国”所建,只有周天子有权不借道而在各个诸侯国内巡视。道理很简单,天下都是周天子的,各诸侯国就是天子一个又一个的管家,主人在自己家里巡视难道还需要向各个管家申请吗?但是其他诸侯就不同了。诸侯与诸侯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为周王室服务,彼此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行过邦假道之礼,是承认并尊重其他诸侯国的领土主权,一方面是对诸侯国政权完整性的支持,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对周天子权威的尊重与服从。过邦假道之礼行与不行,行的合乎礼还是不合礼,关系重大,甚至关系到一个诸侯国的生死存亡。

《左传·宣公十四年》载: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及宋,宋人止之,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秋九月,楚子围宋。”[1]1886大概意思是,楚国国君派申舟出聘齐国,并且对申舟说:“到了宋国,不必向宋国借道。”同时派公子冯出聘晋国,同样不要向郑国借道。……申舟一行人到达宋国后,宋国人拦住了他们,宋国人华元说:“经过我们宋国,却不向我们国家借道,这是鄙视我国。鄙视我国,就是眼里认为我们已经灭亡了。我将你们楚国的使者杀掉,楚国肯定会来讨伐宋国。楚国讨伐宋国,宋国也会灭亡。同样是灭国,不如杀了使者。”于是宋国杀了楚国申舟一行人。……秋九月,楚国果真包围了宋国。这是由于聘礼施行中过邦假道之礼施行不当而引起的两国间的战争。楚国失礼在先,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国力,无视宋国的地位,公然对宋国的领土主权进行践踏。宋国国力虽弱,但国家尊严不可侵犯,宁可战败亡国,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由此可见,过邦假道之礼丝毫不容忽视。

在当今的国际交往中,过邦假道之礼同样是必须的。以我国领导人乘专机出访为例。当专机飞越途中国家领空或者作短暂的过境停留时,必须经我国外交部,向过境国提出外交申请,办理申请手续时,须将专机途径有关国家上空的时间、地点和专机有关资料(包括机型、机号、机组人数等),通知途中将要飞越国家的外交部,并向他们申请专机入境或飞越领空的许可。并且,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元首或一国首脑的专机飞越另一国领空时,须向该国国家元首或者首脑发出致敬电。*参见钟敬文《中国礼仪全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页。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过邦假道礼与今天国际间通行的过境礼仪有很多相同之处。过境前都要向过境国提前打招呼,并要征得过境国的允许才可以入境,过境后还要对其进行感谢。

国家主权高于一切,主权完整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借道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交礼仪,更是现代国际法明确规定的。倘若违反,将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甚至还会引起两国之间的外交冲突。因此,现代国家都非常重视这一外交制度。

(二)迎来送往

迎入郊劳。“及竟,张旃,誓。乃谒关人。关人问从者几人,以介对。君使士请事,遂以入竟。”[1]1048“宾至于近郊,张旃。君使下大夫请行,反。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劳。……夫人使下大夫劳以二竹簋方,玄被纁里,有盖,其实枣蒸栗择,兼执之以进。宾受枣,大夫二手授栗。宾之受,如初礼。傧之如初。下大夫劳者遂以宾入。”[1]1049以上所记为聘使到达目的地后,受聘国的迎接仪式。使团到达主国国境时,首先告诫使团众人,不得违礼,然后向所聘国通报来意。守关的人向国君报告后,国君马上派人引导使团进入国境。使团进入所聘国之后,主国国君派卿带着束帛前来慰劳使团,主国国君夫人又派下大夫带着枣、栗前来慰劳。这是一开始最简单的迎接仪式,包括迎接活动以及郊劳礼,使团人员休息后,聘、享相继展开。我们来看一下现代国家间的迎接仪式:国宾正式到访时,东道国都会为对方的光临举行一定规格的欢迎活动,通常包括迎接、会见、陪同等各种欢迎仪式。*参见金正昆《外交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先秦邦交迎宾礼与现代国际交往迎宾礼有许多相似之处,都要派人进行迎接、引导,以显示主国对来宾的重视。

送行赠馈。“遂行,舍于郊。公使卿赠如觌币。受于舍门外,如受劳礼,无傧。使下大夫赠上介亦如之。使士赠众介,如其觌币。大夫亲赠,如其面币,无傧,赠上介亦如之。使人赠众介,如其面币。士送至于竟。”[1]1067这是讲礼成聘使返国前,受聘国欢送使团的礼仪。聘使礼成回国前,受聘国的卿、大夫纷纷向使团成员赠送礼物,并且将使团成员一直送到国境边上才返回。由此,聘礼的正礼正式结束。现代外交制度同样重视欢送外交人员的仪式。现代外交体系下的送别仪式,与欢迎仪式的具体内容颇为相似,同样强调的隆重、友好,大致包括话别、送行、赠送礼物、告别等仪式。*参见金正昆《外交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在邦交(外交)往来中,各国都特别重视迎送仪式,迎宾要表现出热烈欢迎的姿态,送宾要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以表现东道主自始至终礼待宾客。迎送仪式是整个聘礼正礼的首尾之礼,迎接之礼表现得当,可以为聘礼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欢送之礼的表现得当,可以为聘礼正礼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三)大宴宾客

“公于宾壹食,再飨。燕与羞俶,献无常数。宾介皆明日拜于朝。上介壹食,壹飨。”[1]1064-1065这是受聘国的国君举行一次食礼和两次飨礼来款待聘使。“大夫于宾壹飨,壹食。上介若食若飨。若不亲飨,则公作大夫致之以酬币,致食以侑币。”[1]1065这是受聘国的卿大夫举行一次飨礼和一次食礼来款待聘使。以上大体上就是受聘国举行燕礼(宴礼)来招待聘礼的礼节。《仪礼》中有《燕礼》《公食大夫礼》两章,燕礼专门记载诸侯及其大臣举行酒会时的详细礼节,公食大夫礼记载的则是国君举行宴会招待行聘礼的外国使臣的礼节,燕礼与公食大夫礼结合起来,构成了完整的一套大宴来宾的礼仪。现代外交活动中,宴礼同样是重头戏。宴请是常见的对外活动之一,各国宴请都有本国或本民族的饮食习惯和风俗。宴会为正餐,其隆重程度、出席规格以及菜肴的品种和质量等均有区别,通常根据参加宴席的人物的级别来制定相应的菜品。*参见杨烨《外交理论与实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聘礼中燕礼的施行是有条件的,即主人与宾客在先前的行礼过程中没有失礼之处,才可以举行燕礼。一方面体现了主国的好客之道,另一方面,实际上是对主宾双方严格恪守礼的一种嘉奖。现在社会的宴会礼仪,同样体现了这个道理。

聘礼施行过程中还有很多具体礼仪规范与当代外交礼仪有相似甚至是相同之处,例如出聘挑选使者对应今天的外交官,私觌对应各种非正式会见等等,不再一一叙述。聘礼作为先秦时期的外交制度与仪节规范,不仅仅呈现在文本之上,更重要的是实践于现实生活中。名物、制度、礼节三个方面是聘礼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而要通过这一整套的外在形象所要表达的内在精神,即礼义,才是聘礼施行的核心所在。古人行礼,不单单是重视行礼动作,更重要的深藏于礼仪仪节之中的“礼义”。鲁哀公访问晋国,整个行礼过程中没有一个礼节做错,晋侯大为称赞,说鲁侯是一个懂礼的人。晋国的大夫女叔齐却冷冷地说:“他懂什么礼?”晋侯很奇怪,为何鲁哀公“礼无违者”却要说他不懂礼呢?答复说:“是仪也,非礼也。”意思是鲁哀公只是做了一个外在的仪式,内部礼的魂却没有。女叔齐是真正懂礼的。何为“魂”?魂指的就是礼义。光靠外在的仪式是无法将礼完全表达出来的,即使表现出来了礼,也不是真正的礼,只是一套空架子,而没有内在灵魂作支撑。因此,聘礼不单单是邦交活动的表现,更多是体现着丰富的邦交礼义,也就是邦交思想。中国古代的邦交思想植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今天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中国正积极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外交活动日益频繁。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现代国际环境?中国古代聘礼中蕴含的邦交思想或许对今天的外交活动有些许启迪作用。

三、 《仪礼·聘礼》邦交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礼宾有序原则

邦交活动以诸侯国之间的来来往往、有来有往为基本方式。在聘使到达受聘国之后,主国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礼宾问题,即礼待宾客。如何做到礼宾有礼?在笔者看来,“序”就是“礼”,做到礼宾有序就是礼宾有礼。何为“序”?按照来宾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给予不同的对待,这就是序。

“大夫饩宾大牢,米八筐。宾迎,再拜。老牵牛以致之,宾再拜稽首受。老退,宾再拜送。上介亦如之。众介皆少牢,米六筐,皆士牵羊以致之。”[1]1064受聘国的大夫馈送给主宾大牢(牛、羊、猪各一头),米八筐,馈赠上介的礼物同主宾一样,而到了馈赠众介的时候,礼物则成了少牢(羊、猪各一头),米六筐,礼物的数量和等级明显有了不同,既显示出了使团人数构成的不同等级身份,又显示出了受聘国按照礼宾有序的原则,对使团人员区别对待,以此合乎礼的规定。既然受聘国对来宾礼宾有序,那么聘使也要对受聘国行礼有序,如:“小聘曰问。不享,有献,不及夫人。主人不筵几,不礼。面不升。不郊劳。其礼如为介,三介。”[1]1072当出聘为小聘时,出使人员不用卿,而选择用大夫作主宾,大夫到达受聘国后,不行享礼,仅仅行献礼,并且只向国君行献礼,而不向国君夫人行献礼。这就是聘使对受聘国“有序”的行礼。因为出访时间和出访国家决定了这次出聘为小聘,既然是小聘,当然要和大聘有所区别,所用的礼节都应相应的缩减。这样做,并不是出聘国不重视小聘,也不存在歧视受聘国的情况,完全是遵循了礼宾有序的原则,对待不同等级的聘礼,采取不同等级的礼节仪式。受聘国同样明白这个道理,面对出聘国所行的小聘之礼,受聘国国君不对宾行郊劳之礼,并且主国用以接待小聘使者的礼,也是在接待大聘的基础上降低了档次。双方用对等的礼节展开聘礼,是礼宾有序的认真、完美的演绎。

《左传·襄公四年》载:“穆叔如晋,报知武子之聘也,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鸣》之三,三拜。韩献子使行人子员问之,曰:‘子以君命,辱于敝邑。先君之礼,藉之以乐,以辱吾子。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细,敢问何礼也?’对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文王》,两君相见之乐也,使臣不敢及。《鹿鸣》,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敢不重拜?《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必咨于周。’臣闻之:‘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诹,咨难为谋。’臣获五善,敢不重拜?”[1]1931-1932这是一个典型的礼宾无序的例子。穆叔到晋国,回报知武子的聘问。晋悼公设享礼招待他。乐器演奏《肆夏》的三章,穆叔没有答拜。乐工歌唱《文王》三曲,又没有答拜。歌唱《鹿鸣》三曲,穆叔则三次行拜礼。晋国的韩献子派行人子员去问他,说:“您奉着君王的命令光临敝邑,敝邑按先君之礼并用音乐来招待大夫。您对级别高的礼仪不予回应,反而再三的对级别低的礼仪回礼,请问这是什么礼仪?”穆叔回答说:“三《夏》,是天子用来招待诸侯的,我没有资格听。《文王》是两国国君相见的音乐,我也不敢听。《鹿鸣》是君王用来向我国国君致意的,我岂敢不拜谢这种嘉奖?《四牡》是君王用来慰劳使臣的,岂敢不再拜?《皇皇者华》,君王告诫使臣说:‘一定要向忠信的人咨询。’使臣听说:‘向善人访求询问就是咨,咨询亲戚就是询,咨询礼仪就是度,咨询事情就是诹,咨询困难就是谋。’臣得到这五善,岂敢不再三拜谢?”穆叔是知礼的,而晋侯则失礼了。晋侯本来想用高规格的礼来招待穆叔,以求获得穆叔的好感,从而加深两国之间的关系,没想到却弄巧成拙,失礼于聘使面前。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礼宾有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礼仪,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外交活动中,更要做到不仅礼待宾客,而且要礼宾有序。一般情况下,应首先对来宾进行身份上的划定,派出合适的礼宾人员,配备和时的礼宾仪节,进行合适的礼宾活动,使之符合有序的要求。

(二)礼尚往来原则

礼尚往来,出自《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1]1231杨天宇先生解释为:上古时代以德为贵,后世讲究施惠和报答。礼提倡往来:我前往施惠而受惠者不来报答,不符合礼;有人来施惠而我不前往报答,也不符合礼。*参见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左传》中记载了大量的受聘国回聘施聘国的事情,这种相互遣使回报的制度,不仅在《聘礼》中有明确的反映,在春秋时期的交聘实践中更大量存在,可谓史不绝书。*参见黎虎《周代交聘中的“礼尚往来”原则》,载《文史哲》,2009年第3期,第124-132页。这说明礼尚往来在先秦时期是重要的一种邦交礼义规范,聘礼的施行之中即处处体现着礼尚往来的原则。

聘使入境后,受聘国国君派遣人员于聘使入住的近郊馆舍举行郊劳礼以欢迎使团,“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劳”[1]1049,聘使在接受对方的郊劳礼后,又将劳者请入舍门内,“用束帛傧劳者”[1]1049,即受聘国派人用束帛来慰问聘使,聘使同样用束帛来回报“劳者”。卿代表受聘国国君行完郊劳礼之后,国君夫人又派下大夫来向聘使行郊劳礼,赠送聘使礼物;同样,聘使如同回报受聘国国君的郊劳礼一样,又赠送下大夫礼物,以恪守礼尚往来的原则。“夫人使下大夫劳以二竹簋方,玄被纁里,有盖,其实枣蒸栗择,兼执之以进。宾受枣,大夫二手授栗。宾之受,如初礼。傧之如初。下大夫劳者遂以宾入。”[1]1051总之,对于受聘国国君和国君夫人的“郊劳”礼,聘使均以“傧礼”回礼。

在聘、享礼完成之后,使者又向主国国君行“私觌”礼。受聘国国君马上派卿到聘使驻地郊馆报答聘使的“私觌”之礼。聘使行“私觌”礼后,上介、众介分别向受聘国国君行“私觌”礼。因此,在郊送之礼回报使者“觌币”后,同样回报上介、众介之“觌币”,“宾三拜乘禽于朝,讶听之。遂行,舍于郊。公使卿赠,如觌币。受于舍门外,如受劳礼,无傧。使下大夫赠上介,亦如之。使士赠众介,如其觌币。大夫亲赠,如其面币,无傧,赠上介亦如之。使人赠众介,如其面币。士送至于竟。”[1]1067

在整个聘礼的施行过程中,主、宾双方是一来一往,对等意识强烈。到了战国时前,礼尚往来的原则遭到破坏,大国、强国单方面要求小国、弱国出聘进献礼物,却不去回报使者,不仅使聘礼无法继续发展下去,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国家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冲突。聘礼礼尚往来原则的消亡,可以认为是战国时前战乱不断的一个很重要的政治、经济原因。当代国际关系的建设,不可不吸取教训。

(三)重义轻利原则

《礼记·聘义》云:“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诸侯相厉以轻财重礼,则民作让矣。”[1]1693《聘义》是对《仪礼·聘礼》的礼义进行阐发的文字,《聘义》中明确表达了聘礼轻财重礼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重义轻利的原则。聘礼的施行,不是为了获取财物,财物只是行礼必须的工具而已,而礼义才是聘礼最核心的内容。

“君使卿皮弁还玉于馆。宾皮弁,袭,迎于外门外,不拜,帅大夫以入。大夫升自西阶,钩楹。宾自碑内听命,升自西阶,自左,南面受圭,退负右房而立。大夫降中庭。宾降,自碑内,东面,授上介于阼阶东。上介出请,宾迎,大夫还璋,如初入。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礼玉、束帛、乘皮,皆如还玉礼。大夫出,宾送,不拜。”[1]1066-1067圭、璋、璧、琮为国之重器,“凡四器者,唯其所宝,以聘可也”[1]1073,“非所宝,则不足以通诚好矣”[3]34。出聘国用圭、璋、璧、琮进行聘、享礼,是尊重受聘国的表现。受聘国在接受出聘国的聘、享之后,在聘使回国前均一一归还或回报,表明受聘国看重的是出聘国以诚相待的礼义,而不是宝物。

重义轻利原则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尤其需要加以重视。商品经济以“利”为出发点和最高的价值追求,我们不反对重“利”,但我们希望在追逐“利”的同时,不要忘记“义”。当代国际间的外交关系,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逐利”的行为。外交关系中流传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一铁的定律,任何国家都无一不遵循这一定律。但不同的是,有些国家只追求“利”,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不惜动用一切外交手段,甚至动用武力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搞得国际关系危机四伏。而有些国家,在追逐利益的同时,重视义、道义,以合作、双赢的姿态处理国际关系,在获得良好的国际声誉的同时,获得了利益的最大化。细细思之,哪一条道路正确,哪一条道路才是我们今天处理国际关系所应遵循的,一目了然。

结 语

诚然,中国古代的邦交思想当然不能同今日中国之外交画上等号,今日中国之外交礼仪、规则等多受近代西方世界外交理念的影响,甚至是直接照搬西方,外交模式打上了西方的烙印。西方的近代外交礼仪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不可否认,西方外交制度及理念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在近代“西学东渐”影响下,逐渐认可并接受了西方的外交模式。但是,西方的外交模式,从骨子里就带有霸权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性,单纯地采用西方外交模式,往往会引起国际关系的紧张与冲突。中国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一看,看一看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看一看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邦交思想,或许能弥补某些西方外交模式的先天性缺陷。

“未来世界各国应促进共性元素的弘扬,以利于更好地做到相互理解。”[4]何为“共性元素”?笔者认为中国儒家所讲的“和”即为世界各国所应有的“共性元素”,今天“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新追求,也是世界各国进一步发展国际关系所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如何才能让国际关系“和谐”?仅仅依靠西方的外交模式是远远不行的,还需要吸收中国古代邦交思想中的“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西方的外交模式是功利性的,很容易滑向霸权主义的深渊,而中国古代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则是道德性的,是一种“共赢”的模式,更加符合当前的国际外交环境。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古代邦交思想必将成为当代外交模式的有益补充。

[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刘军.“守制”与“新变”中的挣扎:试论宋襄公霸业悲剧[J].琼州学院学报,2015(4):66-70.

[4]李影.从探索经验的维度看中国式人权道路的历史与未来[J].琼州学院学报,2014(6):75-79.

(编校:李一鸣)

Diplomatic RelationsinYiLi·PinLi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WANG Cong

( Qilu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China)

YiLi·PinLi described detailed etiquette envoys displayed when they were sent to other countries for friendly visits. Pin Li is Bin Libelongs to the five etiquette, and is the diplomatic activity performed by vassal statesin Pre-Qin Period to get their survival, development, and evenhegemony. The cont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in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ut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in theircore concept, for example, the performances of “Jia Dao”“Ying Song”“Yan Li”and otherspecific etiquette in Pin Li are similar even the same with those in contemporary diplomatic etiquette. The principles in Pin Li like protocol order, reciprocity, justicehave the great reference val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diplomaticsystem. The diplomatic thoughts and wisdom still give us enlightenment on how to cope with the complex modern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Pin Li; diplomatic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i Yi

2016-07-09

王聪(1990-),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2014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D829

A

1008-6722(2016)04-0087-07

10.13307/j.issn.1008-6722.2016.04.14

猜你喜欢
礼宾仪礼使团
无锡“樱花使团”的浪漫外交路
杨复《仪礼图》明清版本考——兼论《仪礼图》的版本源流
外交礼宾礼仪漫谈
揭开外交礼宾礼仪的面纱
外交礼宾一线见闻
论杨复《仪礼图》与张惠言《仪礼图》之关系
《仪礼》郑注“相人偶”新诂
《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
1922-1953年间甘肃、青海和新疆的“圣言会”传教使团:书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