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玲,唐晓阳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口 571158)
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探识
唐若玲,唐晓阳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口 571158)
丰富多彩的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海南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的,是海南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方面的原因,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正在发生危机。如何传承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我们后来人的责任。本文分析了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的困境,并就保护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海南;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保护
音乐是人类表达感情、传承思想的一种文化现象,不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因此,每个民族每个地区在历史长河中都有自己传统的音乐文明。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具特色的历史烙印,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性格与魂魄。比如在云南,婉转舒缓的葫芦丝能使人们感受到傣族的委婉缠绵;在内蒙古,悠扬深沉的马头琴能使人们感受到蒙古族的坦荡粗犷;在陕北,一曲曲信天游能人们感受到黄土高原的豪迈悲壮;在新疆,蓬勃舒展、直抒胸臆的冬不拉能使人们感受到火焰山的热力、冰川融水的清冽、天山雪莲的明媚。各地区各民族音乐生存状态可称之为音乐文化生态。音乐文化生态的优劣,与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自信、精神面貌密切相关。因为音乐艺术有别于它种艺术形式,以其时空艺术的特性而存在。正是这种特性,历史上的乐曲很难稳定地保存到现在。即便是采记保存,也常变异而非其原样。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逐步加快,民族民间音乐也随之发生嬗变,有的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但也有的由于种种原因,影响力逐步萎缩,有的甚至已经原貌消失。因此,探讨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护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的重要历史责任。民族民间音乐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活态性和无形性,是以人为本的动态传统艺术财富,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艺术。*参见李小岗《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文献综述》,载《北方音乐》,2014年第7期,第28-29页。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所以,要让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健康发展,创造保持良好的音乐生态环境尤其重要。
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海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海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聪明才智的体现。黎族作为海南独有的少数民族,历来以擅长唱山歌著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人情交往,都喜欢用歌声来表达真挚的情感。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会,是黎族文化生产中最重大的节日,它既是黎族人民联谊的一种方式,更是他们尽情放歌的重要场合,深受黎族民众的喜爱。音调淳朴、嘹亮,节奏舒畅自由、形象优美动人的黎族民歌,还是现代音乐创作的源泉。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一批专家学者深入黎村搜集整理了大批民歌民谣,并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使黎族民歌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如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五朵红云》,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毛主席来过五指山》《万泉河水清又清》,以及广东民族歌舞团50~60年代创作演出的《草笠舞》《喜送粮》《胶林晨曲》《摇篮曲》《舂米谣》等舞蹈音乐和歌曲所运用音乐基调,大都来自五指山民歌及黎族歌后王妚大传唱的歌调。*参见李清资《海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略——以琼中黎族民歌为例》,载《人民音乐》,2010年第6期,第51-53页。
明代方迁居海南的苗族,也是一个擅长歌唱的民族。在300多年的迁居历史中,苗族同胞创作了包括记述以创世神话故事、历史传统为内容的叙事歌,以祭祀灶神、天神、坛官等为内容的祭典歌,以迎春、迎神、饮酒等为内容的礼俗歌,以相思约会、求婚探情、离别思念、成亲逗趣等为内容的爱情歌。苗族民歌曲调单一,音调绵长而微弱,余音不绝如缕。每年的三月三,也是苗族同胞歌唱生活、抒发情感的重要传统节日。
在海南民间音乐文化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琼剧。历史上海南就是个移民岛,海南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移民文化烙印,琼剧文化便是代表之一。琼剧是在明代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由闽南、粤东一带流传入岛,因其语言同属闽南语系,很快繁衍发展。至明末清初,杂剧逐渐地方化,交错使用乡音,吸收海南民歌杂调,歌舞八音、道乐佛曲,发展成为海南地方土戏。*参见谢成驹《琼剧唱腔音乐变革、特点再认识及思考》,载《戏剧丛刊》,2010年第4期,第69-74页。它与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属南戏一支。琼剧是海南文化艺术的根基,体现了海南人的艺术才能和智慧。
儋州调声是流传在海南西北部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音乐,它最初产生于西汉时期。苏东坡贬居儋州期间,曾以“蛮歌与黎歌,余音犹杳杳”“夷声彻夜不息”等来描绘儋州地区歌风之盛。1962年田汉到儋州考察时称儋州调声是“南国乐坛的奇葩”。
流传于海南西北部临高、儋州、澄迈等地,有几百年历史的临高木偶戏,最大的特点是人偶同台演出。演出时不设布嶂,演员擎仗头木偶化装登台,互为一体,合扮同一角色,人偶交叉表演。这种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诞生于元代的海南公仔戏也是木偶戏,它的历史比琼剧还长。公仔戏的公仔(木偶),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且眼睛能转动,舌头能伸缩。上半身用藤竹编织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表演时由表演者在幕后操纵。公仔戏的唱腔来源于吸收其他剧种的腔调和本地民歌的曲调。公仔戏艺人的特长是一人能演唱多个角色的唱腔,且能根据主人的要求,结合社会时尚,用通俗生动的口白唱词进行表演。加上公仔戏结构简单,费用低廉,因此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参见廖云新《海南公仔戏:“人偶同演”》,载《传承》,2009年第8期,第55页。
公仔戏的场景音乐基本源于八音乐曲。海南八音乐是海南器乐曲主要品种,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常用的八音乐曲有锣鼓乐、吹奏乐、丝竹乐等100多种。海南的八音乐曲十分丰富,按演奏形式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
“崖州民歌是古崖州一带用崖州方言和声调咏唱的,且格律严谨、自成一体一种民间汉族歌谣。相传兴起于宋代,繁盛于清朝后期,主要流行在三亚市、乐东县以黄流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及东方、陵水、昌江的部分地区,保亭、五指山等地也逐渐传唱,甚至幅射到全海南岛。”“崖州民歌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具有很高的学价值。”[1]
由于海南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和移民文化的特点,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原生态音乐文化和海纳百川、推陈出新的民间音乐文化,这是海南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验。
(一)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在现代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经济上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失落。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加上政府对本土传统文化挖掘、宣传不够,使得一部分民众,尤其是年青人没有能真正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在时尚大潮的强力冲击下,失去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自信转而随大流。这种状况,严重动摇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的基础。三月三,作为黎族民歌重要的表现平台,近年来每年参与演唱的人数都在递减,而且大部分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黎族山歌对年青人越来越失去吸引力,黎族山歌的传承正在出现断层。
(二)社会的实际情况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普通话强势地位和时尚元素的强烈冲击,传统音乐尤其是传统戏曲正在与年青人渐行渐远。传统戏曲本身节奏偏慢的特点,本来就很难引起年青人的共鸣,这在全国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在海南,情况尤为严重,这与海南大力推广普通话有一定关系。大力提倡、推广普通话,本来是件好事,但如果是在嫌弃本土文化的心态下来做这一工作的话,那就有违做这一事情初衷的嫌疑。由于海南一直以来都处在后发展状态,经济长期的相对滞后,使很多海南人对本土文化是缺少自信的。海南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个别人甚至还以不讲海南话为荣,与这一心态不能说没有关系。如此一来,使得当下一部分生活在城里的年青人,由于从小听的是普通话、讲的是普通话,导致对本土的海南话已变得十分陌生,有些人可能还能听懂海南话,但已不能开口讲了。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他们喜爱用海南话演唱的琼剧简直是天方夜谭。海南话的逐渐消亡,对于琼剧、公仔戏的传承来说是釜底抽薪的劫难。如今的琼剧、公仔戏,只有在城乡的中老人中才有市场、有影响力。
(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主要传承人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且后继无人
历史上,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人们的代代口耳相传。音乐文化的流行纯粹是一种自发的娱乐需要,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也无需高深的音乐理论素养。但一旦需要去做一些系统收集、整理、保存、创新等工作,只靠具有音乐天赋而没有音乐理论素养的人,是难以完成的。黎族歌后王妚大“一人能唱上千首民歌,熟记30多种不同的黎歌歌调”[2],但由于受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让她把自己知道的、会唱的歌曲歌调记下来,流传下去却是不可能的。且她已年过九旬,随时都有人亡歌息的危险。
(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缺乏广泛的资金支持
目前对民族民间音乐活动的资金支持主要靠政府的投入而非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而政府投入的资金又主要用于文化设施硬件的建设。由于“僧多粥少”的原因,虽经政府多年努力,至今部分农村文化设施没有建立,即使建立了文化室、文化站的农村,也没有多少开展实质性的文化活动,没有经费支持是主要原因。海南黎族山歌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政府没有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和管理体系,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虽然上世纪组织过几次大规模的采集,但还是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其自生自灭的状态。
(五)专业艺术团体的因素
专业艺术团体在深入研究、挖掘、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宝藏,推陈出新地创作高质量、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音乐作品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红色娘子军》《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万泉河水清又清》等为代表的具有海南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音乐歌曲之所以影响广泛,经久不衰,是因为有一批批音乐专业人士深入基层,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提炼、加工、推陈出新的结果。没有音乐专业人士专心致志的整理、加工、提炼,再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只能是素材,只能待在闺中无人识,没有加工、包装,就出不了精品。就专业力量而言,海南目前状况肯定比上个世纪要强大,但这些专业团体深入基层、挖掘传统的工作显然有待加强。
(六)各方力量对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海南偏居一隅的地理环境和与外界沟通交流偏少的历史原因,加上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所导致的缺乏文化自信的心态和有效的宣传手段,丰富多彩的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很大程度上尚处于巷深人未知的状态。如何让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召示世人,确实是我们后来人面临的新课题。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海南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具有文化内涵的地方才能建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因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彰显海南独特的文化魅力,这关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败。温家宝总理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国际化程度要高,生态环境要良好,文化魅力要独特,社会要文明祥和”。要落实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找到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模式。其中,保护、营造良好的具有海南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态环境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努力提高海南人的文化自信
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深入挖掘、宣传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价值,提高海南人的文化自信。结合中小学的新课程改革活动,大力推进本土音乐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工作,增进青少年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本土音乐文化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为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大力推广、保护海南话
在经济社会信息发达、各种联系密切、各地交流频繁的今天,普通话的普及确有必要。但也应该看到,普及普通话和保护海南话并非零和博弈,二者其实是能和谐共生的。方言是地方文化传承的土壤,只有把土壤调理肥沃了,长在其上鲜花才能绚丽多彩。
(三)与时俱进创新民族民间音乐
通过各种形式,一方面鼓励艺术专业人士挖掘、创新海南的民族民间音乐,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创新工作。儋州调声是海南开展得较好的一种民间音乐,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调声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曲、现代歌曲和外国歌曲的旋律,以若干的常用曲调为基础发展变化,可以创造出更多新曲,因而常唱常新。传统音乐只有赋予新的内容,才能与时俱进,否则必然被时代淘汰。
(四)多方努力,营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建立健全充实农村、社区基层文化室、文化站,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普及夯实基础;可以通过设立“海南文化振兴”专项资金,建立黎族民歌保护机制和管理体系,扶持组织好三月三活动,做大做好民族音乐的发展平台;建立琼剧保护开展机制,一方面加大琼剧专业团体的支持力度,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琼剧艺术家和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琼剧作品,另一方面提供各种平台,为琼剧爱好者提供表演舞台,逐渐提高琼剧的社会影响力;引导好儋州每年一度的“万人赛歌会”等等。以国际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机制,吸收社会资金投资,整合力量,加强和发挥一些基础设施如文化广场和文化站、群众艺术馆等的作用,推动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普及,以民族民间音乐为载体,营造以歌寄情、以舞会友、以琴表心、以艺怡人的氛围,打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态环境。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通过定期举办大型专题大赛活动,深度挖掘与激活海南本土音乐文化,把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引向自觉的深入,提高海南的文化自信,从而提升海南旅游文化魅力的广阔空间。
(五)建立海南民族音乐文化生态保护区
培养海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生存能力,形成“以乐养乐”的机制与良好循环,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是重要的方向。将黎族歌舞、儋州调声、琼剧等分别以音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形式加以重点扶持,打造一个特色歌舞海南的国际形象。“国家文化部已经于2007年6月批准在泉州、厦门、漳州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首个汉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设立和优化,使该地区成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一个地方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不仅与地区和民族文化传统相联系,而且与政府的倡导和支持引导直接相关。海南民族音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体现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启动。
(六)大力向外推广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具有独特魅力的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海南的名片,是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创造各种条件,让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走出海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海南歌舞团编排的《达达瑟》《黎族故事》在全国的公演就引起国人对海南文化的关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歌舞团多次随国家文化部出访亚洲、欧洲等地,通过表演各种充满黎苗风情的原生态节目,向世人展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的织造过程来宣传保亭、宣传海南”[4],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琼剧在东南亚琼侨中有相当的影响,我们可以打造更多的像《下南洋》那样的既表现海南与南洋社会紧密联系,又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到琼侨中演出,这样既能飨琼侨之情感,还能加强他们与祖先故土的联系。“三亚市是黎族民间传说《鹿回头》故事的归宿地,《黄道婆》原型的发源地,……把《鹿回头》和《黄道婆》的歌舞剧创编好演好,必然会提高三亚市的旅游品位和魅力。”[5]加强海南岛民族歌舞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可以扩大对外交流,激发潜在市场,实现既能传承民族文化又能积极发展旅游的目的,在不断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在彰显国际旅游岛内涵魅力的同时,也为海南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邢孔史.崖州民歌的美学境界[J].琼州学院学报,2015(3):40-47.
[2]于伟慧.一个黎族民歌物身后的历史[J].中国民族,2006(8):26-28.
[3]王丹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民间音乐生态保护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8(5):194-197.
[4]冯芬.将海南本土文化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J].今日海南,2011(12):22-23.
[5]林日举.浅谈黎族传统民间歌舞的价值与旅游开发利用[J].琼州学院学报,2014(1):65-69.
(编校:何军民)
Protection of the Eco-environment of the Folk-musical Culture in Hainan
TANG Ruo-ling, TANG Xiao-yang
(School of Marxism,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The colorful folk-musical culture created by Hainan people over the history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wisdom of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Hainan. Due to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factors, however, a crisis is looming i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folk-musical culture in Hainan. And how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folk-musical culture is up to us.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address the plight of the folk-musical culture in Hainan and offer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tect it.
Hainan; musical cul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6-03-29
海南省社科重点规划课题(HNSK(B)12-28)
唐若玲(1962-),女,海南文昌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海南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唐晓阳(1955-),女,贵州毕节人,海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文化生态学。
J607
A
1008-6722(2016)04-0033-05
10.13307/j.issn.1008-6722.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