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反思

2016-03-15 09:56邹晓涓叶洪涛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邹晓涓,叶洪涛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微课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反思

邹晓涓,叶洪涛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微课在国内的兴起,使得高校日益重视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鉴于此,课程团队尝试通过录制微课课程,组织学生网上自学,课余师生讨论,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设微课网络平台等形式,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应用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

关键词:微课;微观经济学

随着视频技术、三维动画制作以及网络平台等科技的发展,以视频为信息传输媒体、以网络为信息传播平台的微课在教育领域迅速普及。微课是一种主题明确、内容短小精炼的教学微视频,主要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和疑点设计的教学主题和授课内容。微课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激发授课者的创作热情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还可以简化教师的教学工作强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效率。目前,微课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中小学各类课程教学,并在高校各个学科中不断普及。作为高校的一线授课教师,我们拟借助高校课堂这一平台,尝试将微课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学授课中,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以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一、微课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环节设计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作为财经专业的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需要向从未接触过系统经济学训练的大一新生系统介绍大量的基础概念,数理推导,逻辑分析,习题讲解和案例解析等知识点,但是目前高校设置的《微观经济学》授课课时一般为48课时或51课时,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带来了很大挑战。对于学生而言,这门课程不仅需要课堂的高效学习,还需要课后通过知识点复习,习题巩固训练,以及财经新闻阅读等形式,才能较好的掌握。因此,我们认为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完全可以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让教师和学生都从知识点庞杂和计算繁琐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一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课堂掌控时间,加强案例教学和师生互动环节,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主利用课余时间,借助微课提升自学能力。2015年4月以来,我们围绕《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逐渐将微课应用于课程团队目前任教的班级教学中,具体设计环节如下。

第一,课程团队的5名专职任课教师分别挑选一个知识点,在资料整理和课件制作的基础上各录制1次微课,共计录制5次微课视频。这五个知识点分别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供求定理,无差异曲线,边际报酬递减定律和价格歧视等。每次微课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微课的后期效果由院系负责联系专门的公司制作。由于微课课件的制作大多需要借助专业的软件工具,因此,课程团队也在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微课课件的制作技术培训。

第二,微课课件侧重于情景设计。我们认为,高校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具备更强的自制力。吸引大学生注意力的不应该仅是音乐、动画和图片等感官刺激,更应该是系统、务实、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鉴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我们设计的多媒体效果侧重于情景带入,将课件背景设置为校园、超市、商场以及企业车间等与课程主题紧密联系的场所。如讲解供求定理时以超市苹果的价格变化为例,将背景设置为沃尔玛超市;讲解机会成本以学生在的自主创业和校园学习之间的选择为例,将背景设置为湖北经济学院的校园,等。每一个案例设计都会将特定背景融入微课课件,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三,微课录像制作完成后,首先通过院系的官方网络平台和微信平台,向正在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生进行宣传和推广,然后组织教师和部分学生志愿者利用节假日时间,交流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学习交流的环节设计主要包括分组讨论、主题汇报和教师答疑等内容。首先,让学生2-3人组成讨论小组,针对微课内容,特别是提问环节进行讨论。然后,每组随机指定1人做5-10分钟的主题汇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答疑。

第四,在学期结束,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微课的态度,并分析微课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和推广微课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第五,在整理归纳现有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网络平台,逐步建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微课网站。微课网站涉及的内容将不仅包括知识点讲解,还包括在线测试、案例解析、教学课件、习题作业及师生在线问答互动等多种形式。目前《微观经济学》的课程评价主要采用习题测试等量化形式,缺少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等师生互动评价。微课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也有利于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

二、微课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将微课应用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师利用更多的课堂时间开展案例分析,提升教学技能和课堂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借助微课网络平台,慢慢消化和理解基本概念和课后习题,为学生打造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在教师经验交流和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微课应用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持肯定态度,认为微课的引入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重点知识,有利于师生互动和交流。但是,我们的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第一,从授课效果来看,微课与普通课程录像并没有显著的区别。囿于时间、成本和专业知识的限制,我们聘请的微课课件制作公司的员工往往很难理解教师的课程设计理念,制作出来的微课课件往往是动画效果明显,但是课程内容和情景安排却并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导致微课的视频效果与教师的初始设计理念有较大出入。而教师为了展现最好的教学效果,通常会选择自己的课件,这就使得20分钟的微课录像和50分钟的正常课堂教学录像的效果差异不明显。

第二,微课的难度系数较低,无法满足学生系统掌握《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要求。微课时间短,内容精,便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可以作为课后学生自学或者复习的学习工具。但是,现有的《微观经济学》微课内容主要涉及一些基础概念,难度系数较低。90%的受访学生反映,微课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在20分钟内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但是,要系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并用于解释现实经济现象还有很大难度。

第三,微课并没有摆脱传统授课模式。我们录制的微课仍是传统授课模式,将教师在课堂上50分钟讲授的内容浓缩成10-20分钟的短课,主要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授课风格。由于缺乏师生互动的交互功能,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都无法及时了解。相比之下,国外的微课内容形式丰富,注重学生的用户体验设计,不仅包括教师讲解,还有卡通动画、电子黑板、师生网络问答互动等形式,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四,微课的推广力度不够。我们设计的师生交流环节选择的是学生志愿者,并未覆盖所有学生。这就意味着要推广微课建设,使所有学生受益,不仅需要加快微课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还需要将网络微课自学和课堂学习都列入学生课程学习和学业考核的范围。

三、微课应用于高校课程教学的反思

第一,微课的功能在于学生课后的知识点强化,但它无法取代课堂教学。微课的优点在于时间短、内容精,但微课涉及的知识点较为零散,难以帮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无法替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以《微观经济学》为例,这一课程对于逻辑推理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握要求较高,更侧重于经济学思维模式的培养。如果过分强调微小概念的理解,并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中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曾经说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目前中国教育领域大范围、运动式的微课热,是否真的能推动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仍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微课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具有技术层面的优势,应当鼓励发展,但是不必追求高校所有课程的“微课化”倾向,因为教育本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技术手段应该服务于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过度依赖技术手段。

第二,微课效果的提升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首先要转变教师的微课设计理念。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管理是至关重要,微课的设计目的不应该是单纯追求视觉冲击效果,或是仅仅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而是为了用于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教师,我们需要将微课放在日常教学的角度去衡量,以学生为中心,思考如何设计微课能让学生听懂,如何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等。其次要加强教师的微课技能培训。高校可以聘请校内外优秀的微课教师以讲座、培训等形式,帮助其他教师认识和掌握微课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技巧。通过定期举办校内微课授课大赛等形式,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微课建设,在实践中加强微课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第三,建立基于学生的用户体验的微课网络平台建设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微课在网上的传播效率和影响效果要远远高于课堂,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改进微课课件的形式和内容,对于发布到校内网上的微课,教师要及时注意学生的评论和反馈,并给予答复。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微课参与度,不仅需要将微课学习纳入考核,更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微课在线答疑,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微课建设。一方面,学业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还能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学习面临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快速获得帮助,满足独立学习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负责定期观察和引导,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质量。

第四,各个高校的微课资源有待整合,以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微课利用现代科技和网络平台,成为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将教师从繁重反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困难,因材施教,适合在高校教学中应用。但是,中国目前的微课建设在教学领域还未真正发挥作用,微课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微课的兴起仅仅得益于国内举办的众多微课大赛。如何建立系统的微课资源数据库,开发师生即时互动的微课网络平台,将微课应用于日常教学中,这些都不是靠比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需要由教育部门和所有高校协商规划,整合资源,并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逐步建立、完善。目前中国各大高校普遍在进行各类课程建设,涉及教材、课件、试题库、案例库、网络视频和微课等内容,大量重复劳动耗费了教师的大量时间。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实现高校间的信息平台的资源共享。每一所高校都有特色的学科和优秀团队,通过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简化教师工作量,让学生体验更专业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微课’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5001)

参考文献:

[1]翁嘉,周驰.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2):86-89.

[2]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猜你喜欢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微观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教学
经济学
微观的山水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