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工会员工帮助项目

2016-03-15 05:51赵倩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援助高校教师工会

赵倩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心理中心,河南郑州450045〕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工会员工帮助项目

赵倩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心理中心,河南郑州450045〕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借鉴企业EAP模式,依托高校工会,从目标、对象、原则、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工会模式下高校教师心理援助(EAP)体系,是帮助高校教师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员工帮助;高校教师;心理健康

我国自古以来尊师重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长期以来,教师在人们心中是品德和智慧的化身,更被誉为“园丁、蜡烛、人梯、拓荒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教师职业被尊称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职业非常神圣,但是这种较高的角色期待也给教师带来无形的压力。此外,教师还面临着知识更新、教学改革、职称评定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广东省教育工会在对全省八千余名高校教师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达到70%[1]。邱毅等学者曾对陕西省34所高校347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约有38.62%的高校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不仅会影响教学,而且其所表现出的冷漠孤僻的性格、扭曲的价值观和各种临床症状都会对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目前少数高校会在特别的节日组织一些教师心理援助活动,但是这种自发的、零散的心理援助活动由于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很难真正地帮助教师化解心理压力并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鉴于此,本研究借鉴企业管理中员工帮助项目的模式,构建工会模式下高校教师心理援助(EAP)体系,以期帮助广大高校教师有效应对来自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能。

一、高校教师心理援助项目(EAP)设计思路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项目,亦可意译为心理援助项目,它起源于美国,但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员工压力问题的凸显,EAP很快受到了世界各大型企业的接受和认可。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开设有EAP服务项目的企业占80%以上,美国则有1/4以上的员工常年享受着EAP的服务。员工帮助项目(EAP)是组织为员工提供的长期的、系统的福利项目,是专业人员通过对员工和组织的评估、分析和诊断,提供系统的咨询、培训,从而实现帮助员工有效解决其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改善组织管理的目的。简而言之,EAP是企业用于管理和解决员工个人问题,从而提高员工与企业绩效的有效机制[3]。

员工帮助项目(EAP)的运行模式为:员工通过面对面咨询或者电话、网络咨询等方式向专业人员倾诉自己的困扰,并获得帮助,所产生的费用由员工所在企业支付。服务的方式主要有宣传教育、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

基于企业员工帮助项目,构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的新模式,设计构想为:构建工会模式下的高校教师心理援助(EAP)体系,在学校设立“教师心理援助(EAP)体系领导小组”,由校工会主席担任组长,各分工会主席担任组员,主要负责规划和管理全校教师的心理援助工作,由校心理中心负责为广大教师提供服务,由学校承担其间所产生的费用。

二、工会模式高校教师心理援助(EAP)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1.工会职能与教师心理援助

高校工会组织是学校党、政领导与教职工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是工会的基本职责[4]。高校工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的教师代表大会、素质拓展训练、教师运动会等活动,其实就是教师心理援助的活动形式,只是尚未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可以说,工会工作与教师心理援助二者之间有天然的联系。

2.工会组织架构与教师心理援助

目前高校工会组织在各系院和机关部门均建立有分工会,并设有分工会主席负责管理所在系院的工会工作,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为教师心理援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增强了工会模式下高校教师心理援助项目构建的可行性。

三、工会模式高校教师心理援助(EAP)体系的构建

1.高校教师心理援助的目标

成功有效的心理援助项目需要围绕教师个人和组织整体两个层面的需求展开。故高校教师心理援助的目标为:

(1)教师个人层面。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各种心理困扰,改正不良习惯,促进教师身心健康,指导其提高生活品质;帮助教师缓解压力,降低压力对自身的副作用,推进教师的良好人际关系,更融洽地和他人相处;协助教师自我成长;提高工作绩效和满意度。(2)组织整体层面。促进教师工作间的合作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组织整体绩效;优化组织氛围,增强教师在组织中的幸福感受。

2.高校教师心理援助对象及原则

高校心理援助对象为学校内部全体教师。高校教师心理援助服务旨在提高教师的生活品质,促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提高其工作绩效,在具体实施中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覆盖原则。面向党、政、群、院、系、部、教、科研以及从事学生工作和后勤服务的所有在岗的教职工提供心理援助服务。(2)保密原则[5]。高校教师心理援助须在保密原则的前提下,为教师提供各项服务。保密的内容包括心理援助过程中教师求助的内容以及与该教师接触的过程。在没有教师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援助者不得向外界透露有关信息。保密例外的情况主要涉及:求助教师本人同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求助教师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司法机关要求提供相关信息等。对于以上保密例外情况,心理援助机构应将信息的透漏范围控制在最小程度。(3)免费原则。高校教师心理援助体系提供的各项服务是学校为广大教职工提供的福利,教职工可以免费享受。

3.高校教师心理援助内容

(1)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讲座、网站宣传、微信推送等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教师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标准,能够进行简单的自我调节,并知晓获得外界心理援助的路径和方法。(2)全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评估以及建档。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为教师建立动态档案。(3)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对于心理健康普查中发现的可能有心理问题的教师,主动约谈,了解其具体情况并给予心理援助,必要时转介至心理治疗机构;对于主动求助的教师,提供个体心理咨询服务。(4)团体心理辅导服务。针对教师在工作、生活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如:职业倦怠、亲子关系、同事关系等,制定培训方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教师在安全、信任、轻松的氛围中,互相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展开深层互动,形成社会支持网络系统,从而找到解决心理困境的有效途径。

4.高校教师心理援助(EAP)体系的运行机制

(1)成立高校教师心理援助体系领导小组。成立“高校教师心理援助体系领导小组”,由校工会主席担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党办、校办、学工部、团委、宣传部、各系(院)、校医院、保卫处、心理中心等组成,成员由各分工会主席组成。办公室设在校心理中心,负责教师心理援助工作的实施与协调。教师心理援助体系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教师的心理援助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心理援助工作的职责,对教师的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各系(院)的教师心理援助工作由各系(院)分工会主席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具体活动项目的实施。(2)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采集、评估、建档机制。心理中心每年对全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建立动态心理档案,依据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时更新。对于测评结果显示可能有心理问题的教师,通过面谈评估,进一步确定问题,并为教师提供适合的心理援助方案。心理测量档案遵循保密原则,除教师本人外不提供查询。(3)建立教师个体心理咨询服务机制。心理援助机构的咨询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坚持咨询服务的日常化、规范化,严格履行咨询师的职责,并及时整理求助者的材料,做好分析与总结。(4)建立团体心理辅导服务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根据教师的需求,以告别职业倦怠、我的情绪我做主、压力应对与管理等为主题,制定每年的团体心理辅导计划,为教师提供多元个性化服务菜单,有效帮助教师解决他们的困扰,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5)建立心理援助人员全员培训制度。教师心理援助机构的辅导者和咨询员须具有专业资质,并定期接受督导和培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6)建立高校教师心理援助项目效果评估机制。任何项目的实施,最重要的就是看效果。高校教师心理援助项目效果的评估主要从项目的使用情况、项目服务满意度、项目对个人改变的影响、项目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四个层面进行,以发现和改善执行中的问题,提高效率,从而进一步明确项目自身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5.高校教师心理援助体系运行需关注的问题

(1)服务内容设计应贴近教师心理需求。教师心理援助的内容应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宣传和培训内容,通过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生动多样的方式方法,唤起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2)做好详实的心理援助服务记录。教师心理援助机构应对开展的服务做好及时、详实、规范的记录,以便为求助教师的后期追踪、评估、援助提供资料。(3)做好追踪服务工作。对于接受心理援助的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追踪服务,了解心理援助对他们的影响,保证服务质量和效果。(4)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教师心理援助机构的辅导者和咨询员应定期接受正规的心理测验、心理诊断及心理咨询操作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1]范存欣.广东省高校教工亚健康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9):774-777.

[2]邱毅.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5):91-93.

[3]张佳睿.基于压力管理的员工帮助计划(EAP)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4]http://baike.so.com/doc/682808-722701.html.

[5]陈洁,吴增强.上海教师心理援助制度构想[J].上海教育科研,2008(3):24-26.

(责任编辑:樊霞)

10.3969/j.issn.2096-2452.2016.04.017

G443

A

2096-2452(2016)04-0084-03

2016-05-01

赵倩(1983-),女,河南郑州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心理中心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援助高校教师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工会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