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 岚
(云南行政学院,昆明 650000)
在推进“四个全面”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粟岚
(云南行政学院,昆明 650000)
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凝魂聚力、保驾护航、引领航向、坚定信念等精神动力作用;同时,由于“四个全面”本身饱含的深厚价值意蕴,内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表明了鲜明的人民大众的价值立场、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会得到日益彰显。
关键词:“四个全面” ;价值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为本质的内容,其培育和践行是更为持久和更加不易的过程。但是,由于“四个全面”本身饱含着深厚价值意蕴,随着这一战略布局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深入人心并得以普遍践行,真正实现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一、“四个全面”推进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动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建设,十八大报告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这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相一致。“五位一体”不仅共同构成了现代化的目标,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而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正确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因此,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提振信心。这对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来说,尤为重要。如云南的贫困人口居全国第二、贫困面全国第一,要完成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要着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富强、公正等作为首要价值,提振信心。
(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驾护航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系列问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它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项体制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而且因为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利益调整,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要完成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只有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才能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三)全面依法治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航向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内容丰富,包含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作风建设等各方面。要使这一目标顺利达成,离不开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离不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念
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全面从严治党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组织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反复强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党的建设,其中每项建设都离不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相吻合,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提出的重要理念。
二、“四个全面”包含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刻意蕴
“四个全面”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蕴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邃意蕴。
(一)“四个全面”内涵了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高度统一,既管当前又管长远。从战略目标看,它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宏伟目标。因此,必然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其目标即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民族复兴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注重质的方面的提升,而且必然包含了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即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是从经济上奠定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基础;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意味着民主政治得到发展,人民民主日益扩大,政治生活日益昌明;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要求在物质文明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取得丰硕成果;而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则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显著改善,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这一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相吻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相一致,这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四个全面”具有鲜明的人民主体的价值立场
“四个全面”是在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新期待做出的庄严承诺,鲜明地反映了服务人民大众、以人为本、人民主体的价值立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历来珍视和平、热爱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生活、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有尊严和更有体面的生活。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三个“共享”充分体现了服务人民大众、以人为本、人民主体的价值立场。“四个全面”中的每一条,都体现了这一鲜明的价值立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眼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全面建成小康这一目标顺利实现,而全面从严治党则要求全体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四个全面”集中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理想,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和根本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盛行的情况,为了促进多劳多得、提高生产效率,我国改革的重点是打破大锅饭,因此我们党提出了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这是顺应特定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做出的必然选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阶段,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从目前看,发展起来以后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增多、人与自然关系严重不协调等趋势日益显现,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日益超过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必须高度重视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这一方面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人;另一方面,也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3],促进公平正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伦理基础,也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三、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这一战略布局中的精神力量和支撑,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要真正像空气一样影响人们生活,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成为广大人民普遍认同和广泛践行的价值观念及共同追求,必须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融入贯穿、培育践行。
(一)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更加注重发展目标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
我们在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时始终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经济社会相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注重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对民主政治的要求、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发展等,形成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体制机制。而这些发展目标和具体政策的全面推行,必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一致,最终有利于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更加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价值理念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融合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做到推动实际工作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锻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中凸显公平正义;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突出社会责任、社会效益、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更加注重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必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4]。保证法律严格实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而政府是执法主体。要解决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各级政府既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的法治政府,同时要发挥道德的力量,努力锻造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形象。
(四)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更加注重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承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18.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3]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6.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
[责任编辑:孙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6)01-0018-04
作者简介:粟岚(1966-),女,重庆合川人,科社教研部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