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路径

2016-03-15 00:27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的建设党组织

郭 岩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路径

郭岩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发挥组织、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近年来,哈尔滨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合作社党组织在发挥作用方面取得了多方成效,但依然存在缺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党组织需要协同发展的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设置模式滞后、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及党员队伍素质不高、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配套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转变思想认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培养选拔高素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队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配套机制,是当前农民专业合作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党的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哈尔滨作为一个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各方面作用,对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课题组实地调研了五常、木兰、通河、依兰、双城、方正、宾县等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感到,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通过抓试点先行,发挥了党组织上引下联的带动作用;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工作发展中,发挥了党组织强化阵地的保障作用通过抓品牌建设,发挥了党组织助力发展的领航作用。当然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了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在党组织建设中的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党组织作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哈尔滨市的各地(市)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党组织作用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党组织缺乏协同发展的认识,影响合作社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的作用

哈尔滨市的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员和干部在为合作社提供服务及有效支持力度方面缺乏协同发展的认识。他们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看作是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组织,认为专业合作社只应侧重专业方面的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开展党的工作却没有什么必要,况且还要有一定的物质和人力的投入,对自身发展又起不到什么作用。因而思想上重视不够,缺乏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合作社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的作用。

1.合作社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根基在农村,社里的党员也大多来自农村,特别是对一些跨村、乡镇发展的规模比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在合作社建立了党组织,就需要将党员关系从村里迁到合作社,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党组织的力量。有的村民党员认为自己首先应该是村里的党员,所以每当进行换届选举的时候,“村党员”的身份就非常重要。但是在日常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们在经济利益上的联系就会更加紧密,在带领村民致富方面的作用也会比村“两委”体现得更直接。所以,在我市的一些合作社党组织中,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党员的隶属关系还难以界定。

2.合作社党组织的党建模式多样化,缺乏统一管理。随着哈尔滨市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涉足的行业越来越多,类型也各不相同,其领办的主体呈现多样化,有生产经营大户、技术能手等,这就出现了合作社党组织的党建模式多样化。有的合作社建立了独立党支部、有的在行政村内建立了联合党支部、还有的挂靠在村党组织或龙头企业的党组织,并且设立党小组等不同党组织的党建模式。大家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党建业务主管部门,没有实现专人化、专业化管理,不但削弱了合作社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的作用,还给相关管理部门也造成了机构重复设置,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3.合作社理事会和合作社党组织的关系没有理顺。合作社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在合作社的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合作社党组织在政治引领方面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于理事会对党组织的工作支持程度。我市的一部分合作社的领办人为非党员身份,因此理事长与党支部书记由不同人担任,导致工作中出现“客随主便”,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的现象,合作社党组织开展工作畏首畏尾,“错位”、“越位”、“缺位”,丧失了党组织“组织保证、协调服务、教育管理、引领带动”的功能,这对于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发挥合作社党组织对合作社理事会的政治核心引领作用有极大影响。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设置模式滞后于自身发展,影响合作社发挥党组织辐射带动的作用

1.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合作社党组织的模式滞后于自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产生以来,不断建设和发展,使得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性特征。由于合作社类型多样,行业众多,出现了有乡镇村干部、农民大户、技术能人、企业负责人等多元化的领办主体。而我市农村的行政区划也在变化,导致原来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党组织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合作社发展的要求。

2. 合作社党组织的设置模式跟不上产业链延伸的步伐滞后于自身发展。我市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链延长,横跨多个村、乡镇,甚至是县市。然而,合作社党组织的设置模式依然拘泥于地域的限制,缺少“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思路。

3.合作社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单一守旧滞后于自身发展。哈尔滨市旧有的一些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明显呈现出难以适应的地方,他们地处偏远农村,没有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进行统筹兼顾,没有从合作社的实际出发去设置党组织,还固守着单一党组织的设置模式,亟待创新。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及党员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合作社发挥党组织带富致富的作用

1.合作社党组织书记素质不高。我市合作社党组织书记构成农民占大多数,他们有着比较成熟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比较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市场营销能力也比较强,但缺乏抓党建的能力,合作社党组织也过于依赖从上级党委或者是机关事业单位下派的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有的是村书记兼任,老龄化严重,文化水平不高。还有一些党组织书记思想落后,顽固僵化,创新和进取精神不足,对于带领群众致富也缺少思路和办法,呈现能力素质弱化趋势,对社员进行有效引领的“领头雁”作用难发挥。

2.合作社党员队伍素质不高。合作社中的党员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有一些党员是通过横跨不同的乡镇和村才流动到各类合作社。而目前农村党员的现状是:剩余党员越来越少,不断地外流,外出务工经商、移居其他城市的农民党员甚至超过党员总数的一半以上。大量有能力、有才干可以有所作为的党员人才流失,而申请入党的才俊越来越少,发展新党员越来越难,导致合作社党员不但数量不多,而且现有的党员学历低、能力弱,很难有效地发挥党员“帮富”、“带富”作用。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配套机制不健全,影响合作社发挥党组织夯实基础的作用

1.合作社党组织党建活动投入机制不健全。哈尔滨作为非发达城市,下辖的一些农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成立之初就是想通过组织的形式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因而总存在等、靠、要思想。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支部存在着有党组织但没有开展活动,即使开展活动了但质量又不高的有名无实的“空壳支部”;还有的合作社党支部根本就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更谈不上活动经费。一些合作社能够意识到党员电教活动室建设的重要性,可是由于生产经营的风险较高,再加上继续扩大再生产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于党员电教活动室的活动设施无力建设,很难让社员从此获取所需的科技、信息知识。

2.合作社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在规范管理、工作运行上存在着机制不健全问题,影响其发挥夯实基础的作用。一些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流于形式;缺乏齐抓共管的规范监督机制,合作社党组织对合作社理事会的民主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党员管理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发挥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作用的路径

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新的依托,是党建研究的新领域。加强哈尔滨市合作社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合作社党组织的作用,有效整合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共赢发展局面,有利于提高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针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党组织作用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产业兴社,服务广大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积极探索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路径。

(一)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党组织协同发展的认识,发挥合作社党组织政治引领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经济的新兴主体,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去引领促进、带动扶持、监督保障其健康发展。首要的就是要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党组织协同发展的认识,发挥合作社党组织“支部引明路,群众齐迈步”的政治引领作用。

1.厘清合作社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大多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依托地域管理权限,都隶属于所在地的村级党组织管理。发展到相当规模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因其规模大、党员人数较多,隶属于所在地的乡镇党委管理;不局限于地域、行业,对于跨越乡镇村联合发展,并且在县市层已经产生较大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则委托所属的县市主管部门的党组织管理。

2.依托农业部门成立合作社组织党工委。农业部门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业主管部门,熟悉其成立、审核、年检等业务,依托农业部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党工委,使其对合作社党建工作的指导更加宏观,保证了合作社的党建业务统筹协调专人化、负责推进专人化,各有关部门也能发挥职能优势,分工协作,对各个管理环节如登记、年检、执法、评估等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创建联动机制。同时,又能够避免重复设置机构,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人员数量的减少。

3.处理好合作社理事会与合作社党组织的关系。在工作上,合作社党组织严格坚持“搭好台不登场,扶持好不干涉,重参与不专断,服好务不添乱”原则,在政治上领导,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指导,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合作社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在坚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发展、自主发展的前提下,展示出党组织的良好形象,让合作社的理事长切实体会到党组织的实际作用,充当理事长的智囊,出谋划策,帮理事长把关,指引航向。还要履职尽责,干出实效,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调动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既加强了党组织建设,又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还增强了合作社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将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融合,达到党的建设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创新设置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模式,发挥合作社党组织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融进了市场经济体系,党的基层组织应该起到“支部引路,合作致富”的作用。而党组织传统的以村为单位的设置模式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因为有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网络体系已经跨越了村的边界,应根据不同的产业基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创新灵活设置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模式,这对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发挥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1.突破行政村限制,成立合作社联社,同步建立党组织。针对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规模小、结构松散、管理水平不高的合作社,可在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前提下,突破原有行政村的地域限制,倡导成立合作社联社,同步建立党组织,提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进一步在生产管理、产品销售、集中采购、信用合作、社会服务等加强合作,从而壮大队伍,互利互惠,推动发展。对于有明显的产业特征、分布区域比较集中的,由乡镇党委等相关部门牵头行业相同的合作社,创建行业协会联合的党组织;如果合作社没有党员,村委会将派一个村干部作为合作社党员,主要负责指导合作社的负责人、党员等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

2.创新设置合作社党组织模式,将其建在产业链上。在产业大户周围设立党小组,在致富项目上设定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类、规模、运行机制、党员构成、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及态势,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循序渐进,先从一个或几个党员带动开始,到一个党小组引导,再到一个或几个支部领导,逐步实现党的组织的全覆盖及党组织设置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经济活动,发挥合作社党组织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3. 灵活设置合作社党组织模式,探索“党组织+”新形式。应从合作社的实际出发,按照对合作社党员教育和管理有利、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党员发挥先锋示范作用有利的原则,遵循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纵横交错等要求去探索“党委+农民专业合作社”、“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致富示范工程”、“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示范户”等新形式,发挥党组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依靠作用和组织支撑作用。

(三)培养选拔高素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队伍,发挥合作社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党组织要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除了政治引导体现其战斗力外,对合作社理事会进行协助,能够使其科学决策,发展壮大合作社,创收盈利,使社员富起来,才能将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功能有机融合。因此,应从有利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有利于党建工作开展的原则出发,培养选拔好高素质的合作社党组织书记以及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帮富带富。

1.培养选拔高素质的合作社党组织书记。按照信念坚定、乐于奉献、品行端正、精通管理、全面发展、爱党爱群众、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强的科学发展能力的标准,培养选拔高素质的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党组织书记的选拔渠道多元化,可在合作社内部选拔,也可从外部推荐,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热爱党务的工作者、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还可通过合作社聘任后再进行党内选举。大力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与理事长由一人兼任,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成员与理事会、监事会等成员交叉任职。对于合作社法人是党员的情况,要着重对其进行党性修养的教育培训,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其引领农民致富的本领;对于合作社法人综合素质较强、觉悟较高,但却不是党员的情况,就要先按照党员的标准培养成党员,再培养成党组织书记。同时,在思想政治、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关爱激励也加大力度,对于职业升迁、党内提拔、拓宽发展空间等方面予以适当政策倾斜,有效地激发多干事、干成事的创业热情。

2.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合作社党员队伍。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党员数量不多,应给予特别扶持,既要突出重点,就是在那些有着较大规模及影响力的合作社党组织中发展党员,又要注重在没有党员和未建立党组织的合作社中发展党员,努力解决“有组织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的情况。要拓展发展对象的范围,注意发现入党积极分子,在做好合作社的负责人和青年骨干培养的基础上,要重视在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技术带头人、青年大学生等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还要定期开展农村各项实用技能培训,打造农民党员经纪人、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挖掘本村现有党员致富能手、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从中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成员。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科技兴社、科技带农、科技致富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要做到“四先”,先学习新技术、先试验新品种、先启用新设施、先承担生产风险,同时汇聚融合那些分布在各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土秀才”“田专家”,经过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后,再将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向社员和广大群众推广,为农民树立榜样、引导农民干事、帮助农民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密切党员与社员、大户与小户、社员与农户之间的联系,切实建立结对帮带关系,特别是在引进新品种、科学技术支持、市场信息获取、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帮带服务,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帮扶农民群众致富。在开展“结对帮带”活动中,引导党员在关于引进品种、技术支持、营销网络等方面提供服务,大力推进“党员创业带富”。还要着力打造党员示范点、示范基地,在保证农作物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四)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配套机制,发挥合作社党组织夯实基础的作用

1. 健全合作社党组织党建活动投入机制。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组织有专门办公地点,则科学统筹好党建活动阵地;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组织是联合组建,则依托乡镇农技站、镇村党员服务中心等主阵地开展党建活动。通过专项党的建设资金配置、乡镇配套、村配套、自筹资金等方式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活动资金和场地等问题,使其具备有地办公、有章可循、有学习资料、有活动园地,从政策和物质两方面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以支持和保障。

2.健全合作社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指导建立“三会一课”制度,并督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员们能准时参加党组织活动;完善党员的关怀服务、激励和保障机制,积极为党员解决难题,发挥党员主体参与党的事务的重要作用;建立合作社与党组织的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党务工作和合作社事务工作的开展情况,研究并解决有关合作社经营方面的问题,使党建工作与合作经济组织共同发展;建立民主监督体系,引导建立健全合作社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规范合作社条例,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如财务管理、利益分配和风险防范等,实行党组织、监事会与社员“三监督”相结合,保证合作社的自我管理、服务和发展;实行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合作社的党员双重管理,保证全面覆盖党员的教育管理,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效结合,提升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指导和管理。

[责任编辑:刘红]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6)01-0086-05

作者简介:郭岩(1976-),女,黑龙江安达人,讲师。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DJD02)

收稿日期:2015-11-10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的建设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