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
【摘要】本文通过对名师工作室含义、意义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作用的介绍,明确了要发挥名师工作室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需要的六个工作步骤。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职业教育 工作步骤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26-02
一、名师工作室的含义与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已成为促进高等职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师是具有精湛的教学工作能力,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人师表的示范性和影响力的教师。而名师工作室是以名师为引领由很多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通过团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指导达到全体教师在人文素养、教学思想和理念、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具有职业性强、上岗快,职业技术能力适应面广,更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如何为企业培养更高层次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管理人才、设备操作和维修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对于进行职业教育的教师来说,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特点,而通过名师工作室的桥梁、引导、辐射作用来积极带动广大教师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挥名师工作室对职业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需要的几个工作步骤
步骤一:明确工作室工作定位及目标
一个工作室工作的是否具有成效,定位与目标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目标与定位准确,工作的成功性就已经达到一半。
1.工作室的定位:
对职业教育来说,工作室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名师工作室是名师自我提升与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建立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具有理论深厚、业务水平精湛的现代制造技术优秀教师团队。
(2)名师工作室是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完成与生产实际接轨的项目教学相关课程的开发,然后通过教师的努力完成这些教学过程的实施。
(3)名师工作室是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的窗口。通过名师工作室的桥梁作用,做好校企深度融合。在本专业领域,学习研究、应用和推广企业先进的生产理念。做好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达到能为社会进行服务与培训的目。
(4)名师工作室是生产性实习的车间。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做职业教育的生产性实习的实习内容开发,经过校内与校外的生产性实习,使学生就业后达到与企业的零接轨。
(5)名师工作室是技能大赛及创新设计的工作间。通过名师工作室的技术引领与人才引领作用,结合企业生产技术发展方向,为有效开展技能大赛与创新设计奠定了好的环境与条件。
一个工作室可以根据工作室的主要功能确定上面所述的2-3个定位,然后围绕定位确定具体目标。如我校的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名师工作室主要确定了前3个工作定位。
2.制定具体工作目标
当工作室的定位确定以后,就要有具体的工作目标,这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如我们为完成工作定位确定了2个具体工作目标。
目标1:工作室将通过对现代制造前沿技术的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行业企业对接、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工作,使工作室成员成为现代制造技术与先进教学理念的掌握者、传播者。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专家型的教师,从而使教学名师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不断成长的平台。打造一支既能指导引领,又能实践示范,并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科研型教师团队。
目标2:在三年名师工作室建设周期内,力争实现现代制造专业群中的三个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模具应用技术专业分别与1-2的企业深度合作,实现现代制造的多项教学科目的教与学的一体化教学,完成相应教学软件与硬件建设,开发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前沿技术的培训课程。
步骤二:明确工作室完成目标的方法
针对我校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名师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我们确定了下面2个方面的具体完成目标的方法
(1)培养优秀教师团队
工作室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师资培养。
1)名师引导方式: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引导导师,结合每位工作室教师专业情况,个性化为工作室每名成员制定培养规划,缩短成员的成长周期。对他们提出具体的个性发展方向和要求,从课题研究、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储备、社会服务等方面对成员进行定位,每位成员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制定培养周期内适合自己特长的发展规划。
2)分散引导方式:结合工作室每名成员的专业和教学管理优势,各专业教研室建立青年教师传、帮、带团队,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科研项目、师德培养方面全面提升教师团队业务素养。指定工作室每名成员指导二名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集中或分散形式的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科研指导、项目带动等活动,有效推动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使工作室真正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争取经过三年的培养,使青年教师培养对象50%成为专业的骨干教师。
3)引进与走出结合方式:利用工作室的平台与桥梁作用。积极为成员创造学习条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动整个专业领域教师逐步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将培训师请到学校,开展新知识、新技术学习班,如五轴加工技术、三维测量技术、三维打印技术、逆向技术等来广泛提高教师队伍的现代制造技术知识。我们也将请职教专家来学校进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讲学,来提高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将走出去,学习兄弟院校的办学模式与方法,到企业去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更多的实际知识与技术,不断的更新我们的教学内容,使现代制造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中。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2)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影响力与辐射作用,开展社会培训与专业技术服务
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方法、手段和模式的培训、先进制造技术的培训,向同类职业院校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同时面向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面向省内职业院校开展对口支援活动。
工作室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具备对外培训与技术服务的能力。
1)建立校企专家团队,实现校企高度融合:企业专家主要成员是机械零部件生产加工、模具制造方面的行家里手,目前我们已经有这方面的基础和条件,譬如我们与一汽技术中心、一汽模具、一汽发动机、一汽大众、一汽解放公司车桥公司、一汽天奇公司的专家有了合作的工作经历,我们通过工作室的建立,要将企业的部分产品引入学校,通过实际产品的制作,企业产品与学校教学内容相融合,企业的生产技术带动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实现校企双赢。
2)在3年之内建立数控五轴加工、三维精密测量、逆向设计、特种加工制造、数控编程与操作、液压与气动、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以及产品项目制作贯穿整个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教学体系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实现每个一体化实训室的硬件与软件教学资源建设,具备对外师资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高端技术培训的条件。
3)打造现代制造工作室网站,通过网络传播与在线互动,有效的使工作室成为动态的网站,进行成果辐射与资源共享站。
步骤三:建立工作室运行管理规章制度
我们在6个方面制定了管理制度。这是完成工作目标的制度保障。
(1)会议制度:每学期召开两次常规工作会议。学期初召开计划会议,确定工作室成员阶段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以及工作室活动安排;学期末召开总结会议,展示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最后形成总结材料。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进展检查会议。
(2)学习制度:工作室成员平时以自学为主,就某一研究方向的主题可定期进行集中学习,进行教学感悟等各种研究的交流活动;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在自我发展计划中要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3)研究制度: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的发展计划,并安排相应的观摩学习机会,并及时开展工作室成员的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4)各项考核制度:工作室成员主要由主持人考核,主要从师德修养、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5)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由工作室指派专人负责兼管。管理内容包括文本资料(计划、总结、听课、评课、研究课、展示课、报告、讲座、论文、教案)和音像资料(课堂教学、考察活动等的图片、录音、录像)。
(6)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资金要经学校统一管理,每项支出要有学校领导、学院领导、财务部门的审批,做到每项支出都符合财务政策要求。
步骤四:对工作室成员的工作进行分组分工
对工作室成员的工作进行分组分工,是对工作的具体细化,落实到组到人,使每一位成员明确具体任务,这对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的。
步骤五:每个小组针对具体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步骤六:每个小组成员执行工作计划。
小结:目前我们的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在健康有序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建设中一定会达到圆满的预期效果,上面的工作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兴刚.关于名师工作室的价值与作用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年06期.
[2]赵红霞.实施新理念新模式,构建新型培训师资队伍. 来源《成才之路》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