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煌,陈振文
(福建江夏学院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学术史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学术转型
陈永煌,陈振文
(福建江夏学院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在近代中国这一历史嬗变之际,学术转型的过程充满矛盾与曲折。对于学术近代转型这一宽泛的主题,可从学术史的视角进行探析:首先是从学术自身内在理路的变化来把握,具体为心学、实学、考据学、今文经学的脉承;其次是从学术转型由旧到新的具体变化来进行把握,具体为学术自身的价值自觉和自主性意识的萌生;思维方式和治学方法的重大变革;学术内在结构的现代转换;学术生产机制的转轨和学术语言载体的显著变化等几个方面。
学术史;近代;学术转型
何谓“学术史”。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学术史·总序》写道:“研究学术的历史,从历史角度看学术,这就是学术史。”[1]张立文主编的《中国学术通史·总序》写道:“通过考镜源流、分源别派,历史地呈现其学术延续的血脉和趋势,这便是中国学术史。”[2]二者虽表达各异,但并无实质区别。简而言之,中国学术史便是研究中国过往所延续的学术历程。学术史研究的任务在于梳理学术思想的演变、分析提炼学术著述的多种方法、整合各学科的学术范型、叙述评论学术业绩和成果。
20世纪80年代,内地兴起文化讨论的思潮。在与西方现代思潮涌入与碰撞中,对民国学者心路历程的回顾与检省,对传统文化的梳理与反思再次成为社会思潮的聚光点。内地学者真正开始对民国学术史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而且习惯上交叉使用“中国近代学术”“中国现代学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等不同的提法。学者们在使用上述概念时,虽然对产生的时间稍有分歧,但在描述其范式上是一致的,都围绕着学术自身的独立、学术方法的科学化、学科的分立和中西学术之间的交流等几个方面。如何描述、分析中国近现代学术转型的基本特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陈平原认为,大概可以举出“走出经学时代、颠覆儒学中心、标举启蒙主义、提倡科学方法、学术分途发展、中西融会贯通等”[3]几个方面。另有学者在讨论五四时期的学术转型问题时,提出四个特征的概括:“即学术旨趣多元化;学术分类专门化;学术方法科学化;学术形式通俗化。”[4]这两种概括具有创发价值和先导性提示意义。
纵观历代学术转型,莫不与社会政治、经济紧密相关。首先,大方向而言,社会转型当中便包含了文化转型的方面。无论是宽泛的文化转型还是精深的学术转型,都无法避免地受到了政治、经济的决定性影响。其次,政治、经济的深刻变化,导致学者的学术思想发生改变,方才对旧时学术有所革新,有别于旧时学术,从而建立新一代学术体系。同时,反观新的学术,又将影响新一代之政治、经济,开社会新风气。此外,学术的转型亦绝非某个人的凭空出世便能完成,它必定有一个相互传承的过程,最终成型阶段恰由较突出代表性人物来完成。因此提及理学易联想朱熹,心学易联想阳明,往往容易忽视其背后一批优秀学者。
笔者以为近代学术转型乃缘于三大推动力,一为外在之社会潮流转变,具体则可概括为政、经、地域等多方面的原因。二为传统学术内在变革性,传统学术自身不断发展革新。但凡每一次的学术转型都不会是脱离前代,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具有延续性,即便是社会大动荡之际,文化的传承仍未中断。三为学者个人之才力,须知学术的传承有赖于人这一能动主体的存在,若无学者在学术上承前启后,学术传承将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明中叶以降涌现一大批著名学者,对推动学术的发展有巨大功劳,如王阳明、顾炎武、黄宗羲、戴震、龚自珍、章太炎、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不胜枚举。
在明中期至清末的学术转型中,都有较为鲜明时代特色的学术体系存在,若仔细梳理这一脉承,则可将之分为“明中期阳明心学”“明末清初经世致用实学”“乾嘉考据学”“道咸以降今文经学”“晚清今古文之争”。学术界主流观点是将五四运动作为近代学术与现代学术的分界点,则近代学术大致在道光以降至1919年左右,在此之后的时期则归为现代学术范畴。笔者与刘梦溪等学者一样,并不认可单纯的以历史事件“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学术转型的开端这一观点。学术与历史相比,有其独立的特性,并不能以某一时间点或某一政治事件作为其开启或终结,它的发端发展谢幕都必然是经历一定时间的过程。笔者更倾向于将明末清初时期的经世实学作为近代学术之发端,以清末民初时期(戊戌时期)作为近代学术之成型期,以五四运动时期作为近现代学术成熟期。
从学术史角度来阐释明中叶以降的学术转型,则主要可从以下进行探析:首先是学术内在理路变革,在前人基础上对明代中叶以来的学术脉承作一窥探,时间下限为清末;其次是学术转型的具体体现,把握近现代学术转型具体的变化,以求理清明中叶以降学术转型脉络与特征。
(一)明中后期阳明心学
宋明理学下有两大分支,一支为程朱理学,另一支为陆王心学,归根结底仍属于儒学范畴,但其表现形式、修行方法等各异,心学一方面继承了理学的学说,却又是理学的“反动”,在理学基础上推陈出新,自立为一派。心学成形于南宋学者陆九渊,显耀于明中叶的王阳明。
就修行方法而言,阳明心学“致良知”的修行方法与象山心学认为道德靠对本心的体证来实现是相似的。正因二者理论的大体相似性,故历来学界认为阳明心学是对象山心学的继承。对此,有学者并不认可:“阳明心学只有一个根源,这就是朱学教条化所形成的理论压力。”[5]
明初,程朱理学为官方正统,故阳明心学从产生之初便大有反对者在,饱受理学者非议。阳明为寻求妥协,编撰《朱子晚年定论》解围,以此缓解心学在学界传播的压力。其后罗钦顺考证并推翻了阳明关于朱子晚年所谓的“定论”,这种妥协宣告失败,阳明于是以“致良知”说来求真是非,致良知学提倡“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俨然在求学精神上超越了被封建统治者所固化的朱子之学。但阳明心学过于强调“人心”(主观能动的作用),夸大了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作用,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万历与天启年间,空谈泛滥成风,心学走向了极端。心学的变异始自内部分裂,万历中期后,一批阳明心学的后学已意识到若放任心学滑入极端,必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明末形成了反对清谈,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派。
(二)明末清初经世实学
顾、黄等人的学术思想在明清易代起着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他们从固有之旧学术中脱胎而形成一具有时代特色之新学术,对后世学术起到开风作用。黄宗羲晚年开创影响较大的浙东经史学派,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主张经史治世之学,对王学进行修正。另一大儒顾炎武,“在清代学术有‘宗师’之地位,其学于清学‘一开学风、二开治学方法、三开学术门类’。”[6]顾氏治史贡献有“经史同源”的史学观,即以经证史,以史训经。后来的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说,便沿袭此路。
宋明时期,考证学在程朱等人手中有所兴盛,仍未真正独立出来成为专门之学问,依附于宋明理学而存在。凭时代潮流及个人才学,顾氏等人晚年逐渐将考据学从宋明理学中独立出来,成为时代之新思潮,而考证学遂在其后学子努力下逐步独立成为一专门学问。顾、黄等人强调经学与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以史经世,这又与乾嘉考据学追求纯学术有所区别。而顾、黄之经世实学思想却在外部政治环境与学术内在矛盾中失传百年,直至晚清今文经学复活了这股思潮。
(三)乾嘉考据学
考据学大盛于乾嘉时期,巨子频出,蔚为大观。故有清一代学术影响最大便是乾嘉考据学。简而言之,考据学主要的内容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辨伪、注疏、辑佚、编纂。[7]梁启超、章炳麟等人以为朴学宗旨在于实事求是之处,正所谓无证不信。若与前儒治学相比,则明末大儒治学偏重求致用,而清儒治学更重求其是。
乾嘉学术兴起盖有内外之因,外部之因在于和平环境下学术主流发生了改变,向考据学发展;比起经世实学,考据学更有利于巩固统治,统治者乐于见到学子沉湎于故纸堆,少论国是,多做学问。内部之因则在于学术内在理路演变。顾炎武是连接明清学术的枢纽性人物,其学承经学,有汉代古文经学渊源,开一代经世实学之思潮,而考据学亦发端于其手。清初诸儒大多不满于阳明心学的空疏,欲复古已有之考据学问,弃虚崇实,转变一代之风气。皮锡瑞说道:“…经学所以衰而复盛者,一则明用时文取士,至末年而流弊已盛…一时才俊之士,痛矫时文之陋,薄今爱古,弃虚崇实,挽回风气,幡然一变。”[8]
乾嘉时期求其是的学风亦值得后世学子承袭。但乾嘉学子们沉湎于故纸堆,孜孜以求考证古籍,却无视社会问题,回避现实,明显背离了清初诸大儒经史治世的治学倾向。道咸以降,学术思潮又一剧变。
(四)道咸以降今文经学
比较今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易于发挥,阐发微言大义,古文经学则强调训诂,揭露经书原本之义;今文经学提倡“变革”,易于引申,古文经学较为保守:今文经学求经世致用,古文经学于经典中求其是。今古文孰优孰劣不可一概而论,视时代不同故应用不同,并无好坏之分。
龚、魏开“今文”之风后,“今文”思潮在学术界已成气候,其后最具代表者莫过于光绪时期之康有为,其学承龚、魏遗风,属今文经学一派,康氏著作《孔子改制考》发挥春秋公羊学“经术作政论”特点,宣扬康政治主张,《新学伪经考》通过批判刘歆,打击古文经学为伪作,借以提高今文经学地位。总而言之,龚、魏之学将学者从繁琐的考据中解放出来,关注社会现实而非沉湎于故纸堆,这是其积极的影响。在顾、黄为代表的清初经世实学沉寂百年后,今文经学复兴。今古文之争成为主流。
至光绪时期,考据学方有起色,但此时其已偏离乾嘉主流方向,不以经史考证为主流,以章炳麟为代表的古文经学一派转向局部研究,如元史、金石、诸子学。这一时期,传统学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方面清儒运用历史考据的方法,不断发现六经相背,多有伪作的问题。另一方面,西学蔓延,经学体系面临瓦解,变革传统学术体系的呼声日隆。“今古文”之争与“中西学术”之争无外乎加速了中国学术由传统走向近代化转型的进程。
有清一代学术走向没落是持续的过程,无法以特定的某一年分来作一时间上得确定。就其“量变”的溯源而言,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经世实学时期。然而,作为一种“型变”,一种整体性的变革,我们认为它当是萌发于戊戌维新时期的。此前的中国学术形态虽然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它仍处于“量变”所积累的过程之中,并未达到整体性的变革。直到戊戌时期,中国传统学术形态的变革才得以较为全面地启动和加速进行。
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大体可以从学术自身的价值自觉和自主性意识的萌生;思维方式和治学方法的重大变革;学术内在结构的现代转换;学术生产机制的转轨和学术语言载体的显著变化等几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学术价值的自觉和自主意识的萌生,是学术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表征和前提。就学术的地位和存在方式而言,传统学术高度依附于政治与现实生活的需要。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相对说来,现代学术和学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则要更显重要,其独立性、自主性也要大得多。就终极目标而言,现代学术欲图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王国,减少政治生活对其干扰。学术的独立与自主虽然极为重要,然而在后发现代型国家进行学术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学术的独立与自主却无法优先地实现。
其通常在后发型国家中只能先从某些较为基础的层次上部分性完成。甚至其最初的启动,恰恰是缘于政治救亡的推动,成为一种达到政治目标的手段。但在事实上,由此导致的学术“重要性”认知之社会化的实现,却又必然成为其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得以实现的前提。值得强调的是,在近代中国社会,学者形成相对独立的职业地位和产生相应的学术价值标准,乃中国学术整体性地实现近代化转型之关键。
从组织学上看,8例显示黏膜病变,2例在HE染色下可见明显的伸入运动(图1A,B)现象,即组织细胞吞噬淋巴细胞、浆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现象。高倍镜下可见,淡染区的组织细胞弥漫性增生,体积较大,胞浆丰富、淡染嗜酸性,其内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图1C)。低倍镜下,病变表现为明显的淡染区和深染区明暗交替相间(图1D),两种成分比例在不同病例上略有不同。
第二,就思维方式和治学方法而言。严复认为,传统中国学术思维模式的特征在于:宗经征圣;“求诸方寸”;短于逻辑(这里主要指的是形式逻辑)。宗经征圣,指的是中国传统学术以经学与圣人之言为权威,视其标准为真理,重传承而轻创作。“求诸方寸”,本质上是一种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其具有两个特征:整体统观,缺乏精确;主观臆测,轻视实证。形式逻辑的缺乏的确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大短板。形式逻辑思维的不足造成传统学术以下一些弊端:知识不成系统;轻视归纳法的运用;概念混淆。应当说,严复所指出传统学术的这些弊端是相当确切的。[9]中国传统思维的这些特征,也是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进行一场思维方式的彻底变革,是中国近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无法不重视的课题。这个智识的革命到现在实际也没能彻底完成。
第三,就学术的内在结构性特征而言。中国传统学术(这里指自秦汉以来所形成的学术传统)是儒学独尊,是“经学中心”。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虽为图书分类,却也集中凸出传统学术结构的特点。现代学术的典范结构,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门类。每一门类又都是以一系列具体学科构建起来的。可以说,学术分科的细密化成为现代学术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学术一方面向微观纵深发展,表现为学术分科的细化;一方面又向宏观层面延伸,表现为学术研究层次的多维化、研究对象的世界化和内容范围的无限拓展。现代学术正是在宏观与微观的两极建构中走向深入的。中国的传统学术研究并不自由,受困于政治等多方面的限制,研究的领域时常遇到禁区,因而停滞。反观近现代学术研究,百花齐放,朝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以学科自身的结构来说,现代学术的各门具体学科还表现为知识内容从零碎到系统化的转换,有严密的学术体系和知识系统。这也是学术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
第四,就学术生产机制而言。中国古代教育自成体系,大体上可划分为官学与私学两大类。对于近代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制度是书院制和科举制。书院制兴起于唐宋、繁荣于明清。科举制自隋唐开创后一直延续。唐宋以降至清末,中国学术的发展实有赖于这两大制度的支撑。而现代学术的生产机制是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体系。学术传承的方式主要是学校式的课堂教学。此外,交通的便利、信息的畅通、科学技术手段的强大,出版业的高度繁荣,是此前传统学术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便利条件的存在,使得近现代学术转型具备了一种全新的形态。这与传统学术生产机制不可同日而语。在新的学术体制下,具有了初步的现代学术知识、视野和研究交流愿望的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在其精英分子的带领和示范下,获得相对独立生存的空间,得以逐渐形成、发展和壮大,最终完成一种现代“学术社会”的建设任务。在传统学术近现代转型过程中,学术生产机制的大变革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五,就学术的语言载体而言。有两方面值得重视:一方面是清末民初时期,我国学者从西方翻译和从传播进来大量的带有近现代学术意义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其不仅成为近现代学术转型的重要标志,亦有效地推动学术转型的进程。就学术本身来说,中国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术语体系,是在清末民初奠定的。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后,传统文言文的主导地位逐渐被白话文所替代。由文言文转向白话文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形式的转换问题,更牵涉中国人思维模式的变革,甚至影响到民族精神的重塑,其思想史和学术史的意义相当深刻。传统的文言文,文与言相脱离,所谓学问,成为“士”群之专利,此举严重影响中国学术社会化的创造和发展。白话文的出现,则有利于克服此不利的影响。这一变化对于现代学术的影响也十分深远。白话文的普及流行,还表现为现代科学的最基本知识(如一般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物理学、数学等的现代常识),在一般人至少是普通知识人当中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传播。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型学术国度,这种起码的现代科学常识的一定程度的社会化,乃是“学术社会”得以运行、整个学术现代转型得以实现的前提之一。在这一点上,体现了西方和日本等外来因素的强烈影响。
就学术史角度而言,通过学术内在理路变革与学术转型的具体变化两大方面来阐明明代中叶至清末的学术转型之历程,实较为清晰简明。但在学术转型之路上,有两大载体不容忽视:一载体为书籍,其为“静”;一载体为学者,其为“动”。中国传统学术便是在这一静一动的结合中历久弥新,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而又积极的影响。
〔1〕 李学勤.中国学术史·总序[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1.
〔2〕 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总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6.
〔3〕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
〔4〕 朱汉国.创建新范式:五四时期学术转型的特征及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2):51-55.
〔5〕 丁为详.明代心学的形成机缘及其时代特色[J].中国哲学史,2003(3):86.
〔6〕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82.
〔7〕 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16.
〔8〕 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214,217.
〔9〕 马来平.严复论传统认识方式与科学[J].自然辨证法通讯,1905(2):65-68.
(责任编辑 吴 星)
A Paper about China's Modern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View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CHEN Yong-huang, CHEN Zhen-wen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During the chang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he process of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was full of contradictions and setbacks. For the broad topic of academic modern transformation which can be explored from the view of academic history. The first is grasping the inner change of academic which can be concluded as philosophy of mind, real learning, textology and Confucian classics. The second is holding the change of academic from old to new which can be generalized as the awareness of academic value, change of thinking and scholarships' metho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inner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academic mechanism and its language carrier.
intellectual history; modern times;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4.026
2016-06-01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4.026.html
时间:2016-08-20 15:30
陈永煌(1993—),男,福建东山人,就读于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传统文化。
K092
A
1007-6875(2016)04-01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