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传喜,龙行年
●民族传统体育●
传统与现代:整体思维视域下太极拳与形意拳劲力之研究
蔡传喜1,龙行年2
摘要:针对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形意拳动作"发劲"的特点,从物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虽然太极拳以转动为主,而形意拳以直线运动(平动)为主,这仅是表像区别,但其内在本质是相同的。两者打击力量的获得,绝对不是依靠肢体部分进攻的运动,而是身体整体部分的参与。因此,不论是武术套路的形成,还是武术套路的训练等无不受传统文化整体思维观的影响。当下借助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进一步认识武术、指导武术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思维方式;传统武术;劲力原理
2013年11月16日,习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着创造性的历史进程,需要不断完善理论、制度和科技的创新,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创新对于年青一代武术人来说,不仅是要传承老一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还要使中华武术保持其领先地位,并走向世界。当今科技突飞猛进,武术的与时俱进势在必行,那么在研究传统武术的发劲时,就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这是毋庸质疑的事实。特别是在武术技击动作的力学原理上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不容乐观的是传统武术大多与阴阳八卦、五行学说、精气神论、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气血运行等联系在一起,越发显得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让人难以理解。时下,只有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态度,对武术进行量化分析,才能更好的认识武术,指导武术的发展。
1.1研究对象
传统武术劲力原理研究以太极拳、形意拳为例。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传统同思维方式视角下,运用搜索引擎查找与形意拳和太极拳发劲动作相关联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针对选题的依据探求新的研究思路和切入点。
1.2.2物理学方法
即运用现有的物理知识对传统武术做深入学习和研究,找到解决太极拳和形意拳劲力原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2.3比较分析法
对传统武术太极拳和形意拳劲力原理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解读、归纳和指导中国武术的发展。
1.2.4逻辑分析法
在中国传统同思维方式的视角下,运用归纳、类比、演绎、综合等方法,对太极拳和形意拳劲力原理进行理论方面的阐述。
2.1核心概念解读
2.1.1思维方式与特征
思维方式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学习所形成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是人们反映、理解、把握对象世界的思维活动样式,是思维主体认识和把握思维客体的重要手段,是思维进行精神生产的工具和手段[3]。众所周知,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深深扎根于中国上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从大的方面看有着几个显著的特征:1)注重一体性也就是注重事物的整体性[4],又称“整体思维观。《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又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5]。这里的“一”所诠释的思想便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整体性的特点。2)注重体悟性[4]。所谓“体悟”,既有静思而参透某种道理的意思,也有“直觉”的涵义。《论语》在谈到为政的问题时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6]”这里便体现了“体悟”在认识和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占主导地位。如: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纲常,其中修身、正心等观念无一不是强调了内因在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体悟”的作用。3)注重政治功利性[4]。老子、庄子的“无为而治”,儒家的“治国、平天下”,荀子说:“凡言不合先正,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7],均表现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政治功利性。
2.1.2整体思维与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两广人称之为功夫,民国初期简称为国术(后为中央国术馆正式采用)被视为中国文化之精粹,故又称国粹[8]。武术在经历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和运动规律。武术的特点: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9]。武术最初被作为军事手段与军事训练紧密结合。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在武术套路运动之中。2)广泛的适应性[9]。武术的内容丰富多样,有适应演练的武术套路、竞技对抗性的散打,还有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养生功法。3)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9]。以形传神、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是武术的一大特色。“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是各门各派练功的法则。“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是用以锻炼心身。以上特点无不反映了中国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演进中倍受整体思维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遂以促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特色的中国武术。中国历史上,各门各派的武术家通过亲身试验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潜移默化中均运用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来诠释演练的拳术和格门技法。风靡世界的太极拳无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抱元守一”、“黑与白”、“阴阳虚实”等等都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紧密结合。明末清初的“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都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整体思维密切相联。由此可见,中国武术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而生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武术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2.1.3劲与力关系之论
“劲”与“力”在本质上属于不同的范畴。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劲”和“力”两个概念相混淆。诚然中国汉字艺术文化的深奥以及世俗人的思维定式常常将“劲”、“力”不分,相互替代。何谓“劲”?何谓“力”?首先看“力”,它是物理量是可以计算可以测量出来。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f=ma(即: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那么力也就越大),测量者可以测量的就是力的大小。力是失量,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在力的大小不变时,方向变化将会影响力的数值变化。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当然,离开后两个要素只谈力的大小显然是失去了意义。从字面意思看,劲字之义有二:一曰力气;二曰神态[10]。但是从太极修为的角度去感悟“劲”的真正含义似乎难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所以这里的“劲”显然不能从字面意思上去解读,而是要从拳法之道上去品味传统武术所要追求的“劲”。“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劲以曲蓄而有余。”表明劲与力在表达的时候,力走的是直线发而不蓄。而劲则可直可曲,曲中有直、直中能曲变化莫测。太极大师杨澄浦《太极拳十要》中关于力说道:“有起有止,有续有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文中关于劲亦云:“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10]”此处表明:劲是取之不尽,力是之则竭。“力”有始有终、有断有续,而“劲”则无始无终、连绵不绝。劲是武术运动中意、气、力的高度集中与概括,是一种高层次的力,是武术的技术之力[11]。在武术训练中,肌肉的收缩是发“力”的主要表现。但发“劲”则是人的意识形态与肌肉收缩完美的结合体。毋庸置疑,发“劲”是形意拳和太极拳进攻的重要手段之一。这里的发“劲”指的是武术运动在“意念”中关于精、气、神的高度集中并通过肌肉和躯干为载体,在短暂的时间内将身体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值的整体表现形式。
2.2历史源流透视
2.2.1太极拳之缘起
太极拳源流的探讨一直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但又不得不正面直视的话题。“太极”一词源自《易经·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2]”“太极”一词最早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周敦颐、陈搏的“太极图”,此太极图阐释了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中国国粹传统武术拳种之一。传说中它的创始人颇多:梁朝韩拱月、唐代道士许宣平、宋代武当丹士张三丰、元末明初陈卜、明代陈王廷。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山西拳师王宗岳曾用《易经》中的太极阴阳学说充分阐明了太极拳原理。早期曾被称为“绵拳”、“软手”、“十三式”、“长拳”等,当《太极拳论》问世之后,从此定名为太极拳[13]。相传继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又相继衍生出了杨氏、武式、吴氏、孙氏以及何氏太等太极拳流派[14]。太极拳将正反、有无、动静、阴阳等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融入武术之中,又集修性、益智、强体、健身和技击术于一体,练习时要求身体放轻松、意识要集中,提倡以意识引导动作,遂以意识、劲力和动作三者统一,演练形式符合人体运动的规律。
2.2.2形意拳之由来
形意拳是我国优秀传统武术拳术之一,其理论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广泛流传在国内外。对于形意拳的由来史上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时至今日仍未正本清源。学者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一书中认为“形意拳脱胎于心意六合拳而自成体系,此后河北拳师李飞羽(洛能)始以‘形意拳’为名在山西河北等地开始传授这一拳术”。学者邸国勇所著《形意拳械精解》一书中明确指出“形意拳是脱胎于心意六合拳而自成体系”,“心意六合拳是以姬龙峰为始祖,而形意拳则是以李飞羽(洛能)为始祖”[15]。学者余水清著《中国武术史概要》中也认为“姬际可所创的心意拳是汲取了中国历代武术大家的拳理并融拳法之精华为一体的拳术,但是形意拳名称的确立却源自李飞羽(洛能),在继承和发展形意拳的同时又对该拳术做出重大的改革创新[16]。《形意拳述真》认为“追本溯源探索形意拳的源流和传承者,从姬际可的“心意六合拳”至马学礼的“心意拳”再到李洛能的“形意拳”,流传脉络上虽说本是同源但是各派风格相异,技法上也有不同。[17]”由此证明形意拳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意拳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与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并称为我国四大名拳。数百年来代代相传,现今已形成独具风格特色的形意拳备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亲睐。
2.2.3太极拳与形意拳劲力的产生
太极先贤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腰是劲源,是主宰,是统帅,是带领四肢运转的。陈氏太极拳的发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练到周身一家的高超阶段,才能让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迸发出松活弹斗的爆发力。太极拳在技击上独树一格,特点鲜明。它有着棚、锊、挤、按、采、肘、靠等八种劲力技击术。其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随人则活[18];具有刚柔相济、螺旋缠绕、蓄发并用、松活弹抖等独有的特征。特别是整个身体连续不断的旋转,开合封闭,无始无终。
形意拳是象形拳种之一,以传统形意拳像形取意、阴阳为母、三节为用、五行生克、六合为法等理论为基础。顾名思义,要求象形取意、形神合一。练习时对外要求头部、躯干、四肢动作协调统一,对内要求意、气、力协调统一。形意拳的风格特点是快如闪电,在打法上多有直行直进,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它具有较强的技击性,其动作的主要特点是简而不繁、整齐而不乱、刚猛迅速等。形意拳所发的劲力有很多种,由于发“劲”因人而异,在加上各家练习的方法不一,所以产生的劲力也不大相同。大致的过程是以腰胯的抖转来带动脊椎拧转蓄劲,然后从脊椎一触即发沿着身体的骨架,传至身体的末梢,从而产生“劲”力。
2.3个性外表凸显
2.3.1太极拳:身体整体转动,产生较大角动量
太极拳的发力原则遵循:“力起于足,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臂和手[19]。再详细的研究下力的传导,太极拳的发力来自于腰部的拧转。《太极拳经普》云:“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说明太极拳在发力时,是有路径可循的,其整个过程是根据运行路径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学中讲到,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实战对抗中,其实我方是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自己打出的力,二是对方反作用的力。如何用自身去化解这两个力,就要提到圆弧运动的切线方向化力方式。这就是太极拳要沿一定的路径所行,并走圆弧规律的原因所在。从生物力学出发,由转动力学可知,身体整体转动起来以后,由于质量大,获得了一个较大的角动量为人体的质量),发力时身体突然制动,制动过程中角动量向发力肢体传递,就好比手持鞭子一样,人体的近端环节质量较大,而末端环节质量较小,并且近端环节本身也是具有转动产生角动量J1=I1ω1最后所有的角动量都积累传递给拳头,所以拳头所获得的角动量Jtωt等于J0与J1之和,即: Itωt=I0ω0+I1ω1。拳头的角速度:。由于I0远远大于It,I1也大于It,所以拳头的角速度ωt远大于ω0与ωt之和,由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知:V初=tr,拳头实际上也是可以获得较大的动量,由此为接下来产生惊人的打击力而创造了条件。
2.3.2形意拳:增加进功质量,获得较大动量
“拳如炮形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20]。这句就很好的阐述了形意拳中变“劲”不变招的独到风格。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认为简而不繁就是简单的四肢运动,而实际上身体的末梢环节仅仅是力量的突泻口,然而真正产生力量的部位,是身体的大环节或者说是身体的整体运动。例如:当用拳打击对方时,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拳头打击对方的力为Fl和对方身体反作用于拳头的力为F2,这两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打击的瞬间,在拳打出的同时,由动量守恒定理可知:已知Fl= F2,初速度为V初,末速度为V末,可得等式:F2△t=MV末—MV初。1)一般情况下,在击打对方时拳头的末速度基本很小或者等于零,即上式可写成:F2△t=—MV初。2)纵观上式可见,要想增加F2即F1的大小,首要要做的是提高出拳的初速度,因此在公式右边的M不单单只表示拳头的质量,可以说是手臂乃至整个身体,我们也是可以把它当做是拳的一部分。形意拳在击打时强调整个身体充分的跟进,力求达到手到、脚到的境界。以崩拳为例,出拳之前,后脚先发力蹬地,使整个身体加速前进,然后前腿斜向后蹬地,使身体制动,这个制动并没有使身体产生的动量消耗掉,而是传递给了发力臂,因此所崩之拳获得了较大的动量,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打击力。
2.4共性内在统一
2.4.1反向扭转,产生弹性势能
“劲以曲蓄而有余”。特别是太极拳不仅注重协调身体姿势,而且更加注重身体卷曲蓄力。习炼太极拳时要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便是将身体四肢充分卷曲,然后才会将产生的巨大弹力和旋转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使身体随时处于蓄劲已待发的状态。形意拳和太极拳在练习时,使用肢体的扭转动作非常多,尤其是腰部的扭转。此目的是让身体的相干肌群在技击动作之前得到反方向的拉伸,好似一个卷紧的钟表发条一样,储存一个弹性势能,然后突然放松给后继动作传递一个巨大的动力。这种形变势能的再利用程度,除取决于肌肉的拉伸力和速度外,个人力量素质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人体肌肉为例,肌肉的弹性系数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小,但是由于肌肉的工作时间过长,便会产生肌肉松弛的现象,从而导致弹性势能的再利用程度降低,所以产生不了巨大的力量。总的说来,大部分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基本都是快肌型的。比如,武术运动员在完成空中的跳跃动作(如腾空飞脚,旋风脚等)都是需要下肢的爆发力的。由胡克定律可知:K△X2,K是弹性系数即肌肉的拉伸强度,X是形变量,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2条规律:1)肌肉反方向拉伸的幅度要大(即增大X);2)动作要迅速,以便提高弹性势能的再利用程度。
2.4.2瞬间打击,缩短打击时间
打击时间是指拳脚接触到对方身体到发力完毕的一段极短的时间。由公式F2△t=MV末—MV初可知,打击力F2和打击时间△t成反比例关系,△t在缩短的同时,F2就会猛增。在武术界,我们把这种力称为“寸劲”。对此,陈式太极拳师陈照奎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好像遛牲口时,骡子打完滚后站起来,突然全身一抖,轻松而有力地抖掉身上的尘土一样。看来,这种寸劲并不是刻意追求来的,它的确需要运动员的先天身体素质,也可以说是一种天赋。后天的努力也并不是达不到这一境界,但需要多年持之以恒的锻炼才能得以实现。现在的散打运动员所采取的击中对方后,立即制动上肢大关节来缩短打击时间,这是很不可取的。打个比喻,这就好像用斧头劈柴,当斧头刚接触木柴的一瞬间,如果我们立即用力回收来制动斧头,试问:斧头还能劈进木柴吗?要想使打击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应该是当近端环节把力量传递给末梢环节后,末梢环节再继续用力,因此产生给大环节的阻力矩来制动。如果仅仅是依靠用身体大环节的相干肌群的对抗用力来使身体自身制动,则会使力量在传递的过程中大大受到折损,以至于发挥不到理想中的绝对力量。
太极拳以转动为主,而形意拳以直线运动(平动)为主,这个区别仅仅是表现在外在形式上,但其本质不谋而合。即:不论是太极拳的旋转运动还是形意拳的直线运动,两者打击力量的获得,绝对不仅仅依靠部分进攻肢体的运动,而是身体整体部分的参与,均是整体思维观影响的结果。因此,不论是武术套路的形成,还是武术套路的训练等无不受传统文化整体思维观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国武术由中国传统文化孕育而生,而传统思维方式对武术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下,借助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武术,指导武术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2]阮爱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创新精神的影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2).
[3]张茹粉.思维方式的价值诉求[J].湖北社会科学,2011(3).
[4]王健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若干特点及变革取向[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5]文心工作室.庄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6]文若愚.论语全解[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7]秦彦士.墨子考论[M].四川:巴蜀书社,2002.
[8]王志艳.体育百科知识博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9]方方,谭炳春.武术教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10]李光昭.以拳证道[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11]陈芳.论武术套路劲力的力度表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12]万朝顺.中华体育养生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13]白竹.中国文化知识精华一本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14]陈志强.陈式太极拳实战与养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15]申国卿.燕赵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16]余水清.中国武术史概要[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7]杨遵利.形意拳述真[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8]杨丽.太极拳辞典[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9]杨录西.陈式太极拳发力与推拿按摩发力相关因素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2(11).
[20]于均刚.武学道艺发微[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Traditional and Modern: Overall Thinking Horizon, Tai chi and Xingyi Quan Strength
CAI Chuanxi1,LONG Xingnian2
Key words:way of thinking;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strength principle
Abstract: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artial art tai chi chuan, xingyi,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vement are analyzed from the angle of physics.Study claims: although tai chi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rotation, and gives priority to with linear motion (translational) xingyi quan, which is just the table like the difference, but its essence is the same.Both forces, absolutely not rely on the body part of the movement, but participates in the whole parts of our body.Therefore, both the formation of wushu, and wushu training and rest of others all are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whole thought.The present with the aid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way of thinking, for us to further know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guidance development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3X(2016)05-0436-04
收稿日期:2015-10-24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TV010)
第一作者简介:蔡传喜(1992-),男,湖北武汉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作者单位:1.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1.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Sports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9; 2.Wushu College, Wuhan Sports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9